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碗少年”这篇文章的作者介绍、中心思想、如何分段以及它的段落大意。 学习古典文学的意义?

作者&投稿:郟福 2024-06-30
如何学习文学

个人感觉先看一些文学味道比较浓的历史书籍或者古典感觉比较深的文学作品,首先培养兴趣,利用里面比较有吸引力的情节使自己能够沉下心来看一些东西。慢慢习惯了自己就会对那种文学味道比较浓的东西感兴趣了。我们班有一个学理科的后来也比较喜欢文学方面的东西就是从看关于历史的东西开始的。

1、提高素养,提升自身的品位。
2、是感知社会的触角,各个学科都是融会贯通的,学习文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触类旁通。
3、学习文学,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文学中所含括的智慧、人文精神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
4、学习本国文学,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何况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其文化更是渊源流长,传承这些文化精髓——文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隐而不现但真真实实的责任。

扩展资料: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小学语文第11册第三单元教材教法介绍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下去,往往就会取得成功;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诚挚的帮助会使困境中的人铭记终生.   
2,通过朗读,默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能进行概括.   
3,能说出或者写出自己读文的感受   
9 顶碗少年   
一,教材说明:   
"我"多年前观看过的一次演出:一个少年表演顶碗,前两次均告失败,但是表演者并不气馁,最后终于获得成功.这件事情给"我"一个启迪: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挫折,也不要退却,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会获得成功.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回忆二十年前发生的事,可见启迪之深.   
二,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其中"屏"为多音字)及新词语,认读2个字.会读并且能够正确书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顶碗少年为什么最终能够获得成功.(难点)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4,能结合课文内容或者生活实际,体会"我"所受到的启迪.(难点)   
5,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6 ,懂得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挫折,不要退却,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会获得成功.   
三,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理解课文,知道顶碗少年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可这样设计:那位同学观看过杂技表演 向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观看表演时你有哪些感受 (有条件可播放顶碗杂技表演录像.也可出示图片)图中(录像中)的少年在表演什么杂技   
教师适时介绍,顶碗杂技需要演员头顶一叠瓷碗,并做出许多高难度的动作,身体要保持平衡,不得使碗掉下来,才能使表演获得成功.今天,我们就来观看一次顶碗杂技表演吧!   
(二)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阅读,交流,汇报)   
本篇课文通俗易懂,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生会很容易初步了解到这篇课文写了一位顶碗少年经历了两次表演失败后,第三次终于获得了成功.   
2,抓住重点句,深入理解.   
作者把这场顶碗表演形容成"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请你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能看出这场演出是惊心动魄的语句,体会着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场演出是惊心动魄的 为什么   
3,学生自主学习,汇报交流,读中感悟   
在此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对少年,观众的描写,走进少年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朗读,理解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体会少年胜利的原因.   
第一次表演   
对少年的描写:   
骑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难度大,表演失败.   
对观众的描写:   
这意想不到的失误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有些青年大声吹起了口哨……   
观众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面对第一次挫折,顶碗少年又怎样的表现 说明了什么   
台上却没有慌乱.顶碗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假如你是这位顶碗少年,面对表演的失败及观众的倒彩,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说说你当时的心里话.   
少年并没有慌乱,也没有气馁,而是充满信心地重新开始.   
抓住时机指导朗读,体会.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第二次表演   
对少年的描写:   
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乱,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对观众的描写: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第二次表演又失败了,有些观众失望了甚至轰少年下场,假如你是那位少年,你会怎样想 心情会是怎样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老者的外貌,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说的话.抓住时机指导朗读.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最终第三次表演终于获得了成功.   
4,默读课文1至5自然段,思考顶碗少年为什么最终获得了成功   
胜利的原因:   
少年具有不怕失败的精神,表演功底   
老者的鼓励   
第二课时:体会"我"受到的启迪,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读全文,回忆第一课时内容.   
(二)联系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体会重点段的意思   
1,读课文第6,7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给了"我"怎样的启迪   
是的,人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 联系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1)课前收集资料,积累事例   
(2)讲一段话,完整,通顺,连贯   
3 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给课文分为两段,说说为什么这样划分.概括段落大意.   
引导:读第一,二句话,思考第一部分所讲的内容究竟是谁的经历   
最后两个自然段是谁的感受.   
这样安排的目的主要是练习概括段落大意,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做准备,同时让学生领悟到,本篇课文主要是作者"我"的经历和感受.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抓住:少年的表演,"我"的感受(全,简)   
要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师生评议.   
许多年前"我"看过一场杂技演出,一个少年表演顶碗时,前两次均告失败,当台下一片混乱时,剧团的一位老者及时鼓励了顶碗少年,使他的第三次表演获得成功.这件事给"我"一个启迪: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挫折,也不要退却,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会获得成功.   
10"钢琴之王"的微笑   
一,教材说明:   
课文记叙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热情帮助一个身处困境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语.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3,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教学重点)   
4,能够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教学难点)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给予诚挚的帮助,这种帮助往往会使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三,教学建议:(具体可见后附的教案设计)   
(一)透过李斯特的三次"微笑",感受"钢琴之王"的人格魅力   
1,课前了解李斯特的资料   
李斯特,匈牙利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匈牙利民族音乐杰出的代表人物.(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自读课文,了解人物关系:李斯特——"钢琴之王"   
姑娘——身处困境而冒充李斯特学生举办钢琴演奏会的人.   
了解故事的原委,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说说故事的梗概.   
3,从题目入手,深入理解   
课文共有几处描写了李斯特的微笑 "钢琴之王"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 他为什么要微笑 姑娘当时的表现和感受又是怎样的 默读课文,联想上下文,想一想李斯特的微笑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写出自己的感受.   
(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时间要充分)   
4,交流反馈,练习朗读   
第一次微笑:寻找"学生",和蔼可亲(亲自调查,没发脾气——先了解情况再下结论.)   
第二次微笑:示范指点,充分鼓励(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第三次微笑:师生同台,助人到底(发自内心的笑,既包含了真诚的祝贺,又包含了善意的批评)   
李斯特的三次微笑和姑娘的两次流泪,一次感言   
第一次微笑——诉说原委(辛酸的泪)(羞愧)   
第二次微笑——万分激动(激动的泪)(惊喜,感动)   
第三次微笑——感悟真谛(铭记终生)(成功的喜悦,由衷的感激,羞愧)   
抓住人物的表现,练习朗读,可安排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再次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及情节的发展变化,体会人物的情感.   
5,理解重点句,动笔表达写感受   
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   
如黄金般珍贵:李斯特的帮助使姑娘的琴技进步,使姑娘摆脱困境   
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动笔表达,谈出自己最深的一点感受,抓住主要人物的表现.   
注意:"感受最多的地方"是指文中某个场景,某个人物的表现(语言,动作,神态)等有较深的个人体验和感受.不必面面俱到,抓住其中某一点就可以,如"钢琴之王"李斯特的大度宽容,真诚善良,对身处困境的人的体谅与无私的帮助等.如果学生对姑娘为帮助母亲减轻家庭负担,出外谋生以及在冒充李斯特学生后感到羞愧等感受较深,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不要放任自流,主次不分.   
李斯特:善良大度,真诚助人   
姑娘:知错悔过   
11*金色花   
建议老师看教参63—65.   
一,重点要求:   
1 认读6个字.   
2 抄写喜欢的语句.   
3了解"我"的思想感情转变的原因,感受金色花的美丽,仙人掌的坚强,体会作者对仙人掌的敬佩和喜爱之情.(重点)   
二,教学建议: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二)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 默读课文,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说说为什么这样划分.   
抓住仙人掌生长的时间变化分段(可暂不提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第一部分:(1至4自然段)"我"在阳台上养了一些花,只有仙人掌活了下来.   
第二部分:(5至7自然段)许久后的黄昏,仙人掌长大了许多.   
第三部分:(8至16自然段)久雨后的(夏天),"我"发现仙人掌开出了异常美丽金色花.   
2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随着仙人掌的生长变化,"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仙人掌成活——不美,"我"不再关心它.   
仙人掌长大许多——丑陋,"我"忍不住大笑起来.(为什么大笑 )   
仙人掌开出美丽的金色花——"我"流泪,感到惭愧.   
3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学生阅读,在充分朗读,默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讨论,交流,汇报解决课后第一题.注意交流时要求学生用一段话来回答.   
讨论:"我"曾无所顾忌地狂笑过仙人掌的丑陋,现在却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这是为什么   
从全篇考虑,抓住重点段(第8至16自然段)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答案:   
(1) 仙人掌生存条件的艰苦:一小盆泥土,面对的是阴晴雨雪.   
(2) 很长时间没人关心它,不浇水也不施肥等.   
(3) 开出了异常美丽的金色花.   
3 当堂落实词语和句子的抄写.   
画一画,读一读,背一背,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句.   
12*百合花开   
建议老师看教参65—68.   
一,教学要求:   
1 认读5个字.   
2 能说说百合花开放前后的种种经历.   
3 能写出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4 懂得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只要坚持就会获得成功.   
二,教学建议:   
(一)导入:   
1 出示百合花的图片:这是什么花 请你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   
2   
谈话导入:你们知道吗 百合花原本是一株野草,它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最终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开花前后的经历吧!   
(二)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自由读课文,了解百合花开花前后的经历.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9自然段)百合花刚刚诞生时就知道自己不是野草,它要用开出话多的方式来证明.面对杂草,蜂蝶鸟雀的冷嘲热讽,它始终没有动摇自己坚定的信念.   
第二部分:(10-12)百合花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第三部分:(13-16)几十年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到"百花谷地"欣赏百合花,但百合花不骄傲,只是默默的开花.   
2 默读课文,思考:百合花开花前后分别有哪些经历   
边读边画出相应的语句,做出批注.要按照课文的顺序进行梳理.   
3 讨论交流汇报   
4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课文后你有哪些感受   
5 写出自己的感受   
6 汇报,生生互评,师生评议.   
7 修改   
语文实践活动3   
建议老师看教参68—70.   
第一题给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可安排学生查字典解决,要联系词语的意思,掌握部分多音字的用法.也可先复习本单元的生字及其词语,在复习中巩固正确的读音.重点是巩固拼音规则.   
第二题: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可结合相应的语境真正明白成语的意思.把成语写正确.   
第三题:为句子中带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要通过不同句子中的同一个词语意思的不同,了解到我国语言文字的丰富.结合具体的句子选择词语的意思.(通过举例句加深印象)   
补充举例:   
这里的气候很温和.(不冷不热)   
一轮明月升起在东方的夜空.(表示方位)   
我们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感到骄傲.(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第四题:说说省略号在下面句子中的作用.   
1 认识省略号(要利用教材坚持长期训练)   
2 读句子体会   
3 说出省略号的作用:表示还有其他动作,没有全部写出;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话还没有说完.   
第五题:阅读短文训练   
重点是使学生知道做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见教参69页)   
关于口语交际与习作:   
本次习作与口语交际有紧密的联系.要在充分安排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安排本次习作.   
附教案   
10"钢琴之王"的微笑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2,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教学重点)   
3,能够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教学重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给予诚挚的帮助,会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教学重点:   
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能够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你了解李斯特吗   
李斯特,匈牙利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匈牙利民族音乐杰出的代表人物.被称为"钢琴之王".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让我们共同来   
1,自读课文,看看"钢琴之王"微笑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感人故事呢   
2,说说你都了解到哪些内容   
3,通过预习,你想提醒大家学习本文要注意什么 (词语解释,正音,文章顺序等)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从题目入手,深入理解.   
课文的题目是《"钢琴之王"的微笑》,那么课文共有几处描写了李斯特的微笑 默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联想上下文想一想:"钢琴之王"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 他为什么要微笑 姑娘当时的表现和感受又是怎样的 可以做简单批注.(课件展示问题)   
2 学生自学,填写表格(练习册)   
3 交流反馈,除此体会三次微笑的不同.   
4,检查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简单说说课文主要写了怎样一件事.   
二,深入阅读课文,理解李斯特的"三次微笑"   
1,回忆,梳理李斯特三次微笑的不同.(利用表格)   
第一次微笑:   
寻找"学生",和蔼可亲(亲自调查,没发脾气——先了解情况再下结论.)   
引导分析:当李斯特知道这个姑娘冒充自己的学生在这里举办钢琴演奏会时,为什么没有发脾气,反而微笑   
姑娘:羞愧,诉说原委(辛酸的泪)   
朗读相应的语句.   
第二次微笑:   
当李斯特听完姑娘的解释后,是怎样说,又是怎样做的 他为什么会微笑着鼓励这个姑娘 为什么提议与这个姑娘同台演出   
(示范指点,充分鼓励)   
读相应的语句,假如你是当时的姑娘你的心情怎样 会怎样想 你觉得李斯特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二次微笑——万分激动(激动的泪)(惊喜,感动)   
第三次微笑:   
读李斯特的语言,你从他微笑中和语言中感受到了什么   
(发自内心的笑,既包含了真诚的祝贺,又包含了善意的批评)   
读姑娘说的话,她当时的心情怎样   
第三次微笑——感悟真谛(铭记终生)(成功的喜悦,由衷的感激,羞愧)   
2,分角色朗读全文,指导朗读,评读.   
三,理解重点句,写出自己的感受.   
(一)理解重点句   
1,是呀!在李斯特"微笑"的帮助下,这位姑娘的演出最终获得了成功.这位姑娘也说出了一段发自她内心的深处的耐人寻味的话语.   
出示:   
"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   
2,联系上下文,自由读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如果……即使……也"对句子的表达有何作用 "黄金般珍贵"指的什么 为什么这么比喻 结合课文或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4评价人物:你认为李斯特和姑娘分别是怎样的人   
李斯特:善良大度,真诚助人   
姑娘:知错悔过   
(二)结合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   
1,提出要求:抓住主要人物的表现,谈自己最深的一点感受.   
2,提示学生:"感受最多的地方"是指文中某个场景,某个人物的表现(语言,动作,神态)等有较深的个人体验和感受.不必面面俱到,抓住其中某一点就可以,如"钢琴之王"李斯特的大度宽容,真诚善良,对身处困境的人的体谅与无私的帮助等.   
3,学生写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感受,评价修改.   
(如果学生对姑娘为帮助母亲减轻家庭负担,出外谋生以及在冒充李斯特学生后感到羞愧等感受较深,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不要放任自流,主次不分.)   
板书设计:   
10"钢琴之王"的微笑   
李斯特 姑娘   
和蔼可亲 辛酸的泪   
充分鼓励 激动的泪   
助人到底 铭记终生   
善良大度,真诚助人 知错悔过   
因时间有限,你只说"单元教学要求",《语文实践活动》,《"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设计.做好演示文稿(千万不能出现错别字),于29日下午三点前到大兴二小安装课件.告诉我你所用的时间.


你是否需要了解?

“顶碗少年”这篇文章的作者介绍、中心思想、如何分段以及它的段落大...
答:2017-03-20 请告诉我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 2009-02-18 顶碗少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012-03-31 “顶碗少年”这篇文章的作者介绍、中心思想、如何分段以及它的段... 2017-03-03 顶碗少年这篇文章作者描写碗时,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 2012-02-21 顶碗少年主要内容 2017-03-16 顶碗少年段解 2017...

顶碗少年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顶碗少年》这篇文章是作者赵丽宏写的,文中讲的是在马戏团里的一个小男孩顶碗失败后不气馁,重新表演后成功的事情. 那少年第一次失败了,却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作者感到少年十分不畏困难。但令作者吃惊的是那位少年在又一次失败后,还能坦然地面对事实,在一次的表演,终于成功了。 在大庭...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顶碗少年是什么样的人
答:分析:经历了两次失败,少年没有被吓倒。“镇静”表现出少年经受起了失败的考验,没有放弃,又重新开始第三次表演。③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分析:这是作者看了表演发出的感叹,也是文章的题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赞叹。【《顶碗少年》简介】《顶碗...

六年级顶碗少年 知道丛书问题(做过的进来)
答:顶碗少年》这篇文章是作者赵丽宏写的,文中讲的是在马戏团里的一个小男孩顶碗失败后不气馁,重新表演后成功的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少年第一次失败了,却抿嘴一笑,向观众鞠了一躬,诗人感到少年十分不畏困难。但令我吃惊的是那位少年在又一次失败后,还能坦然地面对事实,在一次的表演,终于成功...

和顶碗少年相似的困难作文
答:《顶碗少年》这篇文章是作者赵丽宏写的,文中讲的是在马戏团里的一个小男孩顶碗失败后不气馁,重新表演后成功的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那少年第一次失败了,却抿嘴一笑,向观众鞠了一躬,诗人感到少年十分不畏困难。但令我吃惊的是那位少年在又一次失败后,还能坦然地面对事实,在一次的表演,终于成功了。 我们...

顶碗少年 以杂技表演的顺序 ` ` 为线索进行描写,最后感悟出 的人生哲理...
答: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坚持不懈精神的敬佩,告诫了人们在艰难困难要敢于坚持拼搏,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哲理。文章简介:《顶碗少年》是当代作家赵丽宏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做高难顶碗动作失败后不气馁,历经三次表演后成功的事情,全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有机结合,叙事有详有略,安排得当,波澜...

我想起顶顶碗少年 可能会想到什么50字
答:顶碗少年》这篇文章是作者赵丽宏写的,文中讲的是在马戏团里的一个小男孩顶碗失败后不气馁,重新表演后成功的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少年第一次失败了,却抿嘴一笑,向观众鞠了一躬,诗人感到少年十分不畏困难。但令我吃惊的是那位少年在又一次失败后,还能坦然地面对事实,在一次的表演,终于成功...

顶碗少年是一篇什么性记叙文
答:顶碗少年》这篇文章是作者赵丽宏写的,文中讲的是在马戏团里的一个小男孩顶碗失败后不气馁,重新表演后成功的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那少年第一次失败了,却抿嘴一笑,向观众鞠了一躬,诗人感到少年十分不畏困难。但令我吃惊的是那位少年在又...

顶碗少年主要内容
答:文章要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

赵丽宏的顶碗少年的文章是怎样写的?
答:顶碗少年 课文原文 作者:赵丽容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2813 顶碗少年 编者按:赵老师的这篇作品收入小学语文课本时,有部分删改,为方便同学们在线学习,华语网组织编辑人员进行了二次整理。修正了一些错误。但由于上线时间仓促,我们不能确保完全无误,请你在阅读过程中将发现的错误反馈给我们。有些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