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常用的汉语惯用语及意思。 汉语日常用语500句

作者&投稿:锁曹 2024-06-30
HSK必备汉语惯用语,口语,成语,俗语和歇后语

(一)【表语气、态度】
【不满】真是的、不像话、什么玩意儿、怎么搞的、这叫啥事呀、这叫什么话、去你的
【肯定】那还用说、没的说、错不了
【否定】谁说的、这哪跟哪呀、没门儿、没戏、想得美
【不确定】说不准、拿不准
【同意】好说、没说的、没问题
【不同意】算了吧、得了吧、再说吧
【称赞】真行呀、有两把刷子、有两下子、绝了、帅呆了、棒极了
【批评】就那么回事、不怎么样、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如此
【决心不变】说定了、说死了、一言为定
另外还有,悠着点儿、别高兴的太早、死了这条心吧、管他呢、随你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所谓、拿他没辙、没办法、看你说到哪去了、哪的话、恭敬不如从命、瞧你说的、一时半会、出洋相、露一手、走弯路、跑冤枉路、倒胃口等等。
(二)【汉语口头习用语】
凑合、黄了、吹了、犯糊涂、眼红、见外、对胃口、好说、碰钉子、吃醋、脸色很难看、倒霉、误事、摸不着头脑、受罪、耍花招、得罪、捣鬼、两码事、一码归一码、忙(急)的团团转、机灵鬼、闹别扭、彼此彼此、抬杠、打下手、内行、外行、好家伙、黑名单、眼红、破天荒、不敢当、对胃口、没当回事、合算、背包袱、喝西北风、红得发紫、难处、咬咬牙、管得太宽了、吃后悔药、拿不出手、下功夫、得了、揭短 占小便宜 吃力 出远门 调侃 那口子、有两下子、有两把刷子、爱面子、爆冷门、半边天、穿小鞋、炒鱿鱼、定心丸、侃大山、泼冷水、马后炮、跑龙套、敲边鼓、随大流、一锅粥、走过场、钻空子、犯得上、犯不上、又来了、去你的、真是的、闹着玩、闹笑话、出洋相、出难题、打招呼、伤脑筋、没说的、可不是、这样一来、好说、没什么
(三)【常用成语和俗语】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名副其实 没精打采 地地道道 初来乍到 火冒三丈 面红耳赤 通情达理 美味佳肴 胡说八道 大鱼大肉 大开眼界 言过其实 无论如何 独一无二 数一数二 毫不犹豫 成家立业 喜怒哀乐 终身大事天经地义 狗仗人势 心胸开阔 津津有味 不约而同 患难与共 手足无措 明知故问 心甘情愿 必不可少 岁月不饶人 天灾人祸不可告人 礼轻情意重 一塌糊涂 糊里糊涂 一清二楚 十有八九 十拿九稳 货真价实 大饱口(眼)福 错失良机 火烧眉毛 急于求成货比三家 入乡随俗 艺高人胆大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接二连三 三番五次 直截了当 井井有条 称心如意 世上无难事 一口吃不成胖子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说曹操曹操到说的比唱的好听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心有余而力不足 姜还是老的辣 英雄所见略同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太阳从西边出来 失败乃成功之母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到长城非好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不管三七二十一 笑一笑十年少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条条大路通罗马(北京) 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 放长线钓大鱼 一分钱一分货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人是铁饭是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四)【流行新词汇】
希望工程 菜篮子工程 沙尘暴 西部大开发 绿色食品放心食品基因 克隆 小皇帝第三者 炒鱿鱼 软件 硬件 入世 海峡两岸 泡吧 一国两制 反恐 恐怖主义 下课 韩流 笔记本 宽带 伊妹儿 网民 帅哥 靓妹 QQ
(五)【常用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竹篮打水——一场空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芝麻开花——节节高
兔子尾巴——长不了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墙头草——两边倒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猫哭耗子——假慈悲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铁公鸡——一毛不拔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也有晴(情)
一个人拜把子——你算老几

把“又来了”比喻为经常发生的事情。
比如:台风又来了。沙尘暴又来了。狼又来了。等等

1、 安乐窝∶安逸的生活环境或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
2、 白骨精:《西游记》中一个阴险狡诈、善于伪装变化的女妖精。常用来比喻阴险毒辣的坏人。
3、 白日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
4、 半边天:比喻新社会妇女的巨大力量能顶半边天,也用来指新社会的妇女。
5、 绊脚石: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6、 保护伞:比喻可以起保护作用的有威慑性的力量或有权势的人。
7、 抱佛脚:原来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8、 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屈
9、 闭门羹: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
10、变色龙:比喻看风转舵的政治投机分子。
11、擦边球: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后来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沿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
12、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13、吃醋:产生嫉妒情绪(多指男女关系上的)。
14、吃小灶:比喻受特殊的照顾。
15、吃鸭蛋:比喻在考试或竞赛中得零分。
16、穿小鞋:比喻受到别人利用职权暗中给予的刁难、报复或施加的约束、限制。
17、单相思:指男女间仅一方对另一方爱幕。
18、打游击:比喻从事没有地点的工作或活动。
19、点鬼火:比喻鼓动别人做坏事。
20、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欲望和兴趣。
21、顶梁柱:比喻起主要作用的骨干力量。
22、定心丸:能使人情绪稳定的东西。
23、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请客的人。
24、对台戏: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
25、恶作剧:捉弄耍笑,使人难堪。
26、耳旁风: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多指劝告、嘱咐)。
27、放空炮:比喻说空话,说了不能兑现。
28、放冷箭:比喻暗中害人。
29、鬼把戏:阴险的手段或政策。
30、鬼门关: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
31、过河卒:比喻不怕牺牲和挫折,勇于拼搏,决不后退的人。
32、黑名单:反动统治者或反革命集团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列的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名单。
33、红眼病:羡慕别人有名或有利而心怀忌妒的毛病。
34、鸿门宴:喻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35、护身符:比喻保护自己、借以避免困难或惩罚的人或事物。
36、回马枪:回过头来给追击者的突然袭击。
37、急先锋:比喻在行动上积极带头的人。
38、紧箍咒: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39、开绿灯:比喻准许做某事。
40、开门红:比喻在一年开始或一项工作开始时就获得显著的成绩。
41、开小差:原指军人私自脱离队伍逃跑,后比喻思想不集中。
42、口头禅: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43、扣帽子:对人或事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加上现成的的不好的名目。
44、捞稻草:比喻在绝境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
45、老大难:形容问题错综复杂。
46、老掉牙:形容事物言论等陈旧过时。
47、老狐狸:比喻非常狡猾的人。
48、老皇历:比喻陈旧过时的规矩。
49、露马脚:比喻隐蔽的事实真相泄露出来。
50、乱弹琴:比喻胡闹或瞎扯。
51、马大哈:“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缩略语,指粗心大意的人。
52、马蜂窝:比喻难于对付的人或能引起麻烦和纠纷的事。
53、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54、马前卒:旧指在车前头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多含贬义)。
55、门外汉:外行人。
56、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57、磨洋工:工作时拖延时间,也泛指工作懒散拖沓。
58、牛角尖:比喻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不值得研究的小问题。
59、牛鼻子: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响全局的关键。
60、弄潮儿:比喻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
61、拍马屁:向人谄媚奉承。
62、跑龙套:戏曲用语,即扮演随从或兵卒等不重要的角色。现在常用来比喻在人手下打杂。
63、碰钉子:比喻遭到阻力或遭到拒绝,目的没有达到,还受到难堪。
64、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65、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
66、墙头草:比喻无主见的人、顺风倒的人。
67、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68、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69、敲竹杠: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
70、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人(常跟“眼中钉”连用)。
71、孺子牛: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72、三不管:指几方面都不管,没人管。
73、三寸舌:指能言善辩的口才。
74、势利眼:作风势利的人。
75、试金石:比喻可*的考验人的方法,也指对事物的可*的检验方法和依据。
76、守财奴:有钱而吝啬的人。
77、耍把戏:比喻施展诡诈手段。
78、耍花招:卖弄小聪明,玩弄技巧。
79、耍贫嘴:比喻不管对方是否愿意听而唠叨地说。
80、桃花运:指男子在爱情方面的运气。
81、踢皮球:比喻互相推诿,把应该解决的事情推给别人。
82、铁饭碗:比喻非常稳固的职业、职位。
83、铁公鸡: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84、万金油:比喻什么都不精通,但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能应付一气的人。
85、窝里斗:家族或团体内部彼此钩心斗角。
86、乌纱帽: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比喻官位。
87、下马威:原来指新官到任时故意向下属显示威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的威力。
88、小算盘:比喻为个人或局部利益的打算。
89、笑面虎:比喻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
90、摇钱树:比喻借以获取钱财的人或物。
91、一刀切:比喻不顾实际情况,用同一方式处理问题。
92、一锅端:比喻全部消灭或尽其所有。
93、一锅粥:形容混乱的现象。
94、一盘棋:比喻整体或全局。
95、一窝蜂: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96、一言堂:旧时商店挂的扁额,表示不二价;现多指领导缺乏民主作风,不能听取群众的意见,特别不能听相反的意见,跟“群言堂”相对。
97、应声虫:比喻随声附和的人。
98、鱼水情:形容极其亲密的情谊,就像鱼和水不能分离一样。
99、砸饭碗:比喻失业。
100 照妖镜:旧小说中所说的一种宝镜,能照出妖魔原形。现也用于比喻。
101 芝麻官:指职位低、权力小的官(含讥讽义)。
102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滴牲血,主盟的人亲手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103 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104 智多星:《水浒》中吴用的绰号,泛指计谋多的人。
105 中山狼:见马中锡《中山狼传》,比喻恩将仇报,没有良心的人。
106 逐客令:秦始皇曾经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来称赶走客人为下逐客令。
107 主心骨:可依*的人或事物,也指主见、主意。
108 抓破脸: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109 走钢丝:比喻做有风险的事。
110 走过场:比喻敷衍了事。
111 走后门:比喻用托情、行贿等不正当手段,通过内部关系达到某种目的。
112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泛指激励、警戒自己的格言。

啊。。。。汉语。。。?


你是否需要了解?

"俗话"是什么?列举几条.
答:它们通常包含谚语、俚语、惯用语以及口头常用的成语等,带有较强的方言特色。俗语、常言和俗话这三个词汇在语言学中通常被视为同义词,但它们各自带有不同的语体色彩:俗语偏重于口语,常言带有一些文言文的痕迹,而俗话则更加贴近日常口语。有时,人们也会将俗语误称为成语。尽管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

汉语日常用语500句
答:30、我就是,请问您是哪一位?31、请问您有什么事?32、这是同线电话,请您再打一遍好吗?33、对不起,我没有听明白,请您再讲一遍。34、欢迎再来!35、请坐,请讲。36、请稍等,我马上给您办。37、对不起,分管这项工作的同志不在,您可以将材料留下,我转交给他。38、很抱歉,您要办的事...

汉语三字格惯用语分类怎么分类好呢,限定:三个字的惯
答:汉语三字格惯用语,可以从结构上为其分类:动宾式:耍花招 走后门 走过场 碰钉子 打游击 打棍子 开夜车 开倒车 抓辫子 钻空子 磨洋工 敲边鼓 挖墙脚 开绿灯 偏正式:闭门羹 下马威 铁饭碗 墙头草 拦路虎 定心丸 耳边风 半瓶醋 下坡路 主谓式:天晓得 并列式:假大...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是什么意思
答:俗语来源: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联。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

现代汉语的熟语有哪几种
答:二、惯用语 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简明生动,通俗有趣,口语色彩浓,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并且惯用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例:动宾式:耍滑头、耍花招、放空炮、开绿灯、揪小辫子 炒鱿鱼、扯后腿、钻空子、吹牛皮、绕弯子、傍大款 偏正式:铁公鸡、马后炮、...

谁能告诉我谚语、俗语、惯用语的区别?
答:谚语、俗语和惯用语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单位,它们在形式和意义上有所不同。1. 谚语: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它通常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经验,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谚语一般包含富有哲理和智慧的劝诫和警示,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成语和惯用语的异同
答:尤其要指出的是,在《汉语成语小词典》所收录的四字格成语中,联合式的就占了三分之一左右,例如:主谓联合式:柳暗花明石破天惊 述宾联合式:藏龙卧虎荡气回肠 状中联合式:精雕细刻潜移默化 定中联合式:凤毛麟角浓墨重彩 其三,惯用语、成语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凝固程度有别。惯用语和成语虽然...

较真是惯用语吗
答:“较真”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惯用语。表示某个人对待事情非常认真、严谨,不轻易妥协或放弃。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已经成为了汉语中比较流行和普遍的口头表达之一。

汉语惯用语词典收录了哪些类型的惯用语?
答:我向您介绍的是《汉语惯用语词典》。此书收录了超过15,000条常用的汉语惯用语,涵盖了近代和现代广泛流传与使用的各种表达方式,强调了它们的通用性。对于那些源自地方方言但已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接受的惯用语,例如摆龙门阵、捣浆糊、现开销等,我们亦予以收录,因为它们已经超越了地域界限,成为社会共通的...

汉语惯用语"又来了"比喻什么
答:把“又来了”比喻为经常发生的事情。比如:台风又来了。沙尘暴又来了。狼又来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