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口技》知识点 文言文《口技》中的10个问题,并回答!

作者&投稿:枝元 2024-06-30
文言文<<口技>>的知识点归纳

1.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恰好。宴:举行宴会。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但:只。闻:听见。坐:通“座”。然:...的样子。
3.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乳:喂奶。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少:稍微。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大腿。走:跑。

1.京:京城。
2.善:擅长,善于。
3.者:……的人。
4.口技:杂技的一种。用口腔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5.会:适逢,正赶上。
6.宴:举行宴会。
7.于:在。
8.厅事:大厅,客厅。
9.施:设置,安放。
10.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
11.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12.而已:罢了。
13.团坐:相聚而坐。团,聚集、集合。
14.少(shǎo)顷(qǐng):不久,一会儿。
15.但:只。
16.闻:听见。
17.下:拍。
18.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寂然,安静的样子。
19.哗:喧哗,大声说话。
20.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
21.寂然:静悄悄的样子。
22.深巷:幽深的巷子。
23.深:很长。
24.犬吠:狗叫(声)。
25.遥:远远地。
26.惊觉(旧读jiao):惊醒。
27.欠伸: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28.呓(yì)语:说梦话。
29.既而:不久,紧接着。而,这里作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
30.啼:大哭。
31.抚:拍。
32.乳:作动词用,喂奶。
33.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34.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35.当是时:在这个时候。
36.初:刚,刚开始。
37.叱(chì):大声呵斥,严厉批评。
38.一时:同一时候。 
39.齐发:一齐发出。
40.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毕:全、都。备:具备。
41.无不:没有一个不,否定加否定表示肯定。
42伸颈:伸长脖子。
43.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44.默叹:默默地赞叹。
45.以为:认为。
46.妙绝:奇妙极了,好极了。绝:到了极点。
47.未几:不多久。
48.齁(hōu):打鼾(hān),打呼噜。
48.(2)渐:慢慢地。
49.微闻:隐约地听到。
50.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拟声词)
51.盆器:指盆一类的盛物的器皿。
52.倾侧:翻倒倾斜。
53.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意:心情。少(shao):同“稍微”稍微。舒:伸展、松弛。
54.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这里是渐渐。
55.正坐:端正坐的姿势。
56.忽:忽然,突然。
57.火起:起火,失火。
58.齐:一齐。
59.俄而:一会儿,不久。
60.中间(jiàn):其中夹杂着。中:其中 间:夹杂
61.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
62.力拉:拟声词。
63.火爆声:烈火燃烧物品爆裂的声音。
64.齐作:一齐发出。
65.曳(yè)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呼喊声。
6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没有的。
67.虽:即使。
68.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形容口技模拟的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使人来不及一一辨识。一端:一头,这里是“一种”的意思。
69.口:嘴巴。
70.名:作动词用,说出。
71.于:在。
72.是:这。
73.变色:变了脸色,惊慌失措。
74.离席:离开座位。
75.奋袖出臂:捋起袖子,露出手臂 奋:张开、展开 出:露出。
76.股:大腿。
77.战战:打哆嗦;打战。 
78.几(jī):几乎,差点儿。
79.先走:抢先逃跑。走:跑。
80.群响毕绝:各种声音全都消失了。
81.毕绝:都消失了。
82.撤屏:撤去屏风。
83.是:这。
84.奋:扬起,举起,撩起。
一词多义

1.坐:众宾团坐(坐下) 满坐寂然(通“座”,座位)  
2.乳: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
3.而: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并列)
4.妙:众妙毕备(妙处) 以为妙绝(好)
5.指: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明)
6.绝:以为妙绝(极) 群响毕绝(停止)
7.备:众妙毕备(具备)
8.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发出)
9.一时:同时,立刻
10.作: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百千齐作(发出)
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句意:全场静悄悄的。)
宾客意少舒(“少”通“稍”,稍微。句意:宾客们稍稍放松了。)
古今异义

1.会,古义:适逢 今义:会议(会宾客大宴)
2.但,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稍稍正坐)
4.间,古义:夹杂 今义:事物两端之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股,古义:大腿 今义:指机关团体中的组织单位;或作量词;或称集合资金中的一份;或指屁股(即臀)
6.走,古义:跑 今义:步行(几欲先走)
7.是,古义:这,那 今义:判断动词(当是时)
8.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虽人有百手)(初一课本注释)
9.善,古义:擅长 今义:善良(京中有善口技者)
10.名,古义:指明 今义:名字,或作量词(不能名其一处)
11.微,古义:隐隐约约 今义:小,微小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12.闻,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复杂字词注音

1.呓(yì)语
2.吠(fèi)
3.叱(chì)
4.齁(hōu)
5.中间(jiàn)
6.力拉崩倒(dǎo)之声
7.曳(yè)屋许许(hǔ)声
8.几(jī)欲先走
9.少(shǎo)
10.惊觉(jue)
词类活用

1.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活用为动词,说出。句意: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
2.会宾客大宴(宴:名词活用为动词,举行宴会。句意:正赶上一家摆酒席大请宾客。)
3.遥闻深巷中犬吠(遥:形容词活用为状语,远远地。)
4.妇抚儿乳(乳: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
5.妇手拍儿声(手:名词活用为状语,用手。)
6.众妙毕备(妙: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妙处)
特殊句式

1.倒装句:会宾客大宴。(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
翻译:正碰上有一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翻译: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翻译:在这时候,宾客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哆哆嗦嗦,几乎都想抢先逃跑了。
时间量词

1.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
6.表示过了较长时间才发生:逾时
表示时间的词语

1.少顷:一会儿
2.既而:不久,紧接着
3.是时:这时
4.一时:同时
5.未几:不久
6.忽:忽然
7.俄而:不久
8.忽然:忽然

《口技》知识点梳理集粹(整理者:王明珍)

清林嗣环
一、原文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实词翻译:
第一段:
善:善于,擅长 者:……的人 会:适逢,正赶上
宴:举行宴会 于:在 厅事:大厅,客厅
施:设置,安放 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
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而已:罢了 团坐:围绕而坐
少顷:一会儿 但:只 闻:听见 坐:通“座”座位

第二段:
犬吠:狗叫声 便:就 觉:睡醒 欠伸:打呵欠,伸懒腰
呓语:说梦话 既而:不久,紧接着 啼:出声地哭 抚:抚摸,安慰
乳: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 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当:在 是:这 初:刚刚
一时:同时 妙:妙处 毕:全,都 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默叹:默默地赞叹 以为妙绝:精妙 绝:达到极点

第三段:
未几:不久 齁:打鼾 渐:逐渐 作作索索:模拟老鼠活动的声音
倾侧:翻倒倾斜 意:心情 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 稍稍:渐渐
第四段:
呼:呼叫 俄而:一会儿 中间:其中夹杂 力拉:拟声词 崩倒:(房屋)倒塌
曳:拉 许许:拟声词 虽:即使 一端:一种
名:说出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色:脸色 席:座位 奋:扬起,举起
股:大腿 战战:打哆嗦,打战 几:几乎 欲:想 走:跑

第五段:
群:众多的 毕:全,都 绝:消失 三、翻译语句:
京中有善口技者。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座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的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地齐发,众妙毕备。
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地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妙极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
9、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隐隐约约地听到老鼠安全窸窸窣窣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的咳嗽的声音。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起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妇人也起身大叫。
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霎时间,成百上千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爆裂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些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处来。
1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17、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四、一词多义:
1、乳:妇抚儿乳 (喂奶) 儿含乳啼 (乳头)
2、绝:以为妙绝 (达到极点) 群响毕绝 (消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 沿溯阻绝 (隔绝)
哀转久绝《三峡》 (消失)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达到极点)
3、指:手有百指 (指头) 不能指其一端 (指出)
皆指目陈胜 (指指点点)
4、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遂与外人间隔 (间断)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 奉命于危难之间 (期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私自) 其间千二百里 (中间)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量词) 立有间 (一会儿)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中间) 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偶尔)
5、善: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于) 王曰:“善哉” 《公输》 (好)
徐庶元直与亮友善《隆中对》(友好,亲善)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好的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 擅长,善于)
6、意:宾客意少舒 (心情 )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情趣


目似瞑,意暇甚《狼》 ( 神情


7、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并自为其名(命名 )名之者谁(取名


8、坐:口技人坐屏障中( 坐在 )满坐寂然( 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 )
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由于、因为


9、备:众妙毕备 (具备)
前人之述备矣 (周全、详尽)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准备)
10、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发出) 舜发于畎亩之间(起,被任用)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征发) 野芳发而幽香 (开放)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头发) 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发动,行动)
11、夫:夫起大呼 (丈夫) 今夫不受之天《伤仲永》(那些)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语气词) 此庸夫之怒《唐雎不辱使命》(成年男子)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句首发语词) 予观夫陵胜状 (那)
夫环而攻之 (句首发语词)
12、当:当是时 (在) 当涂掌事《孙权劝学》 (掌管)
但当涉猎《孙权劝学》(应当)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应当)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对着)
13、毕:群响毕绝 (全,都) 毕力平险《愚公移山》(尽)
14、寂:满坐寂然 (静悄悄) 寂寥无人 (寂静) 视端容寂 (平静)
15、少:意少舒 (稍微) 饮少辄醉 (不多) 陈涉少时 (年轻)
16、止: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停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阻止) 羽、飞乃止 《隆中对》(停止) 止有剩骨《狼》( 通“只”只有)
17、语:其夫呓语 (话)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谈论)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告诉)
如有所语 《核舟记》( 说话)

18、许:许许声,抢夺声,拟声词,泼水声 (拟声词)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应许、同意)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 上下,表示约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处所)
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承认,同意)
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谭记》 (约数,相当于“来”)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答应)

五、课文内容: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1、结合全文概括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
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
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2、文末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与首段相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内容上极言道具之简单,说明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这样,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3、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文中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尚能自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说明听众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难以自持。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所营造的生活情景之中而不能自持。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4、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
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
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
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
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
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5、课文中有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句子,请找出两处?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六、中考链接(2009年)黔东南州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口技(节选)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3)几欲先走
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译文: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答案:1、(每词1分,共3分)⑴夹杂;⑵说出;⑶跑;
2、(6分)⑴(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3分)
⑵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3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方能给3分)

3、(3分)B


你是否需要了解?

文言文有卖口技者
答:1. 文言文《卖口技者要客肃听》的解释 从前有个口技艺人,没人知道他的姓名了.穿着破败的棉絮,鞋底都掉了.曾经拿着一把抚尺在松江府附近表演.松江一个财主家宴会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愉悦宾客的,有宾客就请求让这个口技艺人表演口技.财主同意了.口技艺人进来以后默然站立,木头一样站在旁边.财主仰头大笑,问他"你能...

口技文言文点击答案
答:1. 给点《口技》的古文阅读练习 阅读课文《口技》片段,回答问题。①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②两儿齐哭。③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⑤凡所应有,无所...

蒲松龄《口技》文言文阅读
答:12.(3)无何(不一会儿)13.(1)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 (2)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 14.惊讶 15.相同点自己想吧。最欣赏的蒲松龄(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

关于古文《口技》的两个小题
答:关于古文《口技》的两个小题 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 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

文言文《口技》对比阅读题
答:2、①“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名其一处也”二、1、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2、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

文言文《口技》阅读答案
答:2、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生的,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生,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三、1、适逢,正赶面。举行宴会。2、只听见。3、喂奶。发出呜呜的声音。4、稍微。渐渐。5、即使。说出。6、大腿。跑。2. 给点《口技》的古文阅读练习 阅读...

《口技》原文删减片段的翻译是什么?
答:《口技》原文删减片段: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译文:远远地听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声,接着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摇着丈夫说起夫妻之间的事。丈夫说着梦话,开头不怎么答应她,妇女把他摇个不...

相关口技的文言文和译文
答:(节选自《虞初新志·郭猫儿》)译文:扬州有个叫郭猫儿的人,擅长口技表演。清康熙年间,我在扬州时,一位好友带着郭猫儿一起来到我的住所。酒过三巡,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略献薄技以助兴。郭猫儿于是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不放置灯烛,坐在屏后,众人也安静下来,等着表演开始。很长时间没有...

《口技记》:扬州敦猫儿,善口技. . . . . .到四座俱寂。 文言文翻译
答:很长时间没有声音,过了一会儿(同《口技》中“少顷”),很多只鸡(被惊吓得)乱叫,种种不同的声音各有各的特点。接着,少年的父亲过来敲门说:「天快亮了,还不起来杀猪去卖!」原来少年为一位屠夫。少年挣扎着起身后,到猪圈里喂猪。只听群猪吃食、嚼食、争食之声,他的父亲烧水、进炉、倒水...

口技对比文言文
答:1. 文言文《口技》对比阅读题 一、1、①“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必备”②“夫齁声起……妇梦中咳嗽”2、①“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名其一处也”二、1、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