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辉华的学术活动

作者&投稿:产采 2024-06-30
聂辉华的荣誉奖励

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2012年)中央组织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第七届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比赛特等奖(2005年)(概述图片 )

聂辉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聂辉华于2006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9-2010学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从事一年博士后研究。他主要研究组织经济学,在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EconomicsLetter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和《世界经济》 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他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政企合谋、矿难等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他是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年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同年获得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2014年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作为《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学家茶座》等著名刊物的专栏作者,他的经济评论和经济散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多次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网络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新京报等国内外重要媒体的采访。 1997-200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学士2001-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学硕士(提前1年毕业)2003-2006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2009-2010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

主持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课题“契约失灵的原因以及治理方式”(200903)
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对不完全契约理论中投资效率悖论的解释”(06XNB023)
2012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地区制度质量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12YJC790143)
2011年,主持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委托课题“物联网及云计算产业发展环境推动研究项目——移动互联网和车联网产业价值与制度研究”
2011年,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课题“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央、地方和企业博弈”
2010年,参与姚洋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及其趋势研究”(09&ZD020) “The 1st Annual Xiame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conomic Analysis of Institutions”, May 18-19, 2013, Xiamen University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Cycle: Evidence from Coalmine Accidents in China”, Royal Economic Society annual conference, 2 -5, April, 2013,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Grossman and Hart at 25” conference, June 24-26, Brussels, Belgium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the Ownership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presented on CES China Conference, June 17-19, 2011, Beijing, China
“Does Contractual Incompleteness Necessarily Lead to Inefficient Specific Investment?”, presented on CES Changsha Annual Meeting, July 28-30th, 2007, Changsha , Hunan , China
The Collusion between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Fi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Jinbo Li, presented on 2006 Far Eastern Meeting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July 9th-12th,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 Supplement to the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n China, presented 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framarginal Analysis and Chinese Economy, by Fudan University and Macau University, 14-15th, July, 2002
2011年9月,参加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并宣读论文,辽宁大学
2011年7月,参加“可持续发展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并宣读论文,中国人民大学
2010年4月,参加《哈佛中国评论》(Harvard China Review)年会并担任经济单元主持人,哈佛大学
2009年6月,主持第一次“微观经济理论论坛”,中国人民大学
2009年6月,参加第四届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YES)并宣读论文,中山大学 2008年11月,参加首届中国经济金融和管理论坛并宣读论文,深圳大学
2008年10月,参加“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高层国际论坛”并担任嘉宾,北京大学(CCER)
2008年10月,参加第二届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YES)并报告论文,复旦大学
2007年12月,参加第一届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YES)并报告论文,南开大学
2005年10月,参加2005年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并报告论文,北京
2005年9月,参加第五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并报告论文,大连 2013年5月9日,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硕博连读学生做讲座“政企合谋与经济增长:两篇论文”。
2013年5月8日,在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为本科生做讲座“从制度经济学反思中国改革”
2013年4月23日,在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报告论文“政企合谋、周期性干预和行政管理体制”。
2013年4月2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报告论文“The Impact of Political Cycle: Evidence from Coalmine Accidents in China”。
2013年3月22日,在北方工业大学为“产业经济学前沿”课程讲授“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进展和应用”。
2012年12月21日,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报告论文“政企合谋、周期性干预和行政管理体制”。
2012年10月1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报告论文“The Impact of Political Cycle: Evidence from Coalmine Accidents in China”。
2012年5月25日,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为本科上做讲座“从契约理论思考中国改革”,为教师及研究生报告论文“Decentralization, Collusion and Coalmine Deaths in China”。
2011年11月27日,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硕博连读班讲授“组织经济学前沿——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进展”。
2011年11月17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seminar报告论文“Decentralization, Collusion and Coalmine Deaths in China”
2011年5月25日,赴北京密云县为中航工业集团中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某干部培训班讲授“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最优薪酬设计”
2011年4月6日,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做讲座“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2011年3月23日,在人大财金学院“财税论坛”报告论文“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the Organizational Form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2011年3月9日,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学院做讲座“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March 30, 2010, “Hold-up, Property Rights, and Reputation”, Brow-bag semina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Harvard University
2009年6月3日,赴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做讲座“生动的经济学和规范的经济学论文” 2010年3月31日,“reputation, holdup, and property rights”,哈佛大学经济学系
2008年10月10日:“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组织治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2008年7月:“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进展”,“全国企业理论前沿与中国制度变迁”研究生暑期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2008年3月18日:“直面现实的经济学研究——谈谈如何写作经济学论文”,对外经贸大学
2007年6月13日:“政企合谋与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006年12月25日:“契约不完全一定导致投资无效率吗?”。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5年10月:“契约理论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05年8月:“新制度经济学”(短期课程),湖南湘潭大学商学院经济学试验班
2004年12月:“国有企业改革: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2003年11月:“企业理论与产权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你是否需要了解?

聂辉华的学术活动
答: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地区制度质量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12YJC790143)2011年,主持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委托课题“物联网及云计算产业发展环境推动研究项目——移动互联网和车联网产业价值与制度研究”2011年,

聂辉华的个人简介
答:聂辉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聂辉华于2006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9-2010学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从事一年博士后研究。他主要研究组织经济学,在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Journal ...

聂辉华的学术兼职
答: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汝岱的学术论文
答:聂辉华、江艇、杨汝岱,2012:《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世界经济》第5期。朱诗娥、杨汝岱,2012:《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评论》

身边的博弈书评
答:中国人民大学的聂辉华博士也指出,这本书作为本科生博弈论课程的辅助教材,其实用性和易懂性使其在教育领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而上海法律与金融研究院的李华芳研究员更是赞赏其作为普及读物的魅力,认为作者董志强以农夫能理解的方式,成功地展示了博弈论的精妙之处。

增值税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答:营改增后定价能力越大的企业,名义税负增幅也越大,但是企业绩效指标并没有降低。乔睿蕾等(2017)用企业定价能力来衡量税负转嫁程度,检验了营改增和税负转嫁程度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现金持有状况的影响。 从现有的文献看,学术界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增值税进行研究:一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李涛的学术论文
答:3. “养老金投资规模、投资者保护与股票市场发展”,第一作者,和李红,《金融研究》,2004年第5期。4. “双方关系、关系网络、法院与政府:中国非国有企业间信任的研究”,第一作者,和李红,《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5. “政府管制、法治、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发展”,《经济学季刊》,2005年...

为什么有些演员的收入比科学家还高?
答:比如知名度高的明星、特约演员以及群众演员,他们三者的收入便是天差地别,明星一集片酬可能就上百万,而群众演员一天要死要活可能也就百来块钱。而在科研人员这个群体中,顶级的科学家收入与手中的项目资金并不少,而博士及博士后可能每个月到手的津贴可能是1000~2000块,生活条件不好的还得出去外面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