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一道关于位移和时间的题目 求 高一物理关于 位移 加速度 与 时间 速度 等关系式
解析:
1.位移-时间图像表示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是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
它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这个位移是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移,你问题中就是对这个理解错误造成的.举例来说: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我们在这条直线上建立一个一维坐标系---数轴.在数轴上选取坐标原点,当物体在这条直线上运动时,就可以用位移-时间图像来描述它的运动,这时位移就是指的相对原点的位移.
比如你的题目中,在t=0时,物体的位移是x2,(这个位移是相对坐标原点的),在t1时刻,物体的位移是x1(这个位移也是相对坐标原点的)
那么物体在t=0到t=t1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是x1-x2,而不是你题目中的x2-x1.
因为位移是矢量,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在数轴上,位移等于末时刻的位置坐标减去初时刻的位置坐标,故应用x1-x2表示.[你可以这样想,从离原点较远走向离原点较近,那位移的方向就指向数轴的负方向,而x1-x2的值是负的,正好可以表示方向.]
希望你能满意,如有疑问可密我聊.
在高中对物理量的划分要比初中更严格,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矢量和标量要区别开。
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标量,只有大小不谈方向
路程在高中被定义为标量,故写10m即可
位移在高中被定义为矢量,一般题目会规定一个正方向,本题默认正方向与物体初始运动方向相同,而经过计算后你会发现物体相当于起始位置朝着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了5m,故在答题时,要在5m前面加上“-”号表示与正方向相反。
友情提示:在矢量计算中,“+”“-”只表示方向,不具备数学意义
总结:速度相同之前,乙的速度比甲快,乙追甲;速度相同之后,甲的速度比乙快,前车更快不肯能追尾了。
为什么如果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他们还没有相撞,以后就不会再相撞了,用临界法解知道题目为什么要用他们速度相等的那个点来作为一个临界点,求详细解答的过程
——解答:只需从逻辑上分析就可以得到这个一般的结论。前面的车开始减速,后面的车随之也做减速运动但是加速度较大,速度相等时,因为后车的加速度比前车的大,所以此后相同的时间内,后车前进的距离比前车的小,因此等速后,二者不会相遇。
虽然已经有最佳答案了,但还是忍不住说两句!题目的答案(方法一)有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大的漏洞
打个比方,如果两车相距S0不是8m而是20m的话,那a2的临界条件就不是“两车的速度相等”了
因此,这种题目必须先判断:如果两车同时停下来时走过的位移差是否大于8m
即:甲停下时间t1=V1/a1=4s
位移差为△S=V2t1/2-V1t1/2=16m>8m
这才有后面的判断!!!
1:如果两个物体以前以相同的速度运动,那么他们可以看成相对静止,也就是他们之间距离就会保持不变。
2:不相撞那么他们的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等于0.
综上所述:但他们速度相同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
也就是8+S甲>=S乙;
兄弟你先得想通这个道理。物理是需要在脑海中情景再现的,只要你想通了这个模型,就明白了。本题目两个模型:1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运动不会相撞。2在速度相同前,他们距离大于等于0.
此题目中的临界就是:但他们速度相同时,他们之间的距离等于0
望采纳!谢谢
到二车相遇时速度已经相同了,就不会再相撞了。此前是后车的速度快,要想二车速度相同,后车的减速得比前车减速更厉害才行。
所以,解题的关键是,经过时间t后,后车正好(临界)追上前车。
你是否需要了解?
几道高一物理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计算题。
以下是几道高一物理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计算题的答案:刹车问题:初速度计算:已知刹车时间1.5s,刹车距离9m,平均速度6m\/s,由于末速度为0,所以初速度v0=2×平均速度=12m\/s。位移公式验证:使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 = v_{0}t + \\frac{1}{2}at^{2}$,其中a为加速度...
急!高一物理题,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希望能有详细...
在起跑过程中,飞机做初速度为V1的匀加速运动,设位移为x2 由公式可知: x2=V1t+1\/2at2 又运动的时间为t=(v2—v1)\/a 由位移关系可知:L= x2-x1=160m 即:,代入数据可得:V1=10m\/s 可见: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的速度至少10m\/s 2.首先此题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每节车厢长度...
高一物理,一道关于位移和时间的题目
1:如果两个物体以前以相同的速度运动,那么他们可以看成相对静止,也就是他们之间距离就会保持不变。2:不相撞那么他们的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等于0.综上所述:但他们速度相同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也就是8+S甲>=S乙;兄弟你先得想通这个道理。物理是需要在脑海中情景再现的,只要你想通了这个模...
一道高一物理题,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求讲解一下! 题和答...
1,匀速过程位移为:v1t1 2,减速过程位移为:(10-t1)v1\/2,这里用到了平均速度的公式:s=t*(v平均)=t*v1\/2=(10-t1)v1\/2
【高一物理不定项选择一道】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
然后因为时间是1秒,可以无视。那这样一算,发现B是对的。 这里或许你会发现这个2刚好等于a的值。假如把a=3代入呢?结果这个位移差就变成了3,算是一个小发现吧。再看C,直接把t=2和1代入位移公式,相减一下发现等于3,所以C也错误 然后是D,第三秒内,也就是第二秒末到第三秒末,不是前...
高一物理题
1、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行驶的总时间,前10秒内的位移:X1=15m\/s*10s=150m 后5分钟的位移等于桥的长度即:X2=312m 所以总位移为:X=150m+312m=462m 总时间为:t=5分10秒=310s 则5分10秒的平均速度是:V=X\/t=462m\/310s=1.49m\/s 2、设绳的长度为L,则绳下端距A点的距离为 ...
高一物理第三问,特别是最小位移怎样算,再此谢过
图中画长了)。水流速度增大只是加快了小船向下游漂流的速度,使小船到达对岸时远离对岸的目标点。小船驶向对岸后的最小位移:就是河的宽度180米。两岸之间的垂直距离最短,不论船头与垂直于对岸方向的夹角α多大,船到达对岸后正好正对着出发点,这就是最小位移。图中的v合 画长了 ...
高一的一道物理题,急急
设总位移为2x 通过前一半位移的时间T1=x\/15 设通过后一半位移的时间为T2 x=12(T2)\/2+6(T2)\/2=9T2 T2=x\/9 全程平均速度为 V=2x\/(T1+T2)=11.25km\/h 整个
高一物理题
分析:(1、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结合位移关系求出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木板的位移和速度.(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撤去拉力后的加速度,抓住滑块滑到木板右端与木板共速,结合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求出F作用的时间.解答:(2)滑块速度为v=a1t=3×2=6m\/s;(3)设滑块...
高一物理问题:时间和位移(要求解题有过程)
设斜坡底为O点。则OA=5cm,OB=12cm,OM=10cm.因为坐标原点定为M,为求得A、B的坐标,须知AM、BM的长。AM=OM-OA=5cm BM=OB-OM=2cm 又因为沿斜坡向下为正方向,A的坐标为5,B的坐标为-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