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案例的章节目录

作者&投稿:威阅 2024-06-30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1:开学第一周,琼斯先生试图教授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他说:“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我将会叫你回答。你们能够像我这样举起右手吗?”二十双手举起来了,但都是左手。

案例2:刘易斯女士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对交家庭作业越来越漫不经心,为此,她决定在班上确立一条规矩。她对全班同学说:“本周不交家庭作业的同学讲不能参加野营活动。”碰巧,一位女生的妈妈在那周生病住院。这位女生因为家中出现此事以及对母亲生病的担忧,有一份家庭作业没有完成。刘易斯向全班同学解释说,该女生没交家庭作业是个例外,因为她的妈妈病了。但是全班同学都不乐意,他们说:“规则就是这么定的。她没有交作业,所以不能参加野营。”

案例3: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格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问题:

1.案例三中的学生为什么有如此表现?如果你是老师,该如何鼓励他?

2.对比三个案例,解释哪个或那些案例涉及行为的、认知的、社会的、道德的或者生理发展的两难困境,并具体描述这些困境.

我的看法:

1、案例三中的学生的表现与它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按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见不得别人好,也就是说妒忌心强。而对出众的学生他们表现出排挤的态度。这种环境(同学之间关系)给孩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以至于他不愿承认他有擅长。如果我是老师,我会私下鼓励,或是有能力帮他发表,因为嫉妒只发生在小的差距人之间,大的或是悬殊的就会变成羡慕。在对孩子们的认识加以引导,因为孩子是具有可塑性的。

2、三个案例中依次讲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要点是什么

皮亚杰的理论是以发生学和发展的观点探讨人类认识的个体心理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认为儿童的认识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并且知识的成长与智慧的成长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其基本理论要点:

①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具有普遍性,但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儿童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差别而加速或推迟。

②在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

③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一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强调了儿童认识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育要按照儿童的认知结构(智慧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教法,这些思想对儿童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皮亚杰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是什么

皮亚杰一般是将智慧的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

①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这一阶段婴儿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与运算的智慧。他们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的儿童行为发展经过三个层次:本能时期、习惯时期和智慧活动萌芽时期。儿童出生的第一个月只是遗传性反射格式,通过第二分阶段的习惯形成,使一些单一的反射动作加以整合、联结,如寻找声源,用眼随着运动的物体等,大约在9个月到1岁左右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感知运动智慧。

②前运算阶段(2-6、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例如在这一阶段后期可以说出自身的左右,但对对方的左右常常弄错,受自旁左右的影响。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思维的直觉性以及思维的集中性。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调节的限制。

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这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在推理上、问题解决和逻辑方面已经超过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但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进行,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5岁):这阶段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能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一、作业1

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李老师在教学中正是运用了强化控制理论,作业潦草是儿童不良行为,对于一次作业工整就加盖一个小红花,连续3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2次“一级棒”就奖励小卡通画并上光荣榜,这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某一刺激的加入增进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李老师的这种连续的强化刺激,矫正原有的作业潦草的习惯,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二、作业2

幼儿园老师的做法主要采用的是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强化有关。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的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的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的行为。

强化分为正强化(积极强化)和负强化(消极强化),“谁能先躺到床上10分钟,谁就要以先玩玩具”,这是采用积极强化;“谁今天中午不睡觉,下午谁就不能玩玩具”则采用的是消极强化。无论是正强化物还是负强化物,它们的结果都是增加反应概率。

三、作业3

诊断: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 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分析: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对策:1、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2、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如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教师要及时鼓励他的进步,并创造一定的环境让他只要努力就能获得相应的成果,对他学习上的结果,如作业测试等及时评价和反馈,让他感到自身行为的有效性,另外可以给他制定一些具体的小目标,让他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2)可以对其进行归因训练,引导他进行积极的归因。(3)培养他的意志,增强免疫力,要让他树立一个明确并且适当的目标,并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四、作业4

1、张明的坏毛病属于心理问题.原因在于幼年时有攻击人的毛病,但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以至成为一种不良的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打架成为其发泄过剩精力的一个方面.由于缺乏道德意志,他虽然知道不好,但却控制不了自己.
2、家长的问题:对孩子早期教育是失败的.可能是没有加以重视,认为孩子之间打打架无所谓;亦可能方法简单,引起孩子的对抗心理.所以工作作了,效果不理想.
3、教师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教师是烦心的,工作作了,但可能方法不当,诸如苦口婆心,声色俱厉,恩威并重等说教可能效果都不太好.
4、建议:(1)一方面教师与家长要有信心,继续做工作,毕竟张明打架的次数在减少,要给予巩固;(2).找心理医生咨询,行为主义疗法给予矫治;(3)鼓励张明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或公益劳动,使其过剩的精力有正确的渠道排除,同时也可以进行意志力训练.

五、作业5

在本案例中,李老师通过学习,认识到学会学习所未来社会生存的第一需要,于是在自己的班级大力倡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要比其单纯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理念,这些都是对的。李老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初衷与理念是对的,这是无可非议的。
李老师的做法实际是学习策略的教学。学习策略教学是指系统地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学习策略教学中的策略并不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方法或要求,而是一种抽象性、一般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教学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第一,学习策略教学是一种分析教学任务和为特定情境设定恰当策略的问题解决形式;第二,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为基础;第三,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技能知识和技巧为基础;第四,在大多数教学情境中,学习策略一般是为创造性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不是为知识性目标服务。李老师,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各种学习方法,学生虽然从理论上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但不会将这些学习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的学习中去,反而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专门训练时要注意:第一,明确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方法并做出示范;第二,强调学生自己来管理策略学习,但教师要告诉学生何时及如何检查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第三,提供充足的时间;第四,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策略教学实践并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途径可以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尝试监控和教师亲自指导来实施,按步骤有重点地将学习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

另一答案:李老师通过学习,认识到学会学习所未来社会生存的第一需要,于是在自己的班级大力倡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要比其单纯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理念,这些都是对的。李老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初衷与理念是对的,这是无可非议的。
从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看,学生获取的两类知识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二者获取的方式是不同的,前者通过传授,观察和理解的过程获取,后者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才能形成。李老师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而不管具体课程的知识摄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结果当然不好。同时,教学改革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心理特征,要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进行。
李老师教学改革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出在具体操作方式。.因为任何学习方法都是具体知识或者课程学习中的方法,脱离了具体知识或者课程的学习,单纯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各种学习方法,即使倒背如流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给王老师的建议:根据不同的课程知识的学习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供学生取用;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质量与成绩。

第一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孟母三迁”的启示
2.走出“单相思”的误区
3.帮她战胜抑郁情绪
4.关于愤怒情绪的案例
5.归队的雁儿
6.六成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有关
7.早期教育的“奇迹”
8.人怎会变成“狼”?
9.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10.优秀大学生心理调查及分析
11.从小学会关爱他人
12.“签字”
13.教书育人
14.教师要有一双洞察心理的慧眼
二、案例思考
1.高考焦虑
2.强迫症
3.情绪失控
4.对素质教育的思考
5.关爱学生
6.嫉妒的阴影
7.幼稚背后是教育的缺失
8.仇视老师的学生
9.他变了
第二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用钥匙打开学生思维的心扉
2.鼓励学生答有创见
3.顺水推舟
4.“后进生”的心理拯救
5.心理发展的临界期
6.关于沉和浮的问题
7.帮他克服了心理障碍
二、案例思考
1.适时调侃
2.抛砖引玉
3.迟钝的孩子
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一则精神异常的案例
2.大学生就业压力
3.报复心理
4.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5.抑郁厌学的女孩
6.轻度抑郁,抑郁性神经症
7.战胜贪食的女高中生
8.神经症(强迫性焦虑症)
9.她为何不停地上厕所
10.她需要的是爱
11.性格怪异的学生
12.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二、案例思考
1.完美主义的缺陷
2.恐慌症
3.过度焦虑
4.嫉妒心理
第四章 艾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
案例描述与分析
1.女儿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怎么办
2.跳楼的优等生
3.拯救“小报告”
4.“爱上老师”的学生
5.与世隔绝的王子
6.别跟自己长相过不去
7.初次萌生的爱情
8.与班里的同学格格不入怎么办
9.他就是不服气
10.“小指甲”的问题
11.不要揪住他的“小辫子”不放
12.润物细无声
第五章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案例描述与分析
1.一节源于生活的探究课
2.激励产生奇迹的教学案例
3.让我脸红了三次的课
4.“我就服了石老师”
5.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
6.过把合作当小老师的“瘾”
7.物理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8.自主学习
9.让每一个学生心里充满阳光
10.以原型启发为中介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11.互动,课堂教学的双翼
12.激发学生的兴趣
13.以学生为本
第六章 学习的本质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概念的学习
2.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微格案例
3.致力于将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转化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4.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5.学习层级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6.词语教学设计应体现思维训练
7.教学心理
8.化学教学案例
9.“出丑”的学问
10.中学英语教学案例
11.转折期的学习方法
12.从知识的本源出发
13.注意与分心之别
14.“无脑儿”之谜
15.“剥夺感觉”
16.科学家牛顿的“入迷”
17.我的标记会说话
18.高中女生学习物理障碍研究
第七章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不写作业的孩子
2.叛逆的孩子
3.不要嘲笑他
4.练习是学习吗
5.家庭的影响不能忽略
6.家长忽视了她
7.“爱接下茬”的学生
8.麻雀和红襟鸟
9.“我讨厌他们”
10.过度理由效应
11.不要挫伤学生
二、案例思考
1.师生之间的战争
2.镜子的惩罚与奖励
3.奇特的“绿卡”
第八章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案例描述与分析
1.面对过程
2.尊重学生心理需要
3.一次无人监考的考试
4.智慧的课堂应该是凸显探究的课堂
5.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激疑和质疑的课堂
6.设置情景
7.程序性知识
8.小组合作学习
9.她为何撕毁试卷
10.思维导图
11.物理教学案例
12.培养学生的设问能力
第九章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教师的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并给予他们信任与关爱
2.给老师的一封信
3.心理惩罚
4.“头疼”的涛涛和廖老师的烦恼
5.心灵的创伤要用爱来抚平
6.宽松的课堂环境
7.“表演”课程
二、案例思考
1.感恩的心
2.学习语言的捷径
3.把握教育契机,做一名敏感教师
4.帮他找回自尊
5.创新思维
6.布置教室的学问
7.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8.成功
9.社交恐惧症
10.“温情草莓糖”
11.借给他5分
12.宽容孩子
第十章 学习的动力机制
一、案例描述及分析
1.兴趣的魔力
2.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发展
3.明确学习目标
4.学习动力机制
5.搭建辩论舞台,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
6.历史结合现实
7.营造与人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
二、案例思考
1.愉快教育
2.感动他的心
3.麦克劳德的故事
4.探究式历史学习方式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因势利导法
7.没有“不可能”的字典
第十一章 知识的获得与应用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对称图形”教学实录
2.一次历史课上的突发的问题
3.我把篮球当月球
4.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5.课堂提问,谁是主角
6.有理数的加法教学
二、案例思考
1.概念的获得
2.思维的基本方向
3.归纳思维:收集、组织和处理资料
第十二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怎样对待学生“插嘴”
2.有了太阳,就一定有美丽可爱的世界吗?
3.“一首诗”的功效
4.善于“变通”的孙膑
5.鼓励孩子“异想天开”
6.批判思维的培养
7.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二、案例思考
1.为何教育使我们失去了想象力
2.解放定势
3.转换思考角度
4.发明活版印刷机的故事
5.激发好奇心
6.打破沙锅问到底
7.激发创作热情
8.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结合
9.想象是创造的翅膀
第十三章 技能学习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跨栏上如何克服畏惧心理
2.换挡动作技能学习
3.投掷飞镖实验
4.认知技能学习
5.心智技能的形成
二、案例思考
1.音乐课开进音乐厅
2.一堂普通的音乐课
第十四章 品德与态度的学习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出格”的孩子
2.爱打架的孩子
3.春风化雨润童心
4.优秀生的问题
5.爱撒谎的孩子
6.逃学行为矫正
7.过强的情绪刺激与厌学行为的形成
8.经典案例两则
9.正确的教育学生
二、案例思考
1.教师课堂打学生 学生愤而将老师推下讲台
2.如何塑造课堂行为
3.不翼而飞的铅笔
4.营救问题孩子
5.收费的助人为乐
6.舆论之罪
7.“穿长裤还是穿短裤”
第十五章 学习策略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识字顺口溜
2.圆周率与私塾先生
3.位置记忆法
4.“换位”移情
5.历史活动课
6.历史思维插上想象翅膀
7.《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
8.《小麻雀》、《猫》教学案例
二、案例思考
1.“循环”
2.瘪了的乒乓球
3.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
4.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
5.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6.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7.赌博的概率
8.面积的计算
9.“集合”的概念
第十六章 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少年大学生的记忆法
2.摆车头
3.拒绝练琴的小琴童
4.创造的内在与外在动机的差异
5.事与愿违的图画
6.在乎每个学生,让批评变得甘甜
7.在乎每个学生,让人人成为唯一
8.课堂中的“意外事件”
9.针对性格差异因材施教
10.语文课上的五名学生
11.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
12.个性张扬 精彩无限
13.分层――创建多元化的个性评价场
二、案例思考
1.创造力的学科差异
2.智力表现早晚差异
3.教师与学生心理差异
4.小班化教育
5.用不同的钥匙开启学生的心理之锁
6.他俩为什么不交作业
第十七章 师生的心理健康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最恨语文老师
2.如此对联
3.范进中举
4.老师的肖像
5.过度焦虑的孩子
6.心理老师跳楼自杀
7.教师心理健康案例
8.“禽兽教师”行为与教师心理健康
9.自卑的小王
10.狂妄胆大的学生
11.课堂上的游戏机
二、案例思考
1.优等生的悲剧
2.上课前喝酒壮胆的老师
3.得强迫症的老师
4.心力交瘁的老师
5.爱上老师
6.纸条的妙用
7.小男孩的社交恐怖
8.静下心来和学生平等对话
9.忍不住的嫉妒
10.没人倒的痰盂
11.一言之过
12.三毛的悲剧
第十八章 课堂管理心理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幽默教学法
2.与学生“打成一片”
3.坐不住的小学生
4.换一个视角化解尴尬
5.共同管理课堂
6.“润物无声”、“柳暗花明”的教学机智
7.保持动量
8.“好色”风波
二、案例思考
1.先举手再发言
2.课堂管理谁之责?
3.规则清单
4.爱走神的张坤
5.课堂教学中的幽默艺术
6.30颗石章
第十九章 教学设计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1.“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教学案例
2.《秋天的收获》教学案例
3.爱国情操的表现――教学实录
4.高中“新课标”下的一个英语教学案例
5.“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6.《浪漫主义绘画》教学设计
7.《看云识天气》教学案例分析
8.小学音乐课《小雨沙沙》
9.对联的学习
二、案例思考
1.初中语文课文《纸船》教学设计
2.《风筝》教学设计
3.足球探秘
4.《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5.《委屈》教学设计
6.“祈使句”教学设计
7.力的教学案例
8.《水调歌头》案例
第二十章 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案例描述与分析
1.抵制听课说明了什么?
2.这位班主任应如何评价
3.拒绝领奖
4.全勤奖
5.业务档案
6.教案风波
7.艾滋病教学案例
8.师生共同评价
9.从“优秀教师”到“快乐教师”
10.在兴趣盎然中合作批改与讲评作文
11.《第八课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一课的课堂教学评




你是否需要了解?

教育心理学案例的章节目录
答:第二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案例描述与分析1.用钥匙打开学生思维的心扉2.鼓励学生答有创见3.顺水推舟4.“后进生”的心理拯救5.心理发展的临界期6.关于沉和浮的问题7.帮他克服了心理障碍二、案例思考1.适时调侃2.抛砖引玉3.迟钝的孩子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一、案例描述与分析1.一则精神异常的案例2...

教师应用心理学60个案例图书目录
答:教师应用心理学的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教师在不同领域中的心理策略与实践。首先,第一章'教师心理'揭示了教师如何找到职业幸福,保持激情和锐气,以及引导青年教师的成长。案例'幸福人生谁主宰'展示了如何调整心态,'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成功'则强调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第二章'教学心理'涵盖了教学方法的...

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自我、社会性与道德发展
答:一旦发现可疑的儿童受虐案例,教师必须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协助学生应对其他的危险。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强调社会与个体的关系,他的理论是一种关于发展的心理社会学观点——将个体发展(心理的)与社会环境(社会的)联系在一起的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个体要经历八个生命阶段,每个阶段都涉及一个主要危机。如果...

《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
答:她撰写的《教育心理学》是目前国际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材,也是使用范围最广、最为畅销的心理学教材之一。 目录 作者简介Ⅰ 译者简介Ⅱ 译者序Ⅲ 前言Ⅴ 第1章.学习、教学与教育心理学 1.1当今的学习与教学 1.2什么是优秀的教学 1.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4教学理论 1.5教育心理学的多样性和共同...

儿童游戏疗法心理案例集的图书目录
答:前言第一部分理论技术篇一、儿童游戏疗法的理论与技术(一)儿童游戏的作用及其心理学意义(二)游戏疗法的主要技术构造(三)儿童游戏疗法师的训练与督导二、国外著名学者论儿童游戏与创造(一)弗洛伊德论儿童游戏(二)罗杰谈游戏与创造发明(三)玩商博士论儿童的玩耍和智能三、儿童游戏疗法的教育辅导活动...

教育心理学案例及分析
答:【篇一:教育心理学案例及分析】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作者:日期:2010-05-3115:12:59【案例】不会听课:我有个学生,小学三年级,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

教师心理学图书目录
答:《教育心理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师心理解压》、《教师心灵鸡汤》、《教师的幸福生活》、《教师的成长》《心理健康测试一百题》《心语》 、《独生小孩》《自卑与超越》《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辅导》《13岁父母要懂心理学》《我要做自己》、《超越挫折心理学》《懂得低头才能出头》《学会发泄》《家庭...

教育心理学案例
答: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一、作业1 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

2012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答:《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习者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以及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的了解,尤其是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各个流派的观点的整体把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2、实验教育学及其代表人物 3、桑代克及其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及其标志 ...

教育心理学
答:《教育心理学》是一部教育心理学经典。这样一本将近500页的专业老书,豆瓣评分高达9.3。书中包含大量的案例、课堂片段、个案研究和实践指南,还归纳了很多有经验的教师自己总结的教学法宝,这些都更有助于解决日常的教学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巨大的实用价值。你还会发现·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