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与阳历的来历和区别? 阳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励独 2025-05-20
农历和阳历的区别?

为什么我们生活中有两个日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一、农历与阳历的来历

1、农历:农历也叫夏历。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是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它之后的商、周、秦、西汉初都分别提前,直至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又恢复夏王朝历法的原有月序,以后各王朝也基本沿用这一月序,故辛亥革命后中国传统历法为“夏历”。

2、阳历:阳历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古埃及人发现天狼星第一次同太阳一起升起的那天之后的五六十天,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就把这一天当做一年中的第一天。古埃及人最初将一年定为360天,后来改为365天,这是最早的太阳历。

二、农历与阳历的区别

1、时间不同

(1)农历:农历是平年十二个月,全年时间为354天或355天。

(2)阳历:阳历是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个闰年。  

2、天数不同

(1)农历: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来确定农历,大月是30日,小月是29日。

(2)阳历:阳历是大月31天,小月30天,特殊的2月份天数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3、叫法不同。

(1)农历:农历通常的称呼是月初为某月初几,如:九月初八、初九、初十;月中为:九月十五、十六;月末为九月三十,称呼后面不加“日”字。

(2)阳历:阳历又称公历,通常的称呼为某月某日,如:三月十二日,四月二十日,五月三十一日,时间必跟“日”字。



阴历、阳历的由来是什么?

中国人的祖先很早就会观测太阳运行的规律,《史记》记载黄帝迎日推策,最早或用手,以指缝迎日观察太阳运行规律。夏朝时,有了“柱缝迎日推策”,观察太阳的技术和水平得到提到。又来还有立杆测日,日晷等手段。因此,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历法。

阳历,就是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它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就会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1天。所以每四年增加一天,加在二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

当然,4年加1天,实际上使回归年多了近45分钟,积满128年左右就会多出一天,到积满400年就会多出3天。这就会用规定闰年的方法来解决。

太阴历又叫阴历,也就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历法。它的特点是每个月的平均长度等于或接近于“朔望月”,一年十二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计有354天。

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做朔望月。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多,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今天我们阴阳历都用,使我们的生活既能与时俱进,又能使传统得到延续。

中国的历法,有阳历和阴历,区别如下:阳历产生在先,以太阳的运行(黄道)规律而定,相传天皇制干支,伏羲作甲历,黄帝作甲子,颛顼作新历,以指导农业生产又称农历。。至夏朝时,又有阴历产生在后,以月亮绕地轨迹(白道)而定,产生于夏朝又称为夏历。。阳历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以立春之日为每一年的岁首,而阴历以月亮一朔一望为一月,一年十二个月,以最接近立春点的朔日(无月亮日)为岁首,即正月初一。

中国历法实际运用中实际是阴阳历合用,阴历的润月就因农历的"有节无气"月份而定,计月份日子时,数字(阴历)与干支(阳历)都可以使用等,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开始使用现在世界都通用的公历,公历也称西历,也有叫阳历的,但这与中国历法的阳历是两码事,二者的共同点都以太阳为依据,所以中国阳历计年月四季更接近公历,比如清明节就总在公历的4月5日,有误差上下也不超过一两天。



历法就是制定日历,安排年、月、日的法则。它的任务是:适当的编排出年、月、日的关系,具体决定一个年号的月数和日数,给每一个日子编上一个号码。

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
由于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参考资料:来源:http://www.jk126.com

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最初用的都是阴历,比如中国、埃及、罗马等。

为什么我们生活中有两个日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否需要了解?

农历与阳历的来历和区别
阳历:也称公历来源于西方,例如算星座时就是按照阳历计算的。阴历:也称农历,来源于我们中国,例如俗称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清明节,春节就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主要区别:1、阳历是国际通用的;2、农历是中国特有的。

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
农历和阳历的区别 一、定义与起源 农历又称为阴历或旧历,是一种基于月亮运动周期制定的历法。它主要根据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圈所需的时间来确定月份。农历中包含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等元素,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及其他部分亚洲国家的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中。阳历又称为公历或新历,是一种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

什么是农历阳历公历阴历
阴历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依据月亮的盈亏周期制定;阳历是西方的历法体系,基于太阳的运动周期制定。具体区别如下:历史起源:阴历:源于中国古代,通过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来确定月份。阳历:起源于古埃及,后经罗马帝国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今广泛使用的公历。计算规则:阴历:月份长度基本固定为29或30天,...

农历和公历的区别是什么?
阴历是农历,但农历不仅是阴历。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其中包括象这样“八月十五月亮圆”表示的以月亮周期记录的阴历。也包括“清明节”这样按“节气”来表达的、总在每年的4月5日这样的太阳历。

农历和阳历的区别
农历和阳历的区别有:规则计算不同、历史起源不同等等。1、规则计算不同 农历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阴历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

阳历和农历是一个意思吗 农历的形容是用几号还是初几
关于阳历和农历的区别: 阳历:也被称为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所需要的时间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农历:是一种近现代诞生的历法,融合了阴历以及阳历,也可以被称为夏历。关于农历日期的形容: 农历在日期形容上多种多样,有的日子可能会用“几月初几”来形容,如“正月初一”。 有的日子也可能会...

农历和公历、阴历、阳历的区别 阴历是公历还是农历
农历和公历、阴历、阳历的区别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公历,俗称"阳历",“新历”,名称与中国原有的历法相对应,新中国成立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也就是公历(阳历)。而阴历也叫太阴历,主要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

什么是阴历和阳历的区别
阳历和阴历的区别:一,时间 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是固定的)二,天数 阴...

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
阳历又为格里历,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后改名为格里历。3、适用意义:农历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反映寒冷暑热的气候变化,以便家事农业活动。依据阳历,在一年中可以显明看出四季冷热变更的情形。

阳历和阴历的区别
阳历和阴历的主要区别如下:定义与基础:阳历:也称为公历或格里高利历,是国际通用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基础,确定一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基础,确定一个月为29天半左右。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天数与闰年:阳历:平年有3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