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的习俗来历时间意义诗词

作者&投稿:嵇豪 2024-07-02
芒种名称的由来?

芒种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名字由来已久,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
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指导着农事耕种。在稻作地区的南方,“芒种”是插秧的忙碌时节。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这个时节正是北方夏熟作物麦子收获之时。“芒种”到来标示着又一轮农忙,南方地区人们忙着插秧种稻,北方地区人们则忙着收麦。

扩展资料:
民俗活动
1、安苗
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文字记载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2、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芒种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节气与花神有关,既有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也有芒种节饯行花神,送其归位。芒种过后,便是夏日,众花皆谢,花神退位,所以人们要祭送花神,为花神饯行,感激花神给人间带来的美丽和呵护。

由此,民间留下了在芒种日送花神的风俗。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顶端缀有牦牛尾的旗,旌与旄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五彩折羽装饰,幢的形状为伞状。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红楼里芒种节那天,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杆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在我国大部分农业地区, 芒种既要播种秋收作物, 同时也要争分夺秒, 赶在雨季前抢收夏熟作物, 同时还要管理好春种作物。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芒种后积雨骤冷》写到:“梅霖倾泻九河翻, 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 年年披絮播秧寒。”这样的场景生动的描述出芒种时节人们忙碌的场景。
芒种是“收、种、管”同时交叉进行的节气,一旦错过农事将都落空!民俗上说,芒种不种, 过后落空。芒种麦登场, 秋耕紧跟上。芒种刮北风, 旱断青苗根。芒种大家乐, 夏至不着棉。

芒种的来历时间:

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芒种的习俗:

1、 芒种日女子做新麦食品,送给父母,以示探望和祝福。制作白梅、乌梅、梅替、冰梅丸、锗脆梅、锗拌梅、盐梅、梅子汁等,供食用。

2、 芒种时节天气开始炎热,也是农村最忙的时候。习俗主要有煮梅、送花神、安苗、打泥巴等。俗话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因而要注意防署,多喝水,多吃清淡的食物。

芒种的意义:

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夏熟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季节。芒种后进入初夏梅雨季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培的“三夏”大忙高潮。

芒种的诗词:

《插秧歌》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二十四节气之第九节气,在6月5日或6日;表示夏收(麦类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大忙季节
2,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3,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4,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你是否需要了解?

芒种有什么活动?有哪些关于芒种的诗词?
答:有哪些关于芒种的诗词?《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范成大 〔宋代〕 梅黄时节怯衣单,五月江吴麦秀寒。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范成大 〔宋代〕 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插秧寒。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范成大 〔...

芒种的来历和风俗
答: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2、芒种的习俗 (1)打泥巴仗 贵州东...

芒种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答:文章 :★ 芒种节气的4大传统习俗 ★ 芒种节气的含义及其特点 ★ 芒种节气的特点 ★ 芒种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 芒种节气的由来和民间习俗 ★ 芒种的由来和习俗介绍 ★ 芒种节气有什么习俗 ★ 芒种的由来和节气民俗 ★ 芒种节气的物候特征及芒种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

关于芒种的来历和风俗简介
答:关于芒种的来历和风俗简介 芒种的来历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时太阳到达黄经75°。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

关于芒种的古诗词
答:二十四节气自古就被我们劳动人民高度重视,包括历史上,文人墨客们也在节气的习俗和寓意的基础上,创作出了诸多与之相关的诗词,下面是我分享的关于 芒种 的古诗词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关于芒种的古诗词 1、《咏廿四气诗 芒种五月节》唐 元稹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关于芒种的来历和风俗
答:芒种的风俗 在南方,芒种时节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然而,青梅鲜果酸涩,需要加工后才能食用,这就是煮梅的习俗。另外,古代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时节已接近五月,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此外,浙江一些地区有开犁节,在芒种当天举办,以此庆祝农忙时节的开始。

芒种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答:二、芒种的风俗:1、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接花神,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谢,民间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期盼来年再次相会。2、安苗: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芒种时节,种完水稻后,为祈求秋天的好收成,各地举行安苗祭祀活动。人们用新麦面蒸发包,制成五谷...

芒种节气的来历和风俗 芒种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答:芒种的由来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

芒种的谚语和古诗词
答:芒种的谚语和古诗词如下:1、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既是麦收、夏收的时候,也是播种玉米、移栽水稻的时候。如果芒种的时候耽误了农活,错过了农作物的最佳时期,想要补种为时已晚,也很难有好收成了。这句话用来劝诫农民把握好时节,把握好轻重。2、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这是在湖南、湖北等地...

芒种节气的来历和风俗
答:春争日,夏争时,“争时”正是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2、煮梅:在南方,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但青梅鲜果酸涩,需要加工食用,这便是煮梅的习俗。送花神:在古代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