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怎样理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

作者&投稿:氐雁 2025-05-13
语言教学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语言属于文化的范畴,语言包含的范围比较小,文化的范围比较大,文化分为很多方面,语言只是其一个方面。
一、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 说它是最重要的载体,是相对于其他载体而言。其他载体只能向人们显现文化的一个部分,甚至是文化的一个角落;而语言则全面地储存着文化的整体信息。语言如果要超越时空,就需要借助于文字。从现象上看,似乎是文字充当着最重要的载体,但是,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的负载功能,是靠它与语言的特殊关系而存在的。
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负载文化的任务主要是由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承担。语音和语法是超时代的。有人主张汉语语法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意识,似乎至今缺乏有力的论证。
二、语言对文化的巨大反作用力  文化内容,特别是哲学文化在靠语言进行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分不清语言和它所指的事物,于是经常误把语言和其所指混同。于是语言又反过来对文化产生影响。最突出的例子如语言崇拜(包括文字崇拜),如汉语的双音节词汇对对称美的观念的形成所起的强化和推动作用,如宗教语言进入全民语言后,语言本身对人产生影响等。
三、语言理解与文化理解的关系 正是由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语言理解就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文化理解也就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越高。换言之,对于非汉语背景的学习者而言,三个层次的文化都是需要的,不可只给这个,不给那个,至于课程给予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怎样确定,则是应该进行研究的。
因为语言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语言理解就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文化理解也就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越高。语言和文化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文化与语言本身就是不能被分离开的,所以也就是文化是语言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就一定首先要了解和学习这种语言背后的民族的文化。
总之,语言教学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是以语言教学为基础,借助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中内含的文化因素,在能够完成基础语言教学与学习任务的同时,使学习者吸收目的语文化。

(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特殊在哪里?

  1.它是史前时期的产物,是人类无意识的创造——不完全等同于文化的创造性。

  2.它既不属于主观世界,也不完全属于客观世界,具有介于二者之间的性质。

  3.它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反映,是超时代、超政治、超观念的。

  因此,三个层面对它都不合适。

  (二)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

  说它是最重要的载体,是相对于其他载体而言。其他载体只能向人们显现文化的一个部分,甚至是文化的一个角落;而语言则全面地储存着文化的整体信息。语言如果要超越时空,就需要借助于文字。从现象上看,似乎是文字充当着最重要的载体,但是,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的负载功能,是靠它与语言的特殊关系而存在的。

  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负载文化的任务主要是由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承担。语音和语法是超时代的。有人主张汉语语法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意识,似乎至今缺乏有力的论证。

  我们平时说词汇对于社会生活最为敏感,这也意味着许多文化凝聚于词汇。黄侃先生说一个字就等于一句话,意思是任何概念所包含的,实际是一个定义、一个判断。而定义、判断则是文化意识的结晶。当前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化剧烈,因此在词汇上表现为新词新语的剧增。但是,这还不是语言对文化产生影响的最好例证,因为大量新词新语是暂时的,它可以构成对文化的一时冲击,多数不能对文化的整体,特别是人的观念产生影响,不见得能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只有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生活的底层,经过历史的选择和淘汰、进入了民族基本词汇的语言事实,才是语言对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标志。这一现象需要用历史上的事实加以说明。例如佛教在中国传播了近2000年,对中国三个层面的文化都有巨大的影响。一些词如自在、见地、法门、公案、功课、报应、解脱、因果、地狱、观照、有缘、机缘、投机、印证、化身、红尘等等都来自佛教;佛教词语甚至成为成语进入词汇体系,如立地成佛、天花乱坠、当头棒喝、随机应变、回光返照、不可思议等。这些词语已经让后人感觉不到是佛教词语,也就是说它们已完全融汇到汉语固有的词汇中,成为汉语的组成部分。 

  (三)语言对文化的巨大反作用力 

  文化内容,特别是哲学文化在靠语言进行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分不清语言和它所指的事物,于是经常误把语言和其所指混同。于是语言又反过来对文化产生影响。最突出的例子如语言崇拜(包括文字崇拜),如汉语的双音节词汇对对称美的观念的形成所起的强化和推动作用,如宗教语言进入全民语言后,语言本身对人产生影响等。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开拓的领域。应该承认,对这个问题学术界至今研究还很不够。

  (四)语言理解与文化理解的关系

  正是由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语言理解就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文化理解也就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越高。换言之,对于非汉语背景的学习者而言,三个层次的文化都是需要的,不可只给这个,不给那个,至于课程给予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怎样确定,则是应该进行研究的。
近年汉语教学界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重视,即基于这一原理。学界在这方面进行的探讨已经不少,意见虽不很一致,但在上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则是共识。

  周思源先生认为,汉语学习初级阶段的文化定位表现为“文化因素”或“文化背景知识”;目的语学习越往中高层次发展,接触的文化越来越高,学习的内容越以专门文化的面貌出现。“丰富的文化知识为语言表达提供了大量潜在的可能性。”②

  现在的问题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文化背景和文化储备应该以什么形式进入教学领域呢?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一个人毕其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把握,对于来华学习汉语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他些什么,才可以既满足他眼前的需求,又为其以后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打下基础、提供门径呢?这就是前几年对外汉语教学界讨论得很热闹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也就涉及到了我们学院的建设和老师业务发展问题。
下面我就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人们的意识形态集中起来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法律条例,审美意趣,而语言就是在人类产生之后,随着文化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它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语言又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特殊性。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

3、语言是文化的传播方式,语言是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交流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交流实际上也是文化形成和传播的表现,人类因有思维而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创造了文化,又在不断的语言交流中互相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

4、语言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相互制约,虽然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反映和传播工具,但并不是说语言就不如文化重要,也不是从属于文化,鉴于语言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语言和文化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共同形成,共同成长,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学者观点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但是却值得所有人关注。保护民族语言和抢救濒危语言就是为了保护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各民族成员的平等权利。

这正如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曾经指出的那样:一些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全球化、工业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

有关部门、机构以及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弱势的民族语言和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语言。这样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因为有了语言所以才会有人与人的交流,才会创造出本民族的文化

因为文化是以语言为基础的。

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http://wenku.baidu.com/view/657ea0126c175f0e7cd137f3.html

亭惹抓


你是否需要了解?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呢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语言现象神秘,语言学家试图从多方面探讨,形成语言学流派。现代语言学主要来源于两大传统:语文学传统和人类学传统。语文学传统强调语言的自然属性,把语言视...

语言是什么的载体
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表达工具,更是文化的传承载体。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种思想,无论是个人的见解还是群体的智慧,都必须借助语言来传递和交流。语言的存在,使得人类的文化得以在代际之间得以传播和延续,而没有语言,这种文化上的交流和传承将无从谈起。因此,可以说,语言是文化得以存活和发展的关键。所...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具体来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含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蕴含着其特有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社会心理、民族风情、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方式: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通过人类的交流传播着各自民族的文化。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四)语言理解与文化理解的关系 正是由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语言理解就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文化理解也就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越高。换言之,对于非汉语背景的学习者而言,三个层次的文化都是需要的,不可只给这个,不给那个,...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它作为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信息载体与容器的角色。每个民族因其独特文化而拥有不同的语言系统。例如,中国人使用中文,美国人使用英语,韩国人使用韩文。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了其特有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社会心理、民族风情、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3.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语言是人类...

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和
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基石。相关解释如下:1、语言文字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华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文化遗产和智慧通过语言文字得以记录和传承。古代的经典文献、诗词歌赋、历史事件等,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记录和表达。2、...

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载体?
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标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形成了“目治”的习惯。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都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

简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只能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流传媒介。一个悠久优秀的文化必然有着不可捉摸的抽象语言。而优秀文化本身又会不断发展语言。教育与科技、文化的关系(简述) 教育有几大基本功能:传承文明、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一般分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教育可以促进科技进步和文化的...

语言教学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换言之,对于非汉语背景的学习者而言,三个层次的文化都是需要的,不可只给这个,不给那个,至于课程给予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怎样确定,则是应该进行研究的。因为语言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语言理解就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文化理解...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语言属于文化的范畴,语言包含的范围比较小,文化的范围比较大,文化分为很多方面,语言只是其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