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经典的高中物理题(关于牛Ⅱ的).摩擦带动 2.跨过滑轮 3.变力. 恒加速问题以及绳子与弹簧瞬时变化 一道高一物理题

作者&投稿:阮平 2025-05-14
高中物理力学题目一道、谢谢

选c
开始的状态分析:B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是一个方向的要合起来看,小车受到重力,A的2m拉力,B的1m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看做一个力),这3个力平衡。已知A的2m拉力,还知道角度,求出重力=4m。B的1m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看做一个力)=(根号3)m,支持力就等于((根号3)-1)m。所以答案A错了。
再看其他答案,它既然提出B段绳子是竖直的,那就看看竖直状态能不能平衡吧。先假设绳子竖直了,此时要把重力和竖直的绳子的拉力看做一个力,可以立刻算出,合力=2m。相当于小车变成重2m,B段绳子不要了。刚好小车沿着斜面向下的分力=1m,与A段绳子拉力相等,小车平衡。所以答案c正确。
再看支持力,支持力=(根号3)m。与前面算的第一个状态支持力=((根号3)-1)m不是2倍关系。所以答案d错了。
再研究答案B,两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是跟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抵消的,支持力变了,两绳子的拉力一定也变了。
所以选c
做这种受到4个力的题,就是要看哪些力可以合并。一般一个方向的力,大小不变的力容易合并。然后再做3个力的受力分析。

“子弹打击木块”的模型及其应用




�建立和研究实际问题的物理模型既可以更概括、更简捷、更普遍地描述物理规律,又可以简捷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有很多题目是“子弹打击木块”模型的变形及其综合应用.在分析和解答此类问题时,联想模型,通过类比和等效的方法,就能抓住问题的物理本质,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子弹打击木块”的模型一般分为两类,具体分析如下:
��一、第一类情况:子弹打击木块未射穿
��模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向木块(设子弹在木块内受恒定阻力).但没 有射穿木块.求木块的最大速度?




(1)多长时间后物体m2脱离小车?
��(2)物体m2在车上滑动的过程中,m2对小车的摩擦力所做的正功和小车对m1的摩擦力所做的负功各是多少?(g=10m/s)
��解析�(1)物体m2滑上小车后受小车对它向左滑动摩擦力作用,开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与此同时,小车受物体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开始向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脱离小车时即二者对地位移差等于车长L.设物体和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2、a1,则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a1=(μm2g)/m1=μg=0.5m/s,
����a2=-(μm2g)/m2=-μg=-0.5m/s.
��设经时间t物体脱离小车,则
����L=s2-s1=(v0t-(1/2)a2t2)-(1/2)a1t2,
将a1、a2、L、v0数值代入上式,计算可得
����t1=1s,t2=4s(舍去).
��(2)由t1=1s知物体的位移为
���s2=v0t-(1/2)a2t2=2.25m.
��小车的位多为�s1=(a1t2/2)=0.25m.
��则��W1=μmgs1=0.125J,
�����W2=-μmgs2=-1.125J.
��也可用动能定理来求,物体与小车分离时,物体速度为
�����v2=v0-a2t=2m/s,
��小车的速度为�v1=a1t=0.5m/s,
对小车用动能定理,得���W1=(1/2)m1v12=0.125J.
对物体用动能定理,得
�����W2=(1/2)m2v22-(1/2)m2v02=-1.125J.
��评析�“子弹打击木块”模型的实质是物体在一对作用力和反用力(系统的内力)的冲量作用下,实现系统内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变化和能量变化.若系统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不受外力,或外力与内力相比可忽略不计,故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所以可从“模型”的科学思维方法来拓宽“子弹打击木块”,从而达到快速、准确地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融会贯通,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

一、滑块问题
1.如图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光滑且足够长的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长为L=1.4m;木板右端放着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其尺寸远小于L。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现用恒力F作用在木板M上,为了使得m能从M上面滑落下来,问:F大小的范围是什么?
(2)其它条件不变,若恒力F=22.8牛顿,且始终作用在M上,最终使得m能从M上面滑落下来。问:m在M上面滑动的时间是多大?

解析:(1)小滑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
小滑块在滑动摩擦力f作用下向右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木板在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作用下向右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使m能从M上面滑落下来的条件是

(2)设m在M上滑动的时间为t,当恒力F=22.8N,木板的加速度

小滑块在时间t内运动位移
木板在时间t内运动位移
因 即
A
v
B2.长为1.5m的长木板B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小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从木板B的左端滑上长木板B,直到A、B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A、B的速度为0.4m/s,然后A、B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8.0cm后停下.若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的质量相同,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求:(取g=10m/s2)
(1)木块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行的距离.
(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解析:(1)A、B一起运动时,受冰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解得木板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0.10
(2)小物块A在长木板上受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a1=μ1g=2.5m/s2
小物块A在木板上滑动,木块B受小物块A的滑动摩擦力和冰面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加速运动,有μ1mg-μ2(2m)g=ma2 解得加速度a2=0.50m/s2
设小物块滑上木板时的初速度为v10,经时间t后A、B的速度相同为v
由长木板的运动得v=a2t,解得滑行时间
小物块滑上木板的初速度 v10=v+a1t=2.4m/s
小物块A在长木板B上滑动的距离为
(3)小物块A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越大,它在长木板B上相对木板滑动的距离越大,当滑动距离等于木板长时,物块A达到木板B的最右端,两者的速度相等(设为v′),这种情况下A的初速度为保证不从木板上滑落的最大初速度,设为v0.


由以上三式解得,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长木板的初速度不大于最大初速度
动力学中的传送带问题
一、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
①滑动摩擦力消失 ②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③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
二、传送带模型的一般解法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分析其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景图),注意摩擦力突变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③分清楚研究过程,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求解未知量。
难点疑点:传送带与物体运动的牵制。牛顿第二定律中a是物体对地加速度,运动学公式中S是物体对地的位移,这一点必须明确。
分析问题的思路:初始条件→相对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出物体受的合外力和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由物体速度变化再分析相对运动来判断以后的受力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一、水平放置运行的传送带

1.如图所示,物体A从滑槽某一高度滑下后又滑上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静止不动时,A滑至传送带最右端的速度为v1,需时间t1,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A滑至传送带最右端的速度为v2,需时间t2,则( )
A. B.
C. D.
2.如图7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速度v2沿直线向左滑向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反回光滑水平面,速率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v1= v2时,才有v2′= v1 B. 若v1 >v2时, 则v2′= v2
C.若v1 <v2时, 则v2′= v2 D.不管v2多大,v2′= v2.
P
Q
3.物块从光滑斜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 )
A.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 B.物块将仍落在Q点
C.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 D.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
4.(2003年·江苏理综)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右图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图17
v0
5.(16分)如图17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长度L=5m,皮带轮的半径R=0.1m,皮带轮以角速度 顺时针匀速转动。现有一小物体(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从A点滑上传送带,越过B点后做平抛运动,其水平位移为S。保持物体的初速度v0不变,多次改变皮带轮的角速度 ,依次测量水平位移S,得到如图18所示的S— 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图18
/rad/s
S/m
3
1
30
10
(1)当 rad/s时,物体在A、B之间做什么运动?
(2)B端距地面的高度h为多大?
(3)物块的初速度v0多大?

6.(2006年·全国理综Ⅰ)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起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二、倾斜放置运行的传送带
1.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从AB长度为16m,传送带以10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物体从A运动到B需时间是多少?(sin37°=0.6,cos37°=0.8)

2.如图3-2-24所示,传送带两轮A、B的距离L=11 m,皮带以恒定速度v=2 m/s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A端,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传送带的倾角为α=37°,那么物块m从A端运到B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g取10 m/s2,cos37°=0.8)

分享一个解题思路
机动牛
解题时先考虑机械能守恒的方法,如果缺少条件做不出,考虑动量守恒,如果还是缺少条件,就按照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是要题目还是方法呀?


你是否需要了解?

高中物理力学的经典题。
高中物理典型例题集锦(一)力学部分 1、如图1-1所示,长为5米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米的两杆顶端A、B。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它钩着一个重为12牛的物体。平衡时,绳中张力T=___分析与解:本题为三力平衡问题。其基本思路为:选对象、分析力、画力图、列方程。对平衡...

一道关于压强的高中物理题
1)、此时物体是平衡的,大活塞比小活塞向外的压力大1千克力,也就是9.8牛。等于两活塞的压力差,为内外压强差与两面积差的积, (P-P0)*(Sa-Sb)=9.8N,Sa=0.001平方米,Sb=0.002平方米,P0=10000帕。P=19800帕 2)温度下降后,内部压强减小,必须减小体积来保证内部压力,所以两...

高中物理牛二定律实验
气垫有稀薄的气体喷出,使滑块与导轨稍微分离,大大减少摩擦,摩擦可以忽略。

高中物理买什么刷题资料好 课外辅导书推荐
高考一轮复习我推荐《蝶变笔记》、《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中物理经典名题精解精析》。影响物理成绩的,从来都不是题型的难度,而是同学们做题的速度。高考物理辅导书推荐《蝶变笔记》这本教辅书是一本讲练结合的教辅书,将高中物理的知识,归类到各专题模块下,按照“讲解+演练”模式进行整理划分。教辅...

一道物理题,高中的,自认为物理很牛的帮忙下
解,因人和小车这一系统沿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所以有 mv+MV=0 (v是人对地的速度,V是小车对地的速度)V=-m除以M乘以v]v撇等于v减去V=M+m的和除以M再乘v t等于L除以v撇等于ML除以M与m的和与v的积 x等于vt等于ML除以m与M的和 X等于Vt等于-ML除以M与m的和即为车厢对地的移动距离 ...

牛吃草问题的解法(一定要有理解的解法,不要套公式的)
牛吃草问题的解法(一定要有理解的解法,不要套公式的)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作。物理课初中、高中、大学各讲一遍,初中定性的东西多,高中定量的东西多。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

求物理帝,高三物理题
设g=10m\/s^2 a(木板)=8N\/8kg=1m\/s^2 设木板为物体A,小物块为物体B,由题义,小物体质量忽略(楼主没给质量)。所以摩擦力fB=0,mB=0。设U'为木板和物块的最终速度。U'=(F-fB)\/(mA+mB)*t+10m\/s=8N\/8km*t+10m\/s U'=fB\/mB*t-2m\/s=0.2gt-2m\/s 解得:t=12s 设位移为s...

问一道高中物理力矩题
若杆对纸的压力大小为N,则有 F= f 滑=μ*N 对杆:以水平轴为转动轴,由合力矩为0得 G杆*(L \/ 2)*cosθ=N*L*sinθ式中L是杆长 即 N=G杆*(1\/ 2)*cosθ\/sinθ=200*(1\/ 2)*0.5 \/ 0.866=57.7牛 所求向上的力的大小是 F=μ*N=0.2*57.7=11.5牛 ...

高中物理题
沿斜面方向:合外力=F-mgsin30-f =ma---只有f是未知量---f=5 两秒末v=at=4 摩擦力瞬时功率P=fv=20

初三的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的物理题
2当桌子静止或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桌子处于平衡态,所以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因为重物受到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来受重力,所以下降,你可以自己做实验观察一下 4没看明白 5 支持力是五牛。因为物体静止,所以重力等于支持力等于十牛。当你拉他的时候拉力小于重力所以物体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