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中物理题(关联问题),如图 一道高中物理选择题,有关能量的,其中一个选项不太懂。如图:
第一个是等比数列求和,首项是L1,通比是1/k ;
第二个是对数公式,即对第一个式子进行化简求n。
是这个图么、不是的话可以给我发 我再给你解决吧、
B物体的速度vb的分解如图所示,则va=vbcosα,α减小,则va逐渐增大,说明A物体在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T-mg=ma,可知绳子对A的拉力T>mg
另外,这和有没有摩擦力没有关系,克服重力做功只需要考虑物体上升(下降)的高度,从C到D和从D到E,水平距离相同,但是绳子拉伸的距离不同,很明显D到E的时候,绳子被拉伸的量要大,所以A上升的距离要多,所以克服重力做功要多。所以W2>W1
你可以先假设左侧竖直杆无限长,则A经过水平位置后继续向下,此时B将由向右变为向左运动,故此时B的速度为0。 此题不能对每时刻定量分析,只能选取初状态至特殊位置用动能定理进行定量计算,如A至水平位置时,B的速度为零,此时A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在这个过程中B先加速再减速,所以杆对B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根据能量守恒,a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对b的机械能mh.这道题怎么感觉是多选题。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一道高中物理题,为什么答案说(1)是1.6,不是1.60?图乙分度值明明是0.1应 ...
如图所示,答案没有错误高中物理中游标卡尺不估读,所以就读到小数点后一位(读到精度即可)我
高中物理题,如图,能比较出B点和O点哪个场强大吗?谢谢!!
很抱歉,由于我目前无法查看图片,所以无法直接回答你的问题。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些一般性的信息来帮助你分析这个问题。在电场中,场强通常用以下公式表示:\\[ E = \\frac{kQ}{r^2} \\]其中,\\( E \\) 是电场强度,\\( k \\) 是库仑常数,\\( Q \\) 是电荷量,\\( r \\) 是电荷到点的距离。...
找经典的高中物理题(关于牛Ⅱ的).摩擦带动 2.跨过滑轮 3.变力. 恒...
一、滑块问题 1.如图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光滑且足够长的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长为L=1.4m;木板右端放着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其尺寸远小于L。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现用恒力F作用在木板M上,为了使得m能从M上面滑落下来,问:F大小的范围是什么?(2)其它...
高中物理小船渡河问题
2:要使小船到达正对岸,那么小船的运动轨迹为垂直于河岸,如图所示,水平方向为小船实际速度方向,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为斜向上和竖直方向,斜向上速度为4m\/s,竖直方向为2m\/s,那么小船船头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有sinθ=2\/4=1\/2,所以 θ=30°,小船运动的速度v=4-2 → v=2√3m\/s 渡河时间t=200\/...
高中物理-波的问题
以下是仅对B选项的答复。从图可知,B点位置是振动始终加强的(此时两个波谷相遇),D点位置是振动加强始终的(两个此时波峰相遇)。再过1\/4周期,B点位置就是两列波的“平衡位置”状态相遇,所以这时B点是处于平衡位置。而D点也是两列波的“平衡位置”状态相遇,所以这时D点是处于平衡位置。注:波...
【高中物理,牛二律】如图,为什么算木板的加速度是用摩擦力除M,而不是...
因为现在是在对木板做受力分析呀 这题的思路就是 因为木块动而木板静止 所以有摩擦 而两者有相对运动所以不能看做整体来分析 对木块而言摩擦为阻力 对木板而言摩擦力为动力 直到两者速度相同 分析的时候因为是单个分析的 像木板水平只受到摩擦力作用 所以加速度就是umg\/M ...
一道高中物理题
当达到平衡后,水也是同样的速度在运动,船也是同样的速度,这时候,水平方向不就没有力了吗?如果有力的话,就是说后面的水中有一部分的速度比船快,前面中有一部分比水慢。这个不符合高中题目中的统一化的思想:都是相同的动作。现在回到空气中,空气就像水,现在空气运动(风)的速度很运动员一样...
一道高中物理题
一道高中物理题 如图(a)所示,x轴上方为垂直于平面xoy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x轴下方为方向平行于x轴但大小一定(设为E0)、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电场,在坐标点为(、)和第四象限中某点,各有... 如图(a)所示,x轴上方为垂直于平面xoy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x轴下方为方向平行于x轴但大小...
求教一道高中物理问题
球对板的压力 N=G1\/sin60°= 。BC板受到熏力G2、球对它的压力N和绳对它的拉力F作用,以B点为转轴处于静止状态。所以,F×BCcos60°=G2×(1\/2)BCsin60°+N×5×cot60° 。可解得 F=(G2×(1\/2)BCsin60°+N×5×cot60° )\/BCcos60° = 。具体数据烦你自己计算一下...
很急!一道高中物理题,详细说清理由
首先,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到支持力,重力和外力F。然后对这些力进行正交分解,如图 Fx=Fcosθ=3mg\/2 Gx=mgsinθ=mg\/2 则Fx(合)=Fx-Gx=mg 那么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 Fx(合)=ma a=g 由几何的关系可知 从C点到BC中点的位移为h÷sinθ × 1\/2=h 由于它的初速度为0,所以得到v(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