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大卫的《你不是孤单一人》,浅谈几点感悟

作者&投稿:褒炕 2024-07-02

去年,我跟随棉花心灵[温暖内在小孩]读书会的十位小伙伴们,一起共读了[西班牙]白大卫著,刘海龙译的《你不是孤单一人》个人成长与亲子关系指南。

下面我想向大家聊聊读完这本书后,那些打动我心灵,触动我内心感受的文字,结合我的亲身经历后,投射出的一些个人感悟。

一、孩子和妈妈的关系


我小时候主要是妈妈带大的,我的爸爸那时在部队,很少回家。记忆中都是妈妈陪我渡过了许多童年的时光。直到我后来成为母亲,没想到的是,我与儿子的依恋关系与我小时候和妈妈如出一辙。

记得,在我儿子小的时候,我会趁他不注意,偷偷溜走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当他看不到我时,就会着急地哇哇大哭。那时的我,不是个称职的母亲。听到他的哭闹,心里就会产生许多莫名的烦躁。甚至,每次上厕所,我都会提心吊胆,生怕他又来找我麻烦。

通过以上文字的学习,我才明白:当童年时的孩子无来由的找不到妈妈,他就会心生孤独和恐惧。对于童年的孩子而言,妈妈对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是他整个小小世界的全部,而由于自己的无知,给孩子造成了很多“隐性的心理创伤”。

记得,在我儿子上幼儿园小班时,一个周末我带儿子出去玩,回来后,我实在太累了,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睡着了。儿子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老公对我狠狠骂了一顿,说了不少难听话。我一气之下,就跑回娘家,一住就是好几个星期。

儿子虽然住在奶奶家,身边有爷爷、奶奶、大伯、大伯妈和爸爸的照顾,但是只要他看到他的堂妹在大伯妈面前撒娇,他就会重重地推开堂妹,然后大哭大闹好久,好久。这些都是我和老公和好后,我的嫂子亲口对我说的。 

二、孩子和同龄人的关系

我自己就是独生子。小时候,我特别羡慕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我和同龄人交往时,不自觉会有主动讨好别人的需求。内心的我,一直害怕如果拒绝了同龄人的请求,就会失去与他们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的时光。我特别排斥被孤立,会有为了得到同龄人的爱而去委屈求全地对待自己的“内在小孩”。

由于我的上述经历,在带儿子时,我会把自己认为好的小伙伴强加在儿子身边,用自认正确的方式,帮孩子选择他的同龄玩伴们。因为,这不是讨好来的朋友,孩子会过得很幸福。

我并不知道,错误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变成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孩子本身没有力量,遇到问题和挫折时,会一蹶不振。进入青春期后,儿子认为我们不理解他、不欣赏他、内心觉得无比失败和孤独。

初中时,他曾经有一段辍学的经历,这与我错误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他认为我们家长不理解他,不明白他内心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痛苦。

三、我的痛苦经历被“刻录”到孩子身上

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和我同辈的表妹成绩特别好,长辈都很喜欢她。我的父母也会经常拿我与她比较。小小的我会生气地说:“你们不喜欢我,可以不要我。把表妹抱回家,当你们的女儿好了。”

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会不自觉拿他的不足,与他的同龄人去比较。我早已经忘记了,当初自己的父母曾让我无比伤心的经历。

四、我的收获与感谢

我还要感谢群里的宝贝、妍妍、丽丽、suprabha、小鹏老师、静儿、李艳华在群内与我的互动交流,指出我忽视的成长卡点。这次学习,我用了比平时三倍的时间去阅读、去体会。

通过学习,在对待儿子方面,我学会了: 鼓励孩子从一个人的价值层面去说,而不只是说:“你很棒!” 归属感,是每个人都需要联结的地方。当孩子感觉你不能接纳他的想法时,就不愿意主动与你分享。 能不能从每次的谈话中,看出孩子内心的光芒。




你是否需要了解?

看白大卫的《你不是孤单一人》,浅谈几点感悟
答:通过学习,在对待儿子方面,我学会了: 鼓励孩子从一个人的价值层面去说,而不只是说:“你很棒!” 归属感,是每个人都需要联结的地方。当孩子感觉你不能接纳他的想法时,就不愿意主动与你分享。 能不能从每次的谈话中,看出孩子内心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