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家章惇的故事 章惇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北宋政治家章惇的发明章惇的发明贡献有哪些
四世祖:章及,康州刺史。
五世祖:章修,福州军事判官。
六世祖:章仔钧,武宁郡开国伯,北宋年间,追封琅琊王。
高祖父:章仁彻,检校工部侍郎、建州节度推官,参知政事,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学士。
曾祖父:章文炎,太师,楚国公,北宋年间,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太子太师。
祖父:章佺,进士,大理寺丞,太师,冀国公,北宋年间,赠工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太保、太尉。
族父:章得象,官至宰相,京兆郡开国公,北宋年间,赠太尉兼侍中。
父亲:章俞,进士,苏州吴县主簿,职方郎中,太常少卿,银青光禄大夫、北宋年间,赠太师、陈国公。
首先,我们先要明白一个道理:搞政治的没有一个好东西。普通人眼中的好人或者坏人与他们无关。政治家首先要做的是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排除异己这点我们需要宽容。评价一个政客好坏,要看他做了多少实事。章惇此人,为相其间,对于辽国和西夏,都采取比较强硬的态度,加强边疆军备,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宋朝的国防势力大大增强。要是金国能晚上十年攻打北宋,说不定西夏就被北宋消灭了。再者,章惇此人非常有主见,眼光也不错,他极力反对立后来的宋徽宗为帝。要是能不立宋徽宗为帝,说不定北宋是另一个模样。
年少轻狂章惇与苏轼关系非常好。一天,章惇露出腹部躺在床上,刚好苏轼从外面回来,章惇摸着肚子问苏轼,说:"您说这里面有什么东西。"苏轼说:"都是谋反的家族内部事务。"章惇大笑。
京城遇险
章惇要到东京汴梁去参加进士考试。章惇长得很英俊,风度翩翩。到达京城的当天晚上,闲来无事,章惇便一个人在街上闲游,忽然看见好几顶富丽堂皇的轿子,随从和侍卫穿的也很漂亮,最后一顶轿子里有个妇人,长得很漂亮,轿子里的女人总是盯着章惇看,挑逗章惇,章惇不知不觉地一直跟着轿子。
妇女向章惇招手,让章惇坐进轿子,两人在轿子里一起坐着,被抬到了一座豪门里,那个妇女让章惇扮作随从,混了进去。大院很豪华气派,但似乎没有人居住。
当晚,章惇就和妇人睡在一起了。这位妇女不但自己服侍章惇,还介绍了很多和她一样的美貌女子和章惇纵情淫乐。这些妇女都长得很漂亮,章惇问他们的情况,妇女都不告诉他。
妇女们折腾完后,于是用锁把章惇锁在屋子里,不让他出来,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把章惇折腾的精疲力竭,这时候,章惇才感到害怕了。
后来,一位岁数较大的姬妾问章惇,你怎么来这里了呢?我们主人虽然有很多妻子,但都不能生孩子 ,所以,主人才允许她们勾搭年轻英俊的男人,和主人的小妾们同房,指望能怀上孕,但是日子久了则会毙命,已经死了好几个人。
章惇很害怕,问这个岁数较大的姬妾,怎么才能逃脱。这位妇女说,看你的长相,不是庸碌无为的人,一定能够解脱,主人明天一早上朝,你穿我的衣服出去,出去后,不用锁门,到五更的时候,我给换套男仆的衣服,你混在仆人中间出去,就不会有危险了,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否则你就大祸临头。章惇按照她的计策,逃了出去。
后来章惇显贵,才把这件事说了出来,虽然查到了这家主人姓名,但是不想说出来让别人知道。
临险书壁
苏轼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章惇为商州令,一起担任考官,主持考试的刘原父认为他们都是国家中才能最优秀的人才,十分尊敬他们。章惇与苏轼相处融洽,非常快乐,一起游玩南山诸寺,寺有怪物害人,人们不敢住宿。章惇住下后,怪物不敢出来。
到达仙游潭,下临绝壁万仞,岸很狭窄,横木架桥。章惇推苏轼过潭书壁,苏轼不敢过去。章惇平步而过,用索挂着树,蹑之上下,神色不动,用漆墨濡笔大书石壁说:"章惇、苏轼来游。"苏轼抚摸章惇的背说:"您一定能杀人。"章惇说:"为什么啊?"苏轼说:"能够自己拼命的人,能杀人啊。"章惇大笑。
击石震虎
章惇为商州推官,苏轼为凤翔幕佥,在山寺里喝酒。听闻报告有老虎,二人酒狂,勒马同往观看。离老虎还有数十步,马受惊不敢往前。苏轼说:"马都这个样子了,来干什么?"于是转头。章惇独自鞭马向前去,说:"我自然有道理。"已经接近,取铜沙罗,在石头上攧响,老虎随即受惊逃跑。回去对苏轼说:你一定不如我。
反驳王珪
在"乌台诗案"中苏轼被捕下狱,宰相王珪说:"苏轼对于陛下有不臣之意。"宋神宗改容说:"苏轼的确有罪,但对我还不敢这样吧?你怎么知道的。" 王珪说:"有苏轼的诗为证。他曾作《桧》诗:根至九泉无曲处,岁寒唯有蛰龙知。龙本在天上飞,苏轼却要求地下的蛰龙,还要在九泉之下去求,这不是诅咒陛下,要造反吗?"
章惇说:龙并非专指人君,大臣也可以被称为龙。"宋神宗说:"诸葛孔明被人称作'卧龙',东汉颍川有'荀氏八龙',难道他们都是人君吗?对于诗人的作品,怎么能这样议论?他自己咏叹桧树,与我有什么相关呢?"因为章惇的搭救宋神宗遂薄苏轼之罪。
退朝之后,章惇对王珪说:"相公为什么要这样?想灭掉苏轼家族吗?" 王珪说:"这是舒亶说的。"章惇说:"他的唾液也可以吃吗。"
士不可辱
宋神宗在陕西用兵失利,下令处死一个漕官。第二日,宰相蔡确奏事,宋神宗说:"昨天下令处死某人,现在已经完成了吗?"蔡确说:"正想上奏。"宋神宗说:"对这个人有什么疑问吗?"蔡确说:"自从祖宗以来,从来没有杀过文官,我们不愿意从陛下开始。"宋神宗沉默很久之后说:"可以将他刺面发配到偏远险恶的地方。"
门下侍郎章惇说:"与其这么做,不如杀了他。"宋神宗说:"为什么?"章惇说:"士可杀,不可辱。"宋神宗语气和脸色严肃说:"一件让自己心情舒畅的事情都不能做吗?"章惇说:"这样的心情舒畅,不做也好。"
明察秋毫
章惇作宰相时,齐州奏孙耿镇的监官,私自蓄养官奴,其实是镇里富民所养的。一天晚上,遇到了那个惹事的官奴,富民马上结客,殴打他,官奴伤重逃走,富民暗地遣人,去诉于州领导。
州奏监罪,请置监镇于法。章惇明察秋毫,将富民斩杀于镇市中,监官无罪释放。
不拘礼法
学士白事于中书,全部公服靸鞋坐玉堂,使院吏入白,丞相出迎。然此礼不行久矣。章惇为制诰,直学士院,力欲行之。会一日,两制俱白事,学士全部鞟足秉笏,而章惇单独散手系鞋。翰林故事,十废七八,忽行此礼,大喧众人的议论。中丞邓绾,尤肆诋毁,既而罢章惇直院。系鞋之礼,以后没有行之者。
你是否需要了解?
兴风作浪的章惇:想要追废宋英宗的皇后,认为宋徽宗轻佻不可为君吗...
他少年的英雄事迹可不止这些,这次是和北宋的国民男神苏轼的故事。章惇和苏轼二人结伴游南山,到了仙游潭,潭下是万丈绝壁。章惇邀请苏轼在绝壁上题字,苏轼不敢,章惇便依借潭上横木走了过去,将绳子拴在了大树之上,顺着绳子下潭,在石壁上留下了“苏轼、章惇来”五个大字。影视剧中的...
北宋政治家章惇的发明 章惇的发明贡献有哪些
不是吗看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珍惜的人,还会珍惜他人的生命吗看这种人,一旦大权在握,必然残酷无情,杀人不眨眼。章惇(1035-1105),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为宋朝的政治人物,新旧党争的要角。章惇是父亲章愈与其乳母的私生子,逗惇豪俊、博学善文地。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
章惇为什么被认为是奸臣?章惇有何功绩?
章惇是北宋时期的改革家,章惇出身士族,从小博览群书,但性格有些自负,让人难以接触。其实要读北宋的历史,必然跨不过章惇,章惇可以说是北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但也有人认为章惇是奸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章惇为官的态度十分强硬,曾差点引发辽宋战争,而北宋的军事实力不济,所以每次能避战...
章惇的人物生平
章惇请求掘司马光、吕公著的坟,砍他们的棺材。宋哲宗没答应。章惇请求编辑、分类元佑时,大臣们的章疏,处治刘安世、范祖禹劝谏宫中雇乳母的事,用文及甫陷害别人的文书引导蔡渭,让蔡渭告发刘挚、梁焘有反谋,兴起同文馆案,命令蔡京、安惇、蹇序辰穷究到底。绍圣元年(1094年),章惇执政,首先议论修复水磨。乃诏...
章惇与苏轼
苏轼在海南生活期间,虽遭受贬谪之苦,却依然保持着豁达的心态。他在诗中写道“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展现出他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乐观。最终,宋徽宗即位后,宣布赦免元祐大臣,苏轼得以返回大陆。然而,章惇因政治形势变化而失势,被贬至雷州。苏轼北归途中受到热烈欢迎,众多文人朋友前...
章惇人物介绍
章惇(1035—1105),字子厚,来自福建浦城。在《宋史·章惇传》中,他被描述为豪放俊逸、容貌出众、为人庄重、声音洪亮、学问渊博、文采斐然。熙宁初年,王安石掌权,赏识他的才能,任命他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并加封为集贤校理、中书检正。不久,他又被任命为湖南北察防使,以武功擢升为知制诰、直学...
才智过人孤傲自负,揭秘大宋名相章惇的生平
章惇,字子厚,号大涤翁,建宁军浦城(今属福建南平)人,生于北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出身官宦世家,父亲章俞曾任职银青光禄大夫。章惇自幼才智过人,孤傲自负,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因耻于在族侄章衡之下,两年后重新科考,考中一甲第五名,开封府第一名,任职商洛县令,不久升任雄武军...
北宋政治家章惇简介:确立了宋夏以沙漠为界的新疆界
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号大涤翁,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族父章得象官至宰相。章惇博学善文,相貌俊美,性格高傲自负。嘉祐二年(1057年),章惇进士及第,历商洛县令、雄武军节度推官、著作佐郎等职,政绩显著。章惇担任...
宋哲宗朝宰相章惇为何被列入奸臣传?
章惇上台之后,尽数罢黜旧党人士。罢黜那些在世官员也罢了,章惇还要那些死了的旧党官员的封好,谥号一一夺回,激起许多老臣的不满。第二项,章惇为相其间,对于辽国和西夏,都采取比较强硬的态度,加强边疆军备,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宋朝的国防势力大大增强。不过也因此增加了和辽国、西夏的...
有个人曾预言过宋徽宗不适合当君王,他是谁,最后下场如何?
章惇当场指出指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并引用宋神宗生前的话驳斥反对派:“先帝尝言:简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向太后在曾布、蔡卞、许将等执政的支持下,立赵佶为帝,于是宋朝最耻辱的帝王上台了。其二、接连被贬,直至身死。章惇为山陵使,灵车陷在泥水坑中,过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