婴幼儿大动作训练包括哪些

作者&投稿:茹楠 2024-06-30

婴幼儿大动作训练包括哪些

  婴幼儿大动作训练包括哪些,婴幼儿时期的动作发展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及时的帮助孩子解决了,看看婴幼儿大动作训练包括哪些。

  婴幼儿大动作训练包括哪些1

   1个月的大动作:俯卧时能够抬头片刻

  测评方法:

  让宝宝趴在床上脸向下,双臂弯曲放在胸前,妈妈们在宝宝前面用摇铃引逗宝宝抬头。如果宝宝能够下颌离开床面,自行抬头2秒,就算通过。

   2个月的大动作:俯卧抬头离床面45度

  测评方法:

  让宝宝俯卧在床上,然后双臂弯曲放在胸前,同样是妈妈在前面用玩具引逗宝宝。如果宝宝可自行抬头,且面部与床呈45°角度,就算通过。

   3个月的大动作:

  俯卧抬头离床面90度。测评方法同前面,只是与床呈90°的角度。

  头能竖直且平稳。测评方法:抱直宝宝,观察宝宝的头竖直情况,如果超过10秒就算通过。

  仰卧转侧卧、俯卧前臂撑起。测评方法: 宝宝仰卧在平板床上,妈妈用玩具引逗宝宝,不能主动帮助宝宝,让宝宝自己侧翻;然后让宝宝俯卧,两臂放在胸前,看宝宝是否用张开的双手或者前臂支撑身体,脸是否看向正前方。

   4个月的大动作:大人扶着宝宝的腋下和髋部时,孩子能够坐着。

  测评方法:

  将宝宝抱着坐在大人腿上,两手扶住宝宝的腋下或者髋部,宝宝能平稳坐5秒,就算通过。

   5个月的大动作:扶住宝宝的腋下能够站立。

  测评方法:

  家长用双手扶住宝宝的腋下,站立在床上或者大人腿上时,宝宝能够站立2秒以上,就算通过。

   6个月的大动作:独坐片刻和扶着站立。

  测评方法:

  妈妈们让宝宝坐在床上,不用扶着,然后给玩具让宝宝玩耍,他们能够独立坐30秒以上就算通过;另外,扶着宝宝的双臂让他们站立,能够直站5秒左右也算通过。

   7个月的大动作:独坐自如和扶着站立。

  测评方法:

  让宝宝独自坐在床上,家长不要用手去支撑宝宝的身体,如果能够坐十分钟左右,算通过;然后,扶着宝宝的双手手腕腕让他站立,宝宝若是能够站立10秒以上就算通过。

   8个月的大动作: 会自己坐起、躺下和会自己匍匐前进。

  测评方法:

  让宝宝自己躺在床上玩耍,能够从仰卧变成俯卧再变成坐位,并且自己能够躺下。宝宝俯卧的时候,妈妈在前面用玩具去引逗宝宝,鼓励宝宝向前活动,在宝宝爬行的时候,宝宝会以手、腹部为支点向前匍行,能完成就算通过

   9个月的大动作: 扶双手走路和双手扶墙站起。

  测评方法:

  家长将宝宝立于地面扶住宝宝的双手,并鼓励宝宝迈开步伐,一般来说这个月龄的宝宝能迈出三步以上;同时让宝宝坐在床上玩,鼓励宝宝用手扶着墙壁自己站起来,一般来说宝宝可以扶墙站立30秒,若是都能做到,就算通过。

   10个月的大动作: 扶物体能够走几步。

  测评方法:

  家长可以让宝宝扶着椅子、床沿或者小推车,鼓励宝宝向前迈步,一般来说这么大月龄的宝宝能迈3步以上,能做到的宝宝就算通过。

   11个月的大动作: 会扶物体行走和独立站稳。

  测评方法:

  家长把宝宝带到床边或者沙发旁边,用玩具去引逗宝宝,宝宝会扶着东西走5步以上,而且还能够放开扶着的东西,单独站立10秒,就算是通过了。

   12个月的大动作: 独自走步。

  测评方法:

  让宝宝独自站在爸爸妈妈之间,然后通过言语的鼓励或玩具的逗引,让宝宝走到爸爸这边或者妈妈这边,一般来说宝宝能够单独走3-5步,能做到就算通过。

   16个月的大动作: 牵大人手上下楼梯。

  测评方法:

  家长把宝宝带到楼梯的最下方,然后牵着宝宝的一只小手鼓励他走上去,通常来说,宝宝这时候会自己用力迈步,可以上两个台阶,能做到的宝宝就算通过。

   24个月的大动作:

  两岁的宝宝走路已经非常平稳,跑步也快,会用双脚跳,也会向前跳步,还能从矮的台阶上独立跳下,并且站稳,他们跑跑停停的平衡能力能够控制自如了。

   帮助宝宝锻炼“大动作”需要注意什么?

   1. 大动作的发展需要骨骼肌肉的配合,不要过早的进行锻炼。

  帮助宝宝锻炼大动作时,必须是宝宝的身体状况可以支持他尝试或者完成这样的动作,才可以对宝宝进行大动作的锻炼,不然在宝宝骨骼肌肉还没发育好,就让宝宝过早的进行锻炼的话,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压力,对宝宝不好。

   2. 顺其自然的帮助并鼓励宝宝去锻炼。

  宝宝身体发育到一定程度,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想要探索外面新奇的世界。比如:

  当宝宝脊椎发育到一定程度,比较硬时,当他想要拿旁边东西时,他就会努力翻身。

  当宝宝的手脚力气够大时,他就会想要向前爬,去拿远一点的玩具。这时可以让宝宝多爬,这样可以让宝宝以后的平衡感更好,因为这是他一点点通过爬上爬下,用身体尝试且记住这些平衡的技巧,慢慢锻炼出来的。

  当宝宝的骨骼肌肉进一步发展,有足够力量时,他就会尝试扶着东西站起来,拿放在高一点地方的东西。

  当宝宝的平衡力发展得更好时,他就愿意慢慢放开妈妈的手,走出自己的第一步。

   3. 正确看待宝宝的“个体化”发育,不盲从,不焦虑。

  生活中,妈妈们凑一起时都喜欢说说自己家宝宝学会了哪些本领,有的妈妈看到自己宝宝还没学会坐或者走路比较晚,就特别着急,总觉得宝宝这些动作落后,就是“发育不良”的表现。

  于是就会盲目的给宝宝吃各种营养品,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每个宝宝是不一样的,发育也存在“个体化差异”,那他们的生长发育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并不一定单纯的是因为营养不良就造成大动作落后。

   总结:

  在宝宝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爸爸妈妈适当的帮助宝宝进行一定的锻炼,是应该的,单只要把握好节奏,不用操之过急,毕竟每个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不一样,具体的养育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并没有研究证明,宝宝越早做到这些大动作,以后的运动能力就越好,而宝宝大动作落后就说明宝宝发育异常。只要宝宝身体健康,身高体重都在标准范围,有时候动作发育的慢一些都是正常的;但若是宝宝发育真的滞后很多,确实可能存在发育异常,也不要带,要及早去看医生进行纠正。

  婴幼儿大动作训练包括哪些2

   0~3岁婴儿的动作技能主要包括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两方面。

  大动作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抬头、翻身、爬、坐、走、跑、跳、攀登、平衡、投掷等;精细动作包括:技能训练、摸、抓、拿、握、敲、捏、取、撕、拼、插等。

  训练方法:体操训练或以动作为主,辅以简单轻巧的玩具和游戏活动。

  训练效果:促进婴儿肌肉动作的流畅性;促进身体的敏捷性和柔软性;训练身体的活动平衡协调能力。

  婴儿身体的本能行为需要通过游戏加以训练使之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益智健身操就是根据婴儿的生理特点和游戏规则,配合优美的音乐设计的。可以促进婴儿血液循环与呼吸功能,增强新陈代谢、锻炼骨骼肌肉和身体活动的协调性、灵活性、身体的自控能力。可以在家中结合日常生活进行。

  益智健身操分为被动操、主被动操和模仿操等形式,

   婴儿被动操

  适合年龄:0~6个月

  每次时间:2~3秒

  每天次数:随时操作

  举例:

  动作名称:扩胸运动

  预备姿势:婴儿仰卧,操作者握婴儿两腕。大拇指放在婴儿掌心内,使婴儿握拳,两臂放在体侧,全身自然放松。

  动作说明:第一个8拍,重复4次。

  两臂在胸前交叉;

  两臂左右分开;掌心向上;还原。

  要求:活动胸部肌肉。

  注意事项:两臂分开时稍微用力,胸前交叉时放松。配合婴儿的生理发育来做,不要勉强进行。次数越多越好。

   婴儿主被动操

  动作名称:横托抱

  动作说明:家长站在床前或坐在床上,右手抓住婴儿右手腕上提,左手托住婴儿的颈背部,再用右手托住婴儿的臀部,托至胸前后两手距离逐渐加大‘

  婴儿身体受重力作用背部开始下垂,当身体下降到一定程度出现本能的挺胸动作后,母亲双手向一起靠拢。

  练习方法:新生儿每日练习2~3遍,每遍重复2~3次,每次3~5秒钟。可根据婴儿的实际承受能力增加时间和次数。

  训练效果:训练婴儿背部尤其是底脊肌力量、身体的自控能力;增加腹部压力,促进肠胃成熟和大便通畅;让头部的自如控制力提起出现,为坐姿挺拔、预防驼背奠定基础。

  注意事项:

  如果做操时两手距离过窄,会达不到锻炼目的。

  不要裹着被子做操,这样产生不了对身体的刺激。

  细致观察婴儿身体和情绪状况。

  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操作,距离床的位置要近一些。

   婴儿模仿操

  婴儿1岁半左右,能够独立完成行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时,可以让婴儿模仿一些动物的常见的动作以及成人劳动的动作,通过模仿训练,达到增强婴儿体质的目的。

  适合年龄:1~3岁

  每次时间:3~5分钟

  每天次数:2~3次

  举例:

  小鸟飞:两臂侧平举,上下摆动,在原地做跑步动作。

  大象走:向右转,体前屈,两臂下垂,两手相扣,左右摇摆向前行进。

  开汽车:两臂于胸前模仿司机手握方向盘的动作上下摇动,做开汽车状态,向前走步。

  划船:先两脚前伸,两手半握拳,两臂于体侧,由前向后转动,做划船动作。

  两岁半以上的婴儿,动作比较灵活、熟练,语言也逐步发展,可以伴随着儿歌的节奏做模仿操。

   爬行训练

  婴儿爬行能力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

  抵足爬行:用手抵住婴儿的两只脚,使腿呈蛙形,使之趁势以腹部为支点向前爬行。

  手膝爬行:8~12个月的婴儿能够用手和膝盖支撑身体爬行。

  手足爬行:1岁左右的婴儿能够用两手和两脚掌支撑身体,向前爬行。

  婴幼儿大动作训练包括哪些3

  1、独坐,在靠坐的基础上让小儿练习独坐,家长可先给予一定的支撑,以后逐渐撤去支撑或首先让小儿靠坐,待坐得较稳后,逐渐离开靠背,有时要到7个月才能逐渐坐稳。

  2、匍行。用玩具逗引帮助小儿练习匍行,由于第5月腹部着床只是在原地打转或后退,家长可把手放在小儿的脚底,帮助他向前匍行,以后逐渐用手或毛巾提起腹部,使身体重量落在手和膝上,以便向前匍行。

  3、体操。继续每日做婴儿操,主要练习扶站,练习下肢和匍行、准备走的站立,但时间不超过1分钟。

  4、翻身。学习由仰卧翻至侧卧,然后再翻至俯卧。可将玩具放在宝宝的体侧伸手够不着处,宝宝为够取玩具先侧翻,伸手使劲也够不着时,全身再使劲就会变成俯卧。这种动作要经常练习,基本上到第7个月才能翻滚。经常翻滚有助于肌肉关节和左右脑的统合能力的发展。

   六个月的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给六到七个月的宝宝添加的辅食种类主要就是泥糊状的食物,就像是循序渐进,第一类主要是谷类,然后接下来是蔬菜,水果,然后可以适当的加蛋类,肉类,父母一定要按照顺序逐一添加,而且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

  这个阶段可以训练独坐、匍行等等,这样可以避免宝宝肥胖。再者在照看的宝宝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按时给宝宝打防疫针。而且这个时间的宝宝对奶粉、母乳都有点厌烦,可以给他添加辅食了,从少到多,逐渐添加。




你是否需要了解?

宝宝大动作如何训练?
答:5. 站立练习:当宝宝能够稳定地坐起来并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时,可以让宝宝进行站立练习。可以在宝宝面前放置一些稳固的家具,让宝宝扶着家具站立。在进行宝宝大动作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安全第一:确保训练环境安全,避免有尖锐物品或易碎物品在宝宝周围。2. 适度挑战: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发育情况,...

宝宝大运动,精细运动知多少
答:9~12月:扶站、蹲起、独站和独行练习。一般在10个月后才会有这样的能力。孩子站立时,如果是脚尖着地,说明还未达到站立的阶段,不要扶着婴儿站立,否则对婴儿脚弓、下肢肌肉发育不利。一般来说,孩子在一岁之前会站,大动作发育就是正常的。二、精细运动知多少?婴儿期手的动作发展至关重要。宝宝的...

宝宝的大运动都包括哪些,怎么样?
答:帮助宝宝锻炼“大动作”需要注意什么? 1. 大动作的发展需要骨骼肌肉的配合,不要过早的进行锻炼。 帮助宝宝锻炼大动作时,必须是宝宝的身体状况可以支持他尝试或者完成这样的动作,才可以对宝宝进行大动作的锻炼,不然在宝宝骨骼肌肉还没发育好,就让宝宝过早的进行锻炼的话,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压力,...

在家中如何训练宝宝大动作?
答:以下是一些在家中训练宝宝大动作的方法:1.爬行和翻滚:在宝宝能够翻身之前,可以在地上铺上柔软的垫子或毯子,让宝宝自由地爬行和翻滚。这有助于锻炼宝宝的肌肉和协调能力。2.站立和行走:当宝宝能够自己坐起来时,可以让他们在软垫上练习站立。一旦他们能够稳定地站立,就可以让他们在家具上行走,例如在...

幼儿大动作训练游戏
答:3、从生活中取材,开始由成人一边说一边表演动作,让婴儿模仿。然后由成人说,婴儿自己表演,如笑一个,再见。注意事项:(1)多与婴儿进行面对面交流。(2)用“儿语”声调与婴儿交流。幼儿大动作训练游戏3 游戏1:寻宝箱 ★ 要准备哪些道具?准备一个空箱子(箱子的高度大约是小朋友前臂的2/3长)...

儿童大动作训练有哪些
答: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都是很好的大动作训练方式。这些运动能够锻炼孩子的敏捷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总体来说,儿童大动作训练包括多种活动,旨在锻炼孩子的力量、速度、协调性和平衡感。这些训练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还能够培养他们...

儿童之友2:0-3岁粗大动作训练
答:练习技能的机会多,有助于增加孩子发展的可能性。肌无力或缺乏练习,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运动能力。高级育婴员或高级早教师,除了要能灵活地根据孩子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游戏,对上述的常规大动作进行训练外,还要能够对非常规的大动作进行训练。参考大动作训练游戏选材重点:1、0~8个月--各种俯卧活动、各种坐...

0-3岁宝宝精细化早教训练
答:大动作 1.俯卧抬头:妈妈可以用一些彩色的带响声的玩具在前逗引,让宝宝练习自己抬头。 2.头竖直:妈妈每天竖抱宝宝几次,让宝宝练习将头竖起来。 认知能力 视觉 当宝宝平躺的时候,可以在宝宝的头顶上方二三十厘米的高度挂一些彩色的球、铃、环,或一些能发声的玩具。 2个多月的宝宝,眼球会追随活动的物体转动,因此...

幼儿大动作包括哪些
答:幼儿大动作包括哪些,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很重要的,孩子安全出生后,家长的长期照顾就开始了!当然,作为一个初学者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身体和发育都很关心,下面看看幼儿大动作包括哪些。 幼儿大动作包括哪些1 1、独坐,在靠坐的基础上让小儿练习独坐,家长可先给予一定的支撑,以后逐渐撤去支撑或首先让小儿靠坐,待坐得较...

婴幼儿粗大动作的训练要坚持什么的原则
答:2、适宜性原则,儿童的运动能力是反映神经系统成熟水平的重要指标。婴幼儿处于发育阶段,精力有限,练习时间过长,容易疲劳,收效不好,所以一次训练时间不宜太长。由于个体存在差异,以婴幼儿不感觉疲劳为宜。3、趣味性原则,在进行大动作训练时,除了达到动作发展的目的,还需要培养婴幼儿对动作的乐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