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字数不少于300

作者&投稿:裔凝 2025-05-15
1. 当我阅读《中国近代史》时,我深深体会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的“长征精神”。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中国的大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走了一圈。他们历经艰难,突破重围,翻越雪山,穿越草地,渡过赤水,还包括飞夺泸定桥。这段历程从1934年秋开始到1936年10月,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胜利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
2. 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来说,长征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仍然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那些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体味,去学习。
3. 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发扬,在校园生活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脉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4. 历史给我的带来震撼的不仅仅是长征,还有辛亥革命,百万雄师过大江,五四运动等等。这些历史事件都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启示。
5.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字数不少于300
1. 当我阅读《中国近代史》时,我深深体会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的“长征精神”。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中国的大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走了一圈。他们历经艰难,突破重围,翻越雪山,穿越草地,渡过赤水,还包括飞夺泸定桥。这段历程从1934年秋开始到1936年10月,在中...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三、历史启示与现实思考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历史的启示是巨大的。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如何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该坚定信心,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之,读完中国近代史,我深感震撼和...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三、信仰与历史启示 历史的启示是巨大的。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发展。同时,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面对未来挑战。我们应该坚定信心,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之,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勇气的历史,更是一部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民族史诗。它让我深刻理解历...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2000字
2. 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传奇史,也是一部展现中国历史发展的史诗。近年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苦难”和“难以忍受”中解脱出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折。3.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屈辱史,是中国最深沉的记忆之一。在这个时期,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2000字
在中华民族近代史进程中,中华民族走上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近代以来的近代史,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折。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折。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个过程的历史性过渡。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它充满了曲折与变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不禁感叹其纷繁复杂。然而,当我们从后人的视角出发,以特定的基准点去解读历史时,不禁对“盖棺定论”的解读方式产生质疑。无论是教科书中的近代史,还是教科书外的近代史,往往都未能跳出这一框架。值得庆幸的是,...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00字左右)
在阅读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叙述后,我深刻感受到,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遭受外来侵略和内部变革的时期。在这段历史中,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经历了无数的不平等条约和不屈的抗争。这一时期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英国等西方列强的...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400字
在阅读相关书籍时,我注意到了作者对中国社会心态的描述,他将中国人的心态概括为“怨妇”、“泼妇”和“情妇”三种类型。起初,我对此感到有些抵触,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这种描述并非全无根据。书中对中国的批评并不偏颇,而是客观指出了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这使我开始反思以往对近代...

读后感中国近代史
读后感|《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的作者蒋廷黻先生生于1895年,他是经历了中国近代变迁,并且对中国近代变化有独到见解的一位史学家。与其他大部分史学家认为西方人的东来就是殖民、就是入侵不同,他着眼于他的世界史观,全球史观,从人民本位的角度上提出了截然不同乃至根本相反的看法。他构建了一...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感慨的历史篇章,读来常令人深思。然而,当我们试图从后来者的角度进行评述,试图为这段历史盖棺定论时,往往会陷入困惑。教科书中的叙述虽是官方视角,而教科书之外,各种版本的历史叙述同样难以摆脱既定框架。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如此,我们仍能从不同的历史叙述中,发现一些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