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为什么没有实权?

作者&投稿:慈裴 2025-05-22
为什么现在的日本天皇没有实权呢?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监督下制定了现行的《日本国宪法》,即著名的“和平宪法”。该宪法除了规定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外,还明确削弱、淡化了日本天皇的作用。新宪法形式上保留了天皇,但明确规定“主权在民”,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其地位“由主权所在的日本国民的总意决定”。天皇被剥夺了干预国政的权力———“统治权”,实际上只能履行形式上、礼节上的“国事行为”。
  近来,日本政界加紧推动修改“和平宪法”,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一些右翼分子借“修宪”之风,强烈要求恢复天皇的“国家元首”地位.

  从日本宪法来看,作为象征性国家元首的天皇是日本的象征和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天皇及其家族受到优厚的待遇是理所应当的。天皇和皇族没有就学、就职和生活上的忧虑;有专门的皇宫警察和普通警察保护他们的安全;有一千多名国家公务员组成的宫内厅照顾着他们日常起居;他们免交所得税,日本的《关税法》上都明文规定 “天皇和皇族用品免除进口关税”;他们起居的皇宫和各地的离宫、别宫都是国家出钱维护修理,可以这么说,天皇及其皇族是世袭的“国家公务员”,只要日本国家继续存在,天皇和皇族就是无忧无虑的。

  在天皇的地位如此崇高的情况下,日本人中居然还有一种“天皇解放论”的思潮,有人不断在出版物、电视讨论会上呼吁 “给天皇和皇族以人权”。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是因为日本的皇族实际上除了在生活上受到优待之外,其余方面可以打问号的地方不少。

  首先,天皇是没有姓氏的,这是因为,在历史上日本的姓氏是由社会等级高的人赐给等级低的人的,由于天皇的社会等级最高,因此无人能够给天皇赐姓,因此天皇就没有了姓氏,同样因为在战前天皇是“现人神”,当然不会拥有人间的户籍,战后天皇发表了 “人间宣言”,但这个问题实在太敏感,所以也没有人去踩这个雷区,到现在天皇和皇族还是没户籍,名字和身份只是记载在归宫内厅保管的 《皇统谱》中。没有户籍也就没有护照,日本皇族出国旅行的时候都是由外务省颁发一次性使用的旅行证件。和英国等存在贵族的国家不同,从法律上说日本是没有贵族的,但是,英国的贵族和平民仅仅存在一些权限上的区别,从法律上来说贵族也是国民的一员,而日本皇族在法律上的这种暧昧地位甚至使人对皇族是不是国民,皇族有没有日本国籍都产生过怀疑,最后是在1989年东京高等法院的一份判决书里面才指出“天皇是有日本国籍的自然人”,这样天皇和皇族的国籍才总算有了结论。

  是日本国民的话,根据日本宪法,就应能行使日本国民应有的基本人权,比如国民都有的“言论自由”,“职业选择的自由”,“迁居的自由”,“参加选举和被选举的自由”,“婚姻的自由”等等。但是实际上皇室成员根本就没有这些自由。这样才有了“给天皇以人权”的说法。

  按照君主立宪的原则,天皇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因此天皇及其家族不能参与国内政治,不能对国内政治指手画脚,这算不上没有“言论自由”,但是日本皇族所受的限制更为彻底,不仅在公开场合不能评论国内政治,而且根本就不能随便说话,所说的话都是被要求说的。

  每天皇族都按照已经制定好的活动计划,按照规定的路线,去指定的地方参加预定的活动,或者会见预定的人物,说些按规定要说的话,连说话的节奏也都得按照“皇室的节奏”。无论国内国外的新闻记者们在如何骚扰,皇族们的脸上必须充满 “皇家的微笑”,不能皱一下眉头。皇室成员经常要参加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参观画展等。此时皇室成员必须和每一位在场的作者们说同样语气和同样长短的话,不但对于有可能不合自己胃口的作品不能批评,即使自己很喜欢一个作品,也不能多赞美一句,因为这有“可能被人利用”的可能,天皇和皇族的名义决不能为人所用。实际上就连皇族们的食谱也是在一个月以前就已经制定好了,而且对于食物是不是可口,皇族们也不能评价。

  实际上皇室是没有财产权的,根据日本宪法的规定,皇室所拥有的一切财产全归国家所有,皇室无权处分皇室财产,这就是皇室免交固定财产税的理论根据。皇室成员当然也没有婚姻自由,《皇室典范》第十条明文规定:“立后以及皇族男子的婚姻必须经过‘皇室会议’的讨论”,这个皇室会议是由众参两议院的议长、内阁总理大臣、最高法院长官和一名最高法院法官这几位立法、司法和行政领导人组成。皇族的婚姻实际上受政治干涉得很厉害,现皇太子德仁亲王和小和田雅子结婚的时候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同意,就是因为小和田家是引起水俣公害病的“日本窒素”公司的股东,人们怕这会影响皇室形象。

  现在的美智子皇后的父亲,日清制粉的社长正田英三郎,当年就是因为女儿嫁进了皇家,不得不在45岁上从社长(总经理)的位子上退下来,当挂名的会长(董事长),然后在54岁那年干脆退休回家。女儿嫁进皇室以后,正田英三郎就没有在公开场合下露过面,说过话。生怕给女儿家招来麻烦。他在1999年以96岁高龄默默去世。

  当然,从理论上说,如果对这些限制措施不满意,可以选择“脱离皇籍”去做一个普通人,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过先例。但是这条规定也只是对于“天皇以外的皇室成员”,就是说天皇本人是没有职业选择的自由的,他不能辞职。因为有这些背景,所以在美国长大、曾经是高级外交官的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在嫁入皇室后几乎精神崩溃,也正是由于她的遭遇,才使得有人高呼:“给天皇以人权”。

  照顾天皇及皇族日常起居的是宫内厅。宫内厅现在是内阁府下属的一个行政部门,但却是日本所有政府行政部门中最古老的一个,起码在公元680年前后就已经存在了。宫内厅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只管照顾天皇及皇族生活的后勤或服务部门,并不是像外人所想象的那样是天皇在领导着宫内厅,而是一千多年来一直是宫内厅在管理着天皇及其皇族。

  虽然天皇在战后放弃了“现人神”的地位,宫内厅也从独立于内阁的“宫内省”变为内阁里的一个部门,但是天皇制和天皇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很微妙而敏感的话题,因此谁都不愿去惹麻烦。政治家当然更是这样,除了皇室的婚丧嫁娶这种依照法律必须由内阁开会决定的事情以外,内阁绝不会去主动过问皇室的私事,这就使得宫内厅还是一如既往地管理着皇室,类似于一个独立王国。

  随着明仁天皇的逐渐步入高龄,为了让明仁天皇不被过多的国事所累,十年前宫内厅制定了一个“三十天定律”,想面见天皇的客人必须提前三十天预约,以方便宫内厅安排天皇的日程。这个定律在名义上是为了不让天皇过度劳累,因为天皇在四年前因为前列腺癌动过手术,可是实际上呢?去年全年“天皇陛下”或者是“天皇皇后两陛下”参加的所有公务活动居然有668次,平均每天1.8次以上,这个数字是已故裕仁天皇在同年龄时参加的公务活动的2.3倍,这就可以看出宫内省长官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天皇是日本的国家元首,哪怕只是象征性的,他也是代表着日本国,必须参加国际活动,这是不可避免的。天皇不能介入政治,不能出于政治目的利用天皇只是对日本国内党派政治而言,这也是不言而喻的。就像民主党的小泽一郎所指出的,天皇是在“内阁的助言和承认下从事国事活动”,而所有的这些国事活动无一不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如果要完全远离政治的话,天皇就不能进行国事活动。

  “三十天定律”并不是一项法律,但它到后来居然成了不可违反的金科玉律,被在野的自民党作为攻击执政党的武器。实际上在这场争论中在政治利用天皇的正是口口声声 “不能政治利用天皇”的自民党,因为天皇并不是在代表民主党内阁接见外国要人,而是在代表日本国。

日本天皇战后就无实权了,那么,日本天皇制度何时开始有,天皇何时开始有实权的?其权力有没有中国皇帝那样绝对地至高无上?
一至三世纪日本首领称“王”或“君”,约到四--五世纪诸王的联合体设在大和地方,其首领改称为“大王”。大约七世纪,圣德太子时代,公布宪法十七条,当时受中国儒教的影响,把大王改为天皇。天皇的称号出自《日本书记》一书中遣隋使图书及法隆寺药师像铭文。“天皇”两字意为“帝王”。第一代天皇为神武天皇。天皇的权利超越任何豪族。大化改新后的半个世纪,日本实行中央集权,天皇的权利到达官僚制的顶点,天皇亲理朝政。特别到天武天皇时,平息了壬申之乱,威望倍增,国民崇天皇为神,迎来了古代天皇的黄金时代。但在日本历史上,天皇一般不执政,实权多在皇太子或皇亲国戚手中,天皇为太上皇。奈良时代后期至平安时代初期,曾出现皇亲之外的人掌权,外戚享有荣华富贵。
镰仓时代是天皇政权转向幕府的过渡时期,平安时代后半期,先是摄政政治,接着又迎来院政时代。在摄政政治时代,天皇是权力的源泉,然而真正的执政者是摄政或关白。这说明律令制的衰落,也可说是上代天皇不亲政传统的复活。摄政或关白是天皇的外祖父,而天皇的父亲或祖父从天皇那儿取得政权的形势是院政。镰仓幕府时代武家势力兴起,权利逐渐转向幕府。
近代前期是战国时代,日本成为分裂国家。天皇被排斥在政治之外。但战国各诸侯认为天皇是统一日本的君主的子孙,而且尊敬天皇并拥戴天皇以利自己统一天下。
江户时代,天皇与政治完全无缘,只留下授予律令性的官位(一种荣誉)和拥有制定年号的权利。制定年号也只是个形式,因为年号的性质也只不过是国家的象征。
1867年,德川第15代将军庆喜把国家政权奉还明治天皇,但实际上不是奉还,应当说是让权。明治政府最初的政者形态是太政官政治,天皇在形式上成为律令性亲政君主。
现任日本天皇的称号为“今上”,天皇的名字叫“裕仁”,1901年4月29日作为大正天皇的长子降生于世。1926年12月25日继任皇位,从“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句话中取“昭和”两字为年号,于1928年11月3日举行即位仪式,系日本第124代天皇。日本把裕仁天皇生日4月29日定为日本的建国纪念日。
天皇制和通常历史上的君主专制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1)通常的君主专制政体都是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产生的,不能自身完成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天皇制是自身完成国家统一,并且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依然存在。
(2)天皇制对资本主义表现出异常的适应性。
(3)君主制中的君主是作为一个人参与政治,天皇制中的天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则作为神统治日本。
皇室是天皇和皇族的统称。皇族包括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亲王、亲王妃、内亲王、王、王妃、女王。皇室中无姓氏,天皇赐予皇室人员“宫”的称号。明治宪法时,皇室成员与一般臣民不同,不登记户口,也不受国家法律的制约,只受到皇室令的约束。二战后的新宪法规定,除继承皇位即摄政资格外,无任何政治特权。而且规定皇室成员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皇位由皇族血统的男子继承,如天皇长子、长孙以及长子的子孙、天皇次子及其子孙、天皇兄弟及其子孙、天皇伯父、叔父及其子孙等。天皇驾崩之时,皇嗣(应该继承皇位的第一个人)立即继位,天皇及其皇族不许收要养子。

现在日本实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天皇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真正掌握政权的还是内阁首相。二战中,日本战败,天皇虽然得以保留,但权力受到很大的削弱和限制。其实日本的天皇和英国的女王一样,只是一个国家权力的象征,并没有实权。

天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则作为神统治日本,二战后的新宪法规定,除继承皇位即摄政资格外,无任何政治特权。而且规定皇室成员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战后天皇赶紧把权力让出来,毕竟一人扛不下来啊,天皇的追随者自告奋勇。) 

天皇
大和国(倭)君主的正式称呼原本是“大王”(治天下大王)。故中国南朝的正史中称五位遣使朝贡的倭国君主为倭王,史称倭五王(赞、珍、济、兴、武)。隋炀帝时,大和的推古天皇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在国书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之句,是首次在外交场合使用“天皇”一词。

以前有,二战后就没了。天皇拥有实权的话容易导致专制独裁,不利于社会民主。

以前是被幕府控制
后来被君主立宪制控制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没兵权

天皇曾经像中国东周时期的天子一样,权利被诸侯掌控。


你是否需要了解?

在二战时,所谓的日本天皇真的有至高无上的实权吗?
其次,从日本的历史上来看,天皇和实际的权力中心不在同一个地方的,它们之间相隔很遥远,所以这也是天皇没有实权的原因。即使后来,通过明治维新改变了这样的局面,使得天皇的手里是有一定的权力,但是毕竟日本奉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即使天皇手里握着权力,但是涉及的范围都是很小的。这个制度之下,很多...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 那时的日本天皇有没有实权
没有,因为所有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君主只拥有统治权〈也就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至于财政和军队以及外交等重要领域,君主是没有直接领导权的。二战时的日本也一样。当时是首相权利最大,但并不是他一手策划的,至于发动侵华战争是由于考虑到日本自身的利益,向粮食,物资,劳动力等。当时也在于中国地大物...

不从政也无实权的日本天皇,存在意义是什么?
1. 日本天皇的角色主要是作为日本民众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的象征。在古代,天皇确实掌握过实际权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幕府时代,他们的权力逐渐被削弱。2. 天皇在过去通过神化自身,对民众施加精神和文化影响,赢得了人们的深厚爱戴和尊敬。即便在现代,天皇虽然没有实际权力,但仍然受到民众的广泛...

天皇为什么没有实权?
现在日本实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天皇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真正掌握政权的还是内阁首相。二战中,日本战败,天皇虽然得以保留,但权力受到很大的削弱和限制。其实日本的天皇和英国的女王一样,只是一个国家权力的象征,并没有实权。

中世纪的日本天皇为何大权旁落
在北条义时的一系列措施下,皇室失去了经济基础,而天皇也成了幕府拥立的傀儡。朝廷第二次恢复权力则是在中国元朝时期:当时日本实际统治者为幕府执权北条时高(北条义时帮助幕府打败朝廷后把持幕府实权,不甘心做傀儡的将军向北条义时发起挑战,失败,源氏幕府实权遂掌握在北条手里,将军和天皇一样成为傀儡),由于元朝两度...

日本的天皇现在还有什么实权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天皇的实际权力就已经被剥夺。战前,天皇在日本拥有极大的权力,但随着日本的战败和投降,天皇的地位受到了挑战。然而,出于对日本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以及为了更好地稳定日本局势,美国和其它占领国家决定保留了天皇制度,天皇得以保留下来。此后,美国的占领政策以及日本的宪法修订,...

日本天皇自大政奉还后,还有没有实权?日本在大政奉还后实行内阁首相制...
这种制度,是明治天皇访学欧洲时,以德国为模版,结合传统律令体制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在明治时期,天皇名义权力与实质权利相符,但在明治之后,天皇由于自身原因减少了政治干预,但在法律意义上仍然是二元制君主立宪。日本二战战败后,日本建立现代天皇制度,亦即虚位君主制,天皇成为国家象征。

日本天皇和中国君王一样吗?他有什么实权吗?
首先说,日本天皇在最初的时候是非常有实权的,日本天皇基本上就是中国的皇帝,而且日本天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姓氏,所以,是全日本人的皇帝,没有一个日本人会企图推翻天皇,哪怕天皇昏庸无道,最多就是在天皇的门前哭诉,让他悔改吧。而且日本天皇也分封了很多的贵族和很多的大臣家族,可以说就...

日本天皇和首相哪个地位高?
1. 日本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天皇只是虚位元首,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由议会产生的责任内阁手里,而作为内阁总理大臣的首相,无疑是掌权者。2. 职位介绍:首相,为首席宰相的缩写,是君主制国家中政府首脑的中文通称,如英国和日本是君主立宪制政府,政府执政是靠参院选举产生领导人,然后领导人组织内阁...

传了125代的日本天皇,为什么没有被抢?
这是因为日本天皇并没有所谓的权力在手,只是一个精神性的象征而已,并且生活过得也不是很滋润,是一个苦差事,自然的就没什么人抢。一、中国古代皇帝人人抢着当,可是日本天皇却能单代流传数百年肯定就有人好奇,为什么日本的天皇可以延续125代,而古代的那些皇帝,一个家族的统治最多也只能维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