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 人是现在的哪里人?

作者&投稿:池琼 2025-05-14
在盐津的传说中,诸葛亮在征讨“南蛮”时,对僰人束手无策:僰人熟悉山林,行动敏捷,擅长潜入蜀军营地放火,扰乱军心。诸葛亮无法捉拿僰人,僰人也不投降,导致蜀军士气动摇。
一夜,诸葛亮在与将领们商议军情时,发现帐内有人,知是僰人刺探。他灵机一动,对将领们说:“僰人才是真正的王者,他们本领超群,无人能敌,本应领导汉人,可惜他们祖先的坟墓位置错了。将领们问:“如何错了?”诸葛亮悄声道:“僰人应将祖先葬于山崖之上,如此一来,他们便高人一等,能成为汉人的领袖,但不可让他们知晓。”
僰人探子听后欣喜若狂,立刻返回部落报告。僰人便夜以继日地迁移祖先坟墓,置于悬崖之上,结果无法得到天地之气,僰人逐渐消亡。
“僰人”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据记载,约2400年前,僰人已在宜宾地区聚居。《说文·人部》称“僰,犍为蛮夷。”犍为指的是汉犍为郡,其地域东至江阳(泸州),与巴郡接壤,西至南安(乐山),与越西为邻,北至武阳(彭山),与蜀相邻,南至巧家、东川,与滇相连。宜宾市和昭通市沿金沙江下游的地区,是僰人活跃之地。
僰人曾建立自己的政权,称为“僰侯睁判国”,并向当时强大的蜀国称臣。建国时间应在公元前三世纪之前,《太平御览》卷166《剑南道·戎州》称:“戎州……春秋僰侯国,戎州即汉犍为郡,治僰道县。” 僰侯国在秦孝王时期被李冰所灭。
《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僰道县“滨江有兵拦,李冰用火烧之。”《庆符县志》也记载“秦时,僰道王据守横江,李冰破之,追北于汉阳山。”庆符县境内也有僰王坟墓的传说,规模宏大。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两国,推行郡县制,宜宾地区成为蜀郡的一部分。秦在三江口——今宜宾市翠屏区老城区设立县级行政机构“僰道”。《华阳国志》记载秦国蜀守李冰沿岷江来僰道疏浚河道的史实。《舆地广记》系统记述了宜宾建置和历史沿革,其中有“秦曰僰道”的记载。至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6年),僰道县隶属于犍为郡。秦汉时期,僰人与中原有间接交流。
自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秦将张若取西南地,中原势力深入僰人势力范围。部分僰人被掠为奴婢,东汉经学家服虔曾在京城洛阳见到僰人女子为婢。《史记 ·西南夷列传》称“秦时,常安略取五尺道……及汉兴……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童、牦牛,以此巴蜀殷富。”
在这里,巴蜀商人用以交换的不仅有物——笮马、牦牛,还有人——僰童, 表明那时的僰人可能处于奴隶社会。战国至秦汉时期,僰人与汉民族接触频繁,是西南各少数民族中接受中原文化较早的民族之一。他们以种植水稻、姜、豆等农作物和经营荔枝园而著称。
王莽新朝(公元9—23年),僰道县改称僰治县。公元14年,滇池地区的僰人首领若豆、孟迁起义,反抗王莽暴政。王莽曾三次派兵20万前往镇压,宜宾自然是用兵重地。王莽将僰人较多的胜休县(今云南通海)改为胜僰县。东汉起,宜宾复称僰道县,仍属犍为郡。
僰侯国灭亡后,僰人为躲避汉族势力的强大,进一步沿金沙江流域往西迁徙。《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僰道县“汉高后六年城之,治马湖江会……本有僰人,故《秦记》言僰童之富,汉民多,渐斥徙之。” 当然,在宜宾,并不排除有少部分僰人留下与当地汉民族融合,并被逐步同化了。
关于古代僰人的族属,有氐羌说、僚说、濮说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僰人是金沙江流域的土著居民,他们接纳了其他民族,形成了今天的彝族。理由一是从地域空间看,僰人当年活动的地区就是今天彝族地区。查阅汉文史籍,对西南各少数民族以“僰”相称的,共有28种。除宜宾的僰侯国外,还有金沙江北岸的邛僰和南岸的滇僰势力最大。
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彝族的自称、他称不下一百余种,主要的有诺苏拨(僰)、纳苏拨(僰)、聂苏拨(僰)、改苏拨(僰)、撒尼拨(僰)、阿细拨(僰)等等。解放前,他们被称为“蛮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彝族。“彝”在汉文字义上有庄重古老、丰衣足食之美意。
今天的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现有人口657万多。其中云南有400多万人,四川有180多万。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为啥“僰人悬棺”的僰人会突然消失?僰人现在还有后裔吗?
“僰人”的由来。“僰人”,即濮人,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人对西南诸民族的统称。“僰”与史书记载的“濮”是一回事。中原人将其西南诸族统称为“濮”,又称“百濮”。现今在宜南一带那些千仞岩壁上停放的悬棺,人们认为就是这一...

什么是僰人文化
随着繁荣民族文化的滚滚潮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随着“悬棺之谜”这—重大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僰文化旅游的迅速发展,“僰人悬棺”的历史价值显露出来。 珙县位于川、滇、黔三省邻接处,是古代悬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现已发现悬棺发现悬棺遗址四十一处,计有悬棺二百八十八具。使中国乃至世界悬棺最多的地方。悬棺...

僰族是怎么灭亡的
僰人是我国古代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僰人的称呼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据典籍记载,他们先后经历了濮人、僰人、都掌人等称谓。现在宜宾市城内的都长街,就是从都掌蛮时的都掌街演化而来的。这个民族的人死后,既不用土葬、火葬,也不用天葬或水葬,而是将棺材置于悬崖绝壁之上。史书上关于悬棺有不...

僰人后裔是什么民族
僰人后裔是彝族白彝支系。僰人,这个古老而神秘,被认为已经消失了的民族,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被发现。他们不仅保留着古老的语言和服饰,而且沿袭着古老而神奇的习俗。丘北县境内的僰人后裔,自称锅泼、僰族,其他民族称他们海巴族、伯族,1956年民族识别时,将其归入彝族白彝支系。在整个丘北境内...

僰人养猴文言文翻译
用人的智慧去欺骗愚蠢的生灵,它们就不会知道那是假的了,人真是善于欺骗啊。然而拿欺骗愚蠢的生灵当作聪明的手段,就更愚蠢了。那些被骗的猴子认为穿着衣服的猴子同类,反而被同类欺骗了。现在的世道像这样的事有很多。僰人养猴的寓意是骗人终究会被揭穿,被骗者不是别人,恰恰就是骗子自己。现实生活...

僰人后裔是什么民族
1956年,这群人经过民族识别后,成为了彝族白彝支系的一部分。僰人在丘北县拥有1557户,6894人,主要分布于官寨、舍得、双龙营等六个乡镇的20个村民委员会的44个自然村中,其中19个村寨为纯僰人居住,其余25个村寨则与其他民族共同居住。历史上,僰人是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民族,为先秦时期的中国西南...

古时候为什么人把棺材放在悬崖上?
在我国四川省的宜宾,这里除了知名的五粮液,还有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叫僰人悬棺,僰人悬棺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独特的丧葬文化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悬棺充满了神秘色彩,更有人称僰人悬棺是中国的“千年之谜”。在我国的南方,大家都知道很多民族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要说出名,恐怕僰人悬棺是其中...

爨僰军???
关于僰人,我一直搞不清楚,觉得是西南民族中一个很头疼的事。我知道的关于僰人的资料大略如下:一、最早的僰人记载,是周武王伐纣,僰人随征,被封为僰侯。其地望不清楚,但似乎靠近中原,不会在西南。二、 东汉时,僰人被列为“六种”之一,见许慎《说文解字》,六种为蛮闽、狄、貉、羌、...

探寻千古僰人之谜
自1997年至今,笔者先后深入丘北县双龙营镇的野猪塘村、白石崖村、舍得乡的白泥塘村等10多个僰人村,了解僰人的基本情况和神奇的习俗。丘北县境内的僰人自称“锅泼”、“僰族”,其他民族称他们为“海巴族”、“伯族”,1956年我国进行民族识别时,将他们归在彝族白彝支系。目前,丘北县境内共有僰人...

古代崖葬墓群,僰人悬棺,是如何修建的?
1. 崖葬,这一独特的古代葬礼方式,将棺木放置于悬崖之外,暴露于空气中。僰人悬棺,便是指最早采用此类葬法的西南古代民族——僰人。2. 关于棺木如何被放置于高处的疑问,有多种解释。洪水说、滑轮说、栈道说和土堆说,各有支持者。然而,滑轮说的可行性最高。3. 洪水说认为,古人利用洪水期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