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波的问题
有两种方法说明b比a至少晚振动3/4周期,首先说为什么是3/4周期,后面说为什么是至少。
一:从零时刻分析。因为波是a传到b,所以要分析b获得a的状态的时间,看振动图像的0时刻,b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而a在波谷,所以b需要3/4个周期。而由于周期性,b经过n+3/4周期也可以获得a的状态。故b比a至少晚振动3/4周期。
二:从时间上入手。由于波是a传到b,所以先找a(这个找个特殊点就行,可以是波谷可以是波峰,但要注意等下b要找一样的特殊状态),如2秒末a在波峰,而后面(注意是后面,因为要是从a到b所以时间上要让b落后)b在5秒才出现波峰,所以b落后了3秒,而周期是4秒,即b落后了3/4周期,最后同理由周期性,b可能在9秒,13秒,17秒......出现波峰,所以b是落后了n+3/4个周期。
因为M为波源,波是从M传向N的,即如图段中从左往右,从开始到如图状态,M点经历了一整个周期的时间T后,波传到N,由于波传导过程中质点只在原处上下运动而不会向前运动,所以波未达到P时P在X轴不振动;同时,整个过程中M在原点先向上在向下后向上运动,Q点只经历了类比于NPQ的先向上再向下的过程,而P则类比于NP的相上的过程,从运动的时间及长短看P只运动了相当于M运动所花时间的四分之一,故是P传到之后运动了T/4。希望能理解~
以下是仅对B选项的答复。从图可知,B点位置是振动始终加强的(此时两个波谷相遇),D点位置是振动加强始终的(两个此时波峰相遇)。
再过1/4周期,B点位置就是两列波的“平衡位置”状态相遇,所以这时B点是处于平衡位置。
而D点也是两列波的“平衡位置”状态相遇,所以这时D点是处于平衡位置。
注:波在传播时,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所以从波谷到最近的“平衡位置”状态,只要1/4周期的时间;同理,从波峰到最近的“平衡位置”状态,也是只要1/4周期的时间。
答案A、B正确。
实线通常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
D点是波峰和波峰相遇,B点是波谷和波谷相遇。这两点振动加强。A对。
经1/4周期后,波峰和波谷都回到平衡位置,故B对。
振动加强的点振动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的点振动始终减弱,故CD错。
波的周期是这样的 平衡 最高 平衡 最低 如果是两个波的最高点或者最低点重合,就是振动加强。如果一个波的最高点与另一个波的最低点重合则是干扰抵消。
现在出示周期说明
一个波的周期:
开始:平衡——最高(4分之1周期) 最高——平衡(4分之1周期) 平衡——最低(4分之1周期)
最低——平衡(4分之1周期)
以上四个(4分之1周期)合起来就是一个周期。
如图,此时 BD两点都是 虚线与虚线重合。 实线与实线重合。所以他们现在是高高相重 低低相重。
都在加强振动。 过了(4分之1周期)后,高点将变成平衡点。 最低点也会变成平衡点。
原因??? 我早出示了。上面的【周期说明】不是很明显展示了 (4分之1周期)后的变化吗?
B在最低。(4分之1周期)后是平衡 D在最高点,(4分之1周期)也是在平衡位置。
你是否需要了解?
高中物理有关波的题
从图中容易看出,波长为24cm,则周期为4s。因为波向右传播,所以可以视为波动图形在x轴上以波速向中右平称来分析。以下分析各选项 A 正确 B 波向右传播6cm,是四分之一波长,即经过四分之一周期,a完成四分之一个周期的振动,到达波谷,运动路程恰为一个振幅10cm。B不正确。C 正确 因为波向右...
物理高中波形图能平移的原因
“波形平移法”是根据波传播的是运动形式和波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得出的一种解题方法。所谓波形平移法,就是将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需要注意的是:波形平移法移动的仅仅是波的振动形式,介质中各质点并不随波向前移动,仍在各自的平衡位置的附近振动)。波形平移法是高中解决波的问题比较常用的一种重要...
高中物理——物质波
非常同意前面某观点,波是人为的一个描述方式。按照我们的描述体系,可以这么来回答这个问题:1. 首先,运动是绝对的,没有不运动的物体。理想上有静止的物体,实际上没有,即使有,换个坐标系就让它动起来了。但最最关键的是,物质波只有对于动量很小的物体才明显,根据不确定原理,如果动量精确为零,...
关于高中物理的波的传播方向问题,请求帮忙解答
我们先看甲图:1、假设波的传播方向是向左的,即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可发现P在t=0的时刻以后先发生正向位移。2、 假设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可发现P在t=0时刻之后先发生负位移。 再看乙图:可发现P在t=0时刻之后先发生了负位移。 两图综合考虑:波沿x轴负方向运动。选B。
关于高中物理波的干涉的问题
这个是中国语言造成的。振动减弱的区域:指一个区域,是多个振动质点。振动减弱的点:指的是一个质点,也就是波峰和波谷相遇的那个点。此时位移始终为0.理解说的话就可以了。照
高中物理 机械波 简单问题 急 在线等
P点是不是在x=2cm处。假设P点是不是在x=2cm处。若波向右传播,则0.25s=(3\/4)T,周期T=1\/3s。再过0.5s,就是过(2\/3)T.P点又由下向上经过平衡位置,这时P点的位移是0,速度最大。若波向左传播,则0.25s=(1\/4)T,周期T=1s。再过0.5s,就是过(1\/2)T。P点到达最低位置,...
关于波的干涉的问题~~~急啊~~~我都快晕了~~~
看到你提的问题真的很想帮帮你吖~~~高中时学物理也有遇过很多次类似你这样的情况嘞,急死人啊~~~我查了很久,因为以前的知识有点忘嘞,而且也不确定是全对的~~希望能帮到你啦~~不过我觉得遇到这样一团乱的问题时,问老师是最好的~~1.什么叫相位?什么叫相位差 相位就是某时刻振动质点离开平衡...
一道高中物理题(电磁波)
C超声波始终还是声波,其传播速度就是音速,战机速度超过音速,声音都追不上,当然就探测不到了。D是多普勒效应,应该是接收反射波的频率大于发射频率。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靠近时感觉频率变大,远离时感觉频率变小。C...
关于机械波的一些物理问题,高手请进(请详细描述,好的追加50分)
楼上诸位,概念谁都懂,关键是应用.我是高中物理竞赛省一,给你一个比较可靠的答案.1. 首先,这是声波的衍射.因为声波波长与障碍物(比如墙壁)尺寸接近,所以会发生明显的衍射.因此可以两人隔了一堵墙可以对话,但彼此看不见人.另比如光往墙上照透不过来,就是因为光波(电磁波)的波长相对于墙,尺寸太...
关于高中物理的简谐振动里的一个问题。
那么波速是 V左=ΔX左 \/ Δt=(0.6+K* 1.8)\/ 0.8=(3+9 K)\/ 4 m\/s 可见,当波速是 V=3 m\/s 时,可知波是向左传播的(对应K=1)。根据波速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可判断知在 t=0时,质点P是向下振动的。由 V=入 \/ T 得波的周期是 T=入 \/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