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1~3岁)的儿童适合进行什么类型的活动? 儿童在1~3岁阶段,3~5岁阶段,适合听哪种故事和看哪种图书...

作者&投稿:驹蝶 2024-06-30
2015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 0-8、9岁 B.0-3岁
C.0-6岁 D.O-13、14岁
2.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A )。
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
C.转向反射 D.张嘴
3.一般认为,婴儿从( D )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4.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 B )进行思考。
A.动作 B.表象
C.语言 D.形象
5.( A )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A.微笑 B.哭泣
C.愤怒 D.张嘴
6.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B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质
7.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D )。
A.重复 B.独白
C.双人或集体独白 D.命令
8.下面哪一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 A )
A。他律道德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9.将结构性游戏作为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的儿童年龄是( C )。
A.1岁 B.2-3岁
C.4岁 D.7岁
10.心理活动兴奋性高,不平衡,带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与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 ( √ )
12.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 √ )
13.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 √ )
14.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 √ )
15.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 √ )
16.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 √ )
17.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 × )
18.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 ( ×)
19.儿童自传体记忆与言语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对话和交流能促进自传体记忆的发展。 ( √ )
20.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运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所以三种思维方式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 ( × )
21.具体运算是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 ( √ )
22.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 √ )
23.成人要尊重儿童正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尊重儿童的情绪体验,对于不良的情绪表现,教导要及时,处理要宽容,不能急躁,更不能体罚。 ( √)
24.从教养方式上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 ( √ )
25.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内隐的行为问题,如情绪抑郁,胆小等。 ( √ )
26.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外显的行为问题,如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 × )
27.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有选择地吸收其他儿童的观点。 ( × )
28定形期是儿童绘画的典型时期,是学前阶段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要时期。 ( √ )
29.儿童的气质存在类型的差异和好坏的区别。 ( × )
30.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仅适用于儿童新的行为的塑造,对不良行为的矫正不起作用。 ( ×)

三、问答题(第31、32题各12分,第33题16分,共40分)
3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32.简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特点。
(1)对规则的理解上认为规则是万能不变的;
(2)评定行为的态度是极端的;
(3)判断行为根据后果大小;
(4)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处罚;
(5)单方面尊重权威,遵守成人标准和成人规则。

33.试论述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1)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安全依恋的儿童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交往、探索、有自信,对周围有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较多地发展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
(2)对情感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依恋,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信,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他将可能成为一个来自依恋缺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
(3)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安全依恋的儿童能主动热情地接近问题,坚持性较好,与人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拒绝型依恋的儿童则对问题不感兴趣,遇到困难表现出消极情绪反应,很容易失望,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四、分析题(20分)
34.材料:
他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拿一大叠,翻得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大的活动,每次玩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远的一个;他爱逞能: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他上课时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克制不住,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因此常常答非所问。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和和教育措施,并谈谈研究儿童气质的教育意义。

(1)指出类型:气质属于胆汁。(4分)
(2)研究儿童气质类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2分)
首先明确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4分)
(3)具体做法: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其周围的成人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6分)
(4)胆汁质的儿童的教育措施:应培养他的自制力,让他学会冷静,沉着和有耐心。(4分)

3岁幼儿年龄特点:
1、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
2岁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记忆以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事物的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活动便不能进行,他们往往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什么,而常常在捏出某种形象之后才会说“苹果”,“大饼”等。
2、尝试模仿,喜欢重复
2岁儿童爱模仿别人,他们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里模仿大人的活动,在幼儿园模仿小朋友,教师的行为。模仿的大多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
2岁儿童的注意以及记忆是不随意的,短暂的。喜欢重复是此年龄段儿童显著的特点。他们喜欢重复地摆弄物品,喜欢听教师重复讲同一个故事,重复做某个动作,如反复地喂娃娃吃饭。在往返的重复中逐渐认识物体的属性,发展语言与动作,并由此逐渐认识事物简单的关联,产生简单想象。
3、词语发展迅速,听说能力基本形成
2~3岁是儿童口语发展额关键期,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亿元,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2岁后期会用“我”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言语的发展促进自我意识的萌芽。
4、对鲜明的色彩、节奏感兴趣
2岁的儿童处于新异性的探索阶段,此时的儿童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色彩鲜艳的,有声响的,会动的物品特别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喜爱,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去认识环境,投入活动。
针对2-3岁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教育,下面几条要点就很重要:
1、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是发展他们良知,即包括做了错事感到愧疚,以及克制再次犯错的能力最关键的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积极地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那么接下来就可能为日后的“熊孩子”埋下伏笔。
2、父母要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这个阶段孩子有强烈地学习、模仿的动机,无论成人做什么,说什么,他们都会有样学样地模仿。因此,如果一个父亲暴躁,那么幼儿就会学会暴躁;如果一个母亲懒惰,那么幼儿就会学会懒惰。所以,做父母的应该让自己的行为至少在孩子面前是积极的,用自己的良好言行给孩子以示范。如果父母本身言行就存在问题,那么就不要怪孩子有样学样。
3、慎用惩罚,特别是不要体罚。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理解父母通过惩罚试图让他明白和学会的规则,幼儿要到5岁以后才会逐渐形成规则意识。相对地,如果父母采用体罚的方式,他们没有学会“道理”,反而更可能学会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幼儿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方式来对待他人。
4、避免与孩子情绪冲突,特别是不要再情绪上与孩子对立。一旦父母与孩子情绪上冲突,那么孩子就会发展出退缩,并逐渐发展为在父母面前和身后两套行为模式。对幼儿发脾气,幼儿是不可能了解父母愤怒后面的用意,他只会注意并强烈地感受到愤怒的压力,这会对幼儿产生极为负面的心理影响,阻塞掉未来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很多父母苦恼孩子什么都不跟自己说,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追溯到这个年龄阶段父母与孩子的情绪冲突。

(1)走、跑、跳、爬、平衡等走、跑、跳、爬、平衡等这些是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都会用到的运动,这些内容也是大部分体育活动的基础。在幼儿时期练习这些基本动作,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动作的灵活性,有助于幼儿身体正确姿势的形成,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很好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幼儿期不能训练儿童进行难度较大的运动。

具体来说,1~2岁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好,走路也不稳,需要在家长的辅助下进行各种主动活动,如走、倒退走、蹲起、爬楼梯等。另外还要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如让儿童尽量原地不动,家长在前面各个方向放上玩具,让儿童触碰。

2~3岁的儿童动作逐渐完善,但协调性还不够好,可以训练儿童的跑、跳以及协调性。需要注意的是,让儿童进行跑、跳时,应在有地板的室内或草坪这种比较柔和的平地上进行,而不能在水泥地上进行,儿童应穿软底鞋,这样能降低地面对幼儿的冲击力。因为幼儿的自我缓冲能力还没发育成熟,如果保护措施不完善就很可能导致儿童的损伤。

(2)身体姿势训练主要是训练儿童走、坐、站的姿势,中国有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儿童良好的姿势习惯从小就要开始锻炼,这对于儿童基本动作的发展也是有重要影响的。

(3)体育游戏儿童游戏就是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可以增强体质,而且不同的游戏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发展不同的素质。有些游戏能发展儿童的手眼协调性,如串珠、捡豆子、抛球、手指体操等;有些游戏能发展儿童的本体感觉,如侧滚、拍球等;有些游戏能锻炼儿童快速反应的能力,如接反弹球、互相拍击掌等。体育游戏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参与人数随意选择,趣味性强,容易吸引儿童的参与。




你是否需要了解?

关于1~3岁幼儿口腔保健的叙述,正确的是( )。
答:B项,当幼儿期(1~3岁)小孩能漱口后,可以开始使用含氟的儿童牙膏,每次只用豌豆大小的牙膏即可。C项,乳牙龋坏也要治疗。DE两项,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存在吞咽的危险,所以氟凝胶及含氟漱口水的使用应少量且仅局限于那些中、高度龋易感孩子,且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2-3岁幼儿早教方案
答:2-3岁幼儿早教方案1 言语能力的训练: 1、利用各种机会扩大幼儿的词汇量。 如带小儿上公园时,给他讲他所看到的花草树木的名称。教小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思,可经常让小儿看图片,给他讲简短故事,教他说歌谣。并经常在话语中使用常用代词我、你、他(它)、我们、你们、他们、自己、咱们,使孩子逐渐理解各个代词的...

0~3 岁育儿全攻略
答:0~3 岁育儿全攻略,孩子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于0-3岁育儿知识当中,其实我们已经可以开始对孩子的习惯进行适当的培养了。下面看看0~3 岁育儿全攻略及相关资料。 0~3 岁育儿全攻略1 一个孩子的好习惯会陪伴这个孩子一生,只有真正让自己的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对今后他们的成长以及各个方面才是有足够...

三岁儿童的培养教育以什么为重点?
答:其实宝宝的教育与培养是个延续性的整体性的工作,很多东西不能按照年龄段截然分开,而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进行一种延续的全方位的教育。首先,3岁前是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3岁之内让宝宝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他将来就会因此更多地受益。其他方面的培养当然也不能忽视,比如智力开发、...

1-3岁的幼儿需要哪些营养和膳食?
答:1岁以后幼儿生长速度减慢,相应的进食量也有所下降。所以,宝妈们要从日常生活饮食做起,管理好宝宝体重的同时,也要确保营养摄入的均衡。幼儿进食特点 1. 食欲下降 食欲波动或对进食不感兴趣是幼儿期(1-3岁)常见的进食问题,而家长可能不能认识到这一现象,容易出现强迫进食的现象。图片 事实上,幼儿...

1~3岁 幼儿营养饮食全攻略
答:1~3岁 幼儿营养饮食全攻略 饮食习惯更是奠定日后饮食习惯的重要基础,而家长的饮食习惯除了塑造孩子的饮食态度,也是孩子行为模仿的重要对象,关心孩子吃进什么东西的同时,无形中也在守护您的健康。 此外,幼儿期忽略正确的营养摄取,长大后肥胖机会将比一般人来的高,本期要来颠覆您「小时候胖不是胖」的观念!再加上近...

儿童年龄划分
答:1. 婴儿期(0-1岁):这个阶段是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也被称为新生儿期。在这个时期,婴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在迅速发展。他们需要父母的密切照顾,包括喂养、换尿布、安抚和建立安全感等。2. 幼儿期(1-3岁):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学会走路、说话和探索周围的环境。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喜欢模仿...

早期教育
答: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进行的教育、组织活动以及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以期更好的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虽然将1到3周岁列为幼儿期,但幼儿教育绝不是指针对1到3岁儿童的教育,尽管有人将幼儿教育广义的理解为针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但国内外大部分的学者还是认为幼儿...

如何安排幼儿期的儿童饮食?
答:一、幼儿膳食的合理安排:1~3岁的小儿医学上称为幼儿期,下面我们讲讲幼儿膳食的合理安排:这个时期的孩子生长发育很快,因此膳食的安排应优先供应足够的能量和优质蛋白质,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足够的水分。蛋白质2~3克∕Kg,脂肪3.5g∕Kg,糖12g∕Kg,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的1∕2~1∕3,三者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