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容易误用的成语有哪些

作者&投稿:帛疯 2025-05-19
高考语文改错题:哪些成语容易被误用

含英咀华
hán yīng jǔ huá
[释义] 英、华:花;这里指精华;咀:细嚼;引申为体味。把花朵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细细地琢磨。欣赏和领会诗文的精华;也比喻诗文字画等富有精华。
[语出] 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正音] 咀;不能读作“zuǐ”;华;不能读作“huà”。
[辨形] 咀;不能写作“沮”。
[反义] 生吞活剥 不求甚解 囫囵吞枣
[用法] 用来比喻琢磨和领会文章的精华要点。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①读李贺的诗;要~;仔细玩味;方能有所体会。
    ②诗文精妙的地方都隐在字里行间;不下一番~的功夫;是无法体会的。

[英译] study and relish the beauties of literature

感人肺腑gǎn rén fèi fǔ
[释义]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肺腑:肺脏;比喻内心深处。
[语出] 唐·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纪》:“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辨形] 肺;右部不能写作“市”。
[近义] 动人心弦 荡人心腑
[反义] 无动于衷
[用法] 多指口头或书面叙述的事情内容很感动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动宾式。
[例句] 临毕业时;李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

一、易用错成语
  1.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2.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3.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4.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5.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6.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7.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8.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9.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0.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1.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2.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3.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4.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5.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6.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7.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18.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19.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0.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1.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2.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3.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4.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5.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6.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7.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28.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29.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0.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1.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2.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33.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二、高频成语
  1.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2.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3.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4.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5.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6.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7.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8.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9.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0.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1.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2.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3.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4.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5.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16.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17.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18.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19.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0.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1.百折不回:挫折。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2.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3.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4.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5.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满意的话请采纳谢谢


你是否需要了解?

高考语文容易误用的成语有哪些
25.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26.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27.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28.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29.无所...

高考语文中容易混淆的成语介绍?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很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

高考语文常见的66个易错成语
45.责无旁贷: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46.生灵涂炭: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47.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48.见(贻)...

题中经常考的成语运用错误类型有哪些
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过去。)七、谦敬误用 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用于他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例句: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

高考语文中哪些常考易错成语?
(二)褒贬易误用的成语 贬义词 1、 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2、 粉墨登场:比喻登上政治舞台。3、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指什么事都干。4、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 来。5、 炙手可热:比喻气炎盛,权势大。6、 上行下效:指上面...

高考语文易错字 易错成语 等500例 拜托了
1.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为相反的意思。2.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常误用为“不可思议”。4.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

高考成语复习分类汇总七:褒贬误用类
收录的近几年高考和统考中常考的成语共有1237条,分为八大类,分别是望文生义类、语意重复类、对象误用类、双重意义类、特殊用法类、谦辞敬辞类、褒贬误用类和易混误用类。其中,褒贬误用类成语共有83条,具体包括:一、贬义误作褒用 (1)蠢蠢欲动:例句描述外商来中国投资,与贬义词含义不符。(...

成语的应用有什么
一、成语的字形辨识 在2000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第1小题(字形题)一共考查了三个错别字,它们分别是“娇生惯养”的“惯(贯)”、“惨绝人寰”的“寰(圜)”、“装帧”的“帧(祯)”(注:括号内为错误字形)。这三个错别字,有两个出现在成语中,从中我们看出成语字形辨识的重要性。正确...

高考易错成语,有理解难度成语
1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 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2、 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3、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5、 差强人意:(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常见易错成语附解释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常会出一些成语题。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常见易错成语大全附解释,欢迎阅读参考~ 1.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一样。【顺口溜总结】人老珠黄老妇女。 2.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顺口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