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麻雀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是什么 麻雀这篇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共50字?

作者&投稿:荤施 2024-06-28
麻雀的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麻雀》,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
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仅刻画出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我”的同情怜爱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本文通过对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自己幼儿的感人情景的描述,歌颂了老麻雀舍身保护自己孩子的品质,表明爱能战胜一切这一主题。
  课文叙述生动,描写逼真,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时的神态动作,并巧妙地通过猎狗和麻雀外形的对比,再以弱小战胜强大结果的对比,充分地表现了爱能够战胜一切这一中心思想。

【学习主线】
在《麻雀》中有四个人物:我、猎狗、老麻雀、小麻雀。课文主要展现的主题可能是:爱的力量的伟大,以及父母对孩子的那种极度的责任意识。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我们直奔主题,我们可能会问: “读一读想一想老麻雀心里在想什么?”。那样的话就使学生站在了第三者的角度,会使语言的体会、感悟直白而平静,课堂上就缺少了情感的流淌,缺少了心灵的交融和碰撞。所以我将学习主线定为:让学生体会“猎狗此时会感受到什么”,试图引导学生来到了那棵大树前,不知不觉中,引领学生走进那个搏斗一触即发的氛围中,把自己当成猎狗来感受老麻雀的一言一行,去看看那张开大嘴的猎狗,去听听老麻雀那绝望的嘶叫。在此情此景中,让猎狗(此时实际就是学生)感动。这样,情动而辞发,学生在讲述猎狗的感受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动啊!希望学生在走进猎狗内心的过程,也是走进自己心灵的过程。
【设计理念】
一、“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没有情的教学是平淡乏味的教学,没有情的教学是游离文本的教学。那么,情缘自何处?缘自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本课主线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讲述猎狗的感受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动啊!希望学生在走进猎狗内心的过程,也是走进自己心灵的过程。从而,让课堂上充满情感的流淌,弥漫心灵的交融和碰撞。
二、现实与奇迹,奇迹往往有童话般的虚幻的色彩,让学生领悟,会给学生一种“假”的感觉,从而降低了文本的某方面的价值。所以,我特意在第二课时改变结局,解构文本,让学生更现实地领悟母爱的伟大。
三、其实让学生投入并有效地走进文本语境的重要途径是质疑问难。通过质疑问难,学生的生发点一目了然,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通过质疑问难,将学生的疑惑作为教学的起点,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扎煞、拯救、嘶哑”等词语。
2、在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像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猎狗行为的变化及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而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伟大的爱。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崇高。
教学重点:
在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像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猎狗行为的变化及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而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伟大的爱。
教学难点:
体会猎狗行为的变化及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预习】(课前)
1、自学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词语,自由说话,引出问题。
1、出示词语,学生学习摇撼、无可奈何、扎煞、拯救、嘶哑等。
2、学生自由说话:选用刚才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随机点评。
3、找一找描写小麻雀词语,并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相机理解:无可奈何
4、 此时此刻,猎狗是怎么做的呢?
语段一:“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1)面对小麻雀,猎狗是怎么想的呢?
(2)那么结果怎么样呢?
5、 教师引出问题:究竟是什么打动了猎狗的心,让它放弃了捕杀小麻雀的念头?
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二、进入问题,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二:“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猎狗从第一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1)老麻雀的勇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麻雀的勇敢?)
(2)老麻雀救子心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麻雀救子心切?)……
(3)师:是呀!为了自己的孩子,老麻雀不顾一切,多么勇敢。
2、感情朗读。注意打动猎狗的心。
3、猎狗从第二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1)老麻雀有些绝望。(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麻雀有些绝望?)
(2)老麻雀虽然绝望,但是依然勇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一点?)(感情朗读)
(3)师:老麻雀虽然极度害怕,但她依然救子心切,老麻雀虽然极度绝望,但是她决不放弃拯救自己的孩子的希望。猎狗的心被触动了。
语段三:“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一:老麻雀为什么会紧张?
预设问题二:强大的力量是什么?
预设问题三:准备着一场搏斗,怎么呆立着不动?
2、梳理问题。
3、解决问题。(感情朗读)
三、入情入景,想象写话,交流升华。
1、 此时此刻,面对着老麻雀,猎狗心理会想些什么呢?
(联系上文,想像写话)
2、共同交流,师生共读“猎狗愣住了,……”一段。
3、师小结本课。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巩固
1、学生听写词语:“摇撼、无可奈何、扎煞、拯救、嘶哑等。”
2、选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段话或一句话。
3、再读全文,想想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预设问题一:我为什么不早一点叫回自己的猎狗?
预设问题二:老麻雀的行为是否过于冒险?
……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二、改变结局,对比感悟
一改结局:“老麻雀知道自己下去不但救不了孩子,说不定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于是,她飞走了,去寻找孩子的父亲……”
1、你喜欢哪一直麻雀?为什么?
2、再读一读文中的句子,感受老麻雀的伟大。
二改结局:“搏斗开始了,虽然老麻雀拼命啄咬猎狗,但是小麻雀还是难逃一死。并且,老麻雀自己也在搏斗中折断了翅膀,最终,自己也成了猎狗的战利品。”
1、如果是这样,你还觉得老麻雀了不起吗?还会为老麻雀感动吗?为什么?
2、再有感情地读一读文中的句子,感受老麻雀的伟大。
三、拓展阅读,丰厚感悟
1、补充《金翅雀》
(1)边读边想,老麻雀与金翅雀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从中你有什么所得?
2、补充《地震中的父与子》或《‘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1)爱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吗?
(2)从中你有什么所得?
四、联系生活,升华感悟
1、说说自己生活中的父亲
2、其实父母对自己的爱无处不在,也许没有惊天动地,只有一些细小的小事。但是……
3、拿起笔写一写自己的父母。
【板书设计】
麻雀
猎狗 猎杀 ? 放弃
老麻雀 扎煞 掩护 绝望 紧张


你是否需要了解?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13《麻雀》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_百 ...
答: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13《麻雀》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的伟大。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想像能力、自主学习能力。2重点...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麻雀
答:教学重难点 1.知道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2.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麻雀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羽毛,没有动听的歌喉,更不被...

蒋军晶麻雀教案
答:一、知识目标 继续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的伟大。学习作者具体指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二、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力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是一种强大力量。...

小学四年级麻雀的教学建议
答:”学生们畅所欲言,然后安安安静静的书写课题,孩子们慢慢地走进去。这样以来,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任务一有助于孩子...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答:教学准备:老麻雀、小麻雀、猎狗的图片。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有一次,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带着自己的猎狗去打猎,在回家的路 上,他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猎狗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当猎狗就要吞掉小麻雀时,你能想象可能出现的情形吗?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看看这是...

四(上)《麻雀》试讲教案及备课思路
答: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说在教学过程前的话:先看课后习题,结合语文要素,提取试讲内容的方向。如本文习题: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答:课文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起因:一只小麻雀从巢里掉到了地上,“...

麻雀主要内容
答:(三)《麻雀》教学构想《麻雀》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表达对同情、对大自然热爱的一篇文学作品中的片断: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勇敢地和宠然大物猎狗搏斗。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利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质疑,实施创新教育。一、调动情感,激发创新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案
答:比如: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这只小麻雀是一只怎样的麻雀?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学生从书上找出相应的词语谈体会。通过读书,有学生认识到:这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是一只从树上摔下来的小麻雀;是一只无可奈何的小麻雀……这些内容都能从书本上找到相应的词语,而后再进行...

蒋军晶《麻雀》教学设计
答:蒋军晶《麻雀》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辨析词语、朗读句子的方法,认识“嗅、掩”等8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看图等方法理解“挓挲、绝望、掩护”等词语的意思;2、能够抓住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梳理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找到文中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动作描写,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

小麻雀教学设计一等奖小麻雀教学设计
答:教学目标 1.把握与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小麻雀、麻雀妈妈、大花猫) 教学过程 一、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