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什么哲理性的话吗? <论语>中有哪些有哲理的名句?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大意】孔子说:我不忧患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领悟】能有“共情”,理解别人的人,才能和更多人舒服得相处。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大意】多要求自己,少怪罪他人,怨恨自然就没有了。
【领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做到这样的有几个呢?但是如果能做到,自然会成为人们信赖和喜爱的人。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大意】君子遇事想办法自己解决,小人只会去求别人。
【领悟】求人不如求己,尽量自己解决,实在没办法了再去麻烦别人,这是有尊严的人都会做的选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大意】看到贤者就向他学习,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和他一样。
【领悟】不要只顾着说别人,多看看自己是不是也犯同样的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大意】三个人走在一起,必然有人可以做你的老师,身上有可以学习的东西,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优点,对于缺点,反省自己是否有,然后去改正。
【领悟】多学习别人的长处,改善自己的短处,不要只是批评别人。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大意】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情要勤敏。”
【领悟】说那么多,不如实际做一点,不要夸夸其谈,流于表面,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大意】三观不一致的人,不要和他一起做事。
【领悟】无论是婚姻还是合作伙伴,三观一致,很多事情就很好沟通,不然三天两头干架,是做不成事的,家庭也不会幸福。
《论语》里一般众所周知的名言有以下几个,在《论语·里仁》篇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朝闻道,夕死可矣”,“德不孤,必有邻”,“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等;
在《论语·卫灵公》篇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道不同,不相为谋”等;
在《论语·学而》篇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
在《论语·述而》篇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
《论语》里有很多富有哲理性的语录,具体也无法全部例举,不过它确实值得一看,各地图书馆都会有《论语》。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作品,它不仅仅只是儒家经典,它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根本所在、精神所系、价值基石。
我在学业完成后曾自学一年《论语》并信仰和喜爱上了儒家思想,接受了儒家文化的价值体系,认识了儒家学说,了解了儒家的历史发展与孔门典故。我很喜欢《论语》,我至今只完整看过两本经典书籍,其中之一就是《论语》;我也仰慕至圣先师。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及态度的;二是讲思想修养方面的。这十则教给了我如何处世待人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小学学古诗《枫桥夜泊》时,其中有一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老师给出的解释是:江边的枫树伴着渔家的灯火,带着思想之愁我难以入眠。可是我发现:枫树“性恶湿”,不宜生长在江边。我又查阅了一下,发现“江枫”还有一种说法为:“江边的枫树”且当时就有一座桥名曰“枫桥”。因此,我认为江枫应采取第二种解释。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说:“现在大多采用第一种解释,而且这两种说法处于争论之间,还是选择第一种更为妥当。”老师还夸我善于思考、探究呢!既然“学而思”如此有益,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说的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这以后才能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我们正应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何种境地都应坚贞不屈、高风亮节。文天祥面对着敌人提出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诱惑,义正言辞地加以拒绝,忍受着敌人残酷的严刑拷打,宁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祖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表现得大义凛然,毅然地吼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应当像他一样坚贞不屈,不畏艰险的环境,保守自己的节操!我们应勇于挑战困难,像松柏一样在寒风中挺立!
《论语》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有人说过:“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
你是否需要了解?
《论语》有什么哲理性的话吗?
在《论语·述而》篇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论语》里有很多富有哲理性的语录,具体也无法全部例举,不过它确实值得一看,各地图书馆都会有《论语》。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作品,它不仅仅只是儒家经典,它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根本所在、精神所系、...
论语当中的经典哲理语句有哪些
《论语》中的经典哲理语句,简短而深刻,令人深思。首先,“巧言令色,鲜矣仁”告诫我们,那些善于用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往往缺乏真正的仁德。这句话提醒我们,在面对这样的人时,要谨慎分辨,不被表面的伪装所迷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则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句话告诉我们...
论语当中的经典哲理语句有哪些
论语当中的经典哲理语句有以下五句: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这句话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过分甜言蜜语、表面和善的人,他们可能缺乏真诚和仁德。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句话强调了自我认知和了解...
论语中有哪些有哲理的话?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启示】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
《论语》中的10条人生哲理,三字论语诗名句
6. 不怨天,不尤人。出自《论语·宪问篇》。遇到事情,不去抱怨上天,也不要去责备别人,应当能够扪心自问,好好地反省自己。7.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论语·泰伯》。没有在哪个位置上担任职务,就不要去考虑那个职位应当过问的事情。8.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出自...
论语富含哲理的句子
《论语·子路》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传达了当政者自身行为的重要性。当领导者行为端正,即便不发号施令,百姓也会效仿其行。反之,若领导者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遵从。这体现了“自正而民从”的理念,即通过自身正面影响来引导民众。在《论语...
《论语》十句名言,人生哲理名言
一、老而不死是为贼。语出《论语·宪问》。这句话原本是责骂那些年岁大,但却没有德行人。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语出《论语·雍也篇第六》。具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爱之心的人,喜爱山。有智慧的人灵动,有仁爱之心的人冷静。有智慧的人,时常感到...
孔子中的论语有哪些名句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智慧。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并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是一种愉悦;朋友从远方来访,是一种快乐;即便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心生怨恨,这样的心态才是君子的风范。2、“巧言...
论语人生哲理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录二十句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经典格言10句,论语人生哲理名言经典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格式的经典,里面处处都是格言,其内容丰富,无所不包,涉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值此孔子诞辰纪念日之际,再次学习《论语》的十句格言,感悟一下经典的智慧。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为人处事,往往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对别人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