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生命力很强,为什么却极难养活?

作者&投稿:长胜 2024-06-28

麻雀的生命力

麻雀是雀形目下比较有代表性的鸟类,是雀科麻雀属下27种小鸟的统称,它们广泛的分布于世界各地,有着庞大的种群数量,在我国比较常见的麻雀有两种:树麻雀和家麻雀。

这两种麻雀几乎都是全国分布的,从名字上看,家麻雀应该是我们最常见的麻雀,不过,恰恰相反,家麻雀与树麻雀最大的区别就是颜色要更淡一些,而且两颊没有树麻雀那样明显的黑斑。

除了外观的区别外,家麻雀相比树麻雀要更少见一些,甚至在欧洲一些地区,比如荷兰,家麻雀一度成为了濒危物种。不过,这两种麻雀对栖息地的选择高度重合,它们都喜欢在村庄、城镇附近活动,也都会在人的屋檐下筑巢。

既然,树麻雀更常见一些,我们就以树麻雀为例,简单的说一下它们的生命力有多强?树麻雀虽然体型不大,不过,比起相近体型的动物来说,它们的寿命不算短,平均7-9年的寿命,最长可以超过10年。

麻雀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这使得它们对食物几乎没有挑剔,无论是植物性食物(主要是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还是动物性食物(主要以昆虫为主),它们统统来者不拒,这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大部分的环境。

其次,麻雀是一种抗寒能力非常强的鸟,在我国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到了冬季天寒地冻下,依然能够看到成群的麻雀飞舞。

除此之外,麻雀在食物匮乏的季节,可以连续2天不吃东西,到了冬季,它们只是偶尔吃一些草籽或者人喂养家禽、家畜时散落的食物就能存活。

而且麻雀的繁殖能力也比较强,通常从每年的3月份开始,麻雀就可以繁殖了,一直会持续到8月份,在此期间,麻雀要生2-3窝,最多4窝,每一窝4-8枚卵,这些卵只需要11-13天就能孵化,经过半个月左右的喂养,雏鸟就能飞离巢了,当然此时的雏鸟仅仅是在练习飞翔,觅食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离巢的5-7天内,它们会频繁的归巢,亲一代也会继续喂养,直到真正离巢后,它们就能独立生存了。

麻雀为何养不活?

麻雀养不活并不绝对,只是能养活的几率很低而已,要找到原因,我们需要分将它们分为成鸟和雏鸟两个阶段来说。

首先是成鸟。记得小时候,大人经常给我们抓麻雀玩,虽然白天它们非常的警惕,飞行能力也强,但是到了晚上,它们会躲在屋檐下,厨房、厕所里,此时拿个手电筒,一旦灯光照到它们,它们就一动不动了。抓住之后,放在盒子里,第二天就成为我们的玩具了。

按理说,这样的麻雀太好养活了,它们羽翼丰满,杂食性,随便抓点虫子或者给点谷物,它们就能活,但事实上,成年的麻雀被抓住后,很少有能活过一天的。

这是因为一方面以前抓住麻雀喜欢给它的腿上栓根绳子,让它不断的飞、不断的挣扎,这样很快麻雀就会死亡。一方面即使我们将它放到一个盒子里,麻雀也活不长,因为麻雀会拒绝我们给的食物,而且会在盒子里乱撞,很快也会死亡。

麻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行为是作为一种野生动物本能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虽然不会产生什么毒素,但是在应激反应的状态下,麻雀的肾上腺素急剧增加,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流动加剧,持续的这种状态,显然是导致麻雀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并非是撞死了。

小时候家住农村,白天经常有麻雀食物从窗户飞入屋内,我曾经见过一只麻雀连续的撞击墙面、顶棚、窗户玻璃十几次,最终逃脱后,安然无恙。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雏鸟。关于麻雀的雏鸟,我曾经试验过许多阶段,比如刚刚孵化不久的麻雀(全身无毛,粉红色),刚刚长了一点羽毛的麻雀,还没有张齐飞羽的麻雀等等,其中只有一只没有张齐飞羽的麻雀养活了,其他的都死掉了。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自己试验得出的结论就是食物和温度。有许多麻雀的雏鸟会在我们抓住的当天晚上死掉,这大概率是温度惹的祸,没有长齐羽毛的麻雀对温度是非常敏感的, 白天还好,它们的繁殖期集中的季节温度较高且恒定,但是一到晚上,正常情况下,它们会在母亲的身下度过整个夜晚。

但是,被我们抓住之后,晚上没人管它,而且通常是放到一个小容器里就走了,这样就导致夜晚麻雀失温而死。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麻烦,首先给它们找一个纸箱,大一些,弄几个孔通风,孔最好在箱子的上侧,然后底部铺一些棉花和干草,这样能隔绝地温。除此之外上面也要处理,最好给纸箱盖一个毯子,不要遮住通气孔,或者在雏鸟身上盖上一层棉花,别太厚,这样就能保证它们不被冻死了。

其次就是食物了,刚孵化的雏鸟是需要吃蠕虫的,一旦给它吃硬的食物,就会导致无法消化而死,没有蠕虫也需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流质食物,然后白天要每个3个小时左右喂一次,晚上停止喂食,早上喂食也要比较早,尽量在6点之前,尽可能的贴近麻雀妈妈喂养的节律。

一般情况下,雏鸟不会绝食,它们不吃食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提供的食物并非它们能吃和消化的食物,所以只要做好保暖和食物的供给,十几天后,麻雀就能飞了。




你是否需要了解?

麻雀生命力很强,为什么却极难养活?
答:麻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行为是作为一种野生动物本能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虽然不会产生什么毒素,但是在应激反应的状态下,麻雀的肾上腺素急剧增加,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流动加剧,持续的这种状态,显然是导致麻雀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并非是撞死了。 小时候家住农村,白天经常有麻雀食物从窗户飞入屋内,我曾经见过一只麻雀连续...

麻雀同样也是鸟,那为什么它极难养活呢?
答:三、生存环境麻雀之所以那么难养活,主要是因为麻雀本身就体弱,而且人类把麻雀捉回家之后,一般都会选择把麻雀放在笼子中养。由于生存环境发生改变,麻雀自身就会感到十分害怕,这个时候它就很有可能会到处乱撞。麻雀经常挣扎所以导致它的体力下降得非常快,最终会因为体力下降,脱水等原因而死亡。

麻雀生命力很强为什么却极难养活
答:按理说,这样的麻雀太好养活了,它们羽翼丰满,杂食性,随便抓点虫子或者给点谷物,它们就能活,但事实上,成年的麻雀被抓住后,很少有能活过一天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以前抓住麻雀喜欢给它的腿上栓根绳子,让它不断的飞、不断的挣扎,这样很快麻雀就会死亡。有许多麻雀的雏鸟会在抓住的当天晚上死掉,这...

在野外遇到雏鸟能拿回家自己喂养吗?
答:通过小时候的一些经验,再结合现在已了解的一些关于鸟类的知识,我终于找到了小鸟极难养活的原因:第一:适宜的温度极难模拟。我们以鹌鹑为例,鹌鹑的巢虽然在地面上,但是上面有农作物的遮挡,所以即使在炎热的夏日,白天巢内的温度也不会太高。到了晚上,虽然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凉爽,但是对于初生无...

麻雀怎么养活?
答:麻雀虽属文鸟科,但远不如其他文鸟乖巧,爱动爱闹,动作灵活,频率极快,而且非常聪明。捕捉到的成鸟脾性极大,极难驯化,饲养不得法者往往几天就挂了,养活了非搬即仰,养个两三年能当人面开口大叫的已经非常不易,故建议喂养当年的雏鸟和出窝不久的原毛,在野外换好的老毛最好不要去养了,这种鸟花了大功夫养出来,...

麻雀能饲养吗
答:麻雀能饲养。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

麻雀可以养吗?可以大规模养吗
答:首先,饲养成本和利润差别不是大。养殖雀与散捕雀的成本天壤之别,很难与之竞争。不上规模赚不到多少钱,而如此,其中的饲养,管理,防疫经验很难掌握。第二,疫病防疫难度大,防疫部门也没有相应措施。无前者经验可参考。规模养殖要过卫生防疫部门这道关极难。三,麻雀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能拿到政府...

...麻雀,吃了一口食,喝了一口水,不知道能不能养活?请大家帮我看看它是...
答:小鸟是很难分辨出公和母的。你还是把它放了吧,养不活的它会很生气,然后不吃食就会饿死的。

养麻雀应该注意什么?
答:麻雀虽属文鸟科,但远不如其他文鸟乖巧,爱动爱闹,动作灵活,频率极快,而且非常聪明。捕捉到的成鸟脾性极大,极难驯化,饲养不得法者往往几天就挂了,养活了非搬即仰,养个两三年能当人面开口大叫的已经非常不易,故建议喂养当年的雏鸟和出窝不久的原毛,在野外换好的老毛最好不要去养了,这种...

急!求助如何帮助小麻雀!!!
答:麻雀虽属文鸟科,但远不如其他文鸟乖巧,爱动爱闹,动作灵活,频率极快,而且非常聪明。捕捉到的成鸟脾性极大,极难驯化,饲养不得法者往往几天就挂了,养活了非搬即仰,养个两三年能当人面开口大叫的已经非常不易,故建议喂养当年的雏鸟和出窝不久的原毛,在野外换好的老毛最好不要去养了,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