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语文求解~ 七年级的语文问题,各位高手,求解!

作者&投稿:夔旭 2024-07-01
七年级语文求解

1、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2、如果说生命是一片树林,那么时间则是一汪泉水,浇灌着人生。

《我的信念》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了事业的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利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我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一言半语的苛责,便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诗歌朗诵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①选自《现代人的智慧》剑捷译、玛丽.居里(1867—1934)即居里夫人。波兰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②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的益处。匪,非、不。
③猝然:突然。
生词:执著 鞭策 盛名 报酬 奢望 蹂躏 呵责 懊恼 沉醉 迷醉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
(七年级上)
《世说新语》二则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一、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中午过了没有到,太丘放弃等他独自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到了。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七岁,正在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回答说:“等您很久不到,已经走了。”友人便怒道:“真不是人!跟人约了同行,弃我而走。”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中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无礼。”友人惭愧,下车牵他的手,元方进门不理睬。
华歆和王朗一同躲避灾难,有一个人想和他们同乘一条船,华歆就为难他,(不让他上船),王朗(对华歆)说:“船还有位置,为什么不让他上呢?”后面的敌人(向那人)追了过来。 (这时)王朗就想抛下带着的那个人.华歆说:“我之所以怀疑正是因为这样啊.既然已经答应他让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因此,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样.世人就以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品质)好坏。
二、重点品析
1.《期行》和《乘船》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期行》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礼诚信。《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2.结合《期行》中陈元方的言行,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甲生:元方小小年纪,却知“明礼诚信”的道理,面对无礼无信的大人,他果敢地表现出自己的义愤。他是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勇敢率真的小孩子。
乙生:元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友人”已经深感惭愧并向他表达歉意,可他却“入门不顾”,这虽是天真率直的表现,但他还缺乏宽容大度的胸怀。
3.《乘船》结尾说:“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你是如何评价二人的优劣?
通过看二人的言行,华歆的品行优于王朗。 尽管开始华歆对别人的要求感到为难而犹豫不决,但这是他处事谨慎的表现。而一旦答应了别人,他就一诺千言,不因情势危急而弃人不顾,他是一个重诺重信之人。而王朗尽管开始有救人帮人之心,但一旦自身难保的时候,便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他是一个对自己说的话不负责任、轻诺寡信的人。
三、文言知识
(1) 通假字: (不,通“否”,译为“不在”)
(2)词类活用 :歆辄难之(难,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为难”。)
(3)特殊句式 :何为不可?(宾语前置句,“何为”是“为何”的倒装)
四、文学常识: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著名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世说新语》中有一些记载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表现了比较进步的道德观。
五、练习
1.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注音并作解释。
(1)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____ (2)歆辄难之( )___________
(3)王欲舍所携人( )____________ (4)遂携拯如初( )_________
(5)宁可以急相弃邪( )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语。
(1)有一人欲依附( ) (2)幸尚宽,何为不可( )
(3)陈太丘与友期( ) (4)太丘舍去( )
(5)既已纳其自托( ) (6)宁可以急相弃邪( )
3.根据课文填空。
(1)《乘船》中表明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参考答案
1.(1)fǒu;同“否” (2)zhé;当即 (3)xié;携带
(4)zhěng;救助 (5)yé;相当于“吗”
2.(1)搭船 (2)幸而,恰巧 (3)约定
(4)不再等候而离开 (5)请托,请求 (6)难道
3.(1)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2)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4.(1)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2)天有云方雨,人无信不立

卖 油 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一、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二、文学常识:《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重点词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 (2)但微颔之(只、不过;点头)
(3)无他,但手熟尔(罢了) (4)尔安敢轻吾射(怎么)
四、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尔安敢轻吾射”)
2.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手熟”)
3.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以我酌油知之”)
4.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人、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
5、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熟能生巧)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 文学常识:课文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我国南北朝地理学家,散文家。
二、 字音
素湍(tuān)绿潭 不见曦(xī)月 夏水襄(xiāng)陵 重岩叠嶂(zhàng)
略无阙(quē)处 沿溯(sù)阻绝 属(zhǔ)引凄异 飞漱(shù)其间
三、词义
(1) 略无阙处 (完全没有 ;同“缺”)
(2)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正午)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上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4)虽乘奔御风 (即使 ;奔驰的马) (5)素湍绿潭(白色;急流的水)
(6)猿鸣三声泪沾裳 (几声,这里的“三”不是确数)
(7)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岩峰。
(8)隐天蔽日: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四、译述课文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请你补出下边句子中省略的词。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①其间,②清③荣④峻⑤茂,良多趣味。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①于②水③树④山⑤草)
五、按要求默写并译句子。
(1)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句子。
默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2)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
默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3)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同工异曲的句子。
默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4)翻译下列句子: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逢降霜的早晨初晴或降霜的日子,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宛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六、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论语》六则
一、字音释义
(1)人不知而不愠( yùn )怨恨 (2)不亦说乎(yuè )高兴
(3)学而不思则罔( wǎng )迷惑不解 (4)思而不学则殆(dài )危险
(5)默而识之( zhì )记住 (6)敏而好学( hào )爱好
二、用课文原句填空。
(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表明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的句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怨恨,心里不满)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 ; 殆:危险或疑惑 )
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凭什么)
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记住 )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
四、“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学而时习之(表顺接)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表顺接) 敏而好学(表顺接)学而不思则罔(表顺接 ) 学而不厌(表转折) 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接)
五、文学常识: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七年级下)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①。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②;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③,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④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⑤!”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一、文学常识
1、《黔之驴》选自《柳宗元集》,作者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创作的“古文”包括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骚赋等,很多作品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曾经学过他的《小石潭记》。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二、语音
慭慭(yìn )然 虎大骇(hài ) 噬(shì) 荡倚(yǐ)冲冒 远遁(dùn) 跳踉(liáng )
三、古今异义词
1、文言文中的一些词,有的现在已经不用了;有的现在虽然还用,但意思跟原先不同;有的现在仍大体保存了原来的意思。看看下列词各属于哪种情况?
稍 鸣 怒 因 喜 跳踉 乃 去
第一种情况:跳踉
第二种情况:乃(于是,就) 稍(渐渐) 因(因此) 去(离开)
第三种情况: 鸣 怒 喜
四、词类活用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2、驴不胜怒,蹄之 蹄: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
3、稍近益狎 近:靠近,接近,形容词作动词
4、尽其肉 尽:吃尽,吃完,副词作动词
五、一词多义
1、以为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把……当作) B.以为且噬己也 (认为)
2、然 A.慭慭然 ,莫相知。(…的样子)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但)
3、之 A.黔之驴 (的,结构助词) B. 虎见之 (它,代词,代驴)
六、重点词语解释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而
2、至则无可用 则:却
3、以为且噬已也 且:将 噬:咬
七、朗读节奏: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八、重点语句翻译(文中加线句)
①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②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③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④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驴不能忍受而发怒。⑤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九、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通过叙写老虎惧驴、识驴、戏驴、食驴的过程,启示人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课文一共两段,第一段写驴虎较量之前的状况,第二段写驴虎较量的过程及结果。
2、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 蔽 窥 稍
3、成语:庞然大物 黔驴之技 黔驴技穷 (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的人)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④
一、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文学常识:
1、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三、语音:
馨(xīn) 鸿儒(rú) 调(tiáo)素琴 案牍(dú)
四、古今异义词: 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 今义:鸿雁
五、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名:有名(出名、闻名)
2、无丝竹之乱耳 乱:干扰(扰乱、使……乱)
六、重点词语解释:
1、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身体 案牍:官府公文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指示代词,此,这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这里指弹。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灵验,神奇
5、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6、阅金经 金经:佛经
7、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本指弦乐器 竹:本指管乐器
七、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陋
八、理解性默写: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九、重点语句翻译(文中划线句,答案见译文)
十、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④。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⑤。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⑦。
一、译文:
水中、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爱菊花。自从唐代以来,世上的人们都很喜爱牡丹。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成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并不显得妖艳。莲花的叶柄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传播得越远就越显的幽香;笔直的挺立在那里,只可以在远处看,而不可以在近处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花,是花中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很多了。
二、文学常识:
1、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2、 作者周敦颐,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人品极高,胸怀洒落。
三、语音:
甚蕃(fán) 淤(yū)泥 濯(zhuό)清涟(lián)而不妖 亵玩(xiè) 陶后鲜(xiăn)有闻
四、重点词语解释:
1、可爱者甚蕃 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
2、香远益清 益:副词,更。
3、亭亭净植 植:树立。  
4、陶后鲜有闻 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妖:妖媚。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却 亵: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 宜:应当
8、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仅
五、特殊句式: 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六、朗读节奏: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七、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八、重点语句翻译(文中划线句,答案见译文。)
九、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衬托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名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莲花代表的可贵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缛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5、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

1.译述课文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请你补出下边句子中省略的词。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①其间,②清③荣④峻⑤茂,良多趣味。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___
飞漱于其间,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希望采纳.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七年级语文 求解
答:1.从:听从;顺从

七年级语文选择题专项训练
答:语文考试中常考考点选择排序题,主要考验学生的知识积累,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七年级语文 排序题专项训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排序题专项训练 1、下列 句子 的排列顺序是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所有语文词语拼音及注解,急啊!!!
答: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所有语文词语拼音及注解,急啊!!! 如果还有下册的更好,我再另外给加50分,谢谢!!!如果只有下册的也行,也给50分... 如果还有下册的更好,我再另外给加50分,谢谢!!!如果只有下册的也行,也给50分 展开 2个回答 #热议# 武大靖在冬奥的表现,怎么评价最恰当? _饼哥 推荐于2017-11-24 ·...

七年级下册语文选择题
答:七年级下册字词选择题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蝉蜕(tuì) 尴尬(ɡān ɡà) 木屐(jī) 玉簪花( zān )B.系上(jì) 斑蝥(máo) 缠络(luò) 攒成( zǎn )C.桑葚(shèn) 臃肿( yōng ) 花圃(pǔ ) 掸子( dǎn )D. 菜畦(qí...

求初一下册语文,文言文的翻译,全部
答:(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目录七年级下册(2004年12月第4版)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1、 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2、 一面(阿累) 3、 我的老师(魏巍) 4、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余玮) 5、 赵普(《宋史》)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登岳阳楼(杜甫) 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写作 观察人物...

关于7年级语文题
答:其他类似问题 2012-04-17 7年级语文题!! 1 2007-10-07 7年级语文题目 8 2017-03-10 七年级语文题 3 2006-04-09 7年级语文题 2010-12-21 五年级语文的题 12 2006-12-11 7年级上册的语文试题(人教版) 43 2011-09-27 七年级语文试卷 34 更多类似问题 > ...

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案
答: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题有什么
答: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A. 世隶耕 ( ) B. 未尝识书具 ( )C. 或以钱币乞之( ) D. 不能称前时之闻 ( )2、下列加点的“之”用法...

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4课《散文诗两首》研讨与练习答案_
答:纸船这首诗,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早期...

谁能帮我在七年级下学期的长春版语文书上,找出500个难读,难写,的词语...
答:谁能帮我在七年级下学期的长春版语文书上,找出500个难读,难写,的词语,并找出一个难字标注音,谢谢了!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OPPO超级会员日会上线哪些专属权益? 匿名用户 2011-01-18 展开全部 字词 第一单元 一、 攒cuán 拗ǎo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葚shèn 轻捷 蟋蟀xī shuài 臃肿yōng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