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刑法中的加功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夫茜 2024-06-30
指对某人或物施加物质或精神上的作用或影响。日本刑法中的加功的意思是指对某人或物施加物质或精神上的作用或影响,日本刑法,包括现行刑法典、特别刑法和附属刑法,是日本第一部近代化刑法典——1880年《日本刑法》(现称“旧刑法”),是由明治政府聘请的法国巴黎大学教授G.保阿索那特以1810年法国刑法典为蓝本起草的。


你是否需要了解?

日本刑法中的加功是什么意思
答:指对某人或物施加物质或精神上的作用或影响。日本刑法中的加功的意思是指对某人或物施加物质或精神上的作用或影响,日本刑法,包括现行刑法典、特别刑法和附属刑法,是日本第一部近代化刑法典——1880年《日本刑法》(现称“旧刑法”),是由明治政府聘请的法国巴黎大学教授G.保阿索那特以1810年法国刑法...

日本刑法典全文求助
答:日本刑法典第六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对于因犯罪人身份而构成的犯罪行为进行加功的人,虽不具有这种身份的,也是共犯。”第二项规定:“因身份而特别加重或者减轻刑罚时,对于没有这种身份的人,判处通常的刑罚。”日本刑法典第197条: 公务员或仲裁员,关于其职务实施不正当行为或不实施应当实施的行为,...

跪求片面共犯的文献综述。悬赏300分
答:如日本著名刑法学者牧野英一说:“共同加功的意思属于犯罪人心理的事项,其互相交换或者共犯者的双方有此交换,不过是外界的事项。所以我们认为,作为共犯的主观要件的这种意思,即使在其片面的场合也可成立。在该场合,对于有这种意思的一方,产生共犯的效果。”[4]又如冈田朝太郎说:“于条文上曰共同(日刑第60条)、曰教...

为什么刑法中的共同犯罪被称为“绝望之章”?
答:身份犯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非身份者加功于身份者、身份者加功于非身份者、身份者与非身份者共同实现犯罪等三种情形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适用刑罚。对此,中国刑法试图在分则中加以解决,例如,第382条“贪污罪”第3款规定“与前2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而正如前面所介绍的一样,日本刑...

论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及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答:何秉松指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承认他是共犯,因为,他的故意和行为都是单方的,而不是行为人相互之间的共同故意和相互利用对方的行为,与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的概念不符合。片面共犯这概念自身在逻辑上就是矛盾的。” 2、肯定说:牧野英一说:“共同加功的意思属于犯罪人心理的事项,其相互交换或者共犯者的双方有...

中国刑法和日本刑法有什么异同?
答:日本刑法典在第60条规定了相当于中国刑法中的主犯的共同正犯,即“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的,都是正犯。”,即只要不是“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就不能成立正犯。这是基于“犯罪只是在自己实施构成要件该当行为即实行行为时下才成立”这一观点而形成的。因此,由是否在共同犯罪中起重要作用这一实质性要素所引导出的中国...

什么事犯罪从属性理论?
答:二、共犯从属性理论包括实行从属性和要素从属性两方面内容,实行从属性说和限制从属性说应予提倡。共犯从属性理论可以贯彻与应用到共犯的成立条件及其他相关的一系列共犯具体问题中。三、比如共犯未遂的可罚性、加功于符合构成要件但阻却违法之正犯行为的可罚性、加功于无责任能力正犯行为的可罚性、加功...

身份犯的与亲手犯区别
答:应当说,亲手犯这一概念的最初提出是因为刑法规范中有身份犯的规定,无身份者加功于因身份成立之罪,按大陆法系中所谓“拟制的共犯”而加以处罚。即此种共犯的规定,在于由于他人之实行而从属于其犯罪。因为身份犯罪只能由具有一定身份或特定关系者实行,无此身份或关系者只能成立共犯,而不成立直接正犯。由此假设“不能...

身份犯的日本刑法理论
答:日本刑法理论界一般认为,凡是在构成要件上需要一定身份的犯罪,就被称作身份犯。这在日本是通说[1]。在意大利刑法理论中,学者们也普遍认为,除规定“任何人”都可以构成犯罪的情况外,法律还常常要求主体具有某种资格,……甚至某种状态。……这种情况就是人们所说的身份犯。而与之相应的“非身份犯”...

刑法的含义
答:即刑法条文的字面通常含义比刑法的真实含义窄,于是扩张字面含义,使其符合刑法的真实含义。如将刑法第341条中“出售”,解释为“包括出卖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为”,将刑法第116条中的“汽车”解释为包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拉机,则是一种扩大解释。扩大解释是对用语通常含义的扩张,不能超出用语可能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