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介绍
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两岁丧父,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10年赴欧,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某女子中学。1914年回纽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博厄斯专攻文化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从1936年起任该校人类学系代理主任。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享年61岁。
本尼迪克特与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一起,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形成博厄斯学派中的一个支派,即心理学派或民族心理学派,又称文化心理学派、种族心理学派。该派认为,人类文化各有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呈现出多样性。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人们的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因此,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探索和把握各种行动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即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原姓Fulton),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初少数的女性学者,受到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的影响,同爱德华·萨皮尔(Edward Sapir)提出最早的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本尼迪克特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与《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最为著名。尽管她论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论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原姓Fulton),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初少数的女性学者,受到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的影响,同爱德华·萨皮尔(Edward Sapir)提出最早的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本尼迪克特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与《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最为著名。尽管她论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论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你是否需要了解?
鲁思·本尼迪克特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这位美国当代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诗人,于1887年6月5日诞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她的家族与美国独立战争有着深厚的联系。两岁时,她失去了父亲。1909年,她在瓦萨尔学院完成了学业,主修英国文学,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她前往欧洲,回国后在加利福尼亚的一所女...
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介绍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原姓Fulton),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初少数的女性学者,受到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的影响,同爱德华·萨皮尔(Edward Sapir)提出最早的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本尼迪克特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
鲁思·本尼迪克特的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两岁丧父,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10年赴欧,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某女子中学。1914年回纽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
菊花与刀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是一位享誉当代的文化人类学家,她不仅是文化模式论学派的创始人,也在文化与人格理论(心理人类学)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她于1887年6月5日诞生于美国纽约,自小展现出对学术的浓厚兴趣。1919年,她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学术泰斗博亚斯,开始了她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之旅。在那里,她专...
文化模式的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她的理论“对于文化人类学,尤其是有关文化与个性这个领域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本尼迪克特1887年6月生于纽约,20世纪20年代师从于人类学大师博厄斯门下,192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0...
菊与刀(典藏本)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美国的民族学家,女诗人,美国人类历史学派的开创人。她于1887年出生于纽约,1948年9月逝世。其原姓为富尔顿(Fulton),家族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她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27年,她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出《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一书,并于1934年出版。1940年,著《...
鲁思·本尼迪克特贡献
鲁思·本尼迪克特的学术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特别是在探讨文化与个体特征的关系上。她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倾注心血研究了北美的多个原住民族群体,包括普埃布洛印第安人、传道区印第安人、阿帕契人、皮马印第安人和布莱克弗特人,也就是著名的黑足人。她的理论框架融合了种族主义和...
鲁斯是谁?请介绍下他在二战的身份
是不是 鲁思·本尼迪克特?二战后期,本尼迪克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
《菊与刀》中,日本人矛盾性格与日本文化双重性究竟如何形成的?
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是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她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化人类学,其导师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尔斯(Franz Boas),鲁思受到导师的影响,一生注重原始文化的调查研究。1944年6月,鲁思接受了研究日本的课题任务,在研究过程中,特别重视对日军战俘和美籍日本人的研究,获得...
《菊花与剑》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菊花与剑》,通译为《菊花与刀》,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美国人,女性。本书是解析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名作。1944年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应美国政府之邀,对日本文化进行研究以便为制定对日政策提供帮助和科学依据。1946 年,作者将研究成果整理成书出版,便是这本《菊花与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