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牌上有几个错别字

作者&投稿:孔海 2025-05-19
良心卖药,写个恁良心卖药。 不是故意写错的。
1. 饭店门口:“炒”饭
2. 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3. 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 家具店告示店门口:家“俱”
5. 装潢店门口:装“璜”
6. 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7. 安装公司门口:“健”装
8. 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9. 饭店门口:“盒”饭
10. 水果店门口:“波”萝
11. 饭店菜单:鸡“蛋”
12. 五金店标牌:“钳”座
13. 体育用品店标牌:“篮”球
14. 快餐店门口:大排“档”
15. 农贸市场标牌:“番”茄
16. 停车场招牌:“停”车收费
17. 严打宣传标语:严“打”打击
18. 某机场横幅:年“青”
19. 某交通宣传标语:超限超载“危”害无穷
20. 某食堂菜牌:鱼“圆”
故意写错的。
1. 药品广告:“咳”不容缓
2. 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
3. 补品广告:“鳖”来无恙
4. 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5. 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6. 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
7. 网吧广告:一“网”情深
8. 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
9. 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
10. 空调广告:终生无“汗”
11. 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
12. 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
13. 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
14. 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
15. 胃药广告:一“不”到“胃”
16. 赛马广告:乐在“骑”中
17. 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
18. 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
19. 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20. 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21. 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22. 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键”
23. 涂料广告:好色之涂
24. 冰箱广告:制冷鲜锋
25. 治痔疮药广告:有痔无恐
26. 花园公寓广告:随寓而安
27. 跳舞机广告:闻“机”起舞
28. 海鲜广告:领“鲜”一步
29. 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
30. 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
家具店把广告打成“家俱”。
一饭店招牌上则写了“十三太饱”。
一房地产广告的“十面埋富”十分显眼。
医药商家打出“下斑莫逗留”之类谐音取义的广告语。
“停”字写成“仃”,快餐写成餐字的左上部,鸡蛋写成“鸡旦”,各种啤酒写成“各种啤洒”——2002年中国十大失败广告语。
门店的牌匾、店名是顾客记住店内特色的标志符。如今,岛城店铺遍地开花,人们越来越讲求“视觉冲击”,各种个性化的店名成了商家制造看点卖点的第一招。一些普通而熟悉的名词被新奇的名称替代,成了门店诱人眼球、招揽生意的字号招牌。
门店的牌匾店名不仅仅是一个标志符号,还可从中窥其文化品位、志趣格调和思想境界。一个新奇好记、响亮上口的店名,可以让顾客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像川菜馆“爱情麻辣烫”、“食为天”等因影视剧的热播而一夜成名,叫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走过路过怎能不让人有进店瞧瞧的欲望?
然而,也有一些商家认定“傍”店名就能“以假乱真”,于是,“东来顺”火了,街头又出现了各种“来顺”;“张大妈”出名了,“李大婶”、“王大爷”也“出门”了。还有一些为求奇特而不惜借助“邪招牌”另外,一些使用谐音字做为招牌的更是比比皆是,如服装店叫做“衣衣不舍”。
粥天粥地,有各式各样的粥,看的人眼花缭乱,用上海话读起来,稿乎简是作天作地!浦东大道上一家服装店,名叫衣依布舍,当时坐在公交车上,看看窗外地风景,就对这个店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创意来自依依不舍。十全街与乌鹊桥路四岔路口有一家美发店,店名叫“顶剪”。一位顾客这样理解这个店名:“顶剪”是 “顶尖”的谐音,意为“技术一流”;“剪”是“剪刀”,代表了美发行业;“顶”又可理解为“头顶”,表明服务对象是“头发”―――二个字的店名表达了三重意思。一些店铺的名字十分出彩,起到了招揽顾客进门的作用。一家杂货店,店名叫“杂七杂八”;一家专卖大尺码服装的店叫“胖子没烦恼”,店名把市场定位、效果表达得清清楚楚;有家男子内裤专卖店,名叫“内酷坊”,“内酷”为“内裤”的谐音,“酷”意为“时尚”。碧凤坊有家服装店,名叫“穿帮”,意为“帮你穿衣”,替你打扮,店主是三位女青年,都擅长服装搭配。“穿帮”在苏州话中是“露馅”的意思,贬义褒用,哪料反响很好,不少顾客就是冲着这个店名进门的。
“衣客隆”董事长夏薇很重视店名,自己开的服装店名字都很别致,分别叫“武装”“风度”“边缘”等。她说,顾客首先看到的是店名,而不是商品,店名起得好,会激起顾客了解这家店及其店内商品的愿望。好的店名就是招揽顾客的高招之一。
我认为,好的店名应该易懂好记,有广泛的认知度,富有亲切感,方便传播,最好从使用频率最高的日常用语中去寻找;别具一格,能够吸引顾客眼球,表达丰富的意思,具有一定的文化含量,雅俗共赏;如果能够把市场定位、行业特征包含在店名中则更属上乘。但有关人士认为,起好的店名虽然能够带来生意,但商家也不能抱“一俊遮百丑”的想法,经营业绩好坏还是取决于商品、服务质量和品种等基础要素。门店的招牌要抢眼不仅靠猎奇,即便用谐音也要“谐”得有谱,尊重文化传统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可是,除了把店名叫响,包装门店的整体形象以及赋予商品服务一定的特色,才能真正抓住顾客的心,让店名变成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
还有,关于不规范用字,一是使用繁体字(注册商标定型字除外),主要有名人题字和注册商标繁体字未打上“R”标志;二是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或中外文并用时未以规范汉字为主、外国文字为辅,存在英文巨大、中文特小的广告用字现象;三是使用错字、别字;四是广告使用成语不符合规定,引起误导;五是保健品宣传、广告用语不规范。“PK”近来时常出现在报纸上。虽然有一些人可能知道这两个字母缩写代表的意思,但这样的词组用法违反了国家规定。报纸如果一定需要引用,对“PK”应加双引号,同时要加注汉语译文,如:“PK”(比试)。
还有很多的“隐形炸弹”就藏在其中!比如蚊香广告上的“默默无蚊”;美容店的“我型我塑”;摩托车的“骑乐无穷”等,会误倒许多人的,产生对语文的误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严重的“病毒”已经流入了我国,这种病毒就叫做错别字。街头上、报刊上、影视上,错别字处处可见。


你是否需要了解?

街头广告牌乱用错别字情况
街头广告牌乱用错别字情况有:1、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2、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3、眼镜广告:一“明”惊人;4、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5、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6、网吧广告:一“网”情深;7、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8、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

街头广告上的错字你见过吗?
街道两旁的广告牌琳琅满目,不过也有部分广告牌上面的广告内容出现了错别字,有的是设计者粗心大意,有的则是故意为之,我们的小学生快来找一找。街头广告上的错别字五花八门,经常闹出天大的笑话。菠萝蜜、菠萝迷,傻傻分不清楚,在水果摊上,我们也经常会遇见各种奇怪的错别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有...

广告牌上有几个错别字
还有很多的“隐形炸弹”就藏在其中!比如蚊香广告上的“默默无蚊”;美容店的“我型我塑”;摩托车的“骑乐无穷”等,会误倒许多人的,产生对语文的误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严重的“病毒”已经流入了我国,这种病毒就叫做错别字。街头上、报刊上、影视上,错别字处处可见。

生活中的错别字广告牌有哪些?
错别字的广告牌有: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另”售;家具店门口:家“俱”;装潢店门口:装“璜”;安装公司门口:“按”装;饭店门口:“合”饭;水果店门口:“波”萝;饭店菜单:鸡“旦”;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快餐店门口:大排“挡”;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

店名、广告有错别字有哪些?
一、不是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 1、饭店门口:“抄”饭 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 5、装潢店门口:装“璜” 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 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9、饭店门口:...

广告牌中常见的错别字
广告牌中常见的错别字主要包括“的”、“地”、“得”三字的误用,以及同音字或形近字的混淆。“的”、“地”、“得”三字的误用:这三个字在中文中有明确的用法区别,但在广告牌中经常被混用。例如,“的”一般用在修饰词和被修饰词之间,而“地”则用在描绘性的词语和动词之间。由于发音相近...

小区街头广告牌中的错别字
一、错别字类型及典型案例1. 同音字误用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类型,例如水果店将“菠萝”写成“波”萝[2],饭店菜单中“鸡蛋”误为“鸡旦”[2],停车场标牌中“停车”写成“仃”车[3]。此类错误多因制作者对汉字语义理解不深刻,仅凭发音随意替换导致。2. 形近字混淆 广告牌常因字形相似出现...

广告牌上的错别字
为了追求独特或吸引眼球,故意使用错别字,但这种做法可能会产生误导。例如,常见的错误有“依依不舍”写成“衣衣不舍”(服装广告),“默默无闻”写成“默默无蚊”(蚊香广告)等。这些错别字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形象,也可能对青少年的语言学习造成不良影响。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广告牌内容的审核和监管...

广告牌中常见的错别字
广告牌中常见的错别字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的”、“地”和“得”三字的误用,同音字或形近字的混淆等。这些错误往往因为制作广告牌时的疏忽,或是对汉字使用规则的不熟悉而产生。首先,“的”、“地”和“得”在中文中分别有不同的...

广告牌中常见的错别字
广告牌中常见的错别字有以下这些:“家俱”应为“家具”,“俱”字使用错误。“装璜”应为“装潢”,“璜”字有误。“按装”应为“安装”,“按”字不正确。“仃车”应为“停车”,“仃”字属错用。“兰球”应为“篮球”,用“兰”字是错误的。总之,这些错别字可能是由于疏忽或对汉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