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文明的区分,概念 试述文化与文明两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作者&投稿:汉伏 2025-05-13
怎样正确区分文化与文明的概念.

“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 ;“文明”的英文是civilization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如下3种意见:
其一,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可以说,两者是同义的。
不少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持这种意见,尤其是在19世纪的法国和英国,两者的意义几乎等同,“文明”这一词的“意义精确地或几乎精确地等同于‘文化”’。[12]如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把文化与文明连在一起,他说:“就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丛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习惯。”[13]
其二,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
不少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尤其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文明是较高的文化发展阶段。如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ere Gordon Childe)的《社会进化》(Social Evolution,1951)和克拉克(G. Clark)的《从野蛮到文明》(From Savagery to Civilization,1946)均持这一观点。
美国学者巴格比也认为,在19世纪,英法两国把“文化”与“文明”视为同义词。“然而,总的来说,在最近几十年里,在英法这两个国家——尽管英国更甚于法国,有以‘文化’取代‘文明’的倾向。”文明“似乎指一种较高级的,较发达的文化形态,或者较特殊地指城市文化。”[14]在英法等国,比较喜欢使用“文化”一词,虽然他们也曾经使用“文明”一词。
其三,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
有些学者认为,文明是物质文化,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在20世纪之前,德国传统的看法普遍认为,文化包括人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艺术等因素;而文明仅包括技术、技巧和物质的因素。如德国文化社会学家艾尔夫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分别,便是文明是‘发明’出来的,而文化是‘创造’出来的。发明的东西可以传授,可以从一个民族传授到另一个民族,而不失其特性;可以从这一代传到那一代,而依然保存其用途。凡自然科学及物质的工具等等,都可目为文明。”“文化既是创造的,所以它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民族性的表现,只有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能保存其原有的意义,别个地方的人,如抄袭过去,总会把原意失去的。凡宗教、哲学、艺术等,都是属于文化一类的。”[15]他所说的文明即是科学技术及其发明物,而文化则是伦理、道德和艺术等。
日本一些学者也持这一观点。如伊东俊太郎认为,文明是物质的,文化是精神的。两者应结合起来,物质丰富与精神充实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文明具有扩散的性质,文化具有凝聚的性质。[16]
以上三种观点中,第二种较为符合事实,即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文明,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作为物质文化的文明是累积的和扩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时期先后发明的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直到现在仍存在。而且,一项发明一旦公诸于世,便会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非累积和凝聚的。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包含多个文明。例如中国,并不仅仅有一个儒教文明,而是有三个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藏传佛教文明。
(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7)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如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
(8)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可以说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但一般不说“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饰文明”。
据上,文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之内,“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些区别,在有些条件下可以替换,在有些条件下不能替换。

五、文明本身不会冲突

文化或文明是否会冲突,这是学术界和政界均感兴趣的问题。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正确对待国内外各种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近十年来,在有关“文明”的论著中,影响最大的当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撰写的论著。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夏季号)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随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并于1996年结集成为一部专著,书名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7]亨廷顿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或文明方面的差异。世界新格局的决定因素在于七大文明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1993年亨氏称“儒教文明”,1996年改称“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文明的差异是人类各种差异中最具根本性的差异,而且基本上是不可消除的。具有相似文化的人民和国家正在聚合,具有不同文化的人民和国家正在分离。由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界定的联盟正在让位于由文化和文明界定的联盟。因此,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未来主宰世界的冲突主要是“文明的冲突”。
在亨廷顿看来,冷战后,世界将形成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对抗局面。西方文明正在衰落,与其他文明相比,它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中所占有比重正日益缩小。相反,亚洲文明正在发展壮大它们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力量;伊斯兰文明的人口正在激增,打破了穆斯林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平衡关系。一般来说,非西方文明都在重新肯定它们自身的文化价值。在21世纪初期,人类将经历非西方权力与文化的复兴,经历非西方文明内部相互之间以及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
亨廷顿还认为,在21世纪,西方文明与非西方各种文明的关系及其对抗程度有相当大的差别。按其程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属于挑战者的文明,即与西方文明传统最远的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这两种文明可能会联合起来,向西方挑战。第二类是属于中间文明或摇摆文明,即俄罗斯、日本和印度三国的文明,这些文明与西方文明既有合作也有冲突,有时与挑战者(中国和伊斯兰)站在一起,有时又与西方站在一起。第三类是弱势文明,即拉丁美洲文明与非洲文明,这两种文明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西方,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将会很少。[18]
亨廷顿特别强调西方文明的主要挑战者将是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说:“伊斯兰国家和中国拥有与西方极为不同的伟大的文化传统,并自认其传统远较西方的优越。”“21世纪的全球体制、权力分配以及各国的政治和经济”,或主要反映西方的价值和利益,或主要反映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价值和利益。[19]他还认为,“在最近的将来,反西方的全面联盟似乎还不会形成。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在宗教、文化、社会结构、传统、政治和植根于其生活方式的基本观念上,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从根本上来说,这两者之间具有的共性可能还不及它们各自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共性。但是,在政治上,共同的敌人将产生共同的利益。伊斯兰社会和华人社会都视西方为对手,因此它们有理由彼此合作来反对西方,甚至会像同盟国和斯大林联手对付希特勒一般行事。”[20]
亨廷顿认为,文明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断层线冲突或断层线战争。“断层线冲突是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或集团间的社会群体的冲突。断层线战争是发展成暴力的冲突。”[21]断层线冲突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国际间的断层线冲突,即国家间、非政府集团间或国家和非政府集团之间的冲突;二是国家内部的断层线冲突,即同一国家内的不同文明的集团。断层线冲突具有持久性、特定性(即特定的集团)等。[22]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反响,美国一些著名的政治家赞赏他的理论,说它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最富争议的国际关系理论。不过,在世界学术界,文明冲突论受到普遍的批判。多数学者均认为,国家利益仍将是今后国家之间冲突的主要原因。[23]
文明之间真的会自动冲突吗?笔者认为,文明本身不会冲突,因为文明不是有机体,文明是半有机、半无机的第三界。

1、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不少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尤其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文明是较高的文化发展阶段。
2、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 有些学者认为,文明是物质文化,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在20世纪之前,德国传统的看法普遍认为,文化包括人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艺术等因素;而文明仅包括技术、技巧和物质的因素。
3、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

扩展资料: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它涵括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是群族基于自然的基础上所有活动内容。是群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
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
具体人类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哲学思想(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这里把非人类的智慧群族的文化称之为亚文化比较恰当一些。虽然它们具有人类文化的共同点,但是一个本质区别是人类的自主价值与自主意志是完全不同与其他智慧群族的。
参考资料:文化_百度百科

文化和文明两个词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意思,都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东西,所以人类的创造都与文化与文明有关系。我们平时不知道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把它们分开来,并且把故意把他们对立起来。我们从汉语方面来咬文嚼字,“文化”强调的是“化”,“化”是指人去创造去努力的动态过程,文明的是指结果已经达到了一个状态。那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就是:文化是人类创造着的一个动态过程;文明是指人类创造出的结果,包括创造出来的有形的看得见的东西。更引申一点,文化更体现人生命的状态,体现的是人内在的生命、激情、冲动推动自己努力的一个过程;文明就是我们周围看得见的被人改造过的创造出来的结果。因此,文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文化是看不见的,文化更多是体现人内心的状态,只有在心里才能体会得到,文化是人心灵里的东西。文明是外在的所有呈现出来的固定了的成为了结果的东西,我们看得见的所有人造的东西都是文明。

文化是人参与创造的产物,凡是文化,都与人的参与有关。什么饮食文化、服装文化、花鸟文化、建筑文化;城市文化;还有企业文化、官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甚至有厨房文化、厕所文化乃至床上文化,都离不开人。
文明一词在辞典里的解释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明是个不偏不倚的词汇,这份财富由人类本身创造出来,也终将归于全人类。

1.文化批人类精神和物质产物的总化,简单的说是人化;文明只是一个形容人类社会形式.
2.文化包括先进和落后的,而文明相对而言是先进的.

文化的积极成分就是文明

文化是人参与创造的产物,凡是文化,都与人的参与有关。


你是否需要了解?

文化和文明的区别
1. 概念不同 文明代表的是历史沉淀后的精神物质总和,它强调的是进步和成就。文化则特指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2. 属性不同 文化主要表现为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强调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创造和发展。文明则主要关联物质文化,它体现在人类物质生活和技术进步上。3. 偏重不同...

文化和文明的区别
文化和文明的区别在于概念、包含范围、属性和偏重内容的不同。1、概念不同:文化指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而文明指经历历史沉淀的精神物质总和。2、包含范围不同: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

简述文化与文明的异同,并举例说明
1、两者概念不同,文化是指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成果。而文明是指经历历史的沉淀,人们所进步的精神物质的总和。2、文化包括文明,也就是说,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3、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

文明和文化的区别
1、范围不同 文化包括文明也就是说,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2、属性 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文明是物质文化,文化则是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3、偏重方向 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
一、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1、概念不同 文明是经历历史的沉淀,人们所进步的精神物质的总和。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2、属性不同 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文明是物质文化。3、偏重不同 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偏重于精神和规范。二、文化与文明的联系 1、文化是文明的基础:...

文明和文化的区别
3. 文明与文化的区别在于,文化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而文明则通常被看作是一个褒义词。文化是智慧族群的所有社会现象和内在精神的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4. 在词义上,文明是汉语中一个古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指的是社会进步的状态,与“野蛮”相对立。而在现代汉语中,文明通常指的是...

文明和文化分别是什么概念
1. 文明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具有文采光明和文德辉耀的含义。2. 在17世纪中后期,文明一词被用来表示与野蛮相对立的社会进步状态。3. 西方在18世纪开始较多使用文明这个概念,主要针对落后生产方式和物质文化。4.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将人类历史发展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文明时代包括奴隶...

文明和文化的区别?
文化与文明两个词语含义相近,但所指不同。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具有褒义概念。文化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文明,但没有文化并不意味是野蛮。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具体内容指人类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生活...

文化与文明的区分,概念
那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就是:文化是人类创造着的一个动态过程;文明是指人类创造出的结果,包括创造出来的有形的看得见的东西。更引申一点,文化更体现人生命的状态,体现的是人内在的生命、激情、冲动推动自己努力的一个过程;文明就是我们周围看得见的被人改造过的创造出来的结果。因此,文明是看得见摸得着...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1、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文明,但文化的内涵比文明更为丰富。许多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通常与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建立和社会的分工相关联。在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文明通常被视作文化发展的一个较高水平。2、文化和文明是两个具有不同属性的概念。一些学者提出,文明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