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对方讲话好听的文言文
1. 形容说话不顾忌他人感受的文言文
子曰:己所不欲无施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卫灵公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 形容说话好听的词语
莺声燕语 轻声细语 吴侬软语 掷地有声 洋洋盈耳 莺声婉转 黄莺出谷 绘声绘色 含娇细语 莺声出啭 娇音萦萦
字正腔圆
【解释】: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示例】:他的字正腔圆的唱功让人佩服。
抑扬顿挫
【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出自】:宋·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天籁之音
【解释】:与地籁、人籁相比较, 天 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天籁就是天上传来的声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余音袅袅
【解释】: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娓娓动听
【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洋洋盈耳
【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出自】:《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袅袅余音
【解释】: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
【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
黄莺出谷
【解释】:吴侬软语 亦作“吴侬娇语”。形容操 吴 方言的人语音轻清柔美。
【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们叫来侍酒的,都是南班子的人,一时燕语莺声,尽都是 吴 侬娇语。” 郑振铎 《苏州赞歌》:“‘ 吴 侬软语’的 苏州 人民,看起来好象很温和,但往往是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呢喃细语
【解释】:形容小声说话。
【出自】:《北史·隋·房陵王勇传》:“乃向西北奋飞,喃喃细语。”
3. 形容说话好听的词语有哪些
燕语莺声、余音绕梁、珠圆玉润、娓娓动听、悠扬婉转、轻声细语、吴侬软语、似水如歌
一、燕语莺声 [ yàn yǔ yīng shēng ]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自】: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译文】:轻盈柔美又轻盈,都是应该嵌上翠屏,告诉你流莺声象燕子,绘画,燕告诉莺声怎么画成?
二、余音绕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自】:战国 列子《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译文】:以前韩国的娥东面的齐国,没有粮食,经过雍门,靠卖唱吃,离开后,余音绕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走了。
三、娓娓动听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四、珠圆玉润 [ zhū yuán yù rùn ]
【解释】: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自】: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译文】:正流涵润泽如玉,圆转动珠光。
五、余音袅袅 [ yú yīn niǎo niǎo ]
【解释】: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译文】:那箫声呜呜地响着,如怨如仰慕,如泣如诉;尾声婉转悠长,像绵绵不断的细丝在耳际缭绕
4. 在文言文里听起来也佷好听的词语
在文言文里听起来佷好听的词语举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出自于孔子的《论语》。意思是“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践它,不也很愉悦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行走,在这里肯定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
现代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朋友表示欢迎,也表示老朋友见面很开心。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出自《晏子春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意思是“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出自《孟子梁惠王》。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个“老”(动词):尊敬;第二个和第三个‘老’(名词):老人、长辈。第二个是自己的长辈,第三个是别人家的老人。
你是否需要了解?
表扬别人聪明的文言文
3. 夸一个人谦虚的古文 折节下士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朝闻夕改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心虔志诚虔...
形容别人的话说得好
形容说得非常确实。言之有物 物:内容。文章或讲话有具体内容。言之有理 说的话有道理。求一句文言文,或者一句话也行。意思就是形容一个人非常孤独,看透这个社会的句子,越多越好 他的话越说越快、越脆,像一挂小炮似的连连地响。她像机关枪连发一样,非常干脆地一阵讲完了。夸别人演讲得好的...
表扬人的文言文
4. 夸一个人谦虚的古文 折节下士折节:屈己下人。 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朝闻夕改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 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心虔志诚虔:恭敬。心...
夸一个人魅力的文言文
2. 夸一个人谦虚的古文 折节下士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76538人。朝闻夕改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
鄙人索马文言文翻译
那农民很开心,对他说:“说话都相你这么清楚就好了,怎么能想刚刚那个人那样!”解开马的缰绳就给了他。 【点评】讲话也有艺术,只有以对方能接受的事实,讲清道理,才能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3. 文言文翻译 好久没碰古文了,有不对的请见谅 刘宠担任会稽太守,除去...
用敬辞谦辞写文言文
2. 高中文言文常用的谦辞敬辞,注意是文言文的 1.用“鄙”字:在与别人说话时,说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鄙”,以表达说话人的谦虚。 如:鄙人(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2.用“敝”字:在与别人说话时,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词前加上...
世说新词的文言文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 ,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3卷。 《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安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形容一个人高傲的文言文
1. 夸一个人谦虚的古文 1.1 折节下士,折节:屈己下人。 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1.2 朝闻夕改,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 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1.3 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1.4 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请...
表示要谦虚的句子文言文
3. 夸一个人谦虚的古文 折节下士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朝闻夕改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心虔志诚虔...
虚心接受文言文
3. 夸一个人谦虚的古文 折节下士折节:屈己下人。 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76538人。朝闻夕改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 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