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常用的汉语惯用语及意思。

作者&投稿:韦玉 2024-06-28
1、安乐窝:指安逸的生活环境或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
2、白骨精:《西游记》中一个阴险狡诈、善于伪装变化的女妖精。常用来比喻阴险毒辣的坏人。
3、白日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
4、半边天:比喻新社会妇女的巨大力量能顶半边天,也用来指新社会的妇女。
5、绊脚石: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6、保护伞:比喻可以起保护作用的有威慑性的力量或有权势的人。
7、抱佛脚:原来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8、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屈。
9、闭门羹: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册液人不在,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
10、变色龙:比喻看风转舵的政治投机分子。
11、擦边球: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后来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沿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
12、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13、吃醋:产生嫉妒情绪(多指男女关系上的)。
14、吃小灶:比喻受特殊的照顾。
15、吃鸭蛋:比喻在考试或竞赛中得零分。
16、穿小鞋:比喻受到别人利用职权暗中给予的刁难、报复或施加的约束、限制。
17、单相思:指男女间仅一方对另一方爱幕。
18、打游击:比喻从事没有地点的工作或活动。
19、点鬼火:比喻鼓动别人做坏事。
20、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欲望和兴趣。
21、顶梁柱:比喻起主要作用的骨干力量。
22、定心丸:能使人情绪稳定的东西。
23、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请客的人。
24、对台戏: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
25、恶作剧:捉弄耍笑,使人难堪。
26、耳旁风: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多指劝告、嘱咐)。
27、放空炮:比喻说空话,说了不能兑现。
28、放冷箭:比喻暗中害人。
29、鬼把戏:阴险的手段或政策。
30、鬼门关: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
31、过河卒:比喻不怕牺牲和挫折,勇于拼搏,决不后退的人。
32、黑名单:反动统治者或反革命集团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列的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名单。
33、红眼病:羡慕别人有名或有利而心怀忌妒的毛病。
34、鸿门宴:喻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35、护身符:比喻保护自己、借以避免困难或惩罚的人或事物。
36、回马枪:回过头来给追击者的突然袭击。
37、急先锋:比喻在行动上积极带头的人。
38、紧箍咒: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39、开绿灯:比喻准许做某事。
40、开门红:比喻在一年开始或一项工作开始时就获得显著的成绩。
41、开小差:原指军人私自脱离队伍逃跑,后比喻思想不集中。
42、口头禅: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43、扣帽子:对人或事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加上现成的的不好的名目。
44、捞稻草:比喻在绝境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
45、老大难:形容问题错综复杂。
46、老掉牙:形容事物言论等陈旧过时。
47、老狐狸:比喻非常狡猾的人。
48、老皇历:比喻陈旧过时的规矩。
49、露马脚:比喻隐蔽的事实真相泄露出来。
50、乱弹琴:比喻胡闹或瞎扯。
51、马大哈:“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缩略语,指粗心大意的人。
52、马蜂窝:比喻难于对付的人或能引起麻烦和纠纷的事。
53、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54、马前卒:旧指在车前头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多含贬义)。
55、门外汉:外行人。
56、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57、磨洋工:工作时拖延时间,也泛指工作桥姿高懒散拖沓。
58、牛角尖:比喻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不值得研究的小问题。
59、牛鼻子: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响全局的关键。
60、弄潮儿:比喻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
61、拍马屁:向人谄媚奉承。
62、跑龙套:戏曲用语,即扮演随从或兵卒等不重要的角色。现在常用来比喻在人手下打杂。
63、碰钉子:比喻遭到阻力或遭到拒绝,目的没有达到,还受到难堪。
64、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65、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
66、墙头草:比喻无主见的人、顺风倒的人。
67、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68、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69、敲竹杠: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
70、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人(常跟“眼中钉”连用)。
71、孺子牛: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72、三不管:指几方面都不管,没人管。
73、三寸舌:指能言善辩的口才。
74、势利眼:作风势利的人。
75、试金石:比喻可*的考验人的方法,也指对事物的可*的检验方法和依据。
76、守财奴:有钱而吝啬的人。
77、耍把戏:比喻施展诡诈手段。
78、耍花招:卖弄小聪明,


你是否需要了解?

我要常用的汉语惯用语及意思。
答:62、跑龙套:戏曲用语,即扮演随从或兵卒等不重要的角色。现在常用来比喻在人手下打杂。63、碰钉子:比喻遭到阻力或遭到拒绝,目的没有达到,还受到难堪。64、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65、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66、墙头草:比喻无主见的人、顺风倒的人。67、敲边鼓:比喻从旁帮...

三字惯用语带意思
答:三字惯用语带意思如下:1、傻大胆:形容人毫无顾让粗忌地做某事,不知天高地厚。2、臭显摆:形容人炫耀自己的财富、地位或其他事物。3、赖皮狗:形容无赖、不负责任的人。4、口头禅:指某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成为其招牌动作。5、窝里横:形容人在家中凶狠,在外却胆小如鼠。6、势利眼:形容人对有...

惯用语有哪些
答:惯用语有哪些词语带意思,并解释词语的意思1挨黑枪比喻遭暗算黑枪乘人不备暗地里发射的子弹2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3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小鹿儿心头撞惯心咚咚地跳,像是有小鹿在乱撞形容心里非常害怕 也作“心头撞小鹿”阎王不在家,业鬼由他...

三字惯用语有哪些?
答:三字惯用语有 1、拍马屁 拍马屁,汉语词汇,拼音:pāi mǎ pì。比喻谄媚、阿谀、奉承。用于讽刺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行为。2、吹牛皮 “吹牛皮”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一个俗语,今义是指“说大话,夸口”。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七章:“煤矿工人连不识字的女人都难找下...

惯用语意思
答:、“背黑锅”、“穿小鞋”、“磨洋工”等等。(5)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出来的,表义精炼准确。(6)惯用语活泼生动,常用来比喻一种事物或行为,相当于一个词或词组,它的意义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推断。(7)惯用语虽然是一种较固定的词组,但定型性比成语要差些 ...

惯用语大全50个惯用语
答: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还可以提升我们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总的来说,惯用语是汉语语言文化中的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些惯用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同时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语中表示生气的惯用语
答:怒发冲冠!火冒三丈!

"俗话"是什么?列举几条.
答:它们通常包含谚语、俚语、惯用语以及口头常用的成语等,带有较强的方言特色。俗语、常言和俗话这三个词汇在语言学中通常被视为同义词,但它们各自带有不同的语体色彩:俗语偏重于口语,常言带有一些文言文的痕迹,而俗话则更加贴近日常口语。有时,人们也会将俗语误称为成语。尽管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

汉语三字格惯用语分类怎么分类好呢,限定:三个字的惯
答:汉语三字格惯用语,可以从结构上为其分类:动宾式:耍花招 走后门 走过场 碰钉子 打游击 打棍子 开夜车 开倒车 抓辫子 钻空子 磨洋工 敲边鼓 挖墙脚 开绿灯 偏正式:闭门羹 下马威 铁饭碗 墙头草 拦路虎 定心丸 耳边风 半瓶醋 下坡路 主谓式:天晓得 并列式:假大...

现代汉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规范词典
答: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如:路要自己走,关要自己闯。歇后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如:锦上添花-好上加好。惯用语 如:打退堂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