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的通信体系 高通的RTR WTR的射频芯片,RTR和WTR分别是什么的缩...

作者&投稿:仇由诗 2024-07-02
RFID射频识别的标准都有哪些?(包括HF段和UHF段)

1.ISO 14443A /B(ISO SC17/WG8):超短距离智慧卡(Proximity coupling smart cards)标准。
这标准订出读取距离(reading distance)7-15厘米的短距离非接触智慧卡
(contactless smart card)的功能及运作标准,使用的频率为13.56MHz,
现在大众运输(悠游卡)的票价卡都是这一类的。philips

2.ISO 15693(ISO SC17/WG8):短距离智慧卡(Vicinity coupling smart cards)标准,
这标准订出读取距离可高达一分米非接触智慧卡,使用的频率为13.56MHz,
设计简单让生产读取器的成本比ISO14443低,大都用来做进出控制、出勤考核等,
现在很多企业使用的门禁卡大都使用这一类的标准。

3.ISO 18000系列:这一系列的标准主要应用于货品管理类。主要于物流供应链的管理,
读取的距离较长而使用的频率介于860-930MHz 甚至还有更高的频率,
例如ISO18000-3使用频率为13.56MHz 的标准,ISO 18000-6使用超高频(UHF -Ultra High Frequency)频率。

超短距离智慧卡(Proximity coupling smart cards)标准

短距离智慧卡(Vicinity coupling smart cards)标准
上面两个好象一般翻译为疏耦合,近耦合?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标准: UHF 902-928 MHz

由EPCglobal Inc.所推动提出,EPCglobal 是由EAN(EAN International 国际条码)和UCC(制式编码委员会)
合作的非营利组织,与美国麻省科技学会(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英国的剑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澳洲阿德莱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日本庆应大学(Keio University)、中国复旦大学以及瑞士圣迦南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t.Gallen)合作,
主要就是在全球结合原有条码的会员组织的推广EPC 标准。EPC 主要就是推动每项商品都有独特的编码,
跟人的身份证字号一样,使用者可以利用EPC 编码的连结ONS(Object Name Service,物件名称服务)
让使用EPC 制定的RFID 标签的货品可以流通全大约有近百家的厂商加入,美国最大的零售商Walmart
就是EPCglobal 会员之一,台湾的民间企业中,台湾印刷业界积极投入RFID 的研发制作的永丰余也是EPCglobal
亚洲会员之一(2004/11/29经济日报),台湾的宏�(Acer)在2004年9月宣布引进EPCglobal 的RFID
资料交换标准服务,提供跨国的ONS 服务,可以了解到EPC 在世界的推广,在2004年6月EPCglobal
正式公布了全球第一的RFID 标准,在全球不同的企业在使用RFID 上有个共通标准来的RFID 标签资料规格使用,
其中EPC Tag 所设定的5个不同等级(Class)为:

1.Class0 只供读取(Read Only),简单被动式,仅提供简单被动式,仅提供在出厂时以制订号码的唯读标签。
标签在出厂时即写入一组不可更改之号码,提供简单的服务辨识。

2.Class1 只写一次(Write Once),简单被动式,可供一次写入之唯读标签Wal-Mart便要求供应商
于2005年1月在供来的货栈上,贴上EPC Class1标签。

3.Class2 重覆读写(Read/Write),具可重复读写功能之被动式标签

4.Class3 内设感应器的半被动标签,有重覆读写功能,更包含额外的感应器:可侦查温度、湿度、
动向变化记录在RFID标签,内建电池增加读取距离。

5.Class4: 属于天线,是一种半被动标签,可主动与其他标签沟通,不过都还在研发中。



ISO14443、15693、18000体系分析
———RFID研究中心 田利梅
射频标签的通信标准是标签芯片设计的依据,目前国际上与RFID相关的通信标准主要有:ISO/IEC 18000标准(包括7个部分,涉及125KHz, 13.56MHz, 433MHz, 860-960MHz, 2.45GHz等频段),ISO11785(低频),ISO/IEC 14443标准(13.56MHz),ISO/IEC 15693标准(13.56MHz)等,下面我们就ISO14443、15693、18000三个体系分析和比较。



1. 低频段射频标签相关的国际标准



低频段射频标签,简称为低频标签,其工作频率范围为30kHz ~ 300kHz。典型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低频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其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低频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送数据时,低频标签需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低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1米。



低频标签的典型应用有:动物识别、容器识别、工具识别、电子闭锁防盗(带有内置应答器的汽车钥匙)等。与低频标签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SO11784/11785(用于动物识别)、ISO18000-2(125-135 kHz)。



2. 中高频段射频标签相关的国际标准



中高频段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一般为3MHz ~ 30MHz。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段的射频标签,从射频识别应用角度来说,因其工作原理与低频标签完全相同,即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将其归为低频标签类中。另一方面,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一般划分,其工作频段又称为高频,所以也常将其称为高频标签。鉴于该频段的射频标签可能是实际应用中最大量的一种射频标签,因而我们只要将高、低理解成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不会在此造成理解上的混乱。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将其称为中频射频标签。



中频标签由于可方便地做成卡状,典型应用包括: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等。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SO14443、ISO15693、ISO18000-3(13.56MHz)等。



中频标准的基本特点与低频标准相似,由于其工作频率的提高,可以选用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射频标签天线设计相对简单,标签一般制成标准卡片形状。



3. 超高频与微波标签



超高频与微波频段的射频标签,简称为微波射频标签,其典型工作频率为:433.92MHz,862(902)~928MHz,2.45GHz,5.8GHz。微波射频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工作时,射频标签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区场内,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方式。阅读器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有源标签唤醒。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m,典型情况为4~6m,最大可达10m以上。阅读器天线一般均为定向天线,只有在阅读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射频标签可被读/写。



以目前技术水平来说,无源微波射频标签比较成功产品相对集中在902~928MHz工作频段上。2.45GHz和5.8GHz射频识别系统多以半无源微波射频标签产品面世。半无源标签一般采用钮扣电池供电,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



微波射频标签的典型特点主要集中在是否无源、无线读写距离、是否支持多标签读写、是否适合高速识别应用,读写器的发射功率容限,射频标签及读写器的价格等方面。典型的微波射频标签的识读距离为3~5m,个别有达10m或10m以上的产品。对于可无线写的射频标签而言,通常情况下,写入距离要小于识读距离,其原因在于写入要求更大的能量。



微波射频标签的典型应用包括:移动车辆识别、电子身份证、仓储物流应用、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等。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SO10374,ISO18000-4(2.45GHz)、-5(5.8GHz)、-6(860-930 MHz)、-7(433.92 MHz),ANSI NCITS256-1999等。



由上面分析我们看到ISO18000的一系列标准涉及到七个部分,而ISO14443和ISO15693标准都是针对13.56MHz。

你需要标准的话请与 RFID信息网(www.irfid.cn)管理员联系

射频信号是矢量信号,正向即为向前的发出的信号,即为有用的信号,反向功率即为反射回来的功率,一般会被接头、线路或管子吸收

在整个射频通信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频率:传输频率、接收频率、中频和基带频率。基带频率是用来调制数据的信号频率。而真正的传输频率则比基带频率高很多,一般的频谱范围是500MHz到38GHz,数据信号也是在此高频下进行传输的。一般来说,射频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传输调制信号的功能,即使在有干扰信号和阻断信号[z2] 的情况下,该系统也可以做到以最高的质量发送并且以最好的灵敏度接收调制信号。阻断信号主要有两种:带内阻断信号和带外阻断信号。带外阻断信号是指分布在信号频谱之外的无关信号,例如由其它无线传输技术产生的数据信号。带内阻断信号则分布在我们感兴趣的信号频谱之内,例如由相同的无线传输技术在其它终端产生的数据信号。对于无线通信而言,要成功地实现射频接收功能,必须要过滤掉这两种阻断信号。 中频多被用来作为传输/接受频率和基带频率的过渡,而这种传输方式正是超外差结构的基础。一般而言,带外阻断信号可以被天线自带的滤波器过滤掉。而中频的存在使我们有机会在信号被混合到基带频率并做数字处理之前将带内阻断信号滤除。另一方面,在发送端,中频常被用来滤除所有从基带转换到中频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伪数据和噪声。
采用超外差结构的另外一种实现方法是利用中频采样来减少信号链上的器件个数。这种方法选择在中频对信号进行采样,而不是在采样前先将信号混合到基带。在第一种超外差结构中,从中频到基带的转换过程需要以下器件:本机锁相环、智能解调器(混频器)和双向ADC(模拟-数字转换器)。如果选择在中频进行采样,那这三个器件可以用一个高性能的ADC来代替。这不仅可以降低信号链的复杂程度,还可以提高信号解调的质量。
但是,如果在下行基带转换器里应用高质量智能解调器,也能得到非常好的通信效果。如果能使本机锁相环和射频器件的漏电足够小,基带的直流失调便可最小化。除此之外,解调器的相位分离功能可以做到非常准确的90度的相位分离,这将确保信号解调时,误差向量的值不会变坏或者只是变坏一点。最后,如果我们在使用智能解调器的同时,使用一个具有低相位噪声的锁相环,将会确保基带输出信号的低噪声,并且因此获得一个好的位错误率(BER)。
因为ADC要在越来越高的频率下工作,所以中频采样结构的功耗变得比第一种超外差结构越来越高,并因此而越来越昂贵,这是中频采样结构的最主要的缺点。由于这个原因,基于中频采样的射频结构往往更适合那些在相对低频或者中频的应用,毕竟这些频段对成本的影响不大。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CMOS工艺的引进,使得集成高性能的器件和电路的价格越来越低,在不远的将来,中频采样结构将不再是一种昂贵的选择。
在射频通信中应用的第三种结构是直接转换结构(见图3)。由于直接转换结构直接将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在同一进程中混合在一起,这使得该结构的信号链路最为简单,它所需要的元器件最少。与其它两种结构不同的是,它将不需要中频处理和声表面波(SAW)滤波器。
直接转换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价格便宜、小型化、低功耗,并且没有中频转换相关器件。这些优点使得这种结构非常适合在低功耗、便携式终端的应用。尽管如此,一些高性能器件的使用为直接转换结构应用在高端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事实上,正是这些高性能器件的使用,使得直接转换结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在直接转换结构中没有中频处理单元,带内阻断信号的功率将直接传递到混频器和模数转换器(如果信号链路上含有模数转换器)。低噪声的混频器将确保弱信号不会被噪声和阻断信号所淹没。另外,由于混频器具有高的输出摆幅和低的失真,阻断信号既不会过驱动整个系统也不会调制到我们需要的载波信号上。
对于基带超外差接收器,如果在本机锁相环和射频输入之间存在泄漏通路,就一定会产生直流失调。对于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类似的支持跳频的一些射频应用来说,频率的跳变将导致本机锁相环路漏电的改变,并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直流失调的跳变。如果要纠正它,必须在系统中引入一个直流失调的补偿环路。尽管如此,在那些不需要跳频的应用中,本机锁相环的漏电是不变的,因此动态直流失调的补偿意义不大。
在传输端,由于不能有效降低带内噪声和失真,采用直接转换结构的射频发射机必须是由那些动态范围大的元器件构成。
在基站的相关应用中,由于面积和频道密度要被重点考虑,直接转换结构尤其被看好。因为从基站的角度看,带内阻断信号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基站自己将处理带内阻断信号),所以,即使直接转换结构缺乏滤除带内阻断信号的功能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选择何种射频电路结构应该由市场应用来决定。这些指导设计的因素包括:从设计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外形、功能指标、灵活性、能否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模式等等。如何针对一个确定的应用去选择合适的射频结构不在本文的介绍范围之内。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如今一些射频器件制造商已经可以提供各种针对性的服务以帮助我们设计合适的射频系统,在整个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他们甚至可以提供几位富有经验的工程师为我们答疑解惑。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你对相关技术了解得越多,你就越能优化你的设计。举例来说,你在设计中使用一个比较昂贵的器件或许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换句话说,有的时候在一些器件上多投入几个美分,就可以充分地延长同样电池的使用时间。
另一个要注意的地方是功率检测器,它将发射机实际产生的发射功率与理论值相比较以判断是否超出可承受的范围。由于发射信号的时候发射机必须工作在一定的功率范围内,再加上实际环境肯定会导致电路功耗发生一定的跳变,功率检测器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终端的发射功率低于理论范围时,基站就不会识别此信号,相反,如果终端的发射功率超出了理论范围,此信号就会掩盖它相邻的信号。
可是,从功耗的角度来看,如果系统的发射功率在理论范围的高端,将导致相对更多的系统功耗,并最终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除非系统一定要通过提高发射功率来克服远近争用。就一般情况而言,器件的发射功率越接近理论范围的低端,电池的使用率就越高。如果要尽可能让器件的发射功率呆在理论范围的低端,就必须有一个非常灵敏的功率检测器来保证发射功率不会跌出理论上可接受的功率范围,因此,在低发射功率(也就是低功耗)与高灵敏度的功率检测器之间存在一个折中。
基于对数的功率检测器可以在非常宽的动态范围内提供高精度的功率检测,其测量对象既可以是功率在几个毫瓦的弱信号,也可以是功率在瓦级的强信号。在类似于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或WiMAX无线宽带标准的一些无线通信标准下,信号均峰值比率的跳变会导致基于对数的功率检测器的灵敏度下降。举例来说,当终端从低的数据交换率(比如上载一个纯文本信息)转变到高的数据交换率(比如下载一个新的图形标识和或者声音文件)时,数据交换率的动态增长和调制的变化将导致信号均峰值比率的跳变,与此同时,基于对数的功率检测器将会比正常情况多或少地检测到发射功率;如果最终检测的结果过高,就会促使系统自动降低发射功率,一旦实际功率低于理论功率范围的下限,整个通信将会被迫中断。
对于上面这类应用来说,均方根(RMS)功率检测器更为合适。均方根功率检测器不仅可以工作在很宽的动态范围内,还可以在数据交换率跳变的情况下准确地检测出发射功率。不过,具有同样宽的动态范围的均方根功率检测器比基于对数的功率检测器要稍微贵一些,因此,在价格和性能上同样存在一个折中。如果你的应用不需要很高的精度,那么一个基于对数的功率检测器或者一个较窄动态范围的均方根功率检测器无疑都是你省钱的选择。 对于便携式终端的应用,器件尺寸的大小是设计时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由于许多射频应用都是在便携式产品领域,芯片卖主时常要求许多不同的封装模式。越小的封 装常常意味着更加高的性能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当封装尺寸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芯片便会出现意外。由于封装尺寸越来越小,当芯片工作在发射模式的时候,芯片的散热将会越来越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小的封装常常使用散热片以减小芯片的热阻抗。它只有一堆管脚和薄薄的一层塑料外壳用以保护芯片。
让选择更有余地
当你决定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你的设计最终将应用在哪些射频领域。举例来说,你或许需要为你的客户提供一系列基于本地频率的射频通信系统。考虑到设计一个射频通信系统的复杂程度,最为有利的方法是先搭建一个应用简单的但是可以做许多适应性改进(比如支持多种频率)的射频通信系统。如果用这种方法,你只需要用很少的时间去建立一个可用的射频通信系统,并且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应付那些针对特别需求的设计。
举个例子,一个范围在直流到10GHz的功率检测器可以适用于任何无线标准。如果使用更加精确、更加稳定(例如对温度稳定)的高质量器件,而相关的应用又不需要这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这无疑会增加设计的成本。尽可能地使用单个器件或许可以完全抵消其它部分的代价并且略有赢余。与此同时,还有可能缩短从设计到产品上市的时间。
如果你要考虑在你的设计中引入射频技术,你并不需要匆忙地决定一个实现射频功能的结构。在最终决定系统结构前,必须好好考虑你的卖主的市场应用,并且要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新的射频功能将被要求在你的产品中实现。




你是否需要了解?

cdma2000的体系结构
答:两种制式标准的制定都非常注重逐步演进的概念,保证整个网络体系能平滑演进,并且为不同的运营商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建网策略,以满足不同运营商的特殊需求。由于标准是逐步演进的,所以标准的制定也必然是分阶段的。从目前的标准来看,WCDMA分成三个比较清晰的阶段,即R99、R4、R5。CDMA2000标准的阶段划分...

小编告诉你:什么是RFID技术
答:RFID应用体系架构:例如RFID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系统中各种软硬件和数据的接口技术及服务技术等。RFID系统集成与数据管理:例如RFID射频识别技术与无线通信、传感网络、信息安全、工业控制等的集成技术,RFID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系统中间件技术,海量RFID信息资源的组织、存储、管理、交换、分发、数据处理和跨平台计算技术...

通信系统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求救了,谢谢!
答: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泛欧网GSM已于1991年7月开始投入商用,1995年覆盖欧洲主要城市、机场和公路。从此,数字蜂窝移动通信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并成为陆地公用移动通信的主要系统。 与其它现代技术的发展一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内容提要
答:本书深入探讨了移动通信的核心原理和实际应用体系。首先,它详细讲解了无线通信的传播环境和预测模型,以及关键的调制解调技术和抗衰落技术,为理解移动通信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章节转向移动通信网络的构建,对GSM、GPRS、IS95、cdma2000 1x等主流系统进行了详尽剖析,同时涵盖了WCDMA和TDD CDMA系统的...

OSI/RM体系机构
答:OSI/RM中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所需的网络连接,属于“通信子网部分”,用于打通一条数据传输的网络通道并为来自上层的数据提供物理的传输通道。低三层均不能识别和处理来自应用层的网络应用数据。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用户数据通信,属于“资源子网部分”。这个体系结构到现在看起来有点不科学,主要是...

通信协议的体系结构
答:分层通信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如下: 将通信功能分为若干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完成一部分功能,各个层次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通信的功能。 每一层只和直接相邻的两层打交道,它利用下一层提供的功能,向高一层提供本层所能完成的服务。 每一层是独立的,隔层都可以采用最适合的技术来实现,没一个层次可以...

电信300m宽带网速怎么样
答:这样的速度,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可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比如在线高清视频、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实时语音通信等。 此外,电信作为国内领先的通信运营商,拥有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体系。因此,选择电信的300M宽带,您不仅能够享受到高速的网络体验,还能获得电信提供的全方位服务支持,包括故障排除、设备安装等。

什么是一种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数字通信体系
答:同步数字体系。同步数字体系是一种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数字通信体系,它是一套新的国际标准化协议,使用由发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或高相关光束,通过光纤同步传输复用数字码流。

通路系统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的?
答:作为传递信息的网络体系,地域通信系统也有用户终端、传输系统和交换设备3个组成部分,但三者与传统的通信网络相比有许多特点。在传统的通信网络中,用户终端大多数是普通电话或移动电话,而地域通信系统的用户除了电话以外,还有一些“非话”终端,包括电视电话、用户电报、图形终端、用户传真、数据业务,以及由...

门禁系统IC卡加密原理是什么?
答:读卡头用来读取刷卡人员的智能卡信息(卡号),再转换成电信号送到门禁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卡号,通过软件判断该持卡人是否得到过授权在此时间段可以进入大门,根据判断的结果完成开锁、保持闭锁等工作。对于联网型门禁系统,控制器也接受来自管理计算机发送的人员信息和相对应的授权信息,同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