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写作背景是什么?

作者&投稿:亓旺 2024-09-22

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

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

作者资料: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这是一篇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这个世界是由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组成的。先是百草园,顾名思义,是个荒凉的地方,如作品所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草园”变成“乐园”,其间就充满了童趣,作品即以这为中心进行构图。

儿童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自然的形态,自然的情调,自然的声音,必然萌发起他们的兴趣,勾起无穷的联想,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孩子们对昆虫语言的好奇想像。鲁迅在百草园里描绘的就是儿童在自然环境里的极乐世界。

在作者笔下,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连那青青的野草丛里,也氤氲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故事极有声色,但见金光闪闪,风声飒飒,鬼影幢幢,妖气重重,恐怖极了,又生动极了。

有人认为这像是闲笔,其实这看似信笔插话,却是极具匠心,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民间的古老传说,鲁迅借助它饶有兴趣地从另一侧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从结构角度看,这个故事是从园里草丛中相传“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引发出来的,文气贯通,毫无游离之感;而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挖掘了潜存于他们心灵深处的奥秘。可以想像得出,孩子们对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欢又害怕的。

在技巧上看,这一插话是转叙事为描写,别开生面地为作品拓展了新的天地,百草园一渗入人情,就更其魅人了,这实是一记妙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你是否需要了解?

《朝花夕拾》写作背景
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 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 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 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 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 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朝花夕拾》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鲁迅1881-1936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19世纪末70年代,日本侵犯台湾,后勒索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兵条件,此后日本开始侵华计划。在当时的...

为什么要写《朝花夕拾》?
绍兴城并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门上那一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鲁迅真是幸运,他的人生长途的起点,就设在这样一处似乎距乐园相当近便的地方。文学创作背景: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

鲁迅写作背景是什么?
写作背景如下:鲁迅所创作的散文不多但却可说篇篇精品,这些篇章收录于《朝花夕拾》和《野草》。《朝花夕拾》是鲁迅对于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回顾,是对作者青少年时期生活断片的回忆,包含少年时代的绍兴印象、南京求学、留学日本、回国后在绍兴任教等基本的成长经历,尤以记述故乡生活者为最多。相比他的杂文...

《朝花夕拾》的背景是什么时候?
鲁迅先生的写作背景是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

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100字左右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早年的一些散文作品。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可追溯到鲁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那时他深受欧洲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开始尝试写作。《朝花夕拾》的散文多以个人经历和亲身感受为主题,反映了鲁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关注和思考。这部作品以其清新的文风、深刻的思想和深情的...

朝花夕拾的作者简介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

《朝花夕拾》五猖会写作背景是什么?
创作背景:作者鲁迅出生在一个从小康到困顿的封建家庭。“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封建家庭教育的准则。作者鲁迅的父亲虽不同于禁止“妇孺”去看赛会的封建顽固派,但他也不可能摆脱孔孔孟之道的束缚。在他看来读书—科举—做官才是人生唯一正确的道路,强制孩子读死书、死读书,...

朝华夕拾小引的疑惑有哪些
1、鲁迅为什么想要写《朝花夕拾》?2、《朝花夕拾》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3、《朝花夕拾》写作背景?节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本文给出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叙述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时代的学习经历,回忆了那些难忘的事情,表达了对过去亲人、朋友、老师的思念。鲁迅想在这纷扰中找到一点安宁,但这并不...

《朝花夕拾》手抄报内容
1、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鲁迅的生平、写作风格等。2、主题概述:《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主题是揭示封建社会腐朽恶俗的本质,以及批判封建教育的虚伪和残酷。3、故事梗概:简要概括《朝花夕拾》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包括对童年记忆的描绘、对家乡和亲友的怀念、对封建教育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