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能读法学吗? 理科生能学法律吗

作者&投稿:束临 2024-07-02
理科生能读法学吗?

楼主,你好!我个人认为不一定文科生会更有优势,只要有足够的动力,理科生完全可以去学法学的,而且也许能比文科生学得更好(比方说,在某些时候如果能够把理科的思维方式用在文科上应该对于学习也是很有用的)。下面我给你介绍一下法律硕士的考试科目: 1.考试科目

(1)全国统考:英语、俄语或日语;政治;
(2)全国联考:专业基础课(刑法、民法)、综合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2.参考书目
(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
(2)《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法硕的报考说明上写的”报考法律硕士的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且同等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三年以上。”对于许多人不知道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区别,报考条件整理说明

我国的高层次法律研究生教育目前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设与1995年,96年首批招生,2000年开始联考并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法律教育接轨,满足社会对高级法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法律硕士(简称JM)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不再划分具体专业.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及企事业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等。

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分为法学理论、法律史(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西方经济法制史、法律文化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法最研究等)、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司法鉴定等)、经济法学(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等专业,专业划分很细深度研究某一领域.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区别有:

一、培养目标不同: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与法学硕士学位处在同一层次上,各有侧重。前者是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后者是学术型、专业型高级法律人才。

在一些法治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其法律教育是在大学之后,如美国等JD。从长远来看,随着法律教育的发展,法学本科将逐渐减少,法学硕士最终与法律硕士并轨,教学、科研人才应主要通过法学博士生教育来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承上启下的学位,一方面为法律实务部门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将为法学博士生教育提供宽广的生源基础。

二、招生条件不同:法律硕士要求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而法学硕士无此限制。

]即不得报考法律硕士13个法律专业为: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对于同等学历是否招收从各校规定,关于某些网上“法学法学硕士不招生同等学历”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招生命题方式、试题难度、应试难度不同: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考研公共课都参加全国统考,但专业课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法学硕士是有资格招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

参加法学硕士专业课考试,其难度有目共睹;法律硕士专业课考试为全国联考科目,有统一大纲,已形成了规范的复习教材,难度有限。

法律硕士考生在应试之前都没有学习过法律,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因诸多考生不了解,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录取分数线目前相对较低,达到国家线就能考上,名校录取分数线比国家线相差不大,录取比例高,入学竞争压力小。而法学硕士考生大多数为法律专业考生,竞争压力大,名校考取比例高达1/20-50。

法律硕士考前培训已经走向成熟,考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个好的培训大大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参加系统培训的考生通过率高达50%以上,有的达到70-80%。

但随着生越来越多的非法律专业的有志之士投身于法律行业,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的亦呈难度增大的趋势!

四、教育方式不同:法学硕士入学时就固定导师,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只有一个方向,研究有向深度发展。法律硕士不分专业,入学后主要是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注重实践和应用,入学后才设导师,每个导师带的学生相对要多。

对于非法律考生,如果学习法律从一开始就选定一个较细专业方向,并无益自身的发展,故两种教育方式的不同取决于考生的起点与背景,并非主要区别。
具体经验(我在网上找来的哦):
1、个人认为,宪法一定要背下来,差一个字差好多啊,还常常考。刑法和民法的多看几遍,印象就很深了,刑法的总则背背,民法多看。

2、如果是应届生,就应该在准备论文及答辩的所有时间都应投入到英语复习和五门专业课的自学中,如果报名参加了辅导班,像光华学校的就可以免费得到一套他们去年的基础班同步授课光盘,这对他们的自学会很有帮助作用。

3、如果是在职非应届的,那么最好放弃工作全部投入到复习中,既然已定下志向就不要为闲事、琐事等缠绕,时间何其宝贵,应该分秒必争、必夺。

法律硕士的考试除了公共课的政治和外语之外,还要考法律的五门课程,分为两张卷,一张是基础课,包括刑民法,另一张是法律综合课的卷,主要包括法理、宪法、法制史。为什么要按照这五门课来设置呢?大家知道这五门课对法学专业来说都是一年级的课程,一年级的课程就表明是很基础的课程,很综合的一些内容。

像刑法作为法律硕士出题的第一门,为什么很重要?学到法制史,大家就会知道中国5000历史,可能4500年都是在刑法上打转转的,所以刑法在我们国家就比较古老。再一个,刑法涉及到的面很广,在社会上的波及面也很广。从新闻媒体上都可以了解到一些刑法的知识,包括刑法上的一些案例。如果你不侵犯别人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我们不受别人侵犯可能就要非常小心了。刑法在社会上波及面很广,大家接触的很深、很多,所以它就是一门比较普遍的知识。

第二门就是民法课。大家知道民法属于民事纠纷性的法律规范,大家在社会上往往会发生一些纠纷,所以民事上的一些法律关系,就是大家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民法的内容也是在社会上普及面比较广的,这样它也就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课程,公民往往发生一些民事法律关系,也就设置成一个专业性的基础课了。

大家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一个公民的立身之本,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的权利义务都是宪法中规定的。像国外对宪法崇拜的时候,大家可以不了解其他法律,但是不能不了解宪法。如果权利受到侵犯,首先可以拿宪法来维护。像我们国家可能宪法有点虚化,不具有操作性,但是宪法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律部门。其它法律都不能违背宪法,以宪法为基础产生和形成的,所以宪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律,考法硕必须学的。

再一个就是法理,也叫法学基础理论,在国外也叫法哲学。法理学是所有部门法中共性的问题,包括法的制定、执行、如何培养法律意识,以及法律和其它学科比如政治学、经济学等的一些关系都是在法理学中学习。学习了法理学之后,再学其它部门法可能对法的基本精神、基本精髓都有所了解,这样再学其它部门法就比较容易了。所以法理就是一个基本的课程。

还有一个就是法制史,是中国法制史,不包括西方法制史。中国法制史主要强调中国法制的形成脉络,从夏商周一直到建国前法律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了解中华法系的发展过程,学习法律要知道法律是怎么来的,所以法制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程。这些就是五门专业课程。

大家学习了五门以后就要参加考试,那么法律硕士考试有哪些特点?这个特点主要是和其它考试相比较而言的。

一个就是法律硕士的考试和大家的学分考试不一样,法律硕士考的一个科目,它考的知识面很全,很难找到侧重点,如果只看几块的话就很难应付考试。另外就是出题角度多样性,它不会像学分课的老师交代那样从哪出题等等,法硕每年出题都有灵活的变化,主要根据趋势的变化灵活掌握,很难有统一的模式。这样说来法硕考试的类型可能有预测性,考试的知识点以及考试的角度这个预测性可能就比较难把握一些,自己复习可能就更难把握。这些是不同于学分考试。

再一个特点就是不同于法学硕士的考试。法律硕士是第二专业,所以要求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点,而法学硕士的考试是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提高它的知识难度、知识深度,所以考起来就相对难些。另外法学硕士专业课的考试是各校出题,所以只要理解这个学校在某个领域中的观点就可以,考试的时候按照这个学校的观点来答就可以了。但是法律硕士考试是全国统考,如果专门学人大的观点、北大的观点、法大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按照某一个学校的观点来答就容易出错。比如说很多问题像骗、盗的问题,北大的陈兴良和清华的张明凯明显就是相反的,陈兴良就认为是诈骗,张明凯就认为是盗窃。如果考法律硕士按照哪个观点答呢?恐怕按照不同院校的观点就会出现不同的答案,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可能只有一种答案是对的,其它都是错的。考法律硕士我们就应该知道指导用书上的一些观点,按照指导用书上的观点来答才不会出错,一般指导用书是采用通说的观点,而不是张三、李四等其他观点。这个大家要注意的。

再一个呢,法律硕士不同于司法考试。大家知道拿到法律学士学位和其它学士学位以后都可以参加司法考试,通过司法考试是将来从事司法工作,当检察官、法官的基本门槛;如果没过司法考试想从事法律行当就没有生命没有前途了。司法考试要比法律硕士难的多,考察的面也广的多,司法实践的内容可能要深入的多。法律硕士的考试比司法考试相对简单一些。但是法律硕士的考试可能也要往司法考试上靠,现在出题的趋势也偏向司法考试。如果通过法律硕士的考试,读了研一就可以直接参加司法考试,可以说法律硕士是一个垫底的基础,还是比较有利的。

如何复习法律硕士的考试?如何高效的复习?大家知道,既便现在开始复习的话,到参加法律硕士的考试实际上也就是10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还要攻外语和政治,剩下的时间是攻五门法律,时间并不是很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如何高效的学习,这个是很重要的。

第一点,大家要培养对法律的兴趣,树立能考上的信心。如果对法律没有兴趣,硬着头皮去学,没有任何意义,莫不如不学,所以首先要对法律感兴趣。对法律感兴趣要有感性知识,有了感性的知识后再深入学习,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深入。第二就是要树立信心了。既然学法律硕士就要想一想每年参加法律硕士考试的人很多,招生也比较多,像法大每年的招生100-150人左右。大家都在同一个起步点上,有的人考上,有的人考不上,这就要树立信心,自己不笨好好学习一定能考上,你要有这个信心,只有有这个信心才能坚定自己走下去的勇气,有信心有兴趣去学,这是最重要的。那么第二点呢?就是选教材的问题,基本点就是大纲。每年大纲联考都会有个大纲,这个大纲就基本上划定各个科目的考试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要认真掌握的理解的,像刑民法要应用的。在大纲的基础上要扩大复习的范围,这个时候就是要靠《联考指南》。这个指南就是对大纲的扩展,一般来说都是要看的。除了大纲和指南以外呢,就是各类的辅导用书,因为考法硕的人越来越多,辅导用书也就越来越多了。在这种情况下,辅导用书就有些混杂,大家不必选很多,选1-2本作一下参考就可以了。在指南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这个是很重要的。关于习题类的,参加各类考试包括法律硕士、法学硕士考试的同学可能陷入题海中。作题是不是很好?在掌握一定知识的情况下作一定的题是必要的,题目对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评估都是很有用处的。但是还有一个不好的形势是什么呢?出题的人尤其是出各种复习题集的人很多,那么出题的时候背面有个利益驱动,也就是赚钱了,这样出书的速度就很快,速度快导致出书的人不是很细心,所以出错的题会很多。如果大家随便拿来任何一个题集都来作的话,按照它的答案有的时候可能就误导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主要拿真题来作,作真题来自我评估。如果想作习题就找一、两本自己觉得资质比较好的来作一作。不要太大规模的涉身于题海之中,过多的涉及不是很好,否则就偏向了。刑法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刑法典。像法制史、法理没有法典,只有民法、刑法、宪法是有法典。刑法的法典在考法硕时要作一个红宝书掌握,尤其在总则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法条掌握不好,只掌握只言片语的理论,或者实践上的个别案例,答题效果肯定不好。刑法的法典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必备的东西。刑法问题的司法解释也是很重要,主要罪的司法解释也要掌握。这是参考书的问题。

高效复习第三点就是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这么长时间盲目的乱看,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积少成多,最后看的也是不少。但是如果没有好的计划,可能走的路就会偏,效果也不会好。制定学习计划也要因人而异同,比如说同样是一个班级的同学也都是一个老师授课,有的人考试就打90多分,有的人还不及格,为什么呢?大家的知识基础,掌握能力都不一样。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像司法考试中强调一个月冲刺法,三个月过关法,这个对大家都是不合适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专业是非法律专业的,既便你已经听过法律系的课,但是你没有完整的综合知识,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所以参加法律硕士考试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复习。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都要用4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因为大家有的可能是工作,有的是学生,考研都是用业余时间,所以大家的复习都要提前。这是基础知识的复习。再有一个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背记,每看一点都要记住,基础知识的掌握主要是自己脑子里有一个法律意识,有了对一门或者是五门法律的印象,提起某一点,不会茫然无知,这个基础就算是打的不错了。到后来我们还剩几个月的时间,可以把时间分成两半,一半时间是重点记忆、背诵,像法史、法理等内容是需要背诵的,在剩下一两个月的时间,在强化基础知识上作一些题,提高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通过作题的方式评估自己学习收到什么样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反过来强化基础知识,这个就是作计划的起步。不管计划制定的如何,一般的时间划段,一个是熟悉大纲、熟悉教材,再一个就是刑民法要精读法条,再一个就是模拟练习,还有一个刑民法比较重要的就是案例问题,像法史没什么案例,案例也就是历史性的东西。现在考试的趋势是越来越重视案例,新型的案例也会纳入考试之中,考刑民法对案例不了解,恐怕一半的分都会失去,案例也是很重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点帮助!

今天我来说一说,我读法学的经历和感触吧。
我刚入学的时候,觉得法学很难。
法学体系很庞大、很复杂。一大堆概念、原理让我无所适从。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学习任务不轻松。而我的目标是要掌握法律体系,考个好成绩,拿奖学金,找份好工作。所以我就投入了大量时间去看书,期末复习时就狂背一通,然后成绩还可以。
但我却对学习效果不太满意。
我学了就忘,看书的效率也比较低,看到中间就忘了前面,上课时大致都听得懂,下课了却什么没记得,感觉没什么收获。学习任务重,进展很缓慢,学习没有乐趣。我感到焦虑和茫然。
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出错了。
我在想,我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我要回到原点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想要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思考有效率,讲话有逻辑,做事有条理。
我想要提高学习能力,这样我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的技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还能获得一种不断进步、超越自我的成就感。既能满足物质需求,又能丰富精神世界。
所以,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应当比单纯的知识更重要,更有竞争力。
我感觉找对了方向,于是,我把大学的目标改为提高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于是我继续往下想:我要怎样实现这个目标?
冥冥中我感觉,读专业可能是个好方式。为了验证,我开始观察专业的特征。
专业,往往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特殊的研究角度,这就可以避免思考问题时没有方向或乱找方向的窘境,能提高思考的效率。专业理论的论述,往往有先有后,讲究次序、逻辑和依据,可以让我的思维变得更严谨、更有逻辑。专业知识的丰富性、专业理论的多元化、百家争鸣往往能刺激想象力,唤醒好奇心,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效率、逻辑、想象力、好奇心,很有可能是核心竞争力。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我得出了结论,专业化训练应该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我把目光转向了法学。我在想,法学能带给我什么?
当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自己不再把法学当成学习任务,而是将其视为培养自己的工具。我不再把法学放在中心,自己围着法学转;而是把自己放在中心,让法学为我服务。而且,当我把提高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作为目标时,我发现视野非常开阔。我会把伦理学、哲学、历史学也作为学习对象,只要能训练我自己就行。我会发现读书和社团活动都是学习的方式,都能够锻炼自己。所以我会说,不论做什么,只要能进步,就应该支持。
于是我决定把时间投入到这种训练当中。我想得更具体一点,所谓专业化训练应当是什么样的模式?
我有个很简单的想法,学习就是模仿、批判、再创造。我应该先提炼出老师们、作者们的思维方式,然后模仿。模仿久了,我就能慢慢习惯专业化的思维,思考的效率应该会提高,会更有逻辑性。多模仿不同的思维方式,就能激发我的想象力,然后再用这种想象力去尝试创造。也许模仿还不够,还应当学会批判,去想想老师们、作者们的思路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那我就要用想象力和逻辑来提出新的理论或方案。
于是我开始设计训练方案,尝试各种学习方法,寻找各种资源。
看书的时候,我会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谋篇布局?为什么要先写这个再写那个?不同流派的争议之处在哪里?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争议?我可以从这位作者学到什么?
写作的时候,我会想,我要怎样布局,思路才比较清晰?我要怎样写,读者才看得懂,尤其是专业外的读者?
我重视思维训练,但也不会轻视知识点。因为思维的运行,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所以,在发问之前,我要尽力做到正确理解知识点,把概念、原则、原理搞清楚。我觉得许多知识点要放在整个体系之内才能正确理解,所以我开始尝试进行体系化学习。我会去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会对我原先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或纠正。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很多时候,我必须反复看才能明白作者的意思,效率还是很低。很多时候,我只是看书,没有思考,因为思考很费劲。想提炼出老师的思维方式,现实中却总是上课走神,有时还会打瞌睡。
提出并思考这些问题,会让读书的节奏慢了下来。批判性思考、体系化学习虽好,却总是面临现实的窘境。例如,有时候跟不上老师的步伐,一些科目会拖后腿;有时候百思不得其解,还不如背诵;有时候还不小心钻了牛角尖,浪费时间不说,还产生很多误解;有时候某方面太投入却误了全局的计划,甚是苦闷。学习计划永远都在调整,学习方法从来就没有定型过。
学习生活并不总是斗志昂扬,热血澎湃。有时也会浮躁不安,有时也会孤独寂寞,有时也会心灰意冷,所以总是会学习不下去。为了排遣、为了调整状态,我会去骑外环、跑内环、逛校园、打太极、看电影、听音乐、买零食、聚聚会、聊聊天。偶尔,听一段潮剧,喝一杯功夫茶,偶尔玩一玩灯谜。说来也有趣,电脑买的是游戏本,却从来没玩过游戏。
尽管麻烦不断,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我不会觉得很累,反而总能收获学习的乐趣。因为法学不再是任务,所以我也就没什么负担。法学变成了工具,所以我不太关心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而更关注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没有提高。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就会不断去想,自己的特点是什么,自己有什么优势,然后去摸索新的学习方法。正是在和法学的互动中,我逐步了解法学这门学科,也慢慢了解自己的性格、思维特征和能力。对学科的探索回归到对自我的审视,这或许是专业化训练的另一个目的——了解自己。
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读书的效率有所提高,以前看不懂的书现在能看懂了,写文章的逻辑性也慢慢增强。这让我收获了一种成就感。我曾问过一位同学为何喜欢学习,她说“觉得把东西学好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主要是内心很充实”。我觉得她说得很对。自己把不会的东西学会了,就是一种自我超越,会增强自己的信心,会强化对学习的兴趣。热爱学习,也许并不难做到。
我就是这样一步步对法学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中国法制史。因为它唤醒了我的好奇心,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但最近在反思,或许我喜欢的并不是中国法制史,而是思考。思辨带来乐趣,只不过中国法制史为我的思考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所以我喜欢。
我总有一种感觉,大学一年的收获,大大超越了中小学的教育。大一,不仅扩充了知识体系,还重新点燃了我对学习的热爱,而被压抑许久的内心也终于等来自由的空气。当然,中小学教育给我打下的基础很重要,给了我考上中山大学的机会。也许我的这些进步在很多人眼里很渺小、甚至不值一提,但我却很珍惜,同时也很感激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父母、弟弟和良师益友。
尽管不断尝试,我还是没有找到学习的最佳模式,我仍然面临着读书效率、记忆、课程任务等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英语依旧打不开局面,我对法学的理解仍然很浅薄,甚至可能还有误解。每当看着图书馆里一排排永远读不完的书,我总会感到渺小、无知和无力。哪一天我要是骄傲了,就去图书馆里逛一逛吧,那样的教育效果一定很好。
大一的学习经历讲得差不多了,最关键之处在于“从任务到工具”,“从知识到能力”、“从学科中心到个人中心”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和学习实践用十几分钟就讲完了,但在现实中却是经历了一年多的不断反思、尝试、请教、交流才得到的结果。这个思考的结果是对是错,我还无法下定论,所以我也不敢和大家说什么学习的经验和模式,只希望这些经历和感触能给师弟师妹们一点点帮助。我还在思考和尝试更多新的想法,也希望能在师弟师妹们那里得到启发,欢迎大家多多批评我,平时多多交流。
最后,推荐几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很不错,但问题是很枯燥,大家尽量看,能吸收多少就吸收多少。也不要把这本书当成绝对权威,批判性地读,有所取舍,形成自己的方法。《批判性思维工具》也不错,但恕我冒昧,这本书似乎翻译得不够好,不过其内容也是很有启发。《学会提问》这本书容易看,操作起来也容易一点,不过我也只是粗略看了一遍,所以也不能贸然评价。

理科生可以读法学,但是有些学校的法学只招收文科生,有的学校是文理兼收,你看招生简章就知道了,法学是和法律挂钩,和理科有一点关联,比如是经济法,财产法之类的学科。



理科生可以学法学!

但是有些学校的法学只招收文科生!有的学校是文理兼收!高考报名时要看各学校的招生简章就知道。

所谓文理兼招是高校为了改变生源的知识结构,适应专业文理交叉、边缘学科较多的特点而实行的一项改革。

文理兼招不是指文、理科考生可以任意选报兼招的专业,而是必须根据各省级招办公布的各校招生计划,分别按专业的文、理科招生计划数填报。比如,法学专业就是文理兼招的专业,文科生、理科生均可报考,但前提是法学专业在考生所在省份同科类有相应的招生计划。

以武汉大学法学院为例,文科生比例约八成,而且课程安排上没有诸如数学的理科类公共学科,这显然是有文科偏向的。同时,法学学习需要的背诵记忆内容不少,对文字处理理解的能力要求也较高,对于文科生来说优势的确要大一些。

但是,有一点必须清楚,文科的某些特性对法学学习的优势并不代表法学学习对理科有预设的障碍,相反,在法学学习的逻辑思维等方面,理科可能有着自身的优势,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iknow-pic.cdn.bcebos.com/8d5494eef01f3a294fb2c6eb9725bc315c607c98"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d5494eef01f3a294fb2c6eb9725bc315c607c9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d5494eef01f3a294fb2c6eb9725bc315c607c98"/>

扩展资料

法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一般本科生就业的情况中,而且一些知名的法学院校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武汉大学爆出300名硕士生就业难的问题。法学,真的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专业好就业难的专业吗?我国正处于由行政体制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法学专业正经历着阵痛与新生,法学还是有那么一系列的就业热门方向,正在升温回暖。

参考资料来源    /baike.baidu.com/item/%E6%96%87%E7%90%86%E5%85%BC%E6%8B%9B/2989226"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文理兼招">百度百科-文理兼招



楼主,你好!我个人认为不一定文科生会更有优势,只要有足够的动力,理科生完全可以去学法学的,而且也许能比文科生学得更好(比方说,在某些时候如果能够把理科的思维方式用在文科上应该对于学习也是很有用的)。下面我给你介绍一下法律硕士的考试科目: 1.考试科目

(1)全国统考:英语、俄语或日语;政治;
(2)全国联考:专业基础课(刑法、民法)、综合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2.参考书目
(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
(2)《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法硕的报考说明上写的”报考法律硕士的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且同等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三年以上。”对于许多人不知道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区别,报考条件整理说明

我国的高层次法律研究生教育目前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设与1995年,96年首批招生,2000年开始联考并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法律教育接轨,满足社会对高级法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法律硕士(简称JM)限招非法律专业考生,不再划分具体专业.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及企事业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等。

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分为法学理论、法律史(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西方经济法制史、法律文化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法最研究等)、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司法鉴定等)、经济法学(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等专业,专业划分很细深度研究某一领域.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区别有:

一、培养目标不同: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与法学硕士学位处在同一层次上,各有侧重。前者是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后者是学术型、专业型高级法律人才。

在一些法治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其法律教育是在大学之后,如美国等JD。从长远来看,随着法律教育的发展,法学本科将逐渐减少,法学硕士最终与法律硕士并轨,教学、科研人才应主要通过法学博士生教育来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承上启下的学位,一方面为法律实务部门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将为法学博士生教育提供宽广的生源基础。

二、招生条件不同:法律硕士要求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而法学硕士无此限制。

]即不得报考法律硕士13个法律专业为: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对于同等学历是否招收从各校规定,关于某些网上“法学法学硕士不招生同等学历”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招生命题方式、试题难度、应试难度不同: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考研公共课都参加全国统考,但专业课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法学硕士是有资格招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

参加法学硕士专业课考试,其难度有目共睹;法律硕士专业课考试为全国联考科目,有统一大纲,已形成了规范的复习教材,难度有限。

法律硕士考生在应试之前都没有学习过法律,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因诸多考生不了解,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录取分数线目前相对较低,达到国家线就能考上,名校录取分数线比国家线相差不大,录取比例高,入学竞争压力小。而法学硕士考生大多数为法律专业考生,竞争压力大,名校考取比例高达1/20-50。

法律硕士考前培训已经走向成熟,考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个好的培训大大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参加系统培训的考生通过率高达50%以上,有的达到70-80%。

但随着生越来越多的非法律专业的有志之士投身于法律行业,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的亦呈难度增大的趋势!

四、教育方式不同:法学硕士入学时就固定导师,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只有一个方向,研究有向深度发展。法律硕士不分专业,入学后主要是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注重实践和应用,入学后才设导师,每个导师带的学生相对要多。

对于非法律考生,如果学习法律从一开始就选定一个较细专业方向,并无益自身的发展,故两种教育方式的不同取决于考生的起点与背景,并非主要区别。
具体经验(我在网上找来的哦):
1、个人认为,宪法一定要背下来,差一个字差好多啊,还常常考。刑法和民法的多看几遍,印象就很深了,刑法的总则背背,民法多看。

2、如果是应届生,就应该在准备论文及答辩的所有时间都应投入到英语复习和五门专业课的自学中,如果报名参加了辅导班,像光华学校的就可以免费得到一套他们去年的基础班同步授课光盘,这对他们的自学会很有帮助作用。

3、如果是在职非应届的,那么最好放弃工作全部投入到复习中,既然已定下志向就不要为闲事、琐事等缠绕,时间何其宝贵,应该分秒必争、必夺。

法律硕士的考试除了公共课的政治和外语之外,还要考法律的五门课程,分为两张卷,一张是基础课,包括刑民法,另一张是法律综合课的卷,主要包括法理、宪法、法制史。为什么要按照这五门课来设置呢?大家知道这五门课对法学专业来说都是一年级的课程,一年级的课程就表明是很基础的课程,很综合的一些内容。

像刑法作为法律硕士出题的第一门,为什么很重要?学到法制史,大家就会知道中国5000历史,可能4500年都是在刑法上打转转的,所以刑法在我们国家就比较古老。再一个,刑法涉及到的面很广,在社会上的波及面也很广。从新闻媒体上都可以了解到一些刑法的知识,包括刑法上的一些案例。如果你不侵犯别人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我们不受别人侵犯可能就要非常小心了。刑法在社会上波及面很广,大家接触的很深、很多,所以它就是一门比较普遍的知识。

第二门就是民法课。大家知道民法属于民事纠纷性的法律规范,大家在社会上往往会发生一些纠纷,所以民事上的一些法律关系,就是大家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民法的内容也是在社会上普及面比较广的,这样它也就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课程,公民往往发生一些民事法律关系,也就设置成一个专业性的基础课了。

大家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一个公民的立身之本,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的权利义务都是宪法中规定的。像国外对宪法崇拜的时候,大家可以不了解其他法律,但是不能不了解宪法。如果权利受到侵犯,首先可以拿宪法来维护。像我们国家可能宪法有点虚化,不具有操作性,但是宪法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律部门。其它法律都不能违背宪法,以宪法为基础产生和形成的,所以宪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律,考法硕必须学的。

再一个就是法理,也叫法学基础理论,在国外也叫法哲学。法理学是所有部门法中共性的问题,包括法的制定、执行、如何培养法律意识,以及法律和其它学科比如政治学、经济学等的一些关系都是在法理学中学习。学习了法理学之后,再学其它部门法可能对法的基本精神、基本精髓都有所了解,这样再学其它部门法就比较容易了。所以法理就是一个基本的课程。

还有一个就是法制史,是中国法制史,不包括西方法制史。中国法制史主要强调中国法制的形成脉络,从夏商周一直到建国前法律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了解中华法系的发展过程,学习法律要知道法律是怎么来的,所以法制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程。这些就是五门专业课程。

大家学习了五门以后就要参加考试,那么法律硕士考试有哪些特点?这个特点主要是和其它考试相比较而言的。

一个就是法律硕士的考试和大家的学分考试不一样,法律硕士考的一个科目,它考的知识面很全,很难找到侧重点,如果只看几块的话就很难应付考试。另外就是出题角度多样性,它不会像学分课的老师交代那样从哪出题等等,法硕每年出题都有灵活的变化,主要根据趋势的变化灵活掌握,很难有统一的模式。这样说来法硕考试的类型可能有预测性,考试的知识点以及考试的角度这个预测性可能就比较难把握一些,自己复习可能就更难把握。这些是不同于学分考试。

再一个特点就是不同于法学硕士的考试。法律硕士是第二专业,所以要求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点,而法学硕士的考试是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提高它的知识难度、知识深度,所以考起来就相对难些。另外法学硕士专业课的考试是各校出题,所以只要理解这个学校在某个领域中的观点就可以,考试的时候按照这个学校的观点来答就可以了。但是法律硕士考试是全国统考,如果专门学人大的观点、北大的观点、法大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按照某一个学校的观点来答就容易出错。比如说很多问题像骗、盗的问题,北大的陈兴良和清华的张明凯明显就是相反的,陈兴良就认为是诈骗,张明凯就认为是盗窃。如果考法律硕士按照哪个观点答呢?恐怕按照不同院校的观点就会出现不同的答案,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可能只有一种答案是对的,其它都是错的。考法律硕士我们就应该知道指导用书上的一些观点,按照指导用书上的观点来答才不会出错,一般指导用书是采用通说的观点,而不是张三、李四等其他观点。这个大家要注意的。

再一个呢,法律硕士不同于司法考试。大家知道拿到法律学士学位和其它学士学位以后都可以参加司法考试,通过司法考试是将来从事司法工作,当检察官、法官的基本门槛;如果没过司法考试想从事法律行当就没有生命没有前途了。司法考试要比法律硕士难的多,考察的面也广的多,司法实践的内容可能要深入的多。法律硕士的考试比司法考试相对简单一些。但是法律硕士的考试可能也要往司法考试上靠,现在出题的趋势也偏向司法考试。如果通过法律硕士的考试,读了研一就可以直接参加司法考试,可以说法律硕士是一个垫底的基础,还是比较有利的。

如何复习法律硕士的考试?如何高效的复习?大家知道,既便现在开始复习的话,到参加法律硕士的考试实际上也就是10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还要攻外语和政治,剩下的时间是攻五门法律,时间并不是很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如何高效的学习,这个是很重要的。

第一点,大家要培养对法律的兴趣,树立能考上的信心。如果对法律没有兴趣,硬着头皮去学,没有任何意义,莫不如不学,所以首先要对法律感兴趣。对法律感兴趣要有感性知识,有了感性的知识后再深入学习,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深入。第二就是要树立信心了。既然学法律硕士就要想一想每年参加法律硕士考试的人很多,招生也比较多,像法大每年的招生100-150人左右。大家都在同一个起步点上,有的人考上,有的人考不上,这就要树立信心,自己不笨好好学习一定能考上,你要有这个信心,只有有这个信心才能坚定自己走下去的勇气,有信心有兴趣去学,这是最重要的。那么第二点呢?就是选教材的问题,基本点就是大纲。每年大纲联考都会有个大纲,这个大纲就基本上划定各个科目的考试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要认真掌握的理解的,像刑民法要应用的。在大纲的基础上要扩大复习的范围,这个时候就是要靠《联考指南》。这个指南就是对大纲的扩展,一般来说都是要看的。除了大纲和指南以外呢,就是各类的辅导用书,因为考法硕的人越来越多,辅导用书也就越来越多了。在这种情况下,辅导用书就有些混杂,大家不必选很多,选1-2本作一下参考就可以了。在指南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这个是很重要的。关于习题类的,参加各类考试包括法律硕士、法学硕士考试的同学可能陷入题海中。作题是不是很好?在掌握一定知识的情况下作一定的题是必要的,题目对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评估都是很有用处的。但是还有一个不好的形势是什么呢?出题的人尤其是出各种复习题集的人很多,那么出题的时候背面有个利益驱动,也就是赚钱了,这样出书的速度就很快,速度快导致出书的人不是很细心,所以出错的题会很多。如果大家随便拿来任何一个题集都来作的话,按照它的答案有的时候可能就误导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主要拿真题来作,作真题来自我评估。如果想作习题就找一、两本自己觉得资质比较好的来作一作。不要太大规模的涉身于题海之中,过多的涉及不是很好,否则就偏向了。刑法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刑法典。像法制史、法理没有法典,只有民法、刑法、宪法是有法典。刑法的法典在考法硕时要作一个红宝书掌握,尤其在总则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法条掌握不好,只掌握只言片语的理论,或者实践上的个别案例,答题效果肯定不好。刑法的法典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必备的东西。刑法问题的司法解释也是很重要,主要罪的司法解释也要掌握。这是参考书的问题。

高效复习第三点就是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这么长时间盲目的乱看,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积少成多,最后看的也是不少。但是如果没有好的计划,可能走的路就会偏,效果也不会好。制定学习计划也要因人而异同,比如说同样是一个班级的同学也都是一个老师授课,有的人考试就打90多分,有的人还不及格,为什么呢?大家的知识基础,掌握能力都不一样。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像司法考试中强调一个月冲刺法,三个月过关法,这个对大家都是不合适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专业是非法律专业的,既便你已经听过法律系的课,但是你没有完整的综合知识,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所以参加法律硕士考试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复习。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都要用4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因为大家有的可能是工作,有的是学生,考研都是用业余时间,所以大家的复习都要提前。这是基础知识的复习。再有一个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背记,每看一点都要记住,基础知识的掌握主要是自己脑子里有一个法律意识,有了对一门或者是五门法律的印象,提起某一点,不会茫然无知,这个基础就算是打的不错了。到后来我们还剩几个月的时间,可以把时间分成两半,一半时间是重点记忆、背诵,像法史、法理等内容是需要背诵的,在剩下一两个月的时间,在强化基础知识上作一些题,提高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通过作题的方式评估自己学习收到什么样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反过来强化基础知识,这个就是作计划的起步。不管计划制定的如何,一般的时间划段,一个是熟悉大纲、熟悉教材,再一个就是刑民法要精读法条,再一个就是模拟练习,还有一个刑民法比较重要的就是案例问题,像法史没什么案例,案例也就是历史性的东西。现在考试的趋势是越来越重视案例,新型的案例也会纳入考试之中,考刑民法对案例不了解,恐怕一半的分都会失去,案例也是很重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点帮助!


你是否需要了解?

理科生能读法学吗?
答:理科生可以读法学,但是有些学校的法学只招收文科生,有的学校是文理兼收,你看招生简章就知道了,法学是和法律挂钩,和理科有一点关联,比如是经济法,财产法之类的学科。法学,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

理科生可以学法律专业吗
答:在开始介绍之前,我建议您评估自己对法学的热情和兴趣。理科生可以学法学,但这不仅需要适应刚性、形式化和实践,还需要海量的阅读和写作。如果你对法律没有兴趣和热情,学习将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任务。学习法学专业要从基础入手,先学习法律制度、法理、法律思维等课程,并了解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其次...

理科生可以学法学吗?
答:理科生可以学法学!但是有些学校的法学只招收文科生!有的学校是文理兼收!高考报名时要看各学校的招生简章就知道。所谓文理兼招是高校为了改变生源的知识结构,适应专业文理交叉、边缘学科较多的特点而实行的一项改革。文理兼招不是指文、理科考生可以任意选报兼招的专业,而是必须根据各省级招办公布的各校...

学理可以学法学吗
答:②可以通过普通高考、研究生统一考试等方式报考法学专业,并获得法学毕业文凭。③各省省内组织的普通专升本理科生,只能报考与专科对口或相近专业,不得跨专业报考。④普通高考:招生应往届高中、中专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社会人员。⑤法学等有关专业研究生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

法学专业适合理科生吗?
答:适合,法学专业文理兼收。法学(英文:law,science of law,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法学思想最早渊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哲学思想。法学一词,在中国先秦时被称为“刑名之学”,自汉代开始有“律学”的名称。在西方,古...

本人2020高考生,我是学理科的,但是我想选择法学,外语等文科专业,我想请 ...
答:你的情况是2020年参加高考,高中分科为理科,想学法学、外语专业。第一,可以从理科报考文理兼收类的法学、外语专业。第二,也可以报考文科类的法学、外语专业,文理科考试内容不一样,相应的文科的法学、外语的分数要高一些,学校也相对会好一些。简单的讲就是文理兼收一般不如只招文科的专业。第三,...

理科生可以学法律吗
答: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为了通知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有很多同学都会疑惑,那理科生可不可以学法律呢?理科生能学法律吗 法学专业一直是文理兼收的专业,理科生一般来说是可以报考法学专业的,但在每年高校招生计划发布的时候,也可能会有一些变动,请...

理科生可以报法学专业吗
答:可以,法律专业文科和理科均可报考。法律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以及涉外、涉侨等部门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法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理科生读法学会不会很麻烦,以及有那些比较好的大学可以选呢?
答:理科生可以读法学!但是有些学校的法学只招收文科生!有的学校是文理兼收!你看招生简章就知道了!法学是和法律挂钩,和理科有一点关联!比如是经济法,财产法之类的学科!学校这些好像好不错(我上网查的)1 中国人民大学 29 华中科技大学 2 北京大学 30 华南师范大学 3 中国政法大学 31 外交学院 4...

理科生可不可以报法学专业?
答:可以,文科和理科均可报考。法学专业是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法理学、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