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六盘山译文 关于抗日战争的诗句

作者&投稿:芒轮 2025-05-16
清平乐 六盘山的译文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险窄的山路要盘旋多重才能到达峰顶。毛泽东在一九三五年九月中旬率领中央红军进入甘肃省南部,十月上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打垮了敌人的骑兵部队,胜利地越过六盘山。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红旗〕首次发表时原作“旄头”,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红旗”。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化用南宋刘克庄《贺新郎》词:“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苍龙,是一种凶神恶煞。《后汉书·张纯传》注:“苍龙,太岁也。”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称太岁为凶神恶煞。

  作者自注:“苍龙:蒋介石,不是日本人。因为当前全副精神要对付的是蒋不是日。”

  译文:
  辽阔的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放眼望去,只见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呀!)若不将长征坚持到底,就不是英雄好汉,屈指算来,从出发到现在,已走过了二万里路程。
  看六盘山的顶峰多高啊,满山的红旗好像可以把西风席卷。现在我们拥有最有力的武器,什么时候才能让蒋介石束手就擒呢?

《清平乐·六盘山》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初,中央红军经回民区连续突破会宁、静宁之间封锁线,到达六盘山西麓。10月7日上午,红军来到青石嘴,发现敌骑兵正在村里休息,立即发起围攻,经过3个多小时战斗,歼敌两个连,缴获战马百余匹。
当天下午,红军翻过六盘山,夜宿东山侧。敌骑兵仍尾随不舍。翌日拂晓红军出发,再次突破敌人平凉、固原之间的封锁线后,翻越了长征路上最后一座大山,于10月19日抵达吴起镇,与陕北根据地红十五团胜利会师。
在六盘山上,毛泽东纵目远眺,回思来路,寄望将来,吟出了这首词。
《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该诗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1961年9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1961年10月七日的《光明日报》。
近代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扩展资料
诗词赏析
上阕“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起笔境界辽阔,写站在六盘山高峰之上仰望所见。两句词紧扣十月天空景象:天空净朗,云层疏淡,大雁往南飞。
“望断”一句有两种解释,一是由于山高路险鸟飞不过而看不见大雁,大雁到此再也不飞而回头了;二是作者凝神远眺,深切关注与挂念尚在艰难跋涉中的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广大将士,直到再也看不到南飞的大雁。
二者都通,合二为一,塑造出了诗人几分惆怅、几分怀念、几分耽于回想不免感伤的秋思凝神图。但随之笔锋一转,出语坚定,气韵铿锵,毋庸置疑:“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此处“长城”也有两解,一是喻指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正合红军“北上抗日”的宗旨;二是指横亘陕西北部的万里长城中段,借指陕北革命根据地。
总之,表达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绝信念,这也成了人们今天广泛引用该句的引申义,该句也成了流传最广的毛泽东诗词名句之一,因为它太符合毛泽东一以贯之的战斗精神了。
下阕“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经过崎岖山路登上六盘最高峰,毛泽东极目四野,只见红旗翻卷,十里连营,他们都是转战万里、从枪林弹雨中冲杀出来的、又刚刚挫败张国焘企图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的铁血战士,是革命的种子,燎原的星火,英雄中的精英,以一当十的无敌勇士。
正是因为有他们,毛泽东才心雄万夫,胜券在握,坚信“今日长缨在手”,敢问“何时缚住苍龙”?此处“苍龙”又有两解:毛自注为蒋介石——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死磕了近10年的死对头,但指向中华民族大敌当前的日本帝国主义也许更贴切。貌似疑问存焉:何时缚住苍龙?实则斩钉截铁:必须缚住苍龙!
全词造语朴实自然,情感深沉真挚,意境高远缥缈,充满了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用四两拨千斤的高妙手法轻松而又不失厚重地表达了从国内战争的长征向民族战争的长征转捩之际的毛泽东的心声。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原诗: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长缨:指捕缚敌人的长绳。在手,在共产党领导下。

出自: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

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词即是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主题思想:

此词上阕从眺望远景起笔,写了登上六盘山所见到的北国清秋的景色,回顾了长征的胜利,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下阕则写近处,如火的红旗在高山之巅,迎着西风舒卷,烘托了红军将士胜利的英姿。

人物成就影响:

毛泽东曾为新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就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诗词是二十世纪最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对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以其蔚为壮观的中国气派令无数人为之陶醉。

毛泽东诗词古朴典雅、对仗工整、抑扬顿挫,是运用旧体诗词形式反映现实斗争和现代生活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最具中国气派的创作原则和价值导向。毛泽东始终致力于使中国古典诗词大众化。毛泽东诗词深入浅出、明白晓畅、雅俗共赏。

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跌宕雄浑,所展现的精神世界浩瀚豁达,所抒发的主观情感热烈奔放,所承载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毛泽东诗词是“两结合”的光辉典范,既弘扬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



《清平乐·六盘山》全文白话翻译如下: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的词作,全词原文如下: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此词上阕从眺望远景起笔,写了登上六盘山所见到的北国清秋的景色,回顾了长征的胜利,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下阕则写近处,如火的红旗在高山之巅,迎着西风舒卷,烘托了红军将士胜利的英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

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词即是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这首词回顾了万里长征的行程,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是一首在战斗中前进的胜利曲,是一篇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抒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上阕“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起笔境界辽阔,写站在六盘山高峰之上仰望所见。两句词紧扣十月天空景象:天空净朗,云层疏淡,大雁往南飞。这两句词看似写景,实则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情怀,既有登高望远吞吐山河的豪迈,又有追随大雁,遥想战友、亲人的柔情。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长城”指抗日前线,红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向陕北根据地,向抗日前线进军,红军北上的行程有二万多里。然而诗人仅用了“屈指”二字,于轻描淡写中流露出红军对漫漫险途等闲视之的英雄气概。

下阕展现革命前景,“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如火的红旗,飘扬在高高的六盘山顶,烘托出红军将士的胜利喜悦。“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凭中国工农红军保存着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打倒蒋介石的反动政权。

这首词上下两阕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言志,结构对称、美观。上下两阕相对独立又紧紧相连,上阕写眼前长征的胜利,抒发红军将士的英勇斗志。下阕进一步联想,放眼将来,抒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气概。



长空高阔白云晴朗,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的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强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长空高阔,白云悠悠,晴空万里。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两万里的路途。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强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长空高阔白云晴朗,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的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强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你是否需要了解?

清平乐六盘山洋溢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原文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①长缨:指革命军队,革命力量。 ②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

《清平乐 六盘山》全诗
清平月·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天空蔚蓝,淡淡的几朵白云在空中飘浮着。)望断南飞雁。(久久地望着南飞远去的大雁,直到看不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里长城是“抗日前线”。)(到达不了抗日前线就不是英雄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掐着手指一算,行程已经超过二...

六盘山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二、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三、出处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不到长城非好汉下一句是什么?
《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翻译: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是出自哪首诗?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是出自《清平乐·六盘山》作者: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六...

不到长城非好汉下一句是什么
1、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一身汗。上了长城不敢看,下了长城腿发软。释义: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登上长城一身汗。上了长城不敢看,下了长城腿发软。2、出自:《清平乐·六盘山》【作者】毛泽东 3、原文:《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

清平乐六盘山的诗意思
《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主要表达了红军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词中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色,同时寓含了深刻的革命情感。原文中,首先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开篇,描绘了秋高气爽、大雁南飞的景象,寓意着红军长征的艰辛与坚定。接着,“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表达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意思是什么?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意思是:在高峰险峻的六盘山上,猛烈的西风吹得红旗猎猎地卷起来。【出处】:近现代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原文】: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译文】: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清平乐六盘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词表达了诗人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出处】《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译文】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经飞到了天际的尽头。不...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长缨和苍龙各指什么
长缨指的是捕缚敌人的长绳,苍龙指的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派。原文出自于现代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原文: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白话译文: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