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最新是如何规定的

作者&投稿:扈齐 2024-06-30
一、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主要有两个时间点,一个是8周岁,一个是18周岁,低于8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即无需承担民事责任,8至18周岁限制行为能力,有一定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还有就是18周岁以上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也具有完全民事责任能力,需完全承担民事责任。
1、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是八周岁,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3、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界限:
1、年龄界限
界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首要标准是年龄,因为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智力发育程度和精神发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联系。近代民法已经知道了划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年龄界限的伟大意义。一般来说,各个国家的未成年人的发育成熟年龄上基本相同,未必有什么差距,但是 各个国家的民法仍然按不同的年龄来划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这是跟各国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相联系的。就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而言,大多数国家界定为l 8周岁以下,也有的国家规定为20或21周岁以下。 从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其独立做 有效之法律行为的资格,这种资格的取得,主要是由自然人的认知能力决定的,而年龄是自然人获得认知能力的最基本条件。“盖人的思虑智慧因年龄而异,与年俱进,可作为意思能力是否健全的标准。”
2、衡量标准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一心智健全,有两种判断标准:
(1)依据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认知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设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解并能预见其后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确认和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的基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取决于其意思能力的状况。
自然人能否合理地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是判断其是否心智健康的关键。如果他在行为的那一刻不能理解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使其行为是适当并公平的,而且即使对方也没有理由认为他精神上有什么障碍,那么他的行为也是依法可以撤销的。
自然人意思能力的有无、高低,主要受自然人的生理条件的影响。如年龄、智力发育程度和精神状态这些先天或应然的生理条件,对自然人的意思能力的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2)依据自然人的意志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成年而设立的。尽管成年的自然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有所了解,也要看他是否能合理地、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一个成年人因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而难以自制,那么,他所为的某些自损其利、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可以被宣告无效的。如,一个吸毒的成年人,当他毒瘾发作时,自行做主把他的房屋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出卖了,这一民事行为应允许被撤销,使其行为归属无效。当然,只有当对方了解他的这一境况,而又故意与他为这种买卖行为时,该买卖行为才是可以撤销的。
自然人意志能力的有无、高低,除了受自然人生理条件的影响之外,还受诸多社会性因素影响,包括自然人的财力状况、品德修养、生活自制能力等后天或实然因素。
综上所述,我国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除了可以通过年龄来进行界定,还可以通过心智健全来判断,即依据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认知能力)、意志能力来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你是否需要了解?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合法中国公民是多大年龄
答: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一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合法中国公民是18周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任何民事活动。年满18周岁且精神健康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考虑到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现状,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视...

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几类?
答: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一般简称为行为能力,通常按照年龄来进行划分。如果达到规定的年龄,却因为智力或者残疾问题导致的不具备行为能力的,需要由监护人向法院申请能力鉴定。(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和认识能力同时具备的,其行为法律效果是有效的且...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怎样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答: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

我国法律按年龄把人分为几类?就是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这种划分的,告诉...
答:在民法中,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分三等: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年龄在18周岁以上,但是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地,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成年人的定义?
答: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说前面两者都可被视为成年人。各国根据本国公民的生理、智力发育、习惯和社会要求,对成年人的年龄规定各不相同。如埃及、新加坡等国为21周岁,日本、泰国为20周岁,法国、英国、意大利为18周岁。

请问80岁高龄的老人是否可以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人,有何法律依据,是否可 ...
答: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17条-第24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包括两种情况:1、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所具有的行为能力 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

什么叫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须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关于刑法中14岁以下的人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能力的年龄界限,如何认定
答: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3.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

刑事责任能力最新规定
答:转移处理的对象只能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刑事责任法律规定是对不同年龄段的犯罪应承担相对应责任的规定,刑事责任能人是决定犯罪行为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而刑事责任能力是按照自然人的年龄划分的。刑事责任里面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刑事责任里面主刑包括...

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除了年龄上的不同,还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解答:在法律上,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除了年龄上的不同。还有一些所属权利的不同。《民法典》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