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

作者&投稿:相琬 2024-06-30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0-3岁这个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0-3岁是孩子生理、心理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有哪些特点?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1

   动作发展特点

  儿童发展自我,必须通过自身的运动和手的活动才能实现。

  生命在于运动,没有适量的运动,孩子就不可能健康成长,我们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之中。

  蒙台梭利博士经研究发现,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0~3岁。

  运动能力,尤其是精细运动能力,是人类最初的智能形式,而精细运动能力的最佳的培养和开发时机同样也要从0岁开始。

  孩子动作发展敏感期主要在0-4岁,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大肢体动作发展和手部精细动作发展。

  今天我们通过一段短片来了解一下0岁幼儿动作发展。

   婴幼儿身体发展的基本阶段:

   1、头部

  头部动作包括眼肌控制、微笑和抬头。眼肌控制发生于出生初期。

  婴儿第1个月便能在俯卧时抬头,到5个月才能在仰卧时抬头;当抱成坐的位置时,4~6个月间头部会直立。

   2、躯干部

  婴幼儿躯干部动作主要有翻身、坐、大小便控制等。

  婴幼儿生后2个月能左右转动身体,由侧卧转为仰卧,满4个月时能由仰卧转为侧卧,到6个月时可完全翻转。

  婴儿需到神经系统分化到相当程度才能实现大小便控制,通常到15~16个月后能控制小便,而真正能控制大便是在2岁。

   3、臂和手

  6~7个月时,能伸臂拿取东西;到1岁时,没有臂的胡乱动作而能拾起小的东西。

  最初手和手臂的活动都是不随意的,只有到6~7个月后建立了手眼动作协调的联系,才能成为有目的的、随意的动作。

   4、腿部

  约在出生2周末,婴幼儿用踢的方式使自己身体转动,以后双脚可以不和身体一起运动。

  在学会翻身和坐起后,他开始学习爬行。

   语言发展特点

  蒙台梭利博士说:“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基础,大部分在婴儿期就已经建立。”

  语言发展也有关键期,错过了语言发展的黄金关键期,遗憾终生。

  蒙台梭利博士在其著作中提到,首先烙印在婴儿潜意识里的是单个的音符,这是语言的基本部分,我们可能会称之为字母,然后是音节,随后则是单词。

  儿童先学习发音,再学习音节,完全遵循语言学习的渐进方式。儿童随后开始学习单词,最后学习语法。

  婴儿会在4个月时开始注意到人说话的声音,并且对这个深深吸引他的声音-“嘴”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会发现是嘴和嘴唇的运动产生了语言,婴儿会对嘴唇的动作仔细观察并模仿。

  经过2个月的细致观察后,孩子可以开始发一些单音节的声音。

  到6个月的时候,我们会在某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听到孩子说“爸爸,妈妈”。

  随后的一段时间他们只能说这个两词儿,但我们必须记住,儿童的语言发展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临界点。

  他已经脱离了那种潜意识学习的时期。这个小大人已经不再像一个机器了,他可以随意使用语言的技能了。

  1岁大时,儿童开始有意识地说话了。他仍然没有完全脱离咿呀学语的状态,但他现在说的东西已经有一定的目的性了。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2岁左右是幼儿词汇的“爆发期”。

  2岁时,儿童已经能够使用复杂的句子,能够使用不同时态和语态的动词,包括连词。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也已经能够使用长句和分句了。

  这个时候,完全具有了语言能力的儿童现在已经开始不停地说话了。

  2岁是人类心理类型的一个分水岭。2岁时开始了一个语言组织的时期。

  语言在这一时期还继续发展,发展的方式已经不是那种爆发式的了,而是一种鲜活的、自然的方式了。

  第二阶段一直发展到5-6岁,在这一时期儿童学习很多新的单词,并且逐步完善了自己所用的句型。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两岁半的儿童具有二三百的词汇量,但到6岁时他已经能够使用数千个词汇了。

  这些都是在没有老师教授的情况下发生,是一个自然吸收的过程,这就是蒙台梭利博士所提及到的吸收性心智。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并不是主角,儿童自己才是主角。在生命重要的前三年,婴幼儿最需要的就是成人正确的帮助。

  我们要做的,就是减少阻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障碍,让他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基因,

  但可以为其创建适合发展的完备环境;

  我们无法陪伴孩子一生,

  但绝不会辜负生命中最重要的前三年!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教育无法重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母务必亲力亲为!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2

   1、动作特点

  会反射性抓住手中的物体。新生宝宝的许多动作都是出自于本能的反射行为。此阶段他的小手通常呈握拳状,但是会反射性地抓住放入他手中的物品,如当你用指尖触碰宝宝的掌心时,他会抓住你的手指,甚至可以让你把他提起来离开他躺着的地方。这一时期的抓握反射是最强的。

   2、妈妈培养对策

  让宝宝抓握摇铃准备一个布制的婴儿摇铃让宝宝抓握,最好是黑白色或是其它对比较为强烈的颜色,这样更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通过摇铃训练宝宝小手的抓握能力,从而增强手指的触觉,扩展手的活动范围。

   1-3月龄的宝宝

   1、动作特点

  小手半开,会吮吸手指和玩自己的小手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小手掌大部分时间都是半开着,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呈握拳状,小手也慢慢从被动抓握发展到有意识地主动抓握,例如能握住拨浪鼓2~3秒不松手。3月龄左右时,宝宝最显著的进步是开始玩自己的小手:他可能会盯着自己的小手看,或用左手抓住右手的一两根手指,有时还会将小手放进嘴里吮吸拳头和手指。

   2、妈妈培养对策

  进一步锻炼手部的抓握能力轻轻抚摸宝宝的手背,刺激宝宝手部的反射动作。给宝宝准备一些方便抓握的玩具,让他练习抓、握、摇、捏等动作,继续训练小手的握持能力,并且引导宝宝观察和把玩自己的小手。

   4-6月龄的宝宝

   1、动作特点

  会主动抓物体、会撕纸随着宝宝双眼视力的进步,由视觉引导的触碰技能逐步发展起来,这使宝宝在抓握时比前一阶段更具方向感,能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动张开小手来抓住物体。不过这个阶段,大部分宝宝还无法很灵活地运用手指,对于想要的物品常常采取“五指并用一把抓”的形式,但也有些发展较快的宝宝会用双手撕纸,并有意识地将盖在自己脸上的丝巾拉开。

   2、妈妈培养对策

  锻炼小手的灵活性在宝宝伸手可及的范围内,悬挂一些容易抓握、带有声响的玩具,逗引宝宝向左右侧转或向前抓握玩具,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准确抓握的能力;引导宝宝将玩具从一只手转换到另一只手;也可以准备一些面巾纸让宝宝撕,以培养手指的灵活性。

   7-9月龄的宝宝

   1、动作特点

  会拿玩具互相敲击这一阶段宝宝的小手能从“一把抓”发展到“用手指捏住”物体,能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捡取东西,拿到后,会换手后取另一样东西。9月龄左右时,宝宝小手的控制技能加强,能手脑并用地将积木放进盒子里,再从盒子中取出来;并且懂得将不同的物品合起来玩,如拿玩具相互敲击、堆叠。

   2、妈妈培养对策

  培养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准备一些面包片、香蕉丁等大小软硬都适中的食物,让宝宝自己用手抓着吃,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宝宝玩积木游戏:当他两手各拿一块后,再放一块在他面前,引导他学习如何把抓住的东西放开;把积木放在宝宝刚好够不到的餐垫上,引导他通过拉近餐垫来取得积木;鼓励宝宝双手拿两个玩具对敲,培养手的灵活性。

   10-12月龄的宝宝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父母总是忍不住,想给孩子更多的照顾。其实,刷牙、洗脸、穿衣服,这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

   2、 父母学会“袖手旁观”

  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习惯性地向大人求助。如果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父母要学会“袖手旁观”,让孩子自己去做。

   13-18月龄的宝宝

   1、动作特点

  会涂鸦、会搭积木这个阶段的宝宝最爱涂鸦,会握着笔在画板上不停地划道道。此外,不在大人的帮助下,宝宝能用积木搭一些矮矮的塔。

   2、 妈妈培养对策

  引导手部精细动作与认知能力同步发展培养宝宝用笔涂画的兴趣,比如妈妈画一棵小树,引导宝宝划竖线;画一条马路,引导宝宝划横线。给宝宝准备一个有不同形状小孔的镶嵌盒,引导宝宝将形状相对应的零件塞进镶嵌盒里,这可以让宝宝在活动小手的同时认识不同的形状。

   19-24月龄的宝宝

  1、动作特点

  会玩橡皮泥、会串珠这个阶段的宝宝,小手更灵活了,开始喜欢玩橡皮泥,甚至可以将橡皮泥随意揉、捏、挤、压;手眼协调能力更强了,能熟练地玩串珠游戏。

   2、 妈妈培养对策

  通过手部动作培养创造力和专注力

  准备一款安全环保的橡皮泥玩具,让宝宝尽情发挥,让他随意揉捏,不限制他的想象力,使宝宝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还可以多让宝宝玩串珠游戏,培养他对事物的专注力。

   25-30月龄的宝宝

   1、动作特点

  搭积木具有一定空间感、能模仿画画

  这个阶段的宝宝能搭一些具有空间感的物体了,比如小桥、房子等;还能模仿着画圈圈、画十字。

   2、 妈妈培养对策

  培养手指的控制能力给宝宝一双小巧的玩具筷子,教宝宝如何用筷子夹起盘中的枣子、花生、糖果等,以锻炼宝宝手指的操纵能力和控制力。

   31-36月龄的宝宝

   1、动作特点

  会折纸、会画窗户和气球这个阶段的宝宝能将纸折叠成正方形、三角形等;还会在极薄的拷贝纸上描画;会给未完成的图画如小房子添一个“窗户”,或自己“创作”一只气球等。

   2、 妈妈培养对策

  进一步发展宝宝手脑协调的能力准备一些花花绿绿的纸,和宝宝一起玩折纸的游戏;另外还可以引导宝宝进行简单的描画和填色。进一步发展宝宝手脑协调的能力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3

   0岁-3个月

  建立与母亲间的愉快关系和语言的发育基础

   宝宝的变化:

  第1个月:俯卧、握拳、蹬腿、挥动手臂、听声音有反应、感官敏锐、视力比较模糊

  第2个月: 开始学习抬头,发现自己的手,偶尔会露出笑容,会有各种情绪的反应

  第3个月:俯卧可以撑起上身,头可以抬45度,开始把看和做联系到一起

  婴儿在出生后便开始出现微笑了,有人把此称做“召唤妈妈的微笑”。母亲对婴儿的这种微笑做出哄逗的反应,有助于建立母子间情感上的愉快关系。

  婴儿的啼哭是一种不愉快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时候应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给他喂奶、换尿布,把他抱起来等等,使孩子重新获得舒适的感觉。这样做会使孩子对母亲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婴儿在父母亲切的哄逗下,会渐渐地发出“呵呵”、“哦哦”的喃语来,这是语言发育的基础。

  为了促进婴儿语言的发育,在这一时期里多逗逗孩子,多对孩子说些愉快的话是不容忽视的。虽然这时孩子还不能够理解爸爸妈妈讲话的内容,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对婴儿说话,会对孩子今后的语言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些不会哄逗、很少对孩子说话的母亲所抚养的孩子,语言的发育总是很迟。当婴儿把小手伸到自己的眼前凝视、晃动,开始自己一个人玩时,请不要去打搅他,让他充分地享受这种乐趣,这是培养孩子“自发性”的一个关键。

   3个月—6个月

  出现各种情绪,并开始“认生”

   宝宝的变化:

  3—4个月:开始了有目的滴行动 学会翻身,会笑出声,学习发出元音

  4—5个月:可以自言自语“咿呀”个不停 喜欢注视镜子中的自己,开始认生

  5—6个月:有支撑能够独立坐一会,会喃喃自语对于成人的话有反应,躺着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滚动身体

  这个阶段的婴儿,在原始感情(舒服、不舒服、恐惧、发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类似于人类的情绪(喜、悲、羡慕、妒忌)。见到生人害怕,因而拽着爸爸妈妈不放的“认生”表现已经或即将出现,时间大约在5个月~9个月之间。认生证明了亲子之间情感的连结已经成功。出现认生的孩子已把母亲作为可以信赖的“心中的基地”。

   6个月-9个月

  玩耍的时间延长,啼哭的时间减少

   宝宝的变化:

  6-7个月:可以自己坐、能够灵活翻身、表情更丰富

  7-8个月:开始爬行、发出的声音增多,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增强

  8-9个月:可以扶物站立、喜欢敲打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品,手部动作更加灵活

  这时候的婴儿,一个人高高兴兴玩耍的时间变长,啼哭的时间变少了,还喜欢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欢闹、挠痒痒等。在愉快的家庭氛围中,婴儿的情绪安定、身体健康。

   9个月-12个月

  站立、说话,开始了人生的起步

   宝宝的变化:

  9-10个月:开始认识自己的存在,懂得一些简单词义 会拍手表示欢迎~摆手表示再见

  10-11个月:能够站起来,偶尔可以走几步,可以自己用杯子喝水

  11-12个月:能够扶物行走、手指灵活性大大增强,变得好动,能说简单的单字

  孩子马上就要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起步了。其一,用两只脚站立并开始走路。人类因为两足行走,使得手能够自由活动,文明也因此而获得发展,所以有必要给孩子以自由使用手的机会。这就使得尽可能地容忍孩子的“淘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淘气对孩子自发性(意欲)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二,开始说话。最初只会发出诸如“妈妈”或“不不”这类音,但渐渐地语言的数量增多起来。不时哭泣、不时嬉笑,以此来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与孩子玩耍过少,孩子的情绪发育将受到阻碍,往往会变得很少笑、频繁地吸吮手指,或是出现有节奏地摇动头或身体的怪癖。所以,多与孩子在一起,施以亲密的抚触,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12个月-18个月

  什么都想自己来做

   宝宝的变化:

  12-15个月:学会走路,会弯腰捡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简单交流

  15-18个月:喜欢尝试自己洗手、洗脸、能够自如蹲下,能说简单的句子

  这是个自发性开始出现的.时期。孩子一方面时时向父母撒娇,另一方面却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做。自发性是使孩子在今后的岁月中能够充满活力地生活下去的非常重要的良好心态。爱护和培养孩子“自己来做”的热情,应该成为家长育儿的方针之一。这个时期,孩子哭、笑、恐惧、发脾气等情绪的表现变得相当复杂起来。此阶段父母常与孩子一起玩耍,对于孩子情绪的发展、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少有人理会的孩子,将会成为一个木讷的孩子。

   18个月-24个月

  变成妈妈的“小尾巴”

   宝宝的变化:

  18-21个月:能够搬动小物品,身体平衡力发展良好,开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能够表达自己的一些意愿和要求

  21-24个月:能够独立做一些事情,如洗手、上厕所等;手眼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浇花等

  这时的孩子爱跟在妈妈的身后转,对妈妈的信赖感越来越强,喜欢在妈妈的身体上撒娇。对孩子的这种撒娇要求,家长应给予充分的满足。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脾气变得“大”起来,当事情不能按他的意愿进行时,他就会发脾气。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这种状态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所以不要训斥他,最好以关注的态度让他自己平静下来。这个阶段的孩子爱跑爱爬,行动非常活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如能尽量地容许孩子的冒险行为,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

   24个月-30个月

  反抗和撒娇

   宝宝的变化:

  24-30个月:独立穿衣服、拆衣服;也可以做些家务,如擦桌子、擦鞋等;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跟别人展开对话

  这是一个反抗心虽已生成,却仍然渴望撒娇的年龄。所以父母依然应该对此给予充分的满足。当孩子说“不”多起来时,便是到了第一反抗期。这是自发性在顺利成长的标志,因此无需担心。此阶段孩子“想自己来做”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了,应该好好地爱护这一热情。可以让孩子玩玩沙子、搭搭积木,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智力的提高,而长时间地看电视则有可能妨碍其意欲的成长,应尽量避免。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同龄孩子虽然已显示出兴趣来,但还不具备一同友好地玩耍的能力。

   30个月-36个月

  第一反抗期中反抗欲最强的时期

   宝宝的变化:

  30-36个月: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独立做切、洗、种植等工作;可以用各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开始主动和小伙伴们玩耍了

  这是第一反抗期中反抗欲最强的时期。无论什么事情孩子都要用“不”来反抗,很难“对付”。不过要知道,这是一个自发性正在顺利发展的好孩子的表现,所以不要去斥责他。当后面的孩子出生之后,妈妈如果一直忙于照看更小的孩子,大的孩子会时不时地变得像婴儿似的,给已经忙乱的妈妈增添麻烦。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妈妈应该把目光转移一下,经常抱一抱大的孩子,给予亲密的抚触。随着孩子情绪的安定,“还婴现象”也就消失了。这个年龄的孩子,虽说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意识已经开始产生了,但最易发生争吵。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进入高速成长期,头三年可以说每一个月有相当大的变化。宝宝在每个时期的认知能力、沟通与社会交往能力、大小肌肉的发展都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爸爸妈妈,首先的是要认识孩子的发展特点,同时根据宝宝不同阶段的需求,创设适合其成长的环境。了解宝宝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家长提供适当的刺激,是宝宝成长的一大助力喔!




你是否需要了解?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教育目录
答:第一节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一、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婴幼儿动作发展从最初的全身性、粗大的动作逐渐过渡到精细、协调的个体动作。以上是改写后的文章,以HTML格式呈现,符合题目要求。

0-3岁宝宝精细化早教训练
答:俯卧支撑:训练宝宝用两只手撑起身体的上半部分(主要包括头和胸部),妈妈可以先让宝宝趴着,然后用彩色的玩具或者会发生的玩具,在宝宝的头顶晃动,这样宝宝就可以用胳膊撑着身体,把头抬起来。 等到宝宝5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练习靠坐,让宝宝靠坐在沙发上,一天2一-3次,以后可逐渐减少靠垫的支持,让宝宝学着独坐 (时间...

0~3岁儿童五大领域发展
答:六、嗅觉和味觉发展 婴儿出生时嗅觉中枢及末梢已发育成熟。能够对不同味道的东西产生不同的反应。七、自理能力发展 0-8个月:亲人的悉心照料。8-10个月:小肌肉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完成一些自助活动,如能为自己的饮食提供服务,不需要奶嘴从杯子中喝水等。10-12个月:大拇指、食指、中指能够更多的...

0-3岁精细动作的训练
答:2-3岁间,除了前面的训练内容,还可以慢慢和宝宝进行一些串珠、折纸之类的游戏。在2岁后半段,也可以让宝宝进行一些更复杂的需要剪刀的小游戏等等。(注意要使用而儿童安全剪刀) 0-3岁精细动作的训练2 宝宝精细运动的发展规律: 1个月:小手紧攥成拳头 2个月:能开始抓家长的手指 4个月:能抓握物品并能一定程度上...

训练婴幼儿精细动作能力
答:1.手是人进行活动的主要器官,也是人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手指,手腕,手掌等部位的活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0~3岁时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婴儿最初是用手来感知事物的属性和事物间的关系的。2.经常训练婴幼儿的手指动作,可以加速大脑的发育。3.婴幼儿两手...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教育内容简介
答:在早期教育的领域中,唐敏和李国祥共同编著的《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教育》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教材,特别针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师资培训。全书分为六个章节,首先,它深入解析了0至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概念及这一阶段动作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动作发展在孩子成长中的关键角色。第二章详细探讨了婴幼儿...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是什么?
答: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4、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遵循0-3岁儿童动作发展评价原则?
答:0~3岁大运动发展,翻身,抵足爬行,扶腋下跳跃,站立,迈步,自如迈步行走,跑,跳。2精细运动,手的发展发育,抓握,排打,大把抓,母指食指对捏,五指共用,等。语音发展发育,听声音,发音,伊呀呀,妈妈,发音器官练习,等,认知能力发展发育。看,摸,闻,咬,敲,动一动。空间,大小,颜色,...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特点
答: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特点1 婴幼儿身体发展的基本阶段: 1、头部 头部动作包括眼肌控制、微笑和抬头。眼肌控制发生于出生初期。 婴儿第1个月便能在俯卧时抬头,到5个月才能在仰卧时抬头;当抱成坐的位置时,4~6个月间头部会直立。 2、躯干部 婴幼儿躯干部动作主要有翻身、坐、大小便控制等。 婴幼儿生后2...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顺序及年龄表
答: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顺序及年龄表1 0-3个月宝宝:上肢联动阶段 1月龄:握持反射明显。2月龄:把拨浪鼓放宝宝手心,宝宝能握住鼓柄几秒。3月龄:仰卧时,宝宝能将双手在胸前中线位置握在一起。可能妈妈们也发现了,刚出生的宝宝小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抓握能力。这其实是一种先天的神经反射,当我们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