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章之治的原因和表现
明章之治简介
明章之治是指是东汉继光武中兴之后,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出现的大治景象,此间把东汉推向了鼎盛,同时明章二帝时期的一些作法,对整个东汉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明帝、章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明章之治”。
明章之治的原因和表现
一、明章之治政治方面改革
建武中元二年(57年),光武帝驾崩,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
汉明帝登基后,继续奉行光武帝在位时期为巩固东汉统治而推行的各项政策。
对于外戚、大臣以至宗室诸王控御极严,一旦犯法,从严治罪,决不因其官职高、地位亲近而加以宽贷。于是,群臣震恐,朝廷肃然。
汉明帝还注意整顿吏治,对地方官吏进行严格的考察和黜陟。从慎重选举官吏着手,对吏治进行整顿。永平九年(66年)又“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以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闻。”规定出对地方官吏的考察黜陟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在选官用人上,汉明帝严令杜绝权门请托。
汉明帝在位期间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减轻刑罚;令官吏劝督农桑,治理病虫害;并以公田赐与或赋与贫民。此外,汉明帝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其中最大的工程是治理黄河。西汉末年以来,黄河年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
明帝乃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和王吴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十里立一水门,令更桐洄注,无复溃漏之患,从而保障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汉明帝提倡节俭,宫廷生活不尚奢侈,一时之间,上行下效。
所以,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两千一百多万,至汉明帝统治后期,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激增至三千四百多万。
永平十八年(75年)八月初六日,汉明帝去世,刘炟即皇帝位,是为汉章帝,时年十九岁,建初元年(76年),兖、豫、徐等州发生严重的旱灾,赤地千里,饥民遍野。汉章帝一方面调集国库粮食紧急救援饥饿中的人民,另一方面听从大臣建议大赦天下,宽缓刑罚。
汉章帝在位期间,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禁用酷刑,以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五十余条。
禁盐、铁私煮、私铸。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
二、明章之治文化方面的发展
汉明帝命令皇太子、诸侯王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弟,都要读经。又在南宫设太学,聘任高明的经师传道授业。汉明帝在五经之中,又独重孝经。倡导“以孝治天下”。甚至命令期门羽林的守卫士兵都要背诵孝经。对礼仪制度汉明帝也非常重视。他亲自与东平王刘苍讨论,制定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仪式,按等级建立了一套天子王侯百官的车服制度。
随着佛教的传入,汉明帝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并于洛阳(当时称雒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
建初八年(83年),汉章帝选高才生受学《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因经学家多分歧,集中诸卿、博士等于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并命班固将讨论结果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德论》,这部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论点,是继董仲舒以来儒家神秘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历法,始用李梵等所著的《四分历》。212下一页尾页
你是否需要了解?
...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时期称为开皇之治你能说说这一局面...
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明章之治东汉这一时期汉明帝、汉章帝的治绩主要表现在...
东汉汉明帝刘庄是个怎样的皇帝?评价一下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观点越丰...
明帝之世,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因此,史书记载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至3400多万。明帝以及随后的章帝在位期间,史称“明章之治”。刘阳在当皇子和太子时就已经表现...
数百汉军在数千里之外,抵挡2万匈奴骑兵一年的进攻,如何做到的?
这个时候东汉建立50多年了,正是如日中天强盛的时候,耿恭知道朝廷不会忘记了他们这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边军,国力的强大是保证汉朝救援前线士兵的物质基础,当时正值汉明帝与汉章帝统治时期,而明章之治则是东汉除光武中兴之外的第二个治世。 一个朝代在强盛的时期,往往是忠诚度最高的时期,耿恭本人还是东汉开国名将的侄子...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盛世”?
文、景两位皇帝执政期间,世道非常太平,百姓逐渐富有起来。到了后期时,粮仓都十分饱满,府库里的钱常年不用,甚至于拿来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随着消费水平日渐上升并且迅速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表现出多年未见的富裕现象。文景之治是历史上第一个盛世,也是文化经济发展曲线最高的。唐...
刘秀之后的皇帝是谁
对于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外戚和大臣进行严加惩处,使得吏治清明,境内安定。民生措施:汉明帝在位期间,多次下诏招抚流民,将郡国公田赐给贫人,并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发展,使得民众安居乐业,户口增长。历史时期:汉明帝及其子章帝刘炟在位时期,被称为“明章之治”,是东汉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时期。
汉朝曾经过几个盛世时期?
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戚严加限制,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号为“明章之治”。期间,于章和二年(公元88年)十月,车骑将军窦宪领军出塞,击破北匈奴,登燕然山,令班固作铭,刻石颂功,从此基本扫除了数百年来匈奴对汉朝北方边境的威胁。佛教在这时也传入中国。
汉明帝其人
关键词:汉明帝;性格;严切;成因;影响 中图分类号:K234.2 文献标识码:A 东汉明帝刘庄(原名阳),字子丽,庙号显宗,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各史家对汉明帝的评价褒多于贬,有的学者将他与光武帝并称,誉之为“建武、永平之政”,亦或将他与其子汉章帝刘炟并称为“明章之治”。对于东汉封建王朝来说,汉明帝在...
中国古代的几次盛世
“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现在人口的增长上,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一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亿。 有人将此归结为清朝统治者勤政的结果;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明末引进的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在全国推广的结果。在此期间,清朝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
看看汉朝有庙号的七位皇帝,你就知道含金量有多高?
含金量:开创“光武中兴”,消灭割据势力,重新建立大一统的汉朝,其治国理念和政治智慧成为后世典范。刘庄:含金量:遵奉光武帝制度,促进吏治清明、人口增长,兴修水利,稳定境内,对外派兵消除匈奴威胁,重新掌控西域,与子汉章帝时期并称“明章之治”。刘炟:含金量:奖励生育,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外派班超...
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到底是怎么死的?是正常死亡吗?
在军事方面,刘庄积极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并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东汉与西域诸国的联系和交流。在经济方面,刘庄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四、历史评价 刘庄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明章之治”,是东汉...