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马姓的名人有哪些?他们的事迹是什么? 历史上的马姓名人

作者&投稿:湛耿 2025-05-16
姓马的历史名人的历史事迹

1、马良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建安十四年,刘备担任荆州牧 [2] ,征召马良为州从事。建安十六年,刘备进入蜀地,诸葛亮也随后跟从前去,马良留守荆州,辅佐关羽。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任命马良为侍中。章武二年,刘备东征东吴,派遣马良招纳安抚武陵一带的五溪蛮各部,各部首领们都接受蜀汉的印信封号,相继响应刘备。同年六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兵败,马良也遇害身亡。刘备封马良的儿子马秉为骑都尉。
2、马武
马武,字子张,南阳郡湖阳县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马武年轻时因避仇,在江夏客居。王莽末年,竟陵、西阳三老起兵于郡界,马武也参加了,后来进入绿林军中,于是与汉军会合。更始立,以马武为侍郎,随刘秀在昆阳大战中破王寻等。
建武四年,与虎牙将军盖延等讨伐刘永,马武另击济阴,攻下了成武、楚丘,拜捕虏将军。建武五年,庞萌造反,攻桃城,马武先与交战,攻破庞军;恰好帝车驾到,庞萌于是败走。

3、马殷
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人,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主。马殷自称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早年家中困苦,以木匠为业。884年(中和四年),秦宗权据蔡州(今河南汝南)叛乱,马殷应募从军,成为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与龙骧指挥使刘建峰的部下,以勇武闻名军中。
895年(乾宁二年),唐昭宗任命刘建锋为检校尚书左仆射、武安军节度使,马殷为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不久,蒋勋向刘建锋求取邵州刺史,被拒绝后,便与邓继崇一同起兵攻打湘潭。896年,马殷平定蒋勋之乱。
4、马援
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王莽的堂弟王林任卫将军,广招天下豪杰,选拔马援为掾,并把他推荐给王莽。王莽于是任命马援为新城大尹。
建武九年(33年),马援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作为来歙的副手,统领诸军驻守长安。从新朝末年开始,塞外羌族不断侵扰边境,不少羌族更趁中原混乱之际入居塞内。金城一带属县多为羌人所占据。来歙就此事上书,说陇西屡有侵扰祸害,除马援外,无人能平。
5、马谡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汉来伐后,派大将张郃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阻挡马谡。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部队分置调度混乱,马谡的先锋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采纳他的计谋。
而且马谡仗恃南山的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 ,马谡的士兵败逃四散。诸葛亮进军没有落脚据点,只得攻取西县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汉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谡

谭嗣同
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其父为巡抚。谭嗣同不仅饱读经书,而且遍历南北各省,足迹踏至新疆、台湾诸地。游历中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留连忘返倍加热爱,对列强蹂躏奴役下的民众灾难倍感痛心疾首。面对满目疮痍日趋衰落的中华民族,他冥思苦索着挽救良策,终于从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中找到了变法图强的道路,形成了变法维新思想。这一思想自中法战争萌芽,至中日甲午战争后迅速发展。 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来到世上仅仅33个春秋,他用鲜血与生命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时间虽短,但留给后人的东西却十分丰富。一部《仁学》中留下了其深邃而又进步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变法虽败,但其不屈不挠以生命唤醒国民的精神永存。
谭延闿
谭延闿(1880年-1930年),字组庵,湖南茶陵县人,中国国民政府主席 、第一任行政院院长。1880年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1904年中进士、他二十八岁点翰林,授翰林院编修,后与时偕行,支持立宪;辛亥鼎革,又赞成革命,追随孙中山,后与汪精卫合作,又与蒋介石结盟,直至逝世。且广交游,有“药中甘草”之誉;能治军,曾多次领军征讨,有“翰林将军”之称;善书法,为民国颜体第一人,著有《祖盦诗集》、《慈卫室诗草》、《祖盦诗稿》等。
谭平山
谭平山(1886-1956),又名谭彦祥、谭鸣谦、谭聘三,广东高明人。1909年在两广优级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开始投身于反对清政府的宣传活动。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谭平山当选为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组织部部长。
1927年8月,谭平山与周恩来、朱德、贺龙、恽代英等领导发动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流亡港澳。因他参加南昌起义,武汉国民党中央于1927年8月8日开除谭平山的国民党党籍。1937年

  历史上马姓 马援马援
  (前14—49)东汉名将。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为新莽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陇西隗嚣,终归刘秀。建武十一年(35年)任陇西太守,破先零羌。后任贲中郎将、伏波将军等。十七年(41年),任伏波将军,镇压交趾征侧、征贰起义,封新息候。在进击西北羌人、北方匈奴、乌桓、南方蛮夷及交趾等战争中建立威名。建武二十四年(48年),病死于南征五溪蛮的军中。 精于相马术,著有《铜马相法》。东汉初年大将军。字文渊,陕西扶风县人。公元前14年生,公元49年卒。新莽末,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继归光武帝刘秀,参加攻灭隗嚣的战争。汉建武11年任陇西太守,率军击破先零羌。建武17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 曾在西北养马,得专家传授,发展了相马法,著有《铜马相法》。马援为扶风马家祖先,后世出过许多名人。马腾、马超、马均等为其后裔
  马融:东汉右扶风茂陵人,著名哲学家。为马氏家族史上第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经学家、文学家,对古代经典研究非常之深,学生有千余人,他讲课时座在高堂,有女子奏乐,很有气派。一生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子》。
  马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又高,文章动人。马良还有四个弟弟,也是当时的才子,他们兄弟五个中马良最才高,他眉毛花白,人们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马超:字孟起,马腾之子,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三国名将,出身于凉州豪强家族。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关陇,超据潼关拒守,操用离间计,使超与韩遂相互猜疑,一举击败之。超率羌胡退出关中,转战陇上,杀凉州刺史,并其众,自称征西将军,督凉州军事。不久,原刺史故吏杨阜起兵,杀其妻子,超遂奔汉中依张鲁,不得志。建安十九年归刘备,助备击破刘璋于成都。诸葛亮称他文武全才,勇猛过人。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官至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次年卒。
  马谡:字幼常(190-228),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南)人。初从刘备取益州,官至越嶲太守。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深得诸葛亮器重,而刘备临终对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亮不以为然,以谡为参军。蜀汉建兴六年(228年),亮出军祁山,不理众人反对,以谡为先锋。谡违反亮之法度,结果在街亭为魏将张郃所败,士卒离散。亮进退无据,引军还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亮下谡于狱中,按律处死。亮为之流涕。
  马 钧:扶风(治今陕西省兴平东)人,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而闻名,曾制造翻车,指南车等,其所用机械原理比国外早七、八百年。
  马 周:博州茌平(今属山东省)人,唐代大臣,被唐太宗赏识,任监察御史,主张少兴徭赋,反对实行世封制,成为当时有名的政治家。
  马皇后: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后。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入太子宫,永平三年(60年)被立为皇后。终明帝一朝,不以自家私事干预朝政,也不提拔自己家的亲戚。章帝即位后为太后,多次拒绝章帝赐封马氏兄弟。后马防平叛有功,章帝封马防、马廖、马光三兄弟为列侯,马太后认为即使他们因军功受封,也不合先帝制度,马氏兄弟只得“受封爵而退位归第”。 马端临:江西省乐平市人,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一生博览群书,历二十年著成《文献通考》,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
  马致远: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大都清丽高雅,意境高远。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散曲和杂剧,以描写王昭君的《汉宫秋》为其代表作。
  马皇后:名秀英(1332-1382),朱元璋妻,汉族,朱称帝时封后,生于宿州市北70里闵子乡新丰里。其父因仗义杀人携女逃往定远,将女儿托付给郭子兴。郭子兴夫妇遂把她收为义女,授以史书,教以女红。马氏长得虽不漂亮,但端庄温柔,老成干练,再加上善解人意,知诗书,精女工,所以博得养父母的欢心和乡亲们的称赞。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率数千人响应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占据了濠州(今凤阳)。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由于他有勇有谋,连立战功,得到郭子兴的青睐,便将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为妻。 郑和:明代航海家,武术家,本姓马,回族。

  现代名人
  马寅初:浙江省嵊县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历任几大名校校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马连良:当代京剧演员,工老生。字温如(1901-1966 ),北京人,回族。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受业于叶春善、蔡荣桂、萧长华、郭春山、茹莱卿等。先习武生,后改老生,10岁登台,演出《定军山》、《打棍出箱》等剧。出科后向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诸名家学习,并吸收余(叔岩)派艺术之长,经长期艺术实践,发展为独树一帜、风格卓异的马派艺术。
  马本斋(1901~1944),原名马守清,经名尤素夫·马本斋,回族,河北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
  马英九 台湾地区领导人 19马本斋像
  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县。1952年随家人移居台湾。196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72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美国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8年3月2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举行了投票。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获胜。[1] 马珏雯 当代博物学家,生于1928年,祖籍江苏扬州,幼年移居上海,就读于晏摩士女中(现北郊中学),后毕业于交通大学,抗战时期并入西南联大,同杨振宁为同期校友。后赴美留学,获康奈尔大学植物学、动物心理学博士学位,终身教授。主要涉足植物学,昆虫学,参与<植物学>早起译本翻译,晚年主攻动物心理学研究,涉及领域为动物梦境及阈下知觉分析。

1.东汉:马援、马武、马成;2.唐朝:马周、马三宝、马怀素、马璘、马燧、马植、马总

马殷(852年-930年),字霸图,许州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人,一说上蔡人(《三楚新录》),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主。
南楚君主列表
南楚
显祖文肃王马筠(追尊)
圣祖庄穆王马正(追尊)
成祖景庄王马元丰(追尊)
太祖武穆王马殷
太宗衡阳王马希声
世宗文昭王马希范
楚废王马希广
恭孝王马希萼
楚留王马希崇(后主)
政治
马殷建立楚国后,升潭州为长沙府,任命姚彦章为左相,许德勋为右相,李铎为司徒,崔颖为司空,拓拔恒为仆射,马珙为尚书;又任命弟弟马賨为静江军节度使,长子马希振为武顺军节度使,次子马希声为判内外诸军事。
马殷还改翰林学士为文苑学士,知制诰为知辞制,枢密院为左右机要司。
经济
马殷在位时期奖励农桑、发展茶叶、倡导纺织、重视贸易,使楚国经济得以发展。
为了促进茶叶的生产与贸易,马殷采取“令民自造茶”、“听民售茶北客”的宽松政策,让百姓自己制造茶叶来吸引商家。同时,马殷在汴州、荆州、襄州、唐州、郢州、复州设置商业货栈(回图务),以湖南所产的茶叶换取中原的丝绸、战马。
为了发展商业,马楚利用湖南地处南方各政权中心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与中原和周边的商业贸易,采取免收关税,鼓励进出口贸易,招徕各国商人。此外,马殷还用铅铁铸钱,使得商人出境前在不得不在楚地购买大量产品。
为了发展纺织业,马殷命令百姓可以用帛代替钱交纳赋税,促进了湖南的桑蚕业的发展。

补充一个大家可能还不熟悉的有关马姓后裔的史实:在欧亚交界、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共和国,有一支三国名将马超的后裔,当地所有姓“马米科尼扬”的人就是马超的后裔。
据《亚美尼亚史》明确记载,马米科尼扬家族的始祖名为马抗(也译马姆贡),公元三世纪由中国迁徙而来。马抗自称其父为中国一位国王,名叫阿尔博克,他因罪而出走波斯。当时为了追杀马抗,中国皇帝曾派特使来到波斯,并扬言如波斯不交出马抗,就对其发动战争。当时波斯萨珊王朝的君主阿尔达希尔一世不想交出马抗,也不想因此得罪中国,就让马抗投奔其属国———亚美尼亚。亚美尼亚国王特尔达特二世收留了马抗。后来,马抗因战功获得亚美尼亚国王的欢心。于是,国王就按亚美尼亚姓氏的习惯,赐马抗姓马米科尼扬,亚美尼亚的马氏家族从此开始。
而马抗就是马超的后代。当时,曹操诛杀马超家族,其族人为逃避灭门之祸,往西迁徙,辗转到了亚美尼亚。 在亚美尼亚,不仅姓马米科尼扬的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几乎所有的亚美尼亚人都知道这一点,这主要是因为马氏家族后裔出了一位为亚美尼亚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民族英雄。公元五世纪中期,为加强对亚美尼亚的统治,波斯当局强迫亚美尼亚人改信波斯人信奉的玛达教(拜火教的分支),引起了亚美尼亚民众的强烈反对。公元450年,东亚美尼亚出现全民起义,起义军的统帅就是马抗的后代瓦尔丹·马米科尼扬。起义遭到波斯当局的残酷镇压。公元451年,双方在阿瓦赖尔(现伊朗境内)进行决战。在战前的誓师大会上,瓦尔丹·马米科尼扬说:“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这句话后来成了亚美尼亚人家喻户晓的名言。


你是否需要了解?

历史上马姓的名人有哪些?他们的事迹是什么?
1. 马援(前14年-49年):东汉初年名将,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他历经新莽、东汉,先是为新莽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跟随刘秀,成为东汉开国功臣。马援在军事上屡建奇功,尤其是在平定羌族起义中表现出色,被封为新息侯。他还精于相马之术,著有《铜马相法》。2. 马融:东汉...

十大姓马的历史名人 古代姓马的名人 马姓历史名人
以下是十位姓马的历史名人:马援:西汉名将,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为汉朝的稳定做出重要贡献。马融:东汉学者,文学家和教育家,其著作和教学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马超: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勇猛善战,有“锦马超”之称。马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以才学著称,与诸葛亮关系深厚。马钧:...

历史上马姓的名人有哪些?他们的事迹是什么?
马 钧:扶风(治今陕西省兴平东)人,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而闻名,曾制造翻车,指南车等,其所用机械原理比国外早七、八百年。马 周:博州茌平(今属山东省)人,唐代大臣,被唐太宗赏识,任监察御史,主张少兴徭赋,反对实行世封制,成为当时有名的政治家。马皇后:马援之女(39-79),...

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姓马的大人物
南朝时期的马姓人物有:宋将领马文恭;粱扶风郡人信武将军马仙琕,云骑将军马广,辅国将军马市,将领马光、马光达、马洪武,西义阳郡守马伯符,粱州刺史马嵩仁;陈将领马杰,太原太守马颋,学者马枢等。北朝时期的马姓人物有:北魏时出了一位高昌国王马儒。北魏时还有骁骑将军马义舒,轻才重义、传...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马姓人物
1、马良 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任命马良为侍中。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东征东吴,派遣马良招纳安抚武陵一带的五溪蛮各部,各部首领们都接受蜀汉的印信封号,相继响应刘备。同年六月,刘备...

马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马援(公元前14年—49年),东汉时期著名将领,汉族,字文渊,出生于东汉扶风郡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他曾任新莽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辅佐陇西隗嚣,最终归附刘秀,为东汉政权立下赫赫战功。2、马融,东汉时期著名哲学家,右扶风茂陵人。他是马氏家族中首位广为人知的学识渊博之人,既是经...

马历史名人
马姓在中国历史上拥有众多杰出人物,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马历史名人:军事将领:马援:东汉名将,精通相马术,著有《铜马相法》,对军事有重大贡献。马武:新莽末年起义军将领,后归附刘秀,成为一代名将。马超: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勇猛才智兼备,被诸葛亮高度评价。文学家与学者:马融:东汉哲学家和经学家,...

中国马姓的名人有哪些?
1、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汉族。中国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将领,东汉开国功臣,汉明帝明德皇后之父。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甚得器重。后来归顺光武帝刘秀,为东汉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东汉建立后,马援仍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

中国历史上姓马的名人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姓马的名人众多,他们的贡献在各自领域独树一帜。马致远,元代戏曲家,被誉为“曲状元”和“马神仙”,与关汉卿等并称“元曲四大家”,他的代表作《天净沙·秋思》更是流传千古。马琬则是元末明初的画家,工诗善画,有“三绝”之称,其画作《云林隐居图》备受贝琼赞赏。清代的马注是伊斯兰...

姓马的名人有哪些
今陕西兴平)人,是汉末凉州(今甘肃武威)的军阀,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刘备称帝后,马超被封为骠骑将军、凉州牧,赐予斄乡侯的封号。5、马岱,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生卒年不详。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武将,也是马超的从弟。马岱在蜀汉官至平北将军,被封为陈仓侯。来源:百度百科-马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