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内钢筋连接区与非连接区区段~~~ 柱钢筋搭接位置在连接区内如何处理(施工原因造成柱接头在梁柱核...
因钢筋加工问题致使钢筋不能再规范要求范围内搭接,搭接位置只能在节点区及非连接区时如何处理?(绑扎搭接)。在11G101图集中关于柱子连接有这么两个图,节点区上柱钢筋向下锚固为1.5lae,下柱钢筋向上锚固为1.2lae。但是上柱钢筋向下锚固时,与下柱钢筋搭接区域在哪?下柱钢筋具梁顶标高位置是多少(下柱钢筋在哪截断)?同样下柱钢筋向上锚固时,与上柱钢筋搭接区域在哪?上柱钢筋与梁顶标高距离多少(上柱钢筋在哪截断)?
问题补充:应该是在06G901-1图集中,如下图
答:用了11G101又用06G901-1,两者LaE是有规范时间差异的,我的意见该问题用11G101解决。按您问的思路回答有点晕。我来试着答,
您的图1,首先要明确适用范围,它适用于:(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钢筋)。连上柱较大直直径钢筋也不适用(另有图)!伸入从楼面始向下1.2LaE即可。
您的图2,首先要明确适用范围,它适用于:(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钢筋)。伸入从梁底始向上1.2LaE即可。不适用者返工重做。在下非连接区以上,上非连接区以下,连接是好事,绑扎连接只要箍筋加密即可
二、柱子钢筋绑扎工艺:
1、 工艺流程:
竖向受力筋连接 → 画箍筋间距线 → 套柱箍筋 → 绑箍筋
2、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箍筋套在下层伸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角。
5、柱箍筋绑扎
(1)、按已划好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4)、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如箍筋采用90°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5d。
三、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 → 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 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筋间距 →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 →→ 穿主梁下层纵筋 → 穿次梁下层钢筋 → 穿主梁上层钢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穿次梁上层纵筋 → 按箍筋间距绑扎 → 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6、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 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 d。
7、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8、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9、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小大于50%。
1.首先要了解的是,抗震KZ柱纵向配筋连接方法分为三种:绑扎连接、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每一种连接方式的连接区域与未连接区域均存在差异。图分为两部分:从基础到梁的底部”和从梁的表面到梁的底部。
2. 以绑带连接为例,参见atlas 03g101-1第36页,未连接区域从基础到二层梁底高度的1/3内无法连接。若基础面距二层梁底4米,则配筋不能在4*1/3=1.33米内连接;底部的第二束。
同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不是可以连接在1/6的高度从基地到第二次梁的底部,和不少于本专栏的最长边的距离,和不少于500;
3、除非连接区域外,其余部分为连接区域,其他连接方式也是这样理解的。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主要是指搭接接头,关于搭接接头的位置,各部件都有各自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纵筋直径大于规定值、16、22、25、28时,一些重要构件不允许绑扎、研磨,只允许机械连接,甚至不允许节点连接。
钢筋工人,最重要的一点是了解钢筋的物理作用在每个组件的一部分,混凝土中的钢筋主要戏剧张力的作用,其次是剪切,剪切实际上是一种变形的紧张,再次打扭力的作用。
剪力墙搭接节点与其它节点不同。竖向钢筋搭接接头可分为两种特殊类型。一、二级抗震、钢筋直径大于28的节点应交错布置,中间间距500mm。三、四级抗震且钢筋直径小于28的搭接节点可在同一截面上,搭接长度为锚固长度的1.2倍。
钢筋重叠是指两根钢筋具有一定的重叠长度。用拉线连接的方法,适用于小直径钢筋的连接。一般用于加固土中钢筋网,经纬布置均匀,不需要焊接,只需固定钢丝。
1、先要明白的是,抗震KZ柱纵向钢筋连接方式分为三种:绑扎连接、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每种连接方式的连接区和非连接区区段有点区别,图集中分两部分说明,即:“从基础至梁底”、“梁面至梁底”。
2、以绑扎连接为例,见图集03G101-1第36页,非连接区不能在基础至二层梁底这段高度的1/3内连接,如基础面至二层梁底为4米,则钢筋不能在4*1/3=1.33米内连接;二层梁底处,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不能在基础至二层梁底这段高度的1/6内连接、不能少于这条柱子的最长边距离、且不能少于500;
3、除了非连接区,剩余区段为连接区,其它连接方式同样按这种思路理解就行。
连接区段就是在柱根不以上500或6/1H(H是层高),这两个取大值,钢筋连接区箍筋需加密。这个主要也是和弯矩有关,房屋受侧向风荷载,那么柱子就承受侧向弯矩,弯矩在柱中间最大,所有此处为非连接区,根部为固定支座,剪力最大,所以选500或6/1H。
以框架柱为例。首先 你要明白你自己设计的嵌固位置是哪里,也就是平常说的柱根部位。一般来说,地下一层的住宅,嵌固部位在地下室顶板那位置。那柱子下部非接区就要按1/3净高来取值。上部非连接区按1/6净高,柱宽大值,500三数字取大。非柱跟部位上下非连接区按1/6净高,柱宽大值,500三数字取大。
你是否需要了解?
柱内钢筋连接区与非连接区区段~~~
1.首先要了解的是,抗震KZ柱纵向配筋连接方法分为三种:绑扎连接、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每一种连接方式的连接区域与未连接区域均存在差异。图分为两部分:从基础到梁的底部”和从梁的表面到梁的底部。2. 以绑带连接为例,参见atlas 03g101-1第36页,未连接区域从基础到二层梁底高度的1\/3内无法连...
柱钢筋绑扎连接位置处在节点区及非连接区时如何处理?
您的图2,首先要明确适用范围,它适用于:(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钢筋)。伸入从梁底始向上1.2LaE即可。不适用者返工重做。在下非连接区以上,上非连接区以下,连接是好事,绑扎连接只要箍筋加密即可 植筋呗植筋
柱子钢筋上面的非练级区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非连接区”,它的意思是不能连接的区域。这段区域的钢筋应该连续贯通。搭接区指上下两个非连接区中间的区段。根据11G101图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工程受力计算什么地方的钢筋需要连接(通筋),什么地方钢筋不受力,不需要敷设钢筋(可以断开)即非连接区域,而并非钢筋长度不够,如负筋、加立筋...
,柱钢筋接头都在非连接区的处理方法。现有接头为电渣压力焊,柱高6米...
加绑60-70D钢筋在接头处,进行接头加强即可。
框架柱纵向受力筋为何要设置非连接区?是否可以再非连接区连接?有何构...
《03G101图集》规定,柱的下部,即在楼板梁的上方有一个“非连接区”(是个箍筋加密区),纵筋的接头只能在“非连接区”以上部位(也就是柱的中部)进行。然而,图集没有规定在柱的上部有没有“非连接区”?例如,在柱上部的箍筋加密区或者在柱梁的交叉部位允许不允许纵筋连接? 事实上,有的施...
框柱、框支柱钢筋连接在非连接区 可以不?采用的是一级机械连接
框支柱与框架柱的区别也就是所用部位不同,然后结构设计时所考虑的也就不尽相同了。简单一点就是:框支柱是框架梁上的柱,用于转换层。框支柱与框架柱的区别在于框架柱与基础相连,框支柱与框架梁相连.框支柱以下的柱都是框支柱,而不与剪力墙相连的梁则为框架梁。这个...
KZ柱钢筋接头位置在哪?
1、先要明白的是,抗震KZ柱纵向钢筋连接方式分为三种:绑扎连接、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每种连接方式的连接区和非连接区区段有点区别,图集中分两部分说明,即:“从基础至梁底”、“梁面至梁底”。2、以绑扎连接为例,见图集03G101-1第36页,非连接区不能在基础至二层梁底这段高度的1\/3内连接...
钢筋中"非连接区域"是什么意思,求解释啊。
因为钢筋长度不够,那么就需要连接,有连接就有“连接区域”和“非连接区域”之分了!哪些地方能连接,那些地方不能连都是按照受力分析来的,这个比较复杂,在建筑工程中你只要记住上部在支座附近连接,下部在构件中间连接,具体的连接区域请详见11G101-1图集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1 2 湘衡布衣 ...
钢筋中"非连接区域"是什么意思,求解释啊。
根据11G101图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工程受力计算什么地方的钢筋需要连接),什么地方钢筋不受力,不需要敷设钢筋即非连接区域,而并非钢筋长度不够,如负筋、加立筋、构造筋、梁底部的上层钢筋等均可设置非连接区域。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
柱钢筋搭接位置在连接区内如何处理(施工原因造成柱接头在梁柱核心区内...
2、楼层梁上下部位的范围形成一个”非连接区”其长度由三部分组成:梁底一下部份、梁中部分和梁顶以上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柱纵筋非连接区”,梁底一下部分的非连接区长度=MAX(Hn\/6,hc,500),H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hc: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3、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