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是怎么加强的?
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梁板后浇带部位,需要附加钢筋进行加强。
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第2.0.10条后浇带的定义是: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梁、板(包括基础底板)、墙等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的规定:
1、后浇带宽度为800~1000mm,施工缝的钢筋不能切断且要增配一定量的加强钢筋。
2、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达到28天强度后,将缝两侧表面凿毛,然后用笔原设计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浇灌。
3、宜布置在板跨中剪力较小的区段内。
4、垂直后浇带的加强筋取墙体受力钢筋截面积的50%配置。
5、地下室墙壁、箱形基础等结构中的后浇带,当结构长度大于40~60m时,宜设一道。
扩展资料
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形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浇带
你是否需要了解?
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含义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一、含义与作用的区别 1. 后浇带:在建筑施工时为避免现浇混凝土结构因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引发有害裂缝,而预先在基础底板、墙、梁等部位留设的施工缝。后浇带旨在通过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自由收缩,从而减少收缩应力,保障结构稳定性。2. 膨胀加强带:通过在后浇带部位浇筑补偿收缩...
什么是加强带 它与沉降后浇带的区别?
后浇是指在大体积砼中为了防止水化热以及钢筋的应力变形而使砼产生裂缝而设置的。是在整体砼浇完稳定后再用高一标号砼浇灌。加强带则一般在超长结构中,结构薄弱部位设置,同时在砼中加入膨胀剂,利用加强带砼膨胀,挤紧加强带两侧砼,以抵消结构过长收缩变形较大而产生的裂缝。因此加强带砼的浇筑是与...
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用膨胀加强带有哪些要求
膨胀加强带要求:设置在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一般也就是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在顶板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各每间隔30m 设一条加强带,带宽2m ,钢筋可按带的两侧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Ф6mm 钢丝网,网格尺寸为35 ×35mm ,两端分别绑扎在上下层钢筋上,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的分隔开。加强带的配筋也可根据...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两者之间的奥秘
想要了解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之间的区别吗?本文将为大家揭秘这两者的奥秘。1. 后浇式膨胀加强带 后浇式膨胀加强带需要在混凝土中预埋止水带。施工时,先浇筑两侧的混凝土,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浇筑带内的混凝土。这样,整个结构中就形成了两道施工缝。2. 间歇式加强带 间歇式加强带则只需先浇筑一侧...
后浇带加强钢筋的具体做法怎么做?
在底层受力钢筋和加强筋之间选直径最大的作为他们的间距,底层可放加强筋就放,放不了就另绑一层,就像上部筋的二排筋一样绑
什么是后浇带?与膨胀加强带有何不同
一、两者的含义不同:1、后浇带的含义: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2、膨胀加强带的含义:膨胀加强带是通过在结构预设的后浇带部位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或取消...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之间的主要区别与联系如下:区别: 原理不同: 膨胀加强带:通过在预设的后浇带位置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后浇带,实现连续浇筑,增强结构的整体性。 后浇带:作为临时施工缝预留出来,待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填充,以防止结构收缩或沉降引起的裂缝。应用场景不同:膨胀加强...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的施工工艺不同,膨胀加强带分为间歇式、连续式和后浇式三种类型。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是在两侧先浇筑混凝土,待两侧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在中间部位浇筑带内混凝土。膨胀加强带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在带内和带外添加补偿收缩混凝土,有限制膨胀率的要求。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在材料...
混凝土加强带做法
混凝土加强带做法 混凝土加强带的做法与圈梁做法是一样的。是二次结构的墙体加强措施之一。当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位置设置加强带一道,墙体高度超过6m时,沿墙高每2m设置一道,加强带应与竖向构件或构造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设置。加强带节满足16G614-1图集要求。外窗台及屋面女儿墙应设压顶加强带,压顶...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尽管它们在某些方面相似,如都需要预埋止水带,但膨胀加强带侧重于结构整体性增强,后浇带则更侧重于裂缝预防。总结来说,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带在原理和作用上存在区别,但都服务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施工团队在实际工程中做出更为精准的选择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