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用的三字俗语有哪些

作者&投稿:夷闵 2024-06-28
  俗语是劳动人民的创造,拥有悠久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 文化 传统内涵。下面是我分享的民间常用的三字俗语,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间常用的三字俗语
  1.开后门:比喻利用职权给予不应有的方便和利益。

  2.口头禅: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3.扣帽子:对人或事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加上现成的的不好的名目。

  4.卡脖子:紧要时刻有意刁难。

  5.开洋荤:经历某种新奇事情。

  6.亮底牌:把底细公布出来。

  7.老掉牙:形容事物言论等陈旧过时。

  8.老皇历:比喻陈旧过时的规矩。

  9.乱弹琴:比喻胡闹或瞎扯。

  10.烂摊子:比喻秩序混乱不易收拾整顿的局面或单位。

  11.捞稻草:比喻在绝望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也比喻乘机捞好处。

  12.捞世界:指外出闯荡。

  13.留尾巴:比喻事情做得不彻底,还留有问题。

  14.露马脚:比喻隐蔽的事实真相泄露出来。

  15.拉郎配:将意愿并不相同的双方强行捏合

  16.拉大锯:相互间来回拉扯。

  17.驴打滚:越积越多。

  18.落汤鸡:形容浑身湿透,像掉在热水里的鸡一样。

  19.马大哈:“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缩略语,指粗心大意的人。

  20.马蜂窝:比喻难于对付的人或能引起麻烦和纠纷的事。
  民间常见的三字俗语
  1.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2.马前卒:旧指在车前头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多含贬义)。

  3. 马拉松 :比喻时间持续得很久的。(贬义)

  4.满堂灌:全由老师讲授的教学方式。

  5.满堂红:形容全面胜利或到处兴旺。

  6.满堂彩:全场喝彩。

  7.满天飞:形容到处乱跑。

  8.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9.磨洋工:工作时拖延时间,也泛指工作懒散拖沓。

  10.门外汉:外行人。

  11.门面话:应酬或冠冕堂皇而不解决问题的话。

  12.没星秤:没有自己的主意。

  13.没辙儿:比喻没办法,无可奈何。

  14.没谱儿:心中没数。

  15.闷葫芦:难猜的话和事。

  16.磨洋工:工作时拖延时间,也泛指工作懒散拖沓。

  17.卖关子:比喻说话做事在紧要时,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而答应自己的要求。

  18.捏鼻子:干不情愿的事情。
  民间常用的三字俗语精选
  1.捏面团:比喻不按规则办事。

  2.牛角尖:比喻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不值得研究的小问题。

  3.牛鼻子: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响全局的关键。

  4.弄潮儿:比喻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

  5.跑龙套:戏曲用语,即扮演随从或兵卒等不重要的角色。现在常用来比喻在人手下打杂。

  6.泡蘑菇:故意纠缠拖延时间。

  7.泡病号:小病大养或闹情绪长期歇假

  8.炮筒子:比喻性情急躁心直口快,好发议论的人。

  9.碰钉子:比喻遭到阻力或遭到拒绝,目的没有达到,还受到难堪。

  10.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11.墙头草:比喻无主见的人顺风倒的人。

  12.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13.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14.试金石:比喻可行的考验人的 方法 ,也指对事物的检验方法和依据。

猜你喜欢:

1. 常见的三字俗语

2. 三字俗语及解释

3. 常见的三字成语汇总

4. 灯谜屋漏偏逢连夜雨打一三字俗语的答案


你是否需要了解?

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这句话的三字俗语是什么。
答:的故事,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2、在清朝时期,山东济南有一个富商,家里家财万贯,但十分抠门,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抠门,所以给他取了个外号“铁公鸡”。这个富商”3、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因为这是一句歇后语,铁公鸡-一毛不拔,这句歇后语很多人都知道,慢慢的铁公鸡就变成了一毛不拔的意思。

垂涎三尺打一三字俗语
答:垂涎三尺打一三字俗语 “垂涎三尺”在词典里的解释: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俗语为“顺口溜”基本解释 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等。详细解释 流行于民间的口头韵文之一。纯用口语,句子长短不限,念起来很顺口。李准 《李双双小传》二:“他想,别看我这个...

代人受过替人受罚的人三字俗语是什么?
答:代人受过替人受罚的人三字俗语还有背黑锅,就是替人受过,承担责任,承受冤屈。也有一种说法背黑锅,就是被黑过,就是被别人宰杀过,也就是平白无故的受到欺辱强迫,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过错。由来很多,有俗语俗成,有民间故事。最为常见的源于,雄蛇与王八偷情,后来嫁给了雄蛇。但王八不忘旧情,...

元旦钟声打三字常言俗语
答:元旦钟声打三字常言俗语:新起点。“叮咚!”当钟表的指针到达0点整,伴着清脆的钟声,2021年如约而至。在踏上新征程的途中,无论是迎风奔跑,无畏前行,还是逆风而上,艰难攀登,相信你,都能勇往直前,不负韶华。元旦已诞,未来已来。往事种种,皆为序章。元旦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中国古代历代皇朝...

引入乡土气息,打三字俗语
答:接地气为民间用语,指大地里的力量。大地的气息。顺乎人理,接其自然。也可表示口语中的“靠谱”。接地气,更是2012十大流行语 之一。“接地气”就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用大众的生活习惯、用语等,不是脱离了群众的...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用“王八蛋”三个字来骂人呢?
答:王八蛋是汉语北方话中一个非常富侵略性及普遍的脏话。“王八”的字面意思是“甲鱼”(原来写的是龟,是不对的)的俗语,但其实背后意思是指依靠妓女为生的男人。这个词语在英语具有近似意思的词语有“<noinclude>”。 另一种,比较普遍的解释是指王八下的蛋,王八是一个侮辱性的词汇。 《史记·...

三个字的民间俗语劝说?
答:最好按三字经来

春分的来历?
答:直译看解释有点奇怪 因为它省略了很多字 其实正常详细解释就是春分在农历的二月中旬 这个节气是一个平分黑天和白天的节气 就是把春天的九十天给平分了 也就是45天的白天 45天的夜晚 也就是春分的来历 二 春分的故事 春分时节有个谚语叫 春分到蛋儿俏 ...

有四字和三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答:(7)有四字和三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扩展阅读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 成语通常来自古代文献或俗语中,其语体风格庄重、典雅。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

民间俗语“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但中国民间俗语的深刻内涵,从来不止于其表面含义,在颜小二看来,“若要小儿安,常保三分饥和寒”的深层含义可能是在暗示长辈懂得“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启发后人要有“隔岸观火”的智慧。为什么这么说?请继续往下看。1、俗语“若要小儿安,常保三分饥和寒”字面含义里的逻辑合理性人的基本需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