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的科普短文 观察一种家养植物或动物并记录它的有关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

作者&投稿:汗宜 2024-06-30
动物类科普短文

【1】动物预测地震,靠谱吗?

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3年,在一场大地震把希腊的海利斯城Helice夷为平地之前,很多人看到老鼠、蛇和鼬纷纷迁出城外。我国唐朝的《开元占经·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的记载。几乎在每次大地震过后,幸存者们回忆地震发生前的种种迹象,似乎都有动物异常行为的报告——鱼乱跳,鸡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种宠物焦躁不安…
全球每年平均发生能被仪器纪录的地震超过50万次、人可以感知的地震10万余次、破坏性地震100多次。(至今全世界只一次预报成功)从唐山大地震到坂神大地震到台湾921大地震,直至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这地球的颤抖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恐惧和创伤。然而至今,人类还未能找到地震发生的规律,准确预报地震仍然是无数地震学家为之殚精竭虑的目标。如果动物们能帮人类一把,那该多好呢?
的确,很多动物拥有比人类敏感的多的感觉系统。蝰蛇可以感知红外线;大象和鲸可以感知次声波;狗不但嗅觉灵敏,更可以听见超声波…很多动物,尤其是穴居动物的对震动十分灵敏,所以即使你蹑手蹑脚,老鼠也总是能轻易感觉到你的接近而逃之夭夭。很多震前动物异常行为都是因此而发生的。很多大地震来临之前,会有多次规模很小的前震,这些频繁发生的前震可能惊扰了那些对震动敏感的动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里氏7.3级地震是世界上截至目前唯一一次没有争议、具有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的成功预报。这次成功的预报正是建立在对频繁发生的前震的监测上,而不是后来流传甚广的动物异常行为报告。
那么动物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一套专门用来躲避地震的特别本领来呢?对于一个动物个体而言——包括人在内,地震是一种极小概率的事件。特别是对那些寿命很短的动物,比如老鼠,在它的生命周期内遭遇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为了一个概率几乎为零的事件特别准备一套复杂机制是极端浪费的。如同生活在电气时代的现代人类偶尔会遭遇触电的意外,可是人们没必要天天穿着厚重的绝缘服生活。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曾经发起过几个关于动物异常反应与地震的研究,结果是“没有找到二者间可信的联系”。事实上,很多动物在地震来临时的异常表现,不过是一种对震动的惊惧反应。很多大地震来临之前,会有多次规模很小的前震,这些频繁发生的前震可能惊扰了那些对震动敏感的动物。也就是说,其他的很多事件——诸如天气变化、饥饿,甚至附近开过的一辆卡车,也可以引起动物相似的反应,养过宠物的读者恐怕见识过自己的宠物莫名其妙发脾气。
动物的“异常”行为能预报地震这一说法还被一种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的常见心理学现象强化。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事件后,往往能更清晰地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经历的事情——所谓的“异常”行为时常发生,只不过大部分都被人忘记了。
另一种常见的现象则是传言。有一个常见的说法是,三年前的那场印度洋大海啸过后,人们几乎没有发现动物的尸体,然而泰国普吉岛当地流浪狗基金会的志愿者帕克(Margot Homburg Park)说,“许多狗被巨浪吞没,我在距离海边500米的院子里有9只狗,我没有注意到它们有任何异常行为。我丈夫在早上8点感觉到地震,但是狗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当人们面对着尸横遍野的惨景,还会注意到一条狗的尸体吗?
还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一次谎报的地震造成的损失,并不亚于一场真正的地震。
【2】鸟类分类——概述

鸟纲传统上分为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两个亚纲,现存的鸟纲都可以划入今鸟亚纲的三个总目:古颚总目、楔翼总目和今颚总目,我国现存的鸟类都属于今颚总目。古鸟亚纲包括始祖鸟,今鸟亚纲除了现存的三个总目外,还包括已经灭绝的齿颚总目。鸟类不易形成化石,因此史前鸟类的化石非常稀少珍贵,这也使人们对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产生了很多疑问和争论。鸟类虽然留下的化石不多,但是现存的种类却非常繁多,鸟纲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出现最晚,数量最多的一纲。鸟纲现存接近或超过9000种,比哺乳动物种类几乎要多一倍。鸟类虽然种类繁多,但不同鸟类之间的差异却远比哺乳动物要少。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比如有袋目)内成员的差异也许就比鸟类两个相差甚远的目的成员之间的差异还要大,象蓝鲸、蝙蝠和鸭嘴兽彼此之间那样大的差别在鸟类中是不存在的。现存的鸟类可以分成27~30个目,160个左右的科。
鸟类分类列表
古鸟亚纲:包括始祖鸟等中生代的原始鸟类,同时具有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特征。
今鸟亚纲:包括现存的所有鸟类和一些已经灭绝的早期鸟类。
齿颚总目:包括黄昏鸟等中生代的早期鸟类。
古颚总目:即走禽,不会飞或不善飞,善于奔跑。
鸵鸟目:仅一种,即非洲鸵鸟,现存最大的鸟。
美洲鸵鸟目:1科2种,美洲最大的鸟。
鹤鸵目:2科4种,包括鸸鹋和鹤鸵,现存第二大的鸟。
无翼鸟目:1科3种,新西兰特有的小型走禽
形目:1科46种,美洲的小型走禽。
楔翼总目:即企鹅,不会飞而善于游泳。
企鹅目:1科18种企鹅。
今颚总目:包括绝大多数鸟类,多数可以飞行,我国只有这一总目的鸟类。
潜鸟目:1科,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行动笨拙。
鸊鷉目:1科,善游泳和潜水。
鹱形目:3~4科,大洋性鸟类,善于飞翔,包括信天翁、鹱和海燕等。
鹈形目:6科,温热带的游禽,包括鹈鹕、鲣鸟、鸬鹚、军舰鸟等。
鹳形目:7科,大中型涉禽,包括鹳、鹭、鹮等。
雁形目:2科,游禽,包括鸭、雁、天鹅等。
隼形目:4~5科,鹰、雕、隼、兀鹫等所有白天活动的猛禽。
鸡形目:6科,各种鹑、雉、鸡,善奔跑不善飞行。
鹤形目:12科,包括鹤、秧鸡、鸨、三趾鹑等。
鸻形目:16~17科,包括鸻鹬类、鸥类和海雀类3大类,有时也分成3个目。
鸽形目:包括现存的鸠鸽科、沙鸡科和已经灭绝的渡渡鸟
鹦形目:1或多科,各种鹦鹉。
鹃形目:3科,包括杜鹃、蕉鹃和麝雉等。
鸮形目:2科,包括所有夜间活动的猛禽,即鸮(猫头鹰)。
夜鹰目:5科,夜行性的鸟类,包括夜鹰、蟆口鸱、油鸱、林鸱、裸鼻鸱等。
雨燕目:3科,包括雨燕、凤头树燕和各种蜂鸟。
鼠鸟目:1科,特产于非洲,今颚总目中唯一分布限于一个大洲和唯一不分布于我国的目。
咬鹃目:1科,热带的美丽攀禽。
佛法僧目:9科,多样化的攀禽,包括犀鸟、翠鸟、蜂虎、佛法僧等。
鴷形目:6科,种类繁多的典型攀禽,包括啄木鸟、鵎鵼、须鴷等。
雀形目:最进步最成功的鸟,即各种鸣禽和亚鸣禽,或称栖禽,包括半数以上的鸟类,包括超过60个科。
【3】世界上最小的动物

最小的蛇
盲 蛇
我国渤海东岸,生活着一种体型与蚯蚓差不多的小蛇——盲蛇,身长17—18厘米,为世界上最小的蛇。

最小的鱼
斯托特微型鱼
悉尼的澳大利亚博物馆对外公布的一张斯托特微型鱼的照片。这种小型鱼类仅有7毫米长,1毫克重,没有发育出鳍和牙齿,寿命仅为两个月。发现它的澳大利亚科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小的鱼类和脊椎动物。目前澳大利亚方面正在为小鱼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最小的马
迷你马
迷你马又称袖珍马系澳大利亚特产,体高60-100公分,平均高度80公分,体长100公分左右,体重50-100公斤。一岁左右发情即可配种。饲养方法与各种国产马无异,不同之处是迷你马身强体壮,适应性极强,不易生病,管理简单粗放,无特殊条件限制,能养狗的庭院即可喂养!
迷你马速度可达36公里/小时以上,负载量则可超过其体重1/3--2/3,而且无论路况好坏均可奔跑,这是其代步交通工具所望尘莫及之处。

最小的狗
吉娃娃狗
一只名为Danka吉娃娃狗身长仅18.8cm,是现今世界上身长最小的狗,已被记录到吉尼斯世界记录。

最小的鹿
世界上最小的鹿生活在东南亚,名叫鼷鹿,身高仅有20厘米左右,体重约2.7千克,是鹿科动物中最小的一种。

最小的鸟
蜂鸟体形纤小,最小的只有黄蜂那么大,从头到尾还不到2厘米,最大的也不过4.5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鸟。更有意思的是,它们飞起来也像蜜蜂一样,会发出嗡嗡的响声,也喜欢吸食花蜜。所以给它起“蜂鸟”的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参考资料:http://www.eaglechina.org/Article/web03/

海兔,螺类的一种,海兔科海洋腹足类的统称,又称海蛞蝓。裸腮类,属浅海生活的贝类。它是甲壳类软体动物家族中的一个特殊的成员。它们的贝壳已经退化为内壳。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壳皮,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海蛞蝓是雌雄同体的生物,海底栖息,体裸露,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海兔分布于世界暖海区域,中国暖海区也有出产。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可生成植物色素叶绿素的动物。在自然界里,弱肉强食,身体柔软的海兔很容易受到侵害。为了保护自己,它身着变化的“迷彩服”,爬到什么环境里都能随机应变。在绿藻丛中体成绿色,在红藻丛中变成红色,在褐藻丛中又变成褐色,在五颜六色的珊瑚礁环境里,又与珊瑚混为一体,其保护色几乎达到乱真的程度。但也免不了会露出破绽,当遇到敌害难以逃脱时,便动用“化学武器”。原来它体内有两种腺体,能分别分泌出带有毒素和紫色的液体。前者可使敌害神经麻醉而失去攻击力,后者犹如“烟幕弹”。在一片带有毒性的紫色烟幕的掩护下,海兔可以从容趁机逃遁。因此得名。

摘引: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Zjt-R1aLg0SvyuiR5ak2WExvqo3goa6E_tYC4XAaLV-3g01EYTLVpor8MLIFpsEJT710MLzNQ8rctV51IIgLOgau0vSXBz1mwzFUL35pntp-q74gnF4Xyo_11Npek4a51QUpJKtwM6kHcQL31WKwraa9-aFZFyfUBe8VfMRT_ZRNHowZianqUN-rhGHQ5No

我手中握着它的小爪子,抚摸着它柔软的细毛,看它在怀抱中微闭的眼睛,时而睁开看看这陌生的世界,时而又闭目安然的享受。作为小狗,它真的很幸福。
它没有太多的烦恼和忧愁,眼睛里的光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狡黠,但是却多了一份信任与单纯;它没有丰富的语言和思维意识,但是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它都会试图慢慢的理解,与你交流;它也没有广泛的社交关系,出了你的怀抱,它或许真的不知道何去何从,但绝不是它留下的原因,而是一种信任与报答的爱。

他就很难提高基本条件太高太远了!!!!!!!


你是否需要了解?

动植物科普小知识150字(原创科普动物小故事150字)
答:狗鱼-最长寿的鱼 智商最高-人 最小的鸟-蜂鸟 最危险的毒蜘蛛:雪梨漏斗网蜘蛛 最大的壁虎——大壁虎 咬力最强的动物-袋狮、袋獾 眼镜王蛇——世界上最危险的蛇 寿命最短脊椎动物—虾虎鱼 最小的动物——一种代号为H39的原生动物 世界上最小的熊——马来熊 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动物--棕熊 鼻子最长的动物—亚洲...

用科普文的形式写一篇你熟悉的小动物,用上多种说明方法?
答:狗 我喜欢的狗是一种人见人爱、聪明伶俐,而且生性灵活的动物。它也像人类一样有五官,四肢更是健壮。它们走起路上,左摇右摆,看起来很快活。一般情况下,狗的长度约有八分米,其重量也不超过35公斤。世界上最大的狗体重为140公斤,它的颈粗达到九十厘米长,爪大如盘,听说它是主人的“保镖”。...

关于科普的短文
答:我最喜欢猴子,它在动物中恐怕是最聪明的。当我们来到它们跟前时,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它的长相很奇特:一个很小的鼻子向里凹着,一张凸起的小嘴发出‘吱吱’的叫声,浑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黄。小耳朵竖着,两只小爪子不时挠着头皮,做出怪模样,使人发笑。我掏出一块面包丢给它,不料,它没有接,只是先...

观察一种动物或一种植物写作文300字
答:1. 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科普小文章,不是议论文 松鼠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 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

写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的科普短文
答:我手中握着它的小爪子,抚摸着它柔软的细毛,看它在怀抱中微闭的眼睛,时而睁开看看这陌生的世界,时而又闭目安然的享受。作为小狗,它真的很幸福。它没有太多的烦恼和忧愁,眼睛里的光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狡黠,但是却多了一份信任与单纯;它没有丰富的语言和思维意识,但是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它...

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科普小文章,不是议论文
答:松鼠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 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在数枝底下,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

仔细观察一动物或植物,写一篇300字的科普小文章
答:象科包括2属2种动物,即亚洲象和非洲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嗅觉和听觉发达,视觉较差。长鼻起着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摄取水与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仅帮助谛听,也有散热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长獠牙是特化的上颌门齿。亚洲象前肢5指,后肢4趾,非洲象前肢肢3趾。象是...

动物类科普短文
答:最小的狗 吉娃娃狗 一只名为Danka吉娃娃狗身长仅18.8cm,是现今世界上身长最小的狗,已被记录到吉尼斯世界记录。最小的鹿世界上最小的鹿生活在东南亚,名叫鼷鹿,身高仅有20厘米左右,体重约2.7千克,是鹿科动物中最小的一种。最小的鸟蜂鸟体形纤小,最小的只有黄蜂那么大,从头到尾还不到2厘米,最大的也不过4.5...

用动物和植物为主的科普童话作文600字
答:有一只小猫,它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就是有点骄傲!这只小猫不知从哪里知道老虎、狮子是它的亲戚,就大摇大摆的上了街。这时,小猫遇上了一只小狗,就对它说:“你以后要听我的话,不然,我就让老虎吃了你。”小狗半信半疑的对猫说:“是吗?我们去找老虎吧,让它说一说你和它是不是亲戚。

科普短文生物给读者介绍一种动物
答:海兔,螺类的一种,海兔科海洋腹足类的统称,又称海蛞蝓。裸腮类,属浅海生活的贝类。它是甲壳类软体动物家族中的一个特殊的成员。它们的贝壳已经退化为内壳。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壳皮,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海蛞蝓是雌雄同体的生物,海底栖息,体裸露,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海兔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