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物理问题 一道物理的问题
速度极限大,粒子轨迹为直径,长度为直径。
速度极限小,轨迹为入射点,长度为零。
①当物块的初速度为2m/s时,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m,则当此物块的初速度为4m/s时,滑行的最大距离是___________m;
答案:4。
Ek=Mv²/2,设物体质量为M,受摩擦力f。
初速为v1=2 (m/s)时,Ek1=Mv1²/2=2M (J)。
全部克服摩擦力做功,滑行了s1=1 (m)。
即由Mv1²/2=fs1,得f=Mv1²/2s1=2M (N)。
初速为v2=4 (m/s)时,Ek2=Mv2²/2=8M (J)。
全部克服摩擦力做功,则由Mv2²/2=fs2得,s2=8M/f=4 (m)。
②已知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与物块的质量成正比。即f=km,k为常数。则当物块初速度相同,增加物块的质量,物块滑行的最大距离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
老师同意结论:“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最大值等于物块的初动能。”
所以初速度相同,质量增加,由公式Ek=mv²/2知,物体的初动能也增大。而物体质量增加,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km也增大。设滑行距离为s,则由上述结论:
mv²/2=fs=kms,
两边消去m,得v²/2=ks,s=v²/2k。
即s与物体质量没有关系,只与物体初速度有关系。
m杆*g *X=m砣*g*OA
0.24*10*X=0.6*10*1.6
得 X=4厘米
在称某一物体的质量时,秤砣移至D点后秤平衡,AD=24厘米,则所称物体的质量为(2.4)千克。
M物*g*OB=m砣*g*AD
M物*10*6=0.6*10*24
M物=2.4千克
显然秤杆重心在OD之间。有0.6kg*1.6cm=0.24kg*OC
OC=4cm
第二个问题还是用力矩平衡。O点是支点。对支点O取矩再求和
m*6cm-0.24kg*OC-0.6kg*24=0
m= 2.46kg
称量时还有秤杆对O产生的力矩必需计算在内
请问图片在哪......大概的也行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一道关于反射的初中物理问题
关于反射的初中物理问题,以下是相关解答:所有物体都能反射光线:在物理学中,无论是哪种颜色的物体,都能反射光线。这包括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种颜色的物体,以及不可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理论上纯黑色物体能够吸收所有光线而不反射,但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这种理想的黑色物体。不同颜色的...
一道初三物理浮力问题,最好有解题过程,好的可加分<在线等>
解: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时G木+G砝码=F浮 G砝码=mg=20×10-3kg×10N\/kg=0.2N F浮=ρ水gv排=1.0×103kg \/m3×10N\/kg ×50×10-4m2 =0.5N 所以木块的重力G木=0.5N-0.2N=0.3N 拿走木块后,静止时木块为漂浮 G木=F浮'=0.3N F浮'=ρ水gv'ρ水gv'=0.3N → v'=0.3N \/...
一道高一物理题,求解。
2、圆形轨道表面光滑,因此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这个计算小球在O点时的速度,过程如下:先求A和O点的高度差,根据几何知识,可解得高度差为0.4m(这个设计圆和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不详细说了),因此,以O点为重力势能为0,则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为mgh=1kg×10m\/s2×0.4m=4J,小球在A点...
一道大学物理问题。为什么直角坐标系下微分只对单位矢量前的系数微分...
dr\/dt= d(xi)\/dt +d(yj)\/dt +d(zk)\/dt d(xi)\/dt = (dx\/dt)i +xdi\/dt 由于 直角坐标系中 单位矢量 i为恒矢量,所以 di\/dt =0 即 d(xi)\/dt= (dx\/dt)i 同理 d(yj)\/dt= (dy\/dt)j d(zk)\/dt= (dz\/dt)k 所以 dr\/dt= (dx\/dt)i +(dy\/dt)j +)dz\/...
一道物理题目
答案如下:电阻的平均值:根据给出的三组数据,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为12.5欧。电源电压的确定:初始时滑动变阻器调至最大阻值20欧姆,调整至中间位置时变为10欧姆,此时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为0.4A * 10欧姆 = 4V。考虑到滑动变阻器调整前的分压,电源电压为5V + 4V = 9V。滑动变阻器调整至另一端...
问一道初中物理题
但整个回路的总电阻并未改变。总电压也未发生变化。根据电流的定义,在总电压和总电阻都不变的情况下,总电流保持不变。因此,A表示数不变。注意:这一结论的前提是“V表电阻远远大于R电阻,A表电阻非常小”,这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假设,用于简化问题并聚焦于电路的基本原理。
一道物理问题
设绳子对地速度为v,则甲对地速度为U-v,乙对地速度为U\/2+v,U-v=U\/2+v 解得:v=U\/4 所以:甲的速度为:U-v=U-U\/4=3U\/4,乙的速度与甲的速度相等,也为3U\/4。将
一道关于能量转化的物理问题
首先,做功是对地的。摩擦力对小车做正功的距离(如图绿线),比摩擦力对木块做负功的距离小了一小截,也就是木块与小车的相对运动距离(如图红线)。所以,摩擦力对木块的做功,并没有全部转化为,摩擦力对小车的做功,缺失的是被摩擦力吃了回扣生热了。对于小车来说,摩擦力除了做功以外,还多蹭了...
一道高中物理题(关联问题),如图
b的速度应该是a的速度的v\/tan(分解速度,沿着杆的方向为ab的分速度,所以V杆大小为Vacos或Vbsin),当最后落下时,角度趋近于90度,正切值趋近于正无穷,Vb的大小也为趋近于0,定量分析不能解决全部选项,也可以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整体分析和对ab用动能定理分开分析。(说的并不全,见谅)你...
一道初中物理题(或者是奥数题)--行程问题
以队伍为参照物,通讯员从队尾往队头的速度为(V1-V2),从队头往队尾的速度为(V1+V2).通讯员从队尾到队头的时间为t1=120\/(V1-V2),通讯员从队头到队尾的时间为t2=120\/(V1+V2)队伍前进288m用的时间 t=288\/v2 t=t1+t2 288\/v2=120\/(V1-V2)+120\/(V1+V2)两边除以120,整理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