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要点:后浇带混凝土要求
关键词:混凝土;后浇带;概念;方法;施工要点
前言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形态和功能的需求呈现出差异化和功能化的趋向,各种高层建筑、大型建筑、异体建筑和不对称建筑成为满足人们需要的代表,常常出现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由于这些建筑表现为:建筑结构复杂、各部位重量分布不均匀、各部分高度相差悬殊和施工平面超长等特点,普通混凝土不能充分解决这些复杂结构建筑物在施工上的各种矛盾,目前建筑界采用的办法是采用混凝土后浇带方式进行施工。做好混凝土后浇带施工的前提是要科学合理地定义混凝土后浇带的概念,认清混凝土后浇带的适用范围,做好混凝土后浇带施工的关键环节,才能做好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作。
1 混凝土后浇带的概念
1.1 混凝土后浇带的定义
混凝土后浇带的定义是指:在进行复杂结构的建筑物施工中,在规定的位置,按照预先设计保留施工的临时变形缝,在其他相关工作完成后用高等级混凝土进行浇注,是临时变形缝自行消失,从而是建筑物通过高等级混凝土浇筑成为一个连续、无变形、无裂缝的统一整体。
1.2 混凝土后浇带的作用
首先,混凝土后浇带有利于解决建筑物各部分间沉降量差异较大的问题,其次,混凝土后浇带有利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量大,防止变形的问题,最后,混凝土后浇带有利于解决先期混凝土结构中温度应力不均匀的问题。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者,称为施工沉降后浇带;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者,称为施工收缩后浇带;用于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者,称为施工温度后浇带。
2 底板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
2.1 底板混凝土后浇带不同功能层的施工
首先,混凝土后浇带垫层应该与底板垫层一起浇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防止施工缝的产生,有利于垫层的一次性压光和到位。其次,进行后浇带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应该保持浇筑基层的干燥和清洁。其三,混凝土后浇带防水层施工应该绑扎加强钢筋并埋设防水板。其四,做好混凝土后浇带排除积水和清除垃圾的工作,保持浇筑面的规格、干燥和整洁
2.2 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法
首先,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做好浇筑基面的清洁和湿润工作,及时清理垃圾和排除积水。其次,做好浇筑用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工作,使用强度高一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其三,底板混凝土后浇带和梁、承台、集水坑相交时,底板后浇带加强层根据其标高相应调整高度,保证后浇带加强层厚度。其四,后浇带两侧采用钢丝网加固时,钢丝网须与底板主筋用铁丝绑扎牢固,保证钢丝网的不发生明显的侧向移动。其五,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后浇带附近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到底板底面平,第二次混凝土初凝前再浇筑到顶。其六,底板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浇筑的方法。浇筑时,切实振捣密实,杜绝最大的渗水隐患。其七,底板上部钢筋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切断,后浇带浇筑前再焊接。最后,加强底板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特别是在养护期做好积水的及时清理。
3 墙板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
3.1 墙板混凝土后浇带不同情况的施工
首先,规范外墙后浇带的施工顺序,应该从底板顶面开始施工作业。其次,做到混凝土后浇带加强层和墙板一起浇筑。其三,加强层止水钢板处的变形缝用苯板隔开。止水钢板位置必须预埋准确,并用支撑钢筋焊接牢固,保证止水钢板凹型位于变形缝内。其四,当底板伸出外墙面超过外墙后浇带加强层厚度时,底板顶面铺设预制混凝土板,侧面砌筑砖模,保证外墙防水层和回填土的施工。最后,墙板施工完毕后,尽快进行外墙防水层、防水层保护层和回填土的施工。
3.2 墙板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方法
首先,及时清理墙板钢筋的表面,清除表面锈蚀,清除后浇带内垃圾和积水。其次,混凝土后浇带封模时,预留模板与两侧混凝土的搭接并用预留止水螺杆固定的位置。其三,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应防止因粗骨粒较多、振捣不实而产生渗水的现象。其四,采用分层法进行混凝土后浇带浇筑,做好振捣工作。最后,外墙防水层施工时加强层转角处的防水和保护工作,及时进行保护装置的安装和敷设。
4 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要点
4.1 做好混凝土后浇带的先期准备工作
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是一项根据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情况进行权变式问题解答的技术,所以先期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在进行施工前应该确定建筑物的总体情况,现实建筑物各要点的基本情况,以及需要进行混凝土后浇带施工部位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4.2 控制好混凝土后浇带温度应力
首先,选择水化热和干缩性较小的硅酸盐水泥。其次,注意选择粗细骨料的强度,控制其含泥量。其三,尽量降低混凝土中水灰的比值。最后,合理选用外加剂控制水化热和减少混凝土收缩量。
4.3 控制钢筋结构后浇带的收缩量
其一,做好对混凝土原料的选择工作,应该选择适于钢筋结构后浇带灌注和振捣的混凝土原料,控制后浇带的收缩量。其二,做好搅拌、灌注和养护工作,减少钢筋结构的自收缩。
4.4 控制好混凝土后浇带施工的温度
在浇筑、振捣、养护和拆模阶段加强对后浇带温度的控制工作,做好保温隔热的措施,从而减少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对预防混凝土后浇带裂缝的出现有积极的作用。
5 结 语
混凝土后浇带对于复杂结构的建筑物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防止建筑部位不同沉降速度和沉降量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复杂钢筋结构的混凝土形变量大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建筑物内部温度应力不均匀的问题。只要我们在现实的混凝土施工中,做好后浇带的规划设计工作,抓住混凝土后浇带施工的要点,就能做好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作。
参考文献:
[1] 祝晓峰,王静然,吕会喜. 现浇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J]. 施工技术. 2009,2.
[2] 周建国. 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注意事项[J]. 中国西部科技. 2005,15.
[3] 王鹏.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初探[J]. 山西建筑. 2009.8.
[4] 曾峥,胡海江. 超长地下室外墙防渗抗裂施工技术[J]. 四川建材. 2010,2.
你是否需要了解?
浅谈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要点:后浇带混凝土要求
首先,混凝土后浇带有利于解决建筑物各部分间沉降量差异较大的问题,其次,混凝土后浇带有利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量大,防止变形的问题,最后,混凝土后浇带有利于解决先期混凝土结构中温度应力不均匀的问题。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者,称为施工沉降后浇带;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者,称为施工收...
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的后浇带施工
5.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6.在预应力结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 7.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 8.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应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后浇带连接形式,使用堵头板或钢筋网,并在板上安装凸条。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缝内进行彻底清理、剔凿和冲刷,确保移位的钢筋复位。第一次浇筑后,应采取保护性措施,顶部覆盖并设置围栏,防止缝内进入垃圾、钢筋污染或踩踏变形,避免清理困难。后浇带两侧的梁板...
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泥浆,以确保后浇带混凝土与先浇捣的混凝土连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浇...
后浇带怎样施工在建筑施工时后浇带是怎样施工的?
施工后浇带被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它们分别承担着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减小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以及降低温度应力等重要任务。这种后浇带设计通常具备多种变形缝的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主要以一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则作为辅助。施工后浇带在建筑物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都...
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施工顺序主要是: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凿毛清理垃圾、钢筋除锈、模板安装、提前湿润混凝土、浇筑时再浇水湿润。后浇带浇筑使用微膨胀混凝土,且比先浇混凝土提高一个标号,塌落度不大于100,浇筑完成后应进行二次收面,覆盖薄膜、草帘或毛毡,浇水养护不少于14天,这样可以保证不出现裂缝。
混凝土后浇带的设置及施工要求
混凝土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该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至少60天后进行,混凝土强度等级宜较其两侧混凝土高一个等级,并应该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浇筑,其养护时间不少于15天。混凝土后浇带的设置要求主要有:(1)、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应考虑在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来获得。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
后浇带浇筑时注意事项
1、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防兼备,以防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2、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
混凝土后浇带的设置及施工要求
1. 混凝土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应在两侧混凝土至少龄期60天后,且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高于两侧混凝土一个等级。建议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并确保养护时间不少于15天。2. 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应根据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有效降低通过计算确定。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室内或土中设置的混凝土后浇带距离可为30米,露天设置则为20米。...
后浇带做法
后浇带是建筑加固、防止地震灾害和提升建筑耐震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作用为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加入钢筋和混凝土来形成一层后浇带,在地震时降低建筑的振动,增强结构耐震能力。以下是后浇带的施工流程及要点。1. 设计:后浇带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类型、高度、质量、使用条件以及地震力充分计算。设计要满足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