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则是色……色则是空……心静如水……心无杂念的意思

作者&投稿:年婕 2025-05-14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这句话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它是中国流传最广泛的佛经之一。有人认为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之间的对话。在佛教中,这句话的核心是要我们理解万物皆无永恒的本质,一切终将消散,教导我们不要对任何事物产生执着,从而让身心得到自由。

然而,有些人却因为追求“空”的状态而陷入执着。这实际上与对世事的执着无异,都是在执着于某一种状态而不肯放下。执着于“空”的人会极力摒弃一切,试图达到一个“空”的境界,但最终却无法摆脱“空”这个念头。殊不知,万事万物本来就是空的,无论是有弃绝的念头还是有追求的念头,都已经不是真正的“空”。这说明了“色”和“空”之间是不相妨碍的,也是相同的。

我们执着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着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有一句话叫做“耽静反为静缚”,意思是静并不是要你躲进安静的地方,不闻不问,这样反而用一个“静”字将自己束缚住了。真正的静是心静,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候,也能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态,不受外界干扰。

“色”是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这些万物是由因缘所生,并非本来实有,因此其本质是空的。这就是“色即是空”。而“空即是色”指的是人间的物质、身体本身是空无实体的,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结合而成,因此称为空即是色。如果四大元素分离,又会归于空无。色和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在深入般若智慧的修行中,照见五蕴皆空,从而度过了所有的苦难。这里提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也都是如此。因此,一切法都是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在这样的理解中,空中没有色,没有受、想、行、识,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香、声、味、触、法。没有眼界,乃至没有意识界,没有无明,也没有无明尽,直到没有老死,也没有老死尽。

因此,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能够消除一切苦难,真实不虚。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咒就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你是否需要了解?

空则是色……色则是空……心静如水……心无杂念的意思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这句话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它是中国流传最广泛的佛经之一。有人认为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之间的对话。在佛教中,这句话的核心是要我们理解万物皆无永恒的本质,一切终将消散,教导我们不要对任何事物产生执着,从而让身心得到自由。然而,有些人却因为追求“空”的状态而...

佛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什么意思?
首先,"色"在这里指的是所有现象,包括我们能看到、触摸到、感受到的一切物质形态。而"空"则指的是这些现象缺乏固有的独立实体,即它们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1."色即是空"意味着所有的现象,本质上都是空性的。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关联,并依赖于因缘条件而存在。2."空即...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 ‘色'是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此万物为因缘所生,并非本来实有,因此其当体是空。此谓之‘色即是空'。 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名句,其文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小乘以人为五蕴之假和合,无独立自存之实体,故说‘人无我';大乘不但...

佛家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啥意思呀?
[色不异空] ,是指一切事物都不离空性的存在,以眼睛可以看见的最具体的物质来说,它是由众多因缘条件造成而存在的,因此一切物质虽然存在, 却没有实体性,自主性。所以说[色不异空],由于本身没有固定的实体性,所以可以随因缘条件而变化---[空不异色]。[空不异色]是说明空性的显现,是不能离...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空即是色”则是指虽然事物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但它们并不是虚无的,而是存在于我们的感知和认知之中。换句话说,虽然我们无法找到事物的永恒实体,但我们可以通过感知和认知来把握它们的存在。这种观念强调了人的主观性和认知的重要性,让我们意识到事物的存在是离不开我们的感知和认知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教中的一句名言,意指事物表象与内在本质相互关联,表象世界是空的,而空又蕴含在表象之中。详细解释如下:首先,“色即是空”中的“色”指的是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包括世间万物。“空”则代表着事物的无常性和无我性,即...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什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是,色和空是非一非异。我们既不能说事物是不存在的,又不能说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事物是虚假的存在,既虚假,又存在,这是中道。“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意思是,佛教认为人是由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组成的,色指物质,也就是人的身体,受想行识则指人的一切感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在佛学上是啥意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并非指色彩或女性,而是指一切物质现象和存在形式,即世间万物。在佛经中,一切物质现象皆为空,表示一切皆是虚幻,无实性可言。第一个“空”则指的是无常,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恒常不变的本质。因此,“色即是空”表达的是世间一切皆是虚幻的,没...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解?
好比在梦中,我们见到五颜六色万事万物,本质都是空无一物。这就是“空即是色”的通俗的理解。再比如在梦中,我们假如梦到空无一物的境界,这个梦中的境界,其实也是一种概念,这个梦中空的场景,与我们梦到五颜六色景象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心变出来的景象。这就是“空即是色”的通俗理解。简而言之...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佛教《心经》,这句话揭示了色身与空性如来藏之间的关系。色身,即指人们的肉身,而空性如来藏则指佛性,即一切众生内在的佛性。色与空的关系,探讨的是物质与佛性的内在联系。“色即是空”意味着色身是由如来藏制造并执持的,故色身与如来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