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帝是好皇帝吗怎么评价汉明帝刘庄简介

作者&投稿:苍闵 2025-05-13
光武帝于公元57年驾崩后,其第四子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刘庄,初名阳,后改名庄,12岁封东海公,不久进爵为东海王,16岁立为皇太子,30岁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平。明帝即位后,勤于政事,在位期间,遵奉建武之教,有加而无改,表明他将继续奉行光武健在时为巩固东汉统治而推行的各项政策。
首先是继续加强皇权。明帝继承光武抑制外戚、大臣权势的政策,对其中依仗权势、作威作福者严加惩处。护羌校尉窦林系大司空窦融亲属,既是功臣子弟又是外戚之家,永平二年以欺君罔上、贪赃枉法罪下狱论死。明帝以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下诏切责融,融惶恐乞骸骨,诏令就第养疴,亦被罢官。此后,明帝弟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司徒虞延、司徒邢穆等都以有罪自杀;河东尹薛昭、司隶校尉王康、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坐事论死。可见明帝对外戚、大臣以至宗室诸王控御极严,一旦犯法即从严治罪,决不因其官职高、地位亲近而加以宽贷。其次,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明帝统治时代,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减轻刑罚。明帝还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治理黄河。西汉末年以来,黄河年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明帝乃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和王吴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十里立一水门,令更桐洄注,无复溃漏之患,从而保障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黄河两岸被淹数十县的土地又成了良田。因有以上各项政治经济措施,东汉政局更加稳定,社会经济文化也得以发展,故史称永平之世。
明帝在文化上继续崇尚儒术、谶纬神学。明帝少习儒业,从名儒桓荣习经学,十岁通春秋,治尚书,备师法,兼通九经,略举大义,博观群书,以助求学,无所不照。即位后仍好学不倦,极力推崇儒术,提倡尊孔读经,曾多次召集太子、诸王、文武大臣及知名儒生共同讨论儒家经义,有时还亲临参加,亲自在辟雍主讲。对谶纬神学他尤为重视,亲自主持谶书纬书编写工作,以谶纬解释经义。明帝继承了汉武以来外儒内法的传统,在政治上注意吏治,执法严明,循名责实,信赏必罚,故史称帝尤任文法,又称其追踪宣帝,善刑理,法令分明。他还笃信佛学,曾遣使往天竺求佛经像,立白马寺于洛阳城郊。
永平十八年8月,明帝病逝于洛阳东宫前殿,在位18年,终年48岁。明帝第五子刘_继承皇位,是为汉章帝,全名是肃宗孝章皇帝,永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时年仅4岁,19岁即位,第二年建年号为建初,后来又改元元和、章和,在位13年。期间励精图治,继续奉行光武帝、明帝之世所推行的发展社会生产、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以执政仁厚宽容著称。章帝还是位书法家,草书非常有名,被称为章草。
其一,重视农业生产,提出王者八政,以食为本,并亲耕农田以示鼓励。奖励垦荒,以公田赐与或赋与贫苦农民,并减轻田租徭役,贷与或给与粮种、田器,或为雇人耕种。多次下诏免除百姓田租。建初元年诏以上林池_赋与贫人;元和元年令郡国募人无田欲徙它界就肥饶者,恣听之。到在所赐给公田,为雇耕,赁种饷,贳与田器,勿收租五岁,除算三年;元和三年诏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与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所过县邑听半入今年田租,以劝农夫之劳。
其二,平徭薄赋,减轻刑罚,招抚流民。史称章帝即位后,平徭简赋,多次下令减免田租徭役。登基之初即下诏勿收兖、豫、徐三州田租刍稿,以其见谷赈给贫人;元和二年下诏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令诸怀孕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建初八年下诏减徭费以利饥民。同时还下诏减轻刑罚:决狱断刑,多依矜恕,条诸重文可以从轻者四十一。
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息事宁人,间敕二千石各尚宽明。
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禁用酷刑,以尚书陈宠议,除刑罚残酷条文50余条。此外,又下诏招抚流民归还本乡从事生产。建初元年正月,诏三州郡国:方春东作,人方受禀,往来烦剧,或妨耕农,其各实核,尤贫者计所贷并与之。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诏书既下,勿得稽留。
其三,注意整顿吏治,饬令地方官吏勉劝农桑。章帝继续奉行前朝注意整顿吏治的政策,诏令有司慎选举,进柔良,退贪冒,奖励廉吏,严惩贪官;并饬令地方二千石勉劝农桑,弘致劳来,顺时令,理冤狱。并明确指出谷食连少,良由吏教未至,以勉劝农桑、增加农业生产作为地方官吏的首要任务。
其他措施还有:禁盐铁私煮私铸;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改革历法,始用李梵等所作四分历。
经过上述各项具体措施,东汉社会生产不断上升。正如后汉书所说: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弛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辟土世广。
由此政局也持续出现良好局面,大汉朝廷稳定,国家兴盛,社会安宁,达到顶峰阶段。章帝又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之重新称藩于汉。在历史上,章帝时代与明帝时代共称明章盛世。
在文化上,章帝遵循光武、明帝时代崇尚儒术的政策。史称章帝少宽容,好儒术,即位以后,重用儒臣,提倡儒术。
为使儒学与谶纬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召集诸儒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建初八年选高才生受学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对不同意见,章帝亲自裁决。这样的考详同异,连月始罢。最后由班固总结,写成白虎通议一书。该书是经学与谶纬学的混合物,中心内容是宣扬三纲六纪,成为今文经学派主要典籍。董仲舒早已提出三纲六纪的伦理观念,白虎通议则将其进一步理论化,当作永恒不变的道德规范和最高的政治准则。它明确提出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以唯心的天命论为理论基础,并用某些自然现象与封建社会秩序比附,说明三纲六纪的合理。它神化皇帝,说皇帝享有天下,是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天命所定,神圣不可侵犯。又说皇帝和臣民的关系就像太阳和月亮,臣民要对君主竭尽忠诚,这是天意,进一步从理论上把以皇帝为总头目的封建政权神圣化。白虎观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对后世历代王朝的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识、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章帝过分抬高儒教,致使一些官员求虚丢实,开始腐败。且章帝晚年过于放纵外戚、宠幸宦官,一改光武和明帝严格禁止外戚和宦官参预朝政的政策,宠爱皇后窦氏,重用窦后之兄窦宪;又优待宦官,使这两股腐朽势力从此登上东汉王朝的政治舞台,引起宫廷内部斗争,导致和帝时期外戚专权、宦官擅权,开明政治从此结束,由光明走向黑暗,由盛世走向衰退,直接性导致东汉的最终覆亡。
汉和帝刘肇,章帝次子,公元89公元105年在位,执政17年,享年27岁。和帝在位时期,科技、文化有很大发展,蔡伦发明造纸术,班固、班昭写成汉书。和帝还罢盐铁之禁,炼铜和铜器制作、丝织业等都有了发展。另外,和帝初年窦宪灭亡匈奴,扩张疆土数千余里,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和帝还曾遣甘英使大秦。明帝、章帝、和帝三代合称明和之治。从东汉前期到中期,物质富足,商业发达,首都洛阳是全国物流和商业中心,甚至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之一;南方扬州、荆州、益州的手工业和商业也都很兴旺,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和帝即位时只有10岁,由母后窦太后执政,从此汉朝由稳转乱,进入外戚、宦官相继掌权时期。窦太后排斥异己,让弟弟窦宪掌权,窦家人一犯法,窦太后就再三庇护。窦氏的专横跋扈引起和帝不满。永元四年,和帝联合宦官郑众将窦氏一网打尽,但又由此进入宦官专权时期。顾此失彼,难以两全。元兴元年,和帝郁郁而终。


你是否需要了解?

后世如何评价汉文帝刘庄?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刘庄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人物评价 总评 刘庄性褊察,就是脾气暴躁。他的性格根本不象父亲光武帝和母亲阴丽华。但刘庄确实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史载“乙更尽乃寐,...

汉明帝刘庄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因为其中也有几个不安分的因素,刘庄的三个弟弟刘荆、刘英、刘延也曾经给他们的皇帝哥哥上过眼药搞过事情,但刘庄还是很大度的没有杀害他们,只给予了降职处分。说了反面的当然也有正面的比如刘疆、刘苍,他们兄弟的感情真的很融洽很真挚,在他们身上并未出现兄弟争权相互攻讦的现象。兄弟之间处理的好,...

汉明帝是个怎样的人
汉明帝刘庄,字子丽,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光烈阴皇后阴丽华。年号永平。初名刘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即皇帝位,汉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永平十八年,明帝病死。谥曰“孝明”,庙号“显宗”,葬“显节陵”,死时48岁。

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到底是怎么死的?是正常死亡吗?
在军事方面,刘庄积极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并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东汉与西域诸国的联系和交流。在经济方面,刘庄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四、历史评价 刘庄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明章之治”,是东汉...

汉明帝刘庄作为东汉第二任皇帝,他都有哪些成就?
公元57年,刘秀去世,29岁的刘庄即位皇帝。外戚参政、专政是自西汉建立以来的传统,刘庄深知其害,他下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一旦犯法必严加惩处。公元60年,刘庄遵从刘秀之意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位大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但是并未将岳父马援录入在内,他在位,...

汉明帝刘庄帝王故事:汉明帝夜梦引佛入汉之谜
帝王档案刘庄:公元58年-公元75年在位,字严,光武帝四子,性情隐忍、刚毅、机谋、严酷。在位18年,实行严酷统治,铁腕治国,巩固了政权,威服了匈奴和西域,引进了佛教,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公元75年病逝,谥号孝明皇帝,庙号显宗,死后葬于显节陵。汉明帝夜梦引佛入汉之谜公元64年的一个夜晚,东汉明帝刘庄在...

汉明帝刘庄没有任何污点,却为什么说他是靠自己的母亲登帝的?
成为皇帝之后的刘庄秉承了自己父亲刘秀的好品质。虽然刘秀生前以武力登基,但是上位期间却禁止动武,制定了一系列文人的法规,刘庄在位之后,更是崇尚儒家学说,为了避免权利受到外戚干扰,刘庄更是下令,后宫妃子家族里面的人,不等称王封侯,这样便断绝了干政的可能。这些还不算什么,刘庄真正让人佩服得,...

汉明帝刘庄是个怎样的皇帝?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

汉明帝刘庄尊重师长的故事
桓荣那时已60岁了,刘庄为了照顾他,遇到下雨,或者天晚,行走不便,就留老师在太子宫住。9年后,由于桓荣的悉心教导,刘庄成了当时出色的经学家之一。为了表达对老师教诲的感激之情,他亲自给桓荣写了一封信,殷切希望老师“注意饮食起居,好好保重身体。”即位当皇帝后,虽然处在唯我独尊的地位,...

汉明帝其人
摘要:汉明帝多元化性格的形成受到其出生时的政治环境及其父光武帝施政的重要影响,其“严切”的统治作风和个人性格对东汉后期的皇权政治无疑有较大影响,在个人性格驱使下所建立的这种“严切”政治,虽在当时起了某些积极作用,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其产生的后果与影响,则主要是消极的,尤其对于整个东汉王朝、知识分子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