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和解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作者&投稿:翠姣 2025-05-15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和解的规定,主要由第二百三十条详细阐述。在执行阶段,双方当事人通过自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时,执行员应将协议内容记录在笔录中,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确认。这是确保和解协议有效执行,维护双方权益的重要步骤。

同时,法律规定了若因受欺诈、胁迫导致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未被履行时,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这保障了法律的公正与执行,同时也为当事人的权益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总体而言,民事诉讼中的执行和解,既体现了协商与和解的精神,也确保了法律的权威与公正性。在实践中,当事人应根据自身情况,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灵活运用和解程序,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你是否需要了解?

民事诉讼中和解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和解的规定,主要由第二百三十条详细阐述。在执行阶段,双方当事人通过自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时,执行员应将协议内容记录在笔录中,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确认。这是确保和解协议有效执行,维护双方权益的重要步骤。同时,法律规定了若因受欺诈、胁迫导致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

一审判决之后可以和解吗?
庭外和解,指的是在判决前双方随时可以和解,和解后一般都要撤诉,也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2。法庭调解,指的是是在法庭的主持下根据案件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

民事诉讼法执行和解哪条规定的?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执行和解的法律依据是哪些
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不予恢复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六十八条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期间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间因达成执行中的和解协议而中断,其期间自和解协议约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重新计算。

判决书下来后如何和解具体应如何处理
执行调解,指在法院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经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结束执行程序的活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

诉讼和解制度和解程序
诉讼和解,作为诉讼过程中的法律行为,必须遵循法律的指导。这一制度旨在规范和保障当事人行使和解权。中国民事诉讼法对诉讼和解的程序规定如下:首先,设定了和解的时限,即自案件受理至初审或二审判决作出前,允许当事人进行和解。不同于英美等国无明确时间限制,中国法明确了这个时间段。其次,诉讼和解的...

庭外和解法律规定当事人是否可以自行和解
在中国民事诉讼中,法律规定当事人有权自行和解。和解是双方或单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争议的行为,无需第三方的介入。与和解不同,调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进行,如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民事诉讼的调解方式多样,包括:1. 诉前调解:在诉讼启动前,法院通过与建立的民调网络合作,如“法院干警...

达成和解协议并结案后不履行是应申请恢复执行还是另行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六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后请求中止执行或者撤回执行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第四百六十七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执行原生效...

庭外和解法律规定当事人是否可以自行和解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根据案件需要,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群众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按这一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或商事纠纷案件时,根据调解的需要,可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与政府职能部门、村委会、村民小组、街道、社区、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人民调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_百...
第一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和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社会经验、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并有利于促成调解的个人协助调解工作。经各方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前款规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案件进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