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历史图片配文字说明 潮汕历史 多方面
潮汕不是行政上的概念,只是地理和文化上的概念,指的是广东东部的潮汕文化影响区域,历史上随着行政区划的更迭先后有义安、潮州、潮州三阳、潮州八邑、汕头地区、粤东四市之称,现如今多指广东东部的城镇群,即汕头、潮安、揭阳、汕尾、潮阳、普宁、陆丰、澄海、惠来、丰顺、海丰、饶平、揭西、陆河、南澳15城镇带的总和,与行政区划并无一一对应关系,而持不同观点者也常以义安、潮州、潮州八邑、潮汕三市、粤东四市等其他称之,但所指略有差异。
潮汕居民基本上均来自各各历史阶段的南迁汉人,比如比较早的并有记载的是《史记》中记载的秦时期一支由史氏族人带领的为秦始皇修筑水路直达揭阳岭的队伍,抵达揭阳岭后并没有返回,而是直接“驻扎”在当地并始设揭阳县。其外还有其他如汉,三国,唐宋,元明时期迁入的。
1858年6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规定 潮汕
增开潮州府等十处为通商口岸。选定澄海县沙汕头(后改名汕头,并取代条约口岸部分“潮州”一词)一带,那时汕头并不为人所熟知,其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但汕头一带引潮汕三江出海口,北通海峡(台湾海峡),身靠南海,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已取代当时衰落的樟林港地位,成为潮州府属的中心港口。至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860年1月1日)潮州府如期对美开市,在汕头港把门岛——妈屿岛上设立“潮海关”。不久恩格斯便提到“汕头是远东地区唯一一个具有商业性质的城市”,(潮州府汕头埠开埠前已有广州等五口通商,因此汕头埠是当时除此五口外唯一有点商业价值的港口),可见汕头埠地位可以与广州港等相提并论。当时的二十世纪初,汕头埠逐渐成为潮州府属的滨海重镇,其工商繁华,已崛起成为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港口。1904年梅县松口人张煜南等看准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便倾力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所在地直达汕头埠的铁路。1906年,潮汕线铁路筑成,同时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了车。
1907年5月22日,丁未黄冈起义爆发,这是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乃日后诸多民主武装革命的先声,但《南洋总汇报》却大肆指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潮汕”之名
潮汕城市群(20张)由此见之报端,逐步广为人知。 民国成立后,广东都督府下设潮梅镇守使,其中心驻汕头,汕头粤东中心城市概貌初现雏形。 1921年 汕头建市,设立省直属市政厅,汕头成为粤东继潮州府城后的又一耀点。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潮”、“汕”共荣,人们便习惯于潮汕平原、潮汕人、潮汕话之类的说法。不过,由于二战至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原因以及惯有称谓,海外潮人迄今为止仍习惯称自己为潮州人。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原汕头市政厅重新建制,设立潮汕专区。 1953年1月与惠阳、兴梅专区合并为粤东行署,中心设于汕头;1956年2月原惠阳地区析出,设立汕头专区;1965年兴梅析出设兴梅专区,汕头及下辖县改为汕头地区。而后又几经变动。但汕头市均为地方或专区党政机关所在地。 1981年11月,汕头市划部分土地创办汕头经济特区。 1983年7月,实行地市合并,建立市领导县体制,汕头下辖澄海、南澳、潮阳、揭阳、揭西、普宁、饶平、惠来8县和潮州市(县级)。定于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991年12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从原揭阳县析出部分土地建揭东县,后将县城榕城镇及周边城镇合并为榕城区建立地级揭阳市。 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潮阳、普宁撤县设市(县级);1994年4月,国家批准澄海撤县设市(县级)。 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汕头市调整行政区划,撤销汕头市升平区、金园区,设立汕头市金平区;撤销汕头市河浦区、达濠区,设立汕头市濠江区;撤销县级潮阳市,分别设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撤销县级澄海市,设立汕头市澄海区。
你在百度百科里面输入“潮汕”会有更详细的资料。我也是在那里复制的。
潮汕地处闽粤陆海交界,其扼台湾海峡和南海水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潮汕”一词曾作为行政区名称出现在广东行政区划版图上(1949年——1952年),现更多的是一地域文化概念,具体指广东潮汕文化(岭南三大文化板块之一)影响区域。先秦时期,潮汕为闽越地,自秦汉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为瓯越和闽越,并将潮汕划入南越,北宋地理全书《舆地广记》则记载潮州为闽地。明代官方典籍《永乐大典·风俗形胜》:“潮州府隶于广,实闽越地,其语言嗜欲,与福建之下四府颇类,广、惠、梅、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人等。”历史上该地区随着行政区划的更迭曾出现先后义安、潮州府、潮州三阳、潮州九邑、潮州八邑、汕头地区、潮汕三市、四市等称谓。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有着个响亮的名字——潮汕人(也作潮州人),他们起源于中原、繁衍于潮汕、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为广泛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
近年来,广东省开始逐步落实潮汕三市的汕潮揭同城化,并讨论构思规划三市城际轨道[1] 。2013年3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陈经纬提案「关于合并潮汕三市并升级为副省级“潮汕特区”」的提案已提交全国两会讨论[2-4] 。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作出了回函,表示将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其可行性[5-8] 。
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准成立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9] ,潮汕地区有了第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与福建省的连接处,其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潮汕人称之为“省尾国角”。潮汕地区东邻漳州,西接惠州,南濒南海,北界梅州、龙岩。
潮汕民居(81张)
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海。北回归线贯穿而过,气候宜人,境内虽有富饶的潮汕平原,但生存不易,常有台风与地震威胁.而且地少人多,总面积10918.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1500万,人均耕地不到3分田,有“耕田如绣花”之美誉。而这种细致严谨的做事风格亦催生了令人艳羡的“潮汕三宝”:“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潮汕姑娘(当地人称“姿娘”)、“雅致细腻、精美绝伦”的潮汕工艺品以及被誉为“中国最高端菜系”的潮州菜“等。
潮汕地处八乡山、阴那山、韩江中游谷地及凤凰山山地以南,东西地跨莲花山脉东麓至
潮汕的海(71张)
粤闽边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体低平、土壤肥沃、农产丰富。地貌以平原为主,山地、台地、丘陵为次。境内有韩江,榕江,练江三大江河,平原区由韩江三角洲、榕江平原、练江平原、黄冈河平原、龙江平原五部分组成。其中龙江平原与其他几片平原空间上不相连接、此外还有一些河谷盆地和小片沿海平原,如韩江中游的归湖盆地、榕江上游河婆盆地、黄冈河上游的三饶—茂芝盆地;濠江两岸、惠来狮石湖、南澳后宅等海积平原。东北与福建省的诏安、平和两县接壤,西北同粤北的梅州市为邻,东南濒临南海,与台湾遥海对望。
潮汕地区海岸线曲折绵长,多优良港湾。其东起饶平县大埕湾,西止梅州县哥嘴,全长500多公里。海域有大小岛屿169座和南澎、勒门2组列岛,海湖3个。最大海岛为南澳岛,面积106.85平方
古迹 民俗(81张)
公里,岛岸线总长为79公里。
简介
潮汕偏隅于我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潮人自嘲为“省尾国脚”。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内虽有富饶的潮汕平原,但生存环境并不易,常有台风与地震威胁,如1922年8月大台风,1969年的VIOLA大台风与1918年南澳大地震,这些大灾难给这片肥沃的热土留下无法抹平的伤疤。海洋文化多少培养了潮汕人敢于拼搏的精神。加上历来地少人多,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有余,人均可耕地不到三分田。故也培养了潮汕人精细耕作,有“耕田如绣花”之美称。同时商业文化浓厚,潮汕商人(潮州帮)是古代三大商帮之一。本土文化独特,属于中华文明的一支亚文化。她是一块“十相留声”的神奇土地,更是宋“前七贤”、明“后八俊”,近代千万潮汕英才生长的“海滨邹鲁”。
地理
东经115°06ˊ~117°20ˊ,北纬22°53ˊ~24°14ˊ东西长161公里,南北宽148.3公里。
潮汕平原丘陵区位于八乡山、阴那山、韩江中游谷地及凤凰山山地以南,大南山、娥眉嶂以东至粤闽边界。地貌上以平原为主,丘陵为次。境内有韩江,榕江,练江三大江河,由韩江三角洲、榕江平原、练江平原、黄冈河平原、龙江平原五部分组成。东北与福建省的诏安、平和两县接壤,西北同梅州市的丰顺、大埔两县为邻,西接梅州市的五华县和汕尾市的陆河县,东南濒临南海。海岸线曲折绵长,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海岸线陆岸部分,东起饶平县的大埕湾,西止惠来县的南海乡,全长200多公里。
海域有大小岛屿76座和南澎、勒门2组列岛。最大的海岛是南澳岛,面积106.85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为77公里。
潮汕地区总面积 103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0.4%,沿海沙陇和海蚀崖等占14.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历史
考古材料证实,潮汕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潮汕的先民属大闽越族。自秦汉以后,中原汉族后裔南迁入主潮汕。入潮汉人和土著长期和睦相处,逐渐融合。现生活在潮汕的人群中,主要是汉族宗支的潮汕人以及少部分同是南来的汉族后裔客家人,畲族人所占人数不多。更让世人刮目相看的是,山风和海涛淘洗着代代潮人的心胸。造就了千千万万潮人既刚强又文雅的情性,由此而生的刻苦耐劳、开拓进取、谦恭和顺的潮人群体,令世人所认同。“凡有潮水的地方,便有潮人存在”,如今“本土有一个潮汕,大陆有一个潮汕,海外有一个潮汕”,海内海外的潮人薪传火接,世世代代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
潮汕,古称潮州,随着近代汕头市的兴起,汕与潮并荣,故习惯上称为潮汕。现在的潮汕从区域上分为3 个地级市:汕头市、潮州市和揭阳市,都是著名侨乡。汕头市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全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潮州市素有“岭东首邑”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沿海开放旅游城市;揭阳市也是粤东主邑,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是粤东、赣南及闽西等地物资集散地。
文化
潮州汕头揭阳三市梅州丰顺一县山水相连,文化相同。共同的潮州文化起源于潮州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她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有自己的潮州方言(潮汕话)、潮州戏剧(潮剧)、潮州音乐、潮州菜系(潮汕饮食)、潮州工夫茶、潮汕工艺品(如潮绣,潮州木雕,抽纱)、潮汕民俗(如英歌)和潮汕人文(如潮汕善堂)心态八大特色。这八大文化系,既是潮汕的,又是世界的。他们甚至有自己的宗教--德教。
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潮汕,由于三市及所辖各区、县(市)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的一体化,使得自然文化遗产、经济环境、城市形象、社会秩序、市民行为日趋优化,观光、娱乐、商务、公务、购物、文化、信息等旅游功能较为配套,成为很好的旅游城市。
粤东的大片土地在隋开皇十一年(591)以后为潮州府(郡)所管辖,传统上称这里为潮州地域;通常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而说潮州话的人为潮州人(这其中也包括少部分客家人)。
“潮汕”的来由
至二十世纪初,汕头埠逐渐成为潮州府属的滨海重镇,这里工商繁华,已崛起成为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港口。1904年梅县松口人张煜南等看准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便倾力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所在地直达汕头埠的铁路。1906年,潮汕线铁路筑成,同时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了车。由此有“潮汕”新名词。
1907年5月22日发生了丁未黄冈起义,这是孙中山亲自领导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意义重大,但《南洋总汇报》却大肆职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潮汕”之名由此见之报端,逐步广为人知。“潮汕”这片土地也逐步为外界所瞩目。1921年之后,汕头建市设立市政厅,属广东省政府领导,成了粤东地区继潮州城之后的另一地域亮点。把这片地域称为“潮汕”的说法便正式登上了官方文本。再后来,汕头市逐渐成长为粤东的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这样一来,人们对于潮汕平原、潮汕人之类的说法也就习以为常了。不过要说明的是海外潮人迄今为止仍喜欢称自己为潮州人,海外各地潮人会馆也都称为“潮州会馆”。
你是否需要了解?
潮汕地区历史图片配文字说明
现在的潮汕从区域上分为3 个地级市:汕头市、潮州市和揭阳市,都是著名侨乡。汕头市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全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潮州市素有“岭东首邑”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沿海开放旅游城市;揭阳市也是粤东主邑,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是粤东、赣南及闽西等地物资集散地。文化 ...
图文解读潮汕地区地理和历史(了解潮汕必备文章)
从地理角度来看,潮汕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南临南海,北靠莲花山,拥有韩江、榕江和练江三大江,总面积约161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800万,区域内土地肥沃,北回归线贯穿,是典型的沿海平原。文化层面,潮汕地区在历史上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畲族的发源地、隋朝台湾的经略起点、唐宋时期的重要文化汇聚地...
潮汕历史概况(求详细)
潮汕地处闽粤陆海交界,其扼台湾海峡和南海水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潮汕”一词曾作为行政区名称出现在广东行政区划版图上(1949年——1952年),现更多的是一地域文化概念,具体指广东潮汕文化(岭南三大文化板块之一)影响区域。先秦时期,潮汕为闽越地,自秦汉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为瓯越和闽越,...
潮汕历史(转载)
尽管曾经的经济迟缓是旧时代的烙印,但潮汕地区的潜力依然巨大。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改革管理缺陷,重建诚信环境,吸引国内外人才,潮汕正迎头赶上,准备迎接新时代的繁荣。这份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将继续在潮汕地区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潮汕历史概貌
潮汕地区的居民主要由历史上多个阶段南迁的汉人构成,最早有记载的是秦代史氏族人的队伍,他们在《史记》中被提及,参与了秦始皇时期的水利工程,抵达揭阳岭后便在此定居,建立了揭阳县。汉、三国、唐宋元明时期,还有更多人群迁入,丰富了潮汕的文化历史。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
潮汕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潮汕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潮州,这一地区的人们在韩愈担任潮州刺史时期,依然统归潮州管辖。潮汕人和闽南人共享同一祖先,追溯到秦始皇时期,中原汉族迁移至福建,继而一部分迁到了潮汕。因此,潮汕方言与闽南话、台湾话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潮”字意味着水,“汕”字描绘的是沙丘的脊部。从名字中我们...
跪求潮汕历史文化图片及资料
1921年 汕头建市,设立省直属市政厅,汕头成为粤东继潮州府城后的又一耀点。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潮”、“汕”共荣,人们便习惯于潮汕平原、潮汕人、潮汕话之类的说法。不过,由于二战至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原因以及惯有称谓,海外潮人迄今为止仍习惯称自己为潮州人。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原汕头市政厅...
潮汕各种文化介绍(潮汕文化发源地)
揭阳学宫将近九百年历史,是岭南规模最大的孔庙历史建筑群,在现存县级孔庙古建筑群中,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这点很多游客并不知道。揭阳学宫保留了宋式孔庙大气典雅的特点,同时融入潮汕本土风格,是岭南地区少有的建筑精品。揭阳学宫位于该市韩祠路东侧,既是祭孔场所,也是古揭阳的最高学府,培养出...
潮汕的历史古迹
揭西霖田祖庙和广德庵,则是当地居民信仰的中心。普宁培丰宝塔和马嘶岩,更是揭阳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历史古迹不仅展示了潮汕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每一件古迹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段历史都诉说着一段故事。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古迹,都是潮汕地区宝贵的财富。
潮汕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1. 潮汕地区历史悠久,早在秦始皇时期,中原汉族就已经迁至福建,其中部分人群随后定居潮汕。2. 潮汕人与闽南人同根同源,共同祖先可追溯至秦朝。因此,潮汕话与闽南话、台湾话相似。3. “潮”意指水,“汕”指沙堆形成的脊部,由此可见潮汕地区的地理特征,即靠山面海。4. 潮汕地区通常指广东东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