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临终十念、一念即可往生,为何平时还要念佛呢? 既然十念必生,为何要求念佛数量?

作者&投稿:羿东 2024-07-02
大德法师说:临终一心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就是说人临终一念到十念至诚念佛一定会往生。但是谁能保证临终时自己是一定清醒的呢,平时不念佛临终靠一念往生净土的人那是凤毛麟角。所以不能存在侥幸心里,念佛功夫一定要在平时训练,到临终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从古至今修习净土法门成就的人数不胜数!净土圣贤录里记录的往生极乐世界的修行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现代人中刘素青老菩萨在摄影机的帮助下为我们做出了潇洒自在往生的表演,消除了人们对往生极乐世界的怀疑。

就是一个原因,不能依教奉行,修不得法。说是要一心念佛,谁做到了?哪个不是一边念佛一边妄想纷飞,财色名食睡,是非人我一样也不落。这样的杂染心念佛能往生净土吗?!所以只有少数人,如所修行,往生净土了。

既然临终十念、一念即可往生,为何平时还要念佛呢?

仁禅法师

一、虽然弥陀愿力深,绝知自力要躬行

当然,阿弥陀佛虽然有这样的大愿,向我们做了保证,但是我们自己也要用功,平时要多训练正念。临终十念、一念即可往生,虽然听来非常容易,但是我们平时必须要做好预习,最起码早晚十念法是要做的。

这样平时训练好了,临终关键的时候才能用得上,否则自己一点正念都没有的话,信愿也不足够,虽然阿弥陀佛发了这种大愿,也救度不了我们。
而信愿是否真切,详审自心就知道——你如果平时非常贪恋这个世间,对五欲一直放不下,那你临终也不一定有正念,这就麻烦了;或者你的信愿不够彻底,真信切愿这里还要打折扣,还是将信将疑,这样的话就麻烦了。

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仰靠临终十念往生,那是福报因缘成熟的人往生的最少条件,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不能这样低,必须要在平时自力方面、念佛的功夫上面再再下功夫。


二、即使信愿稍有缺,念佛功深也能生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其他一些佛经里的讲法,说有些平时信愿不是很真切的众生,将信将疑的那种众生,只要临终时正念不断,阿弥陀佛的名号可以相续持念的话,佛陀也会接引他往生的。

也就是说,你如果平时念佛功夫训练得非常好的话,你就是信心不够或者打了折扣,将信将疑都不要紧,还是能往生;只是往生的地方差一点,只能生到懈慢国。生到懈慢国的原因,就是信愿不够真切,将信将疑,但是临终系念的缘故也能往生。
这个懈慢国,或者说极乐和娑婆中间的一个地方,不闻三宝名,但受用自在、快乐无比,享受快乐之后也能生到极乐世界;也可以说生到那里,生死是绝对能了脱的,只是稍微迟缓了一下而已。

还有边地疑城,也是有怀疑、信心还不够的人生的,这个地方五百岁不闻三宝名,五百岁之后马上见佛闻法。

三、投机取巧,不老实念佛,极为颠倒

这里要再强调一下,第十八愿说十念、一念都能往生,第十九愿说不是靠自力,而是靠他力加持自然心不颠倒而往生,这都是指的临终的时候佛陀的大愿给我们做保证,但不是说平时就不用念佛了。

因为有人会想,有这两大愿做保证,我就不必担心了,我天天睡大觉也照样往生,临终念几句就行了——这个你想得太美了!首先有这种心就说明你没有真正的信愿,有真正信愿的人会这样投机取巧吗?有真正信愿的人他还会天天睡大觉吗?真正信愿具足,肯定是如救头燃,早就拼命念佛去了,你叫他不念都不行的。你还有这种懈怠心,可以说你百分之百没有信愿!

这种观点非常可怕,这是给自己懈怠找借口,给自己在世间五欲上打滚找一条冠冕堂皇的理由,反正以后能往生,现在及时行乐吧——这是非常颠倒的。像这种情况,在《净土或问》里,许多祖师大德都专门有批评。

四、预防障缘,随时作往生的准备

闻到阿弥陀佛名号,若未生信并且受持佛号,那净土法门大的利益也不能获得,千万不能学了第十九大愿就生侥幸心,想讨便宜——临终念几声佛就好了。像《群疑论》说到有十种人临终不得念佛,其实也不止这十种,十种只是大约的讲法。

这十种中,比如第一条临终不得善友。你临终的时候,如果没有遇到善友(善知识)来提醒你念佛,恐怕你正念提都提不起来。或者相反的,临终的时候有恶知识来破坏你,那就完了;你就是平时念佛还有一点功夫,临终能保持正念,这时有人来破坏你,那是很可怕的。
听说现在已经去世的一位大德,就有这样的事情。这位大德是一位老和尚,修行很了不起,而且念佛信心非常好。他住在某个寺庙的时候,已经是大病一场了,病了好几天,他接着就断食了,一心一意地念佛,准备往生。

但当时寺庙里的人,有些是他的弟子,觉得老和尚不吃饭,饿死了怎么办?饿死了就麻烦了,说不定什么谣言就出来了。这些人就硬把老和尚的嘴扒开,还用针筒打进去一些东西。
这样老和尚就非常不高兴,虽然不愿意吃饭,但大病了,自己不得自由,没法遮止。听说他临终的几天一直受这样的折磨,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我们对自己也不要太自信,如果你有这样的冤家债主,到时候他们好心给你帮倒忙,那就麻烦了。

第二种情况,业苦缠身。大病来临的时候,想念都念不起来;或者突然遭到水灾、火灾等灾难的时候,你也没法念佛;或者遇到毒蛇、猛虎、豺狼之类,当时突然就非常恐惧,被咬得非常痛苦,这时也没法念佛;

另外,比如偏风、狂乱、痴呆种种的,就不一一举例了。平时正念不够,这些时候很难真正用上功。最切实的例子,还是世间最常见的发生车祸之类,平时如果念佛功夫没有预先练习好,一碰到这样的因缘就完了。当然你如果信愿非常真切,平时行住坐卧佛号尽量在那里提的话,碰到这些情况也就不可怕。

像我们出门在外坐车的时候就要想,万一发生车祸怎么办?这也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可能性极大,打开各种媒体,就知道现在车祸到处都是,所以如果一出门,一上车,你就要想,说不定今天会出车祸,我就一命呜呼,小命就没了。这么想的话,你坐在车上不想念佛都不行,就赶快念佛吧,万一发生车祸就能往生。有这种心去念佛,碰到车祸、碰到灾难来了也不怕,照样能往生,因为你一直提着正念。可见平时的练习非常重要。


——仁禅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录•信莲盛开》



类似问题在顶圣如来的«学佛»宝书里,有开示,非常清楚。
但我不能解示。我看了之后恍然大悟。

修身养性,让自己心静


你是否需要了解?

十天念满一百万佛号,就能决定往生吗
答:二、临终念佛法门的局限性 虽然临终时的念佛非常重要,但不应只依赖临终十念。因为临命终时,由于业力的影响,人们往往容易被束缚,难以确保能够往生。因此,平时的修持和功夫至关重要。三、往生依赖平时修为 往生的关键不在于临终的一念,而在于平日的积累。只有平时不断努力,积累功德,培养念佛的功夫,...

如何保持临终的十念
答:实际上这些只要具足任何一样就可以。比如所谓的十念,只要具足其中任何一念,就可以了。《大宝积经》:发十种心,当得往生极乐世界!《大宝积经》:菩萨发十种心,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 发胜志乐会 大唐三藏法师 菩提流志 奉诏译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

临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答:临终有以下过程:1、临终期一般为1-14天,有时候可以短到24小时。在这一阶段,医生的工作应该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转向“减轻痛苦”。2、临终病人常处于脱水状态,吞咽出现困难,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因此病人的皮肤又湿又冷,摸上去凉凉的。不要以为病人冷,需要加盖被褥。此时在病人的感觉中,他的...

佛教往生的问题
答:一生训练都是为了临终一念,临终时,谁有把握自己心不颠倒?一定可以保持自己念佛?所以平时多念佛是非常重要的。++++++++++++++++++++++++++++++ 无量寿经玄义 (第九集) 1989/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02-14-09 诸位要知道,这个『十念』就是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这叫十念。他...

净土问题:为何坚持早晚十念也能往生?
答:若至心发愿,早晚十念念佛,亦能往生。或有公私众务,了无少暇,须于早晚十念念佛,至心发愿,亦能往生。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

为什么命终之后才能往生
答:因为念佛需要念到至少功夫成片,一般下下根(但前提是老实念佛的人)三年左右一心念佛就能够达到功夫成片了。自在生死是很难的,那必须至少是功夫成片。如果没有功夫成片,要做到临终十念的话,死后应该也能往生的,但是不是自在生死了

平时一心念佛,临终意识不清可以往生净土吗?
答:首先,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往生的,必须依赖临终时的助念。念佛往生依赖于净土法门的修行,这包括自力和他力的结合。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首先,每天都应当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是你的自力部分。同时,要每天坚持念佛,无论是定时的还是随时随地的,都应当尽力。学习印光祖师的十念法也是一个很好的...

请问为什么寺庙的和尚说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有内行解 ...
答:内容太多了,想要详细了解往生极乐,建议看看净土五经,除了有大神通大修行的人可以一念往生,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临终的时最少具足十念至诚 净土五经分别指《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如有用,请采纳 ...

念佛人临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往生吗
答:临终时头脑清醒,还能念佛的人不是普通人!为什么呢?因为世间人绝大多数临终时,不堪忍受四大分离之极苦,早已昏迷不醒了,他怎么念佛啊!可见,临终头脑清醒的人,是大福报!若其有愿求生极乐世界,一念十念即可往生。

...有人问大师“临终念佛一定往生吗’?大师回答定生定生,然后那人跳...
答:临终念佛必定往生没错,问题是什么叫做临终念佛?在临死前的那一刹那心念乃至十刹那心念(一念乃至十念)全心在念佛上,这才叫念佛。什么叫一刹那心在念佛上?如果你在脑中分别思考“阿”“弥”“陀”“佛”这四个字,这就已经是4个心念,而不是一个。要做到一心不乱,心念连这4字名号的分别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