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啊?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心经》里有几句车轱辘话很出名: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出名并不代表它好懂,事实上,很多人都误解了它。
佛经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不异空] 的色是代表物质的现象,指存在的东西,也就是具备形体之物。空,并非虚空或无之意,更不是表示什么都没有,都不存在的意思,而是 指[没有实体性]、[没有自主性]的就叫做空。不异,可以解释作[不离],世间的物质现象在形相作用上虽有种种差别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性---无实体无固定的性。我们姑且称它为[空]或[空性]。[色不异空] ,是指一切事物都不离空性的存在,以眼睛可以看见的最具体的物质来说,它是由众多因缘条件造成而存在的,因此一切物质虽然存在, 却没有实体性,自主性。所以说[色不异空],由于本身没有固定的实体性,所以可以随因缘条件而变化---[空不异色]。[空不异色]是说明空性的显现,是不能离开一切法而有的,并非灭除物质,等物质变坏灭了,然后才知道它是[空],无自主性。当它宛然存在的当下,就要觉察到无我,无常的道理,才能彻悟其空性。只要我们稍加思考[有形之物,皆不离空] 的道理,并不难了解.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切的体悟到:不管如何坚固、豪华、伟大的东西,其实都没有实体性,它只是因缘组合的现象而 已,唯有超脱心中的执着,人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色不异空,等于色即是空。[空不异色] 等于空即是色。这四句的意境都在说明物质现象皆依各种因缘条件而产生的。也依于不同的因缘条件而消失,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是依因缘 存在而无实体性的,所以说,色尘事物,一切皆空.....色即是空。
佛教指示我们以[空] 来观察世间一切事物,并非要我们对事物绝望,或以悲观消极的态度来对待一切,而是让我们了然大悟,确知世间一切的真实现象。不要 一味向外追求不实的东西,应反观自己的内心,发掘自性智慧,建立一个新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空即是色] .....空是说明一切事物没有实体性,可以随因缘条件不同起种种变化而成不同的现象,所以空能含摄万物,好比虚空无形无相,却 能包容万物,一切万物皆不离虚空而另存。
如果我们能体会[空的]道理,放下执着,必定可以发挥智慧的潜能。。。。。
世间的事都在不时的变化,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谛观,不为所动是最重要的。有观空的智慧,虽则面对同样的环境但感受却不一样。 如果能彻悟[色即是空]便能享受无执着的风光,若能体会[空即是色]必能在空的见地上,积极的建设多彩多姿而又富有意义的欢乐人生。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
佛法中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结果有些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恋空的人弃绝一切以求一个空字,最后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说明了色和空是不相碍而相同的。执着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着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
还有句话曰“耽静反为静缚”,不知大家听过没。也是同样的道理。静并不是教人躲到安静的地方,不听不想,那样等于用一个静字将自己束缚住,动弹不得,又有什么好呢?真正的静是心静而非形静,是在最忙碌的时候,仍能保持一种静的心境,不被外物牵动得心烦气躁。我很欣赏这句话,同时也在参悟此种心境。觉得在尘嚣之中保持着心的静境,岂不比那些寂静中虚度时日,或是身在寂静心不寂静的人更有意韵吗?
‘色'是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此万物为因缘所生,并非本来实有,因此其当体是空。此谓之‘色即是空'。
【五蕴】
指色、受、想、行、识。
【空即是色】
指人间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故称空即是色;四大若离散,则复归空无,故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非析色见空,而系体达色之当体即空之故,空者亦非意味断灭,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既为有,故必不异于有,以空即是有,而说空即是色。
指真空不异于色法,空的当体即是色。
可以理解为:以物质为表象的世界其实质是空无所有的,而所谓"空无所有"是依心起解的。
所以色即是空--相对人的认识的表象世界是空的,而空的表现形式是依附于心(例:人)的认识的--空即是色。
即是好色就什么都会空,而你什么都空了就是因为好色。
有形即是无形,无形即是有形。以一颗佛心去看事物,一切皆有形,又一切皆无形!
你是否需要了解?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啊?
空即是色 指人间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故称空即是色;四大若离散,则复归空无,故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非析色见空,而系体达色之当体即空之故,空者亦非意味断灭,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既为有,故必不异于有,以空即是有,而说空即是色...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佛教经典《心经》,是佛教空性思想的高度概括,旨在阐述世间万物本质皆空的深邃哲理。"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舍利子”是佛陀对弟子舍利弗的尊称,作为开场以引起注意。“色”在佛教中常指物质世界的一切有形相者,包括我们的...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无即是有,有即是无,万法皆空,万法万变不离其宗什么...
这句话表达的是佛教中的“空性”思想,即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句话表达的是佛教中的“色空不二”的思想,即物质现象(色)和空性(空)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的。这里的“色”不是...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意思解释
2、释义:就是在说物质现象没有恒常不坏的实质,而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因而是空;但空并非“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成住坏空,空是生灭变化之过程;因缘的假象宛然,而且并不妨碍有。3、出处: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典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大乘...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达了一种深远的哲学思想。它的意思是,色即是空,意味着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的实体存在,只是种种幻象。而空即是色,则指的是空性即是物质世界的本质,也就是说,物质世界的虚幻和空性是相互依存的。这个概念深刻地揭示了...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什 ...
在佛教的智慧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有这样一段深刻的阐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世间万物的表象(色)并非与空(无)截然不同,它们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色并不排斥空,空也不否定色,两者本质上是同一的,都是事物存在的不同...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什么意思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段话出自佛教经典《心经》,是阐述佛教空性思想的重要段落。其中,“舍利子”是对听法者的尊称,此处指佛陀的弟子舍利弗。“色”在佛教中一般代表物质世界及一切可见可感的现象,“空”则指事物的本质空性,即一切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其含义如下:色的含义:在佛教中,“色”通常代表了我们所能感知和认识到的物质世界,包括我们的身体和外在环境等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它是众生当前现实身心的总和,是众生所执着的对象。空的含义:而“空”则代表了超越物质世界的本质,是一种无我...
佛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释义】,色法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色法,除了空性以外没有什么色法,除了色法以外也没有什么空性。【出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属于佛教术语,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若取遍计所执自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遍计所执色无所有,即是空性。此空性,即是彼无所有。非如依他起与圆成实不...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含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家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深入探讨物质与精神、有与无之间的关系。这句话并非单纯地否定物质对意识的影响,而是揭示了一种更为深远的哲学观。在佛家看来,"色"代表物质世界,"空"则象征着心灵的觉悟与超脱。"色即是空"意味着物质世界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由心灵的感知和理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